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軍事家伍子胥的故事

  有關伍子胥的故事,現在廣為流傳的有三個,分別為伍子胥一夜白頭、伍子胥與漁夫和伍子胥與洗衣女。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伍子胥一夜白頭,講的是伍子胥過楚昭關之時,住在東皋公的家中,東皋公答應幫助伍子胥過關。但是,伍子胥苦等好幾天之後,沒有任何訊息,著急的他一夜未眠,醒來後發現自己的頭髮在一夜之間變得雪白如雪。後來,伍子胥靠著這一頭白髮,混出了昭關。

  伍子胥與漁夫的故事,講的是伍子胥在過河的時候,被一名漁夫所搭救,來到對岸之後,漁夫看到伍子胥飢腸轆轆的樣子於心不忍。漁夫讓伍子胥呆在岸邊的大樹之下,他回去給伍子胥準備飯食。等了漁夫好久的伍子胥開始懷疑漁夫是不是騙自己的,他怕漁夫引來官兵,於是藏進了旁邊的蘆葦叢中。

  過了一會兒,漁夫端著豐盛的飯食來到樹下,發現伍子胥不在,他就站在樹下呼喚伍子胥,喊了好久,伍子胥才從蘆葦叢中出來。吃飽了的伍子胥解下自己的價值百金的佩劍,要送給漁夫,漁夫拒絕了,他說:“楚王的賞金比你這把寶劍值錢了不知道多少倍,我要是貪念財富就不會救你了”。伍子胥聽後,感到非常的慚愧,向漁夫道謝之後,他又叮囑漁夫不要將自己的行蹤洩露出去。漁夫為了讓他放心,划著自己的小漁船,自沉江底而亡。

  伍子胥與洗衣女的故事,講的是伍子胥逃難到一個山間的一個小水潭旁邊,看到潭邊洗衣女子的身邊有一個飯盒,飢餓難耐的他向洗衣女乞食。洗衣女將自己的飯食送給了他吃,吃完後伍子胥對她說:“你放心,等我發跡之後,會以千金報你的一飯之恩的,但是請你不要將我的行蹤洩露出去”。洗衣女對她說:“既然你懷疑我的品行,我就以死明志吧”。最後,洗衣女抱著一塊大石跳入潭中淹死了。伍子胥後來在吳國當上大官後,曾攜千金在山邊的村落中尋找洗衣女的家人,但都沒有找到,伍子胥就將千金扔到洗衣女自盡的那個水潭裡。

  伍子胥的後代

  伍子胥在苦諫吳王夫差失敗後,又被夫差派去出使齊國,預感到吳國將不久存於世的他將自己的獨生子託付於齊國的好友鮑牧。對於他的後人的姓氏問題,有三種說法,一說姓伍,一說姓王孫,一說姓員。

  “伍”一說起源於黃帝身邊的大臣伍胥,伍胥本為皇帝部落的大臣,後來他的後人就以“伍”字為姓,楚國貴族伍氏也尊伍胥為祖先。還有一種說法是“伍”這個姓氏來源於楚國的大夫伍參,伍參是伍子胥的祖父,伍家的楚國貴族身份就在伍參的時候確立起來的。當時伍參當上大官之後,就以伍胥為祖先,後人就以伍為姓,伍姓就這樣的流傳下來了。

  當世很多姓伍的家族族譜中都有伍子胥的名字,所以很多伍姓後人都以伍子胥的後人自居。這種說法不太準確,姓伍並不代表就是伍子胥的後人,當時身為楚國貴族的伍家,是有著很多的旁支的,有些本不姓伍的人為了榮華富貴,改姓伍的也有很多,所以姓伍並不一定是伍子胥的後人。

  相傳伍子胥在將自己的獨子託付給齊國好友鮑牧之後,讓他的兒子伍封拜鮑牧的兒子鮑息為兄長,並囑咐他的兒子以後要以王孫封為自己的名字,不能再用伍封。所以後世,將王孫氏的人當做是伍子胥的後代。

  伍子胥本名叫伍員,伍子胥在吳國發跡之後,有人開始投靠依附於他,伍氏在吳國又重現了在楚國時的鼎盛之況。後來,伍子胥的旁系後人以“員”為姓,後人將員氏看做是伍子胥的後世子弟。唐朝時著名詩人,平原郡公員半千就自稱是伍子胥後人。

  伍子胥後代伍封生平簡介

  伍子胥的兒子名叫伍封,也被叫做王孫封。伍子胥在苦諫吳王夫差先滅越再伐齊無果之後,被吳王夫差派出出使齊國,心灰意冷的伍子胥已經預感到了吳國不會久存,自己的生命恐怕也所剩無幾了,於是他將自己的兒子伍封託付給齊國好友鮑牧。

  伍子胥出使齊國之後,見到了齊國的大夫鮑牧,鮑牧是伍子胥的至交好友,兩人可以說是互為知己。鮑牧在見到伍子胥的時候,就向吳國詢問國內的情況,伍子胥一想到自己努力的吳國將要面臨被滅的命運,就淚流不止,不能言語,他讓人叫來自己的兒子伍封。伍子胥對鮑牧坦言道:“如今,吳國境內小人當道,大王被美色和權力模糊了雙眼,恐怕會很快滅亡,而我可能也會快要死去了,我不想兄長的命運在我身上重演,所以將我的孩子伍封託付給你,不求他能出人頭地,只求能平平安安的過完一生”。

  說完,他讓伍封拜鮑牧的長子鮑息為兄長,拜鮑牧為父親,讓他寄居在鮑牧的家中。伍子胥又對自己的兒子說:“我死後,你不要想著為我報仇,是為父自己求死的,你以後不能叫伍了封,乾脆改名叫王孫封吧,以後的生活不要強求出名,要安安心心的做一個平常的百姓,有一個富足的生活就行了”。伍封就隨著鮑牧生活在齊國,父親伍子胥死後,他遵循父親的囑咐,沒有為其報仇,在齊國過著平常的生活。

  但是,也有人說伍子胥的兒子就是秦國的大將伍封,這個伍封曾經幫助秦國打下了大批的疆土,為大秦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實,這個秦國將軍伍封是一部小說的虛構人物,歷史上並沒有這個人,伍子胥的兒子伍封后世應該是叫做王孫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