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馬的故事

  未年生人,其性溫柔,有孝心重禮儀,而對同性之人心甚強,多伶俐,好美觀性,常常多舍已成仁,致勞苦困難事常有,此人思慮深沉,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

  

  相傳,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剛定時,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動物,要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的地支,選拔十二個屬相。後只剩下猴,蛇,馬,羊,豬幾位首領沒有揭曉了。黑豬又別有用心地煽動起來:“猴弟是陸上的雜耍大王,蛇弟是水中的泅渡能手,你倆誰先誰後呢?”經過一番議論,它們決定再到人間進行一次民意測驗,進行雜耍表演。

  青蛇邀了紅馬,猴子邀了山羊,讓它倆幫助做服裝道具。 當時,蛇腹下有十二條腿,行走起來又笨又慢。紅馬是個助人為樂的實幹家,它不聲不響地用薄皮給蛇做了一身長筒龍衣,龍衣上面用馬鬃編織了方格花紋,煞是好看。

  紅馬又從腹下颳了一層油脂塗在龍衣上,使龍衣滑膩非常。青蛇穿上龍衣,遮住了笨腿,用滑行代替了步行,既靈敏又美觀。 山羊平時就討厭猴子,嫌它整天躥上跳下,給它踩壞了青草,所以對猴自的幫助不那麼熱心。

  猴子想彌補一下光腚的缺陷,向山羊求援道:“羊大哥,請你剪給我一點絨毛,讓我補補後腚吧。”山羊不高興地說:“天要冷了,你知道我全憑著這身寶衣呢。”猴子沒辦法,只好光著腚。

  比賽那天,青蛇披著龍衣,一會兒在樹枝上盤卷如藤,一會兒在水面上滑行如梭。它昂起頭頸,只用尾尖著地,表演各種雜技,人們連連喝彩。輪到猴子表演了,只見它攀槓子,盪鞦韆,也贏來不少喝彩。

  當表演到“倒掛竹簾”時,猴子用尾尖卷在樹枝上,頭朝下做起各種驚險動作。忽聽有人喊:“看啊!猴屁股眼著火了!”人們都大聲鬨笑起來。猴子向來護短。它臉紅心慌,忙用尾巴去遮屁股,只聽“撲通”一聲,頭朝下跌了個滿臉花。

  十二生肖馬的成語故事

  馬革裹屍

  【成語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東漢時期,大將馬援打完勝仗,回朝時馬路兩邊密密麻麻地站滿了迎接的人群。其有一位叫孟冀的人是馬援推心置腹的故友,他得意忘形地對馬援說了許多恭維的話,意思是此番得勝皇上定有封賞,從此富貴榮華享用不盡。誰知馬援聽完沉下瞼來。他開誠佈公地說:天下並不太平,匈奴和烏桓不時要來侵擾我北方邊疆,我想的是應主動請戰殺退敵人,男子漢大丈夫應當有灑血疆場的準備,任由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怎麼能效仿那些無用的懦夫在家中兒女情長呢?”孟冀羞愧難當地說:“做一個仁人志士,確應有馬援的雄心壯志,與之相比我這樣的人實在是微不足道啊。”

  東漢.班固等《東觀漢記.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耶!”

  宋.辛棄疾《滿江紅》:“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杵休重說。”

  谷斯範《新桃花扇》第一十六回:“與其在朝裡做個有名無實、尸位素餐的首輔,何如到前線找個馬革裹屍、捨身報國的機會。”

  十二生肖馬的寓言故事

  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準會帶來什麼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裡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徵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