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至歷史故事的成語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一起來看看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歡迎閱讀!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臥薪嚐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窮圖匕見***荊軻***懸樑刺股***蘇秦、孫敬***

  漢: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 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 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退避三舍的故事

  晉文公重耳即位以後,整頓內政,發展生產,勵精圖治,終於使晉國漸漸強盛起來。他希望能像齊桓公那樣,做中原霸主。

  這時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來討救兵。周襄王有個異母兄弟叫太叔帶,聯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國借兵,奪了王位。周襄王帶著幾十個隨從逃到鄭國。他發出命令,要求各國諸侯護送他回洛邑去。列國諸侯有派人去慰問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沒有人願意發兵打狄人。

  有人對周襄王說:“現在諸侯當中,只有秦、晉兩國有力量打退狄人,別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發使者去請晉文公護送他回朝。晉文公馬上發兵往東打過去,把狄人打敗,又殺了太叔帶和他那一幫人,護送天子回到京城。

  過了兩年,又有宋襄公的兒子宋成公來討救兵,說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領楚、陳、蔡、鄭、許五國兵馬攻打宋國。大臣們都說:“楚國老是欺負中原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難的國家,建立霸業,這可是時候啦。”

  晉文公早就看出,要當上中原霸主,就得打敗楚國。他就擴充隊伍,建立了三個軍,浩浩蕩蕩去救宋國。

  公元前632年,晉軍打下了歸附楚國的兩個小國——曹國和衛國,把兩國國君都俘虜了。

  楚成王本來並不想同晉文公交戰,聽到晉國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為宋國遲早可以拿下來,不肯半途而廢。他派部將去對楚成王說:“我雖然不敢說一定打勝仗,也要拼一個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歸成得臣指揮。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晉軍,要他們釋放衛、曹兩國國君。晉文公卻暗地通知這兩國國君,答應恢復他們的君位,但是要他們先跟楚國斷交。曹、衛兩國真的按晉文公的意思辦了。

  成得臣本想救這兩個國家,不料他們倒先來跟楚國絕交。這一來,真氣得他雙腳直跳。他嚷著說:“這分明是重耳這個老賊逼他們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動全軍趕到晉軍駐紮的地方去。

  楚軍一進軍,晉文公立刻命令往後撤。晉軍中有些將士可想不開啦,說:“我們的統帥是國君,對方帶兵的是臣子,哪有國君讓臣子的理兒?”

  狐偃解釋說:“打仗先要憑個理,理直氣就壯。

  當初楚王曾經幫助過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應過:“要是兩國交戰,晉國情願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為了實現這個諾言啊。要是我們對楚國失了信,那麼我們就理虧了。我們退了兵,如果他們還不罷休,步步進逼,那就是他們輸了理,我們再跟他們交手還不遲。”

  晉軍一口氣後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才停下來,佈置好了陣勢。

  楚國有些見晉軍後撤,想停止進攻。可是成得臣卻不答應,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晉軍遙遙相對。

  成得臣還派人向晉文公下戰書,措詞十分傲慢。晉文公也派人回答說:“貴國的恩惠,我們從來都不敢忘記,所以退讓到這兒。現在既然你們不肯諒解,那麼只好在戰場上比個高低啦。”

  大戰展開了。才一交手,晉國的用兩面大旗,指揮軍隊向後敗退。他們還在戰車後面拖著伐下的樹枝,戰車後退時,地下揚起一陣陣的塵土,顯出十分慌亂的模樣。

  成得臣一向驕傲自大,不把晉人放在眼裡。他不顧前後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晉軍的埋伏。晉軍的中軍精銳,猛衝過來,把成得臣的軍隊攔腰切斷。原來假裝敗退的晉軍又回過頭來,前後夾擊,把楚軍殺得七零八落。

  晉文公連忙下令,吩咐將士們只要把楚軍趕跑就是了,不再追殺。成得臣帶了敗兵殘將回到半路上,草木皆兵,心驚膽戰,自己覺得沒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殺了。

  晉軍佔領了楚國營地。把楚軍遺棄下來的糧食吃了三天,才凱旋迴國。

  晉國打敗楚國的訊息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認為晉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還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踐音jiàn***慰勞晉軍。晉文公趁此機會,在踐土給天子造了一座新宮,還約了各國諸侯開個大會,訂立盟約。這樣,晉文公就當上了中原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