福建大紅袍母樹的神話傳說

  說起武夷巖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大紅袍。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於明末清初發現並採制距今已有350年的歷史。數百年來盛名不衰,其傳說頗多,一是相傳古時候一個讀書士子進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下山化緣的永樂禪寺的老方丈發現後,叫來兩個小和尚把他抬到廟裡。方丈見他面色蒼白,體瘦腹脹,便泡上一壺好茶,扶持他飲下。士人見茶葉綠地紅邊,泡出的茶水黃中帶紅,如琥珀一樣光亮,遂呷了幾口,頓覺口角生津,芳香四溢,肚中咕咕作響。連續喝了幾次,鼓脹全部消煺,身體康壯如常。謝過老方丈,他便赴京投考,竟得狀元及第。不忘救命之恩,狀元郎重返武夷山,在老方丈導引下,尋訪了這半山腰的神奇茶樹。這天,他正跪在山下虔誠地焚香禱拜,忽然一陣風來,把猩紅狀元袍捲上了半空,不偏不倚,恰巧罩在"茶王"的枝頭,宛如紅雲一片。"大紅袍"遂由此得名。又有一說是一皇帝得消化不良得飲此茶水而愈,為謝此樹而將紅袍披在樹上,從此此茶樹取名"大紅袍".

  大紅袍母樹生長在武夷山天心九龍窠的懸崖峭壁上,兩旁巖壁矗立,日照不長,溫度適宜,終年有涓涓細泉滋潤茶樹,由枯葉、苔蘚等植物腐爛形成的有機物,肥沃土地,為茶樹補充養分,使得大紅袍天賦不凡,得天獨厚,品質超群。古時採摘大紅袍,需焚香禮拜,設壇誦經,使用特製器具,由名茶師製作。解放初期,大紅袍在採制期間有駐軍看守,製作過程中的每道工序都有專人負責並稱重後簽字,最後加封后由專人送呈當地市人民政府。現在,大紅袍母樹的管理、採制已由市政府指定交市巖茶總公司茶葉研究所管理、製作。

  據導遊介紹,如今大紅袍母樹僅存叄棵,年產量極低,最多一年有過8兩二錢,最少有一年連二兩不到。可為稀世珍品。母樹大紅袍茶葉,在一九九八年九月十八日第五屆武夷巖茶節的拍賣會上,拍出天價,淨含量20克的母樹大紅袍茶葉拍賣價15.68萬元,創下了茶葉拍賣史上的奇蹟。

  大紅袍過去為皇室貢品,如今也是要悉數進貢中南海。不要說阿TEA,就是福建省,估計也難喝到。值得慶幸的是,武夷山市巖茶總公司茶葉研究所在 1986年***?***無性繁殖成功了大紅袍的第二代:小紅袍,在***又成功無性繁殖了大紅袍的第叄代:大紅袍,因為與母樹大紅袍在茶葉的形狀色漬上都十分相似,所以還以"大紅袍"命其名,但香味卻遠不如母樹了

   篇【2】

  大紅袍是福建省武夷巖茶。它的來歷傳說很多,傳說古時,有一窮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廟老方丈看見,泡了一碗茶給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後來秀才金榜題名,中了狀元,還被招為東床駙馬。一個春日,狀元來到武夷山謝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後擁,到了九龍窠,但見峭壁上長著三株高大的茶樹,枝葉繁茂,吐著一簇簇嫩芽,在陽光下閃著紫紅色的光澤,煞是可愛。老方丈說,去年你犯鼓脹病,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樹發芽時,就鳴鼓召叢集猴,穿上紅衣褲,爬上絕壁採下茶葉,炒制後收藏,可以治百病。狀元聽了要求採製一盒進貢皇上。第二天,廟內燒香點燭、擊鼓鳴鐘,召來大小和尚,向九龍窠進發。

  眾人來到茶樹下焚香禮拜,齊聲高喊"茶發芽!"然後採下芽葉,精工製作,裝入錫盒。狀元帶了茶進京後,正遇皇后肚疼鼓脹,臥床不起。狀元立即獻茶讓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將一件大紅袍交給狀元,讓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賞。一路上禮炮轟響,火燭通明,到了九龍窠,狀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將皇上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眾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後來,人們就把這三株茶樹叫做"大紅袍"了。有人還在石壁上刻了"大紅袍"三個大字。從此大紅袍就成了年年歲歲的貢茶

   篇【3】

  傳說明朝時期,一位舉人上京赴考,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葉泡茶,舉人喝後病痛即止。考中狀元之後,他前來向和尚致謝,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名“大紅袍”。

  而這幾棵茶樹,就是如今蜚聲海外並帶有神話色彩的茶王——母樹大紅袍,它位於武夷山市巖茶廠茶園九龍窠的懸崖峭壁上,共三叢六株茶樹,分3個品種,北斗1號、北斗2號和奇丹。

  作為“主要自然景觀”和“文化遺存與景觀”之一,母樹大紅袍成為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6年起武夷山市政府做出要決定:對母樹大紅袍“停採留養”,實行特別保護和管理,以促其“延年益壽”。

  如今,這三叢六株母樹永遠成為武夷山的一道景觀,而它的韻味,也只能成為茶客們的一種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