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事家伍子胥生平簡介

  伍子胥,春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吳國著名將領,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春秋伍子胥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春秋伍子胥簡介

  伍子胥,本名伍員,字子胥,生於春秋楚國椒邑,後又逃到吳國生活,並在吳國擔任高官,春秋名將之一。

  伍奢之子伍員和伍尚,少有才氣,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兩人都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兩人的才名不僅流傳於楚國之內,也流傳到了春秋各國之中。後來,伍奢被費無極誣陷,伍奢和伍尚父子二人雙雙被殺,獨留伍員一人逃走。楚平王為了抓住伍員,開出了五萬石糧食外加大夫之職的高價,來懸賞伍員的人頭,可見楚平王對待此人是多麼的重視,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伍員是非常有才能的。

  伍子胥逃到吳國之後,幫助那時還是公子的闔閭奪得王位,後又輔助闔閭爭霸春秋。吳國在伍子胥和闔閭的治理之下,漸漸的強大起來,有了爭霸春秋天下的資本。吳國強大起來之後,馬上開始進攻楚國,春秋大國楚國沒能阻擋吳國大軍前進的腳步。最終,在伍子胥和孫武的聯手之下,楚國國都郢城被攻破。伍子胥鞭屍楚平王三百下,報了父兄大仇。

  攻破楚國國都之後,伍子胥又幫助闔閭平定了國內的叛亂,穩定了吳國的局勢。之後,闔閭又命令太子夫差領兵攻楚,打敗楚國。楚國害怕吳國還會再來攻打他,決定將楚國的國都由郢城遷往鄀城。闔閭死後,伍子胥繼續輔佐吳王夫差,此時的吳國在春秋的地位直追當時的霸主晉國。後來晉吳爭霸,吳國失敗被滅。

  伍子胥以一人之力,改變了整個春秋格局,使得一個本來在春秋大國的夾縫中生存的小國,一躍成為一個爭霸的大國,要不是後來的夫差賜死了伍子胥,春秋的格局可能還會被改寫。

  伍子胥之死

  吳王闔閭在和勾踐的戰鬥中,被勾踐用箭射傷之後,病重身亡。闔閭在死之前曾對夫差說:“你不要忘記殺父之仇”,即位後的夫差發誓三年後必定滅掉吳國。

  三年後,吳軍大敗越軍,勾踐被迫投降吳國。此時,伍子胥認為應該聯合齊國徹底的覆滅越國,而當時的夫差認為小小的越國經此一役之後會一蹶不振,不足為慮了。夫差的考慮是先滅掉強大的齊國,然後一舉問鼎中原大地。君臣二人之間因為這件事情有了間隙,這時有心思活絡的下屬開始向吳王進讒言,汙衊伍子胥早已投靠齊國。

  吳王雖然不相信下人的挑撥之言,但也在伍子胥的身旁安排了間諜。不久,伍子胥被夫差任命出使齊國,在出使齊國的過程中,伍子胥將自己唯一的兒子託付給齊國的好友鮑牧。這件事被當初向夫差進讒的小人知道了,他馬上上報給吳王,最終吳王賜劍伍子胥,令其自刎。

  伍子胥在拿到吳王賜予的寶劍之後,感到非常的憤恨,但為了吳國的安寧,他只能選擇死亡。在死之前,憤恨的伍子胥對其下人說:“我死後,請將我的眼珠挖下,放在東城門之上,我要親眼看著吳國滅亡”。聽到此事的夫差,下令將伍子胥的屍體丟入錢塘江餵魚,這一天剛好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世也有人認為端午節侍衛紀念伍子胥而立的。

  伍子胥死後九年,臥薪嚐膽的越王就帶領士兵偷襲吳國國都,夫差在自殺之前曾用布矇眼,表示自己死後無顏見伍子胥。

  伍子胥的故事

  有關伍子胥的故事,現在廣為流傳的有三個,分別為伍子胥一夜白頭、伍子胥與漁夫和伍子胥與洗衣女。

  伍子胥一夜白頭,講的是伍子胥過楚昭關之時,住在東皋公的家中,東皋公答應幫助伍子胥過關。但是,伍子胥苦等好幾天之後,沒有任何訊息,著急的他一夜未眠,醒來後發現自己的頭髮在一夜之間變得雪白如雪。後來,伍子胥靠著這一頭白髮,混出了昭關。

  伍子胥與漁夫的故事,講的是伍子胥在過河的時候,被一名漁夫所搭救,來到對岸之後,漁夫看到伍子胥飢腸轆轆的樣子於心不忍。漁夫讓伍子胥呆在岸邊的大樹之下,他回去給伍子胥準備飯食。等了漁夫好久的伍子胥開始懷疑漁夫是不是騙自己的,他怕漁夫引來官兵,於是藏進了旁邊的蘆葦叢中。

  過了一會兒,漁夫端著豐盛的飯食來到樹下,發現伍子胥不在,他就站在樹下呼喚伍子胥,喊了好久,伍子胥才從蘆葦叢中出來。吃飽了的伍子胥解下自己的價值百金的佩劍,要送給漁夫,漁夫拒絕了,他說:“楚王的賞金比你這把寶劍值錢了不知道多少倍,我要是貪念財富就不會救你了”。伍子胥聽後,感到非常的慚愧,向漁夫道謝之後,他又叮囑漁夫不要將自己的行蹤洩露出去。漁夫為了讓他放心,划著自己的小漁船,自沉江底而亡。

  伍子胥與洗衣女的故事,講的是伍子胥逃難到一個山間的一個小水潭旁邊,看到潭邊洗衣女子的身邊有一個飯盒,飢餓難耐的他向洗衣女乞食。洗衣女將自己的飯食送給了他吃,吃完後伍子胥對她說:“你放心,等我發跡之後,會以千金報你的一飯之恩的,但是請你不要將我的行蹤洩露出去”。洗衣女對她說:“既然你懷疑我的品行,我就以死明志吧”。最後,洗衣女抱著一塊大石跳入潭中淹死了。伍子胥後來在吳國當上大官後,曾攜千金在山邊的村落中尋找洗衣女的家人,但都沒有找到,伍子胥就將千金扔到洗衣女自盡的那個水潭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