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階級革命家熊秉坤介紹
熊秉坤***1885-1969***,字載乾,原名祥元,又名忠炳。湖北江夏人,早年經商。後投鄂軍第八鎮第八營當兵,加入“共進會”,任該營總代表,祕密發展會員200餘人。下面是。
人物簡介
江夏修元鄉熊家灣人,後遷石嘴袁家河楠木廟村。早年因父親早死,家道中落,讀書不成,乃入商店當學徒;曾在武昌平湖門一帶碼頭做搬運工。後入湖北新軍第八鎮工程第八營當兵,升正目;1909年加入革命團體日知會。宣統三年***1911年***春,加入共進會,繼雷振聲之後擔任共進會工程第八營營代表。至起義前夕,在營中發展會員200餘人,任工程營革命軍大隊長。1911年9月24日,共進會、文學社召開聯合大會,制定起義方案,採納其建議,決定由工程營負責佔領該營防地楚望臺軍械庫。10月10日,工程營革命同志面對孫武受傷,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就義,起義計劃暴露的嚴峻局面,議決率先發動起義。程正瀛首先開槍打死值班排長陶啟勝,後擊斃前來彈壓的黃坤榮、張文濤,全營振動,槍聲四起。熊立即以該營代表和革命軍大隊長身份首先率部發難,“下樓吹哨笛集合隊伍”,隨即對空連放3槍,首先率部佔領楚望臺軍械庫。進攻督署戰鬥開始後,熊組成敢死隊40人攻破督署東轅門。督署下,武昌光復。陽夏戰役爆發,任民軍第五協統領,先後在漢口劉家廟、大智門、跑馬場一帶與清軍激戰。
次年1月湖北軍政府整編各部,第五協編入第三鎮,移駐雲夢一帶;3月,改協為旅,任第五旅旅長;10月,北京政府授熊以陸軍銜,1913年補授勳五位。因反對黎元洪與袁世凱勾結,受黎通緝,乃棄職逃至贛、寧、滬等地。旋參加“二次革命”,失敗後遭黎元洪懸賞通緝和缺席審判,遠走日本。1914年參加中華革命黨,同年秋回鄂,被孫中山委為討袁鄂軍司令。後追隨孫中山參加護法運動,任廣州大元帥府參軍。中國國民黨成立,任軍事委員會委員。1928年4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員,並受聘為湖北革命博物館籌備委員會委員,1930年一度兼任武昌。1931年調任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1946年退役。
武漢解放前夕,參與維持地方治安,為武漢市臨時救濟委員會公安組負責人之一。新中國建立後,歷任湖北省政協常務委員、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參事室參事、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孫中山90誕辰全國紀念大會籌備委員。1961年,曾同溫楚珩、李白貞3人代表湖北辛亥老人到北京參加辛亥革命50週年紀念大會。1969年5月31日逝世後葬於武昌九峰山。著有《辛亥首義工程營發難概述》等。
辛亥首義
1911年***舊曆辛亥年***10月10日,高大的武昌城門緊緊地關閉著,只有被風捲起的敗葉在佈滿軍警的街上無力地翻飛。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巡防營、守衛隊的兵士在各條大街小巷盤查過往行人,身著憲兵制服的清軍到處搜捕抓人,連清王朝湖北新軍各營士兵的子彈也被上司收繳,對工程兵第八營還實行了特別戒嚴措施。
熊秉坤深感形勢嚴竣,若不當機立斷,起義就會夭折。於是熊秉坤便利用早餐機會集中各隊***連***黨人代表,悄聲說道:"我們的名冊已落入敵手,被捕殺頭只是早晚的事。與其坐而等死,不如起義造反。再說我營是防守軍械庫的,應該首先起義,為其他各營起義供應武器彈藥才是。"這席話深得在場代表的一致贊成。當時大家決定晚間第一次點名後、第二次點名前,即7~9點之間起義,以三聲槍響為號,先殺掉敢於抵抗的反動長官,再攻佔楚望臺軍械庫。
晚上7點鐘以後,熊秉坤想看起義準備情況,便利用當班的機會,順著營房前、後、左、右四處巡視。忽然,樓上二排傳來吆吼之聲,熊秉坤知道有事,趕緊握槍在手,朝二樓疾奔而去。與熊秉坤相遇,熊見是反動軍官,這一槍點燃了辛亥首義的烈火,喚起了全營革命黨人,頓時,營中人聲鼎沸,槍聲大作,在熊秉坤的指揮下,與前來鎮壓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槍戰。革命黨人擊斃了阮榮發、黃聲榮等大小反動軍官,衝出營房。在操場上熊秉坤吹響了集合警笛,帶著怒火滿胸膛的起義隊伍,直奔楚望臺而去。
楚望臺設有軍械庫,裡面藏有從德國、日本購買和漢陽兵工廠製造的大量軍火,一向由工八營派兵守衛。那裡的革命人早已作好了起義準備,聽到工八營營房槍響,知道起義了,於是他們趕跑了這裡的反動軍官,迅速佔領了軍械庫,與趕來的熊秉坤等起義同志會合。接著許多鄰近兵營的革命黨人也率部奔赴楚望臺,楚望臺頓時成為起義部隊的大本營。為了加強指揮,起義軍公推工程八營隊官***連長***昊兆麟為臨時總指揮,熊秉坤為副總指揮。命令金兆龍帶一隊士兵開啟中和門***今起義門***迎接南湖炮隊,熊秉坤等兵分三路進攻湖廣總署。
進攻湖廣總署的三路起義軍,戰鬥十分艱苦。10月10日夜晚,雨霧茫茫,一片漆黑,炮彈的命中率低,而總署衙門牆高厚壘,當時又有最先進的機關槍組成的強大火力網,同時總督瑞澄和第八填統制***師長***張彪把5000清軍佈防在通向湖廣總署的各條要道,使三路起義軍沿途受阻。為了改變被動局面,吳兆麟、熊秉坤一面組織各路義軍發起猛攻,一面決定火攻助威。在進攻總署衙門時,不少附近的居民自願參加了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戰鬥。他們熟悉地形,又樂於獻出自己的住房,同義軍一起縱火。只見王府口、小都司巷、望山門附近火光沖天,照得總署衙門一片通明,連門前的旗杆都清晰可見了,這樣為炮隊指明瞭炮擊目標。大炮的怒吼,擊中了總署簽押房,使負隅頑抗的清軍膽顫心寒。早已嚇得魂不附體的瑞澄,知道大勢已去,從後牆挖洞逃到長江中的"楚豫"艦上。
此時,熊秉坤率領的第三路義軍在總署衙門正面遭到清軍頑抗。熊秉坤挑選了40名精悍的士兵組成敢死隊,他們冒著槍林彈雨奮勇殺敵。革命勇士王世龍手提煤油、木柴冒死躍上鐘鼓樓放火,不幸壯烈犧牲,然而鐘鼓樓火勢大作。在大炮的掩護下,起義軍衝進總署東轅門***今武昌造船廠東大門***。守在總署大門前的清軍,憑藉武器的優勢,用機槍向起義軍瘋狂掃射,妄圖垂死掙扎。這時,只見工程營士兵紀鴻鈞手提一桶煤油,冒著密集的彈雨,躍上總署耳房破桶縱火成功,自己卻在戰鬥中英勇獻身,熊熊的烈焰蔓延到總署大堂。起義軍乘勢猛攻,殲敵無數。張彪見總署一片火海,清軍傷亡慘重,大勢已去,只得帶著殘軍退走漢口,成了敗軍之將。
辛亥首義經過一夜的鏖戰,革命軍終於攻克了清政府在湖廣的最高統治機關--湖廣總署,佔領了武昌城。11日清晨,革命軍旗幟高高飄揚在白雲黃鶴的上空,一群群起義官兵興高采烈地相互祝賀,相互擁抱。起義成功了!12日起義軍又收復了漢口和漢陽,武漢三鎮全在革命軍的掌握之中。
晚年生活
1969年,熊秉坤病危。他道出了一個祕密:“1959年春,全國政協開會,周邀約了部分年歲較大的委員開座談會,鼓勵大家把自己親身經歷,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事記下來留給後人。他說,這是一筆財富,了不起的財富,可以讓後人借鑑、學習,從中吸取經驗,接受教訓,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祖國統一服務。祝願大家健康長壽。他說,人生自古誰無死,這是自然規律,人人有份,十分公平,誰也有這白的喜事到來的一天。大家已是高齡,時不待人,錯過了時機,就再也無法挽回損失,因此希望老先生們在有生之年,寫些東西留給後人。在座的百年之後,我儘量提供服務……散會時,周又特意對我說,你老在外地,找張體學就行。”
熊秉坤逝世是在1969年5月31日下午5時左右。張體學指示:熊老生前,周十分尊重和關心,喪事要報周。第二天一大早,果由以後曾擔任參事室主任的安平等幾位同志來到家中,代表張體學及組織慰問家屬,並傳達了週四點指示:①安葬在武昌九峰烈士陵園;②湖北省革命委員會操辦喪事,贈送花圈;③開追悼會,報紙電臺釋出訃告和訊息;④慰問家屬,聽取意見。在臨開追悼會時,突然改為告別儀式。張體學帶口信來:“很想親自主持參加,但不太方便,以後有機會到家中看望,務望節哀。”告別儀式由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湖北軍區司令員、老紅軍韓寧夫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