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的名勝古蹟推薦

  孝感是中國湖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長江以北、漢水之東。孝感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一些湖北孝感的名勝古蹟,歡迎大家閱讀!

  :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孝感市大悟縣白果樹灣,距大悟縣31公里。村莊因有一棵大白果樹-銀杏樹而得名。此村坐東朝西,門面整全,南面可見巍峨的大悟山和小悟山,如兩頭雄獅,守候村莊;北面是泉水嶺,酷似一條臥龍,傲視蒼穹;東面是奇石怪林,陡壁懸崖,形成天然屏障;西面有一條峽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村莊周圍,環境非常清幽。

  1939年3月,李先念率抗日軍隊鄂豫挺進縱隊,來到白果樹灣,創立以大悟山為中心的鄂豫皖抗日民主根據地。1941年春,縱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第五師,李先念任師長兼政委,白果樹灣成為五師司令部和鄂豫邊區黨委及行政公署駐地。周邊農村還建有印鈔廠,彈藥廠、印刷廠、造紙廠、捲菸廠等一系列行政、軍事、經濟機關。復原了五師司令部舊址,位於村莊南頭,磚木結構,外間為正廳,中央一天井,上房為司令部辦公室,下房為會客廳。天井後部為任質斌同志宿舍,陳列有幾件任質斌同志的遺物;其左側內間上房為李先念休息室,下間為辦公室;右側為警衛人員宿舍。司令部佔地面積100平方米,司令部北部建有紀念館,陳列了大量有關抗戰時期的圖片和說明以及一些文物。

  :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

  陵園廣場:佔地面積9600平方米,於2001年改建成功。

  紀念館:陳列的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新四軍第五師、中原部隊開展敵後抗日遊擊戰爭及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而犧牲的英烈事蹟民,以及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大悟地區革命英烈的事蹟。

  鄂豫邊區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基平臺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碑座4米見方,高21.8米。正面鐫刻著原-的題詞;背面是-元帥的題詞。

  中原突圍紀念碑:碑基平臺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碑形為臥式-的形狀。

  :應城孔廟

  應城孔廟作為儒學聖地,源於黌學。唐·顯慶元年***656年***,韋思謙任應城縣令,始建黌舍。至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令謝良佐於縣署衙的東邊,修建了學宮***即孔廟***。南宋·紹熙年間***1194年***,劉炳宰應城,興建儒學,後毀於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賈嚴又重建。明·景泰七年***1456年***,知縣夏璣修殿、廡、門池;明·天順五年***1461年***,知縣周鋒又增飾一新,並建明倫堂。八年***1464年***,推官章禺於堂前闢兩齋:左曰“日新”,右曰“講習”,後為講堂。不久,又毀於兵禍。

  孔廟雖歷代有所毀,而各朝又都有所興建,且漸臻完善。諸如“崇聖”、“忠義”、“孝悌”、“賀文忠公”諸祠以及“名宦祠”、“鄉賢祠”等也相繼修建。千百年來,孔廟一直成為應城尊儒興學的聖地傳承於世。至今古蹟猶存,形貌仍在。

  :應城五龍寺

  相傳古時有五條龍-成正果,迴天庭封位後,時時思念這裡的青山綠水,淳樸的民俗民情,五穀豐登的繁榮盛世,毅然決定返回定居。自此,這裡更名為五龍嶺。

  五龍嶺常年瑞氣縈繞,一片淸寂的祥和勝境,後來成為佛家修行之地:五龍寺。當年建成的五龍寺五殿八堂,金碧輝煌,香火興旺,僧眾500餘人。從此五龍嶺這方聖土,晨鐘暮鼓,佛光普照,諸佛菩薩護佑,風調雨順。。。。。

  現在的五龍寺,在當地政府的關懷下,由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科技大學、三峽大學等高校教授組成的專家評審組,對五龍寺宗教文化園總體規劃進行了評審。在認真評閱和聽取規劃編制單位的彙報後,評審專家組認為,湖北應城五龍寺宗教文化園區位良好,交通便捷,總體佈局合理,五龍寺正在熱建中,重建五龍寺成了應城觀光旅遊景點建設專案之一。

  :門板灣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湖北省應城市星光村門板灣,大洪山東延餘脈向江漢平原北部過渡的連線地帶。面積約11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8~2米。是中國南方稻作農業聚落的典型遺存。

  1979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99、2000年發掘。遺址中部有屈家嶺文化時期的城址一座。城址平面呈方形,南北長約550米,東西寬約400米。城垣底寬約40米,頂寬約14米,殘高約1~5米。垣外有城壕遺蹟,長約260米,最寬處約60米,深約3.5米。城垣外坡陡峻,內坡稍緩。城垣內含有屈家嶺文化的彩陶紡輪、彩陶杯、曲腹杯、鼎等殘片。尤其是西城垣內坡發現一處石家河文化的灰坑,為判明城址的相對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據。城內發現大型建築基址,迭壓在城址西垣之下。由主體建築、附屬建築及三面圍牆所組成,面闊四間16.2米,進深一間5.5米。牆體厚約0.38~0.55釐米,殘高2.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