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為什麼要上市

  企業一般是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生產、流通或服務活動的獨立核算經濟單位。那麼,呢?

  資本市場對企業的幫助,我們以上市公司上工申貝為例。

  2005年,面對外資和民企的雙重夾擊,上工申貝遇到了發展的困境。為了走出低谷,上工申貝只能背水一戰,申貝通過增發B股募集了四千萬美元,並用募集到的資金去德國收購了一傢俱有高階縫紉技術的百年老店,隨後通過努力憑藉這次融資和收購,完成了扭虧為盈並且順利度過金融危機。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實體經濟加上資本融資的雙重推動,可以改變一家企業的命運。

  那麼,對於實體企業來說,他們如何藉助資本市場實現飛躍發展呢?

  首先,企業要明白,資本市場本身就分為一級和二級。一級市場的發行,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對於一個企業籌集資金是十分重要的,這部分資金可以直接用於企業的建設和發展,拿在手上的資源。如果越來越多的中小微企業能夠融到資金並且能夠持續發展,那對於我國的經濟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級市場,主要是指股市,是供投資者買賣已發行證券的場所,主要通過證券的流通轉讓來保證證券的流動性,進而保證投資者資產的流動性的場所。它的走勢和實體經濟的發展關係重大。因為到了二級市場,更多的就是莊家與散戶的博弈,其實就是一種微妙的炒作,股價的變高並不會使得企業在股價增長的過程中,拿到更多的資金。它只是上市企業到了一定階段,需要進行融資的一種方式,二級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關係,現階段來看已經有了明顯脫節的跡象。

  我們回顧一下資本市場——從2006年開始到2014年上半年,上證綜指和匯通PMI高度的相關,經濟好的時候股指漲,差的時候股指跌。但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上證綜指走出了較強的一波牛市,這與實體經濟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反差。實體經濟融資難,而股市不差錢,每天的交易量都很驚人。這兩種現象怎麼會同時出現?

  在我看來,關鍵的問題在於參與融資的錢和資源,有多少注入到了實體經濟?有多少是真正幫助到了企業的發展?央行不斷地降息,降準,釋放基礎貨幣,但是大量的流動性直接參與了二級市場的流通買賣,出現了資金分流,中小企業依舊融資困難,非金融企業融資規模依舊很小,現階段實體經濟和股票市場的發展關係依舊值得關注。

  總而言之,一級市場的發展對於企業和實體經濟具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資本對於一個企業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而二級市場和實體經濟的關係則要複雜很多,既有高度相關的時候,也有相互背離的時刻,但無論怎樣,企業藉助金融來發展,是當今競爭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單純依靠企業自身和銀行融資的方式來發展,也許可以使一個企業實現發展和前行,但發揮的力度有限,只有兩者同時發揮作用,才能給企業裝上翅膀,實現快速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