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後套開發者王同春生平簡介
王同春***1852--1925***,俗名瞎進財,字浚川,邢臺縣東石門村人,他是我國近代黃河後套的主要開發者之一。當地人以其治套有功,集資建祠,奉為河神。以示對他的深切懷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王同春生平簡介
王同春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商業地主家庭裡。5歲時,因患痘,一目失明。7歲入塾讀書,因家境貧困,僅就讀半年即輟學。之後隨父謀生塞外,輾轉於寧夏磴口一帶,後被族叔王成收為嗣子。1881年***清光緒七年***,王同春借銀兩租得蒙古某喇嘛地若干頃,自鑿渠引黃河水澆灌。渠成,初名王同春渠,後改名義和渠。之後,該渠繼續北鑿,越開越長,為便於經營,他就在名叫隆興昌的地方,起築房屋,後發展成為後套地區的五原縣縣城。在幾十年的時間裡,王同春在後套先後開鑿了沙河渠、剛目渠、豐濟渠、灶王河等渠。
若以1904年***光緒三十年***以前情況統計,他共在後套自行開大渠5道,支渠270多道,可灌水田7000多頃,熟田27000餘頃。清光緒三十年,他又受清政府委託開鑿永濟渠,該渠為後套第一大渠。在後套地區,他以識水性,諳地理,精疏浚聞名四方。當地農民對他十分信賴,有一次,他指著一塊地說:"尺下必有水"。眾人不信,挖掘一尺深,果然出水了。群眾驚駭,問他原因,他說:"你們看,地鼠穿穴翻出來的土是溼的,這不是很好的證據嗎"?
後套地區黃河水利的開發,導致了農業的迅速發展。光緒三十年後,後套地區已是渠道縱橫,田疇相連,桑麻遍野的膏腴之鄉。在王同春開發後套的過程中,其家境也迅速致富。據光緒三十年時統計,他擁有田地上萬頃,自設牛犋27處,一年可收糧20餘萬石。1891年***光緒十七年***、1899年***光緒=十五年***、1900年***光緒=十六年***、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晉、察、冀、陝等省先後大旱,他四次共調出糧食95000餘石到各省救災。
王同春貢獻
要知道王同春貢獻,首先就要了解王同春這個人,說起這個人,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感到很陌生,但是說起黃河後套上的水渠,諸位應該是耳熟能詳了,而王同春,恰恰就是這些水渠的開鑿者。雖然家境並不殷實,但他仍舊靠著自己的努力完成了這些巨大的工程,這大概就是王同春貢獻中影響最大的一條了吧。
王同春,清朝的時候生於邢臺地區,他還有一個很樸實的乳名,叫進財。這個乳名跟他當時的家境有著很大的關係,正是因為清貧,王同春的父母才在他身上寄予厚望。俗話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句話在王同春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他自小便經歷了諸多坎坷,五歲的時候患了急病,導致他一隻眼睛失去了光明。九歲的時候就已經輟學跟隨祖父做營生,後來,他的身體漸漸長開,開始通過幫村民們挖水渠賺錢,熟能生巧,他掌握了竅門,又熟悉水利,終於在一個商號當了正式的渠工。這為之後河套地區河渠的挖掘提供了技術保證。
之後的年頭,王同春買進了很多渠道,並利用災民進行施工,不久就修建好了三條幹渠,後來,他又和別人合作,前前後後又修建了不少河渠。而這些河渠,經過多年的調整和修建,已經成為黃河後套地區的著名十大河渠,凡經他整修的河渠,都是水流通暢,對後套地區農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這就是王同春貢獻,一個平凡的人做出的偉大的壯舉。
王同春開發河套
河套地區是內陸缺水地區人民的福音,而河套地區的開發也造福了無數的黎民百姓。可能說起王同春開發河套,很多人就一頭霧水了。畢竟這個人物並不被大眾所熟知。但是,他卻是開發河套的第一人。
王同春開發河套,並不是受皇命所託,而是出於謀生的本能。據悉,王同春出身於一個十分貧窮的家庭,並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大字也不識幾個。而歷史上對於他的記載也十分稀少,更別說他是如何淪落到河套地區的。在坊間比較流行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王同春失手殺了人,跑到河套地區躲了起來,另一說是他家庭實在是太貧困,跟隨父親到此地謀生,具體是怎樣,已經不得而知了。王同春到達此地之後,用自己為數不多的錢財包下了一塊荒地,準備開墾種糧,但是水源卻成了最大的問題。於是他便自己動手,開鑿了一條河道,引水灌溉。後來他的這一舉動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注意,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紛紛加入到開鑿河道的隊伍中來。河道開鑿完成之後,田地便有了水源的保證,而王同春也將自己帶來的優質的種子分給當地的村民,人們紛紛種植,引水灌溉田地,來年取得了大豐收,而王同春在當地的威信也很快得到提高,成為開發河套的第一人。
王同春開發河套,帶領了當地人民發家致富,實在是值得人們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