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每一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都是一個動人的小故事,都能給人以啟迪,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道聽途說

  春秋時期,齊國有兩個鄰居,他們分別叫艾子和毛空。艾子很有學問,收的學生很多。儘管如此,毛空卻看不起艾子,總認為自己比艾子強。他想讓艾子知道自己比他強,可是一直沒有機會。有一天,毛空在路上聽到一個訊息,十分高興,心想這回可找到機會了。他很快就走到了艾子的家裡,對艾子說:“你聽說過一隻鴨子一次就下二百個蛋的奇事嗎?”

  “我沒聽說過,但我一點也不相信。你能告訴我那隻鴨子究竟有多大嗎?”

  “鴨子的大小和產蛋多少有什麼關係?馬那麼大照樣也不會下一個蛋。”毛空得意地說。

  “對於你說的那二百個鴨蛋,我實在不知道它們是從何處而來。”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從鴨子的肚子裡生出來的。”毛空有些不耐煩地說。

  “鴨子的肚子哪能裝得下二百個蛋?”

  “那就一定是兩隻鴨子下的,你總相信了吧。”毛空有氣無力地說。

  艾子笑著說:“我還是不相信。”

  毛空被氣得沒辦法,只好又說:“那天,從天上掉下一塊肉,那塊肉長有三十丈,寬有十丈。”艾子笑著問道:“真的嗎?有那樣長的肉嗎?”毛空急忙說:“噢,那就是長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長了。”

  艾子說:“你說的那隻鴨是誰家養的?你說的那塊肉掉在了什麼地方?”

  毛空支支吾吾說不出來,最後只好說:“我是在路上聽別人說的。”

  於是,艾子對他的學生們講道:“你們可不要像毛空那樣道聽途說!”

  2:朝三暮四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裡養了許多隻猴子。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橡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之間竟然能交流溝通了。

  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又碰上糧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顆改為七顆。

  於是,一天,他和猴子們商量說:“現在糧食不夠了,從今天開始,食物必須節約著吃。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三顆橡子,晚上還是照常給四顆橡子,你們認為怎麼樣呢?”

  猴子們聽到老人的這番話,非常生氣,都認為早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紛紛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竄來跳去,貌似是在用這種方式來表示對分配情況的強烈不滿。

  老人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這樣吧,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總該可以了吧?”

  這群猴子們聽了,覺得早上的橡子數量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比晚上的多,就換了另一番模樣,紛紛高興得在地上翻滾起來,認為自己取得了勝利。

  3:暗箭傷人

  春秋時期,鄭國的鄭莊公手下有兩位寵臣,一個是以仁孝聞名天下的老將軍潁***yǐng***考叔,另一個是英俊倜儻的青年將軍公孫子都。孟子曾讚揚這位青年美男子說:“不知道公孫子都長得好看的人,就是沒長眼睛的人。”

  公孫子都平時恃寵驕橫,又武藝高強,箭術高超,百發百中,無人能比。他向來對潁考叔非常不服氣,總想顯示自己比潁考叔更有才幹。

  有一年,鄭莊公得到魯國和齊國的支援,計劃討伐許國***許國是一個小國,在今河南許昌市。鄭國在許國的北邊,今河南的新鄭就是它當時的都城***。

  這年夏天的五月,鄭莊公在王宮前檢閱部隊,發派兵車。但是潁考叔和公孫子都卻為了爭奪兵車吵了起來。潁考叔是一員勇將,他不服老,拉起兵車轉身就跑;公孫子都一直都瞧不起潁考叔,當然不肯相讓,拔起長戟飛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潁叔考早已不見人影了。公孫子都因此懷恨在心。

  到了秋天,鄭莊公正式下令攻打許國。鄭軍逼近許國都城,攻城的時候,潁考叔奮勇當先,爬上了城頭,指揮士兵攀上城牆,公孫子都眼看潁叔考就要攻破城門,立下大功,心裡更加嫉妒。他覺得這麼大的功勞不能讓潁考叔一個人給佔了,於是抽出箭來對準潁考叔的後背就是一箭。潁考叔當時一心只顧攻城,沒有料到背後會射來暗箭,只見這位勇敢善戰的老將軍一個跟斗摔下來,氣絕身亡。

  另一位將軍瑕叔盈還以為潁考叔是被許國的士兵殺死的,趕緊拾起大旗,指揮士兵繼續戰鬥,終於成功破城。鄭國軍隊全部入城,而許國的國君許莊公則逃往衛國,許國的土地於是併入了鄭國的版圖。

  日後,人們便把像公孫子都這樣趁人不備暗放冷箭的情況,稱為“暗箭傷人”。不過,做為成語卻並不限指以暗箭為凶器,凡是採取任何不光明的手段暗地裡尋找機會傷害別人的,都可稱為“暗箭傷人”。

  後來,儘管鄭莊公知道是公孫子都射死了潁考叔,但卻狠不下心嚴懲公孫子都。同時呢,鄭莊公又覺得如果不懲罰這個暗害潁考叔的美男子,自己心裡實在是過意不去。左右為難之下,鄭莊公只好在潁考叔靈前拜祭,詛咒那個暗箭傷人的卑鄙小人***。

  

的人還:

1.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2.表示歷史故事的成語

3.源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4.關於中國歷史故事的成語

5.源於寓言歷史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