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滿分議論文範文

  如今學生議論文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卻很多,淺表化問題尤為嚴重,學生在論據的具體質量方面不能進行很好的把握和掌控,所具有的論證觀點也存在東拼西湊的狀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毋需慷慨激昂之語,不用驚天動地之舉,舉手之勞助他人,細微之處現善心。讓行善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我想,世界會因你我變得更溫暖。

  行善貴在堅持。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生活中,有的人因善小而不屑為,有的人因善要常為而不能為,有的人因善要付出而不願為。殊不知,行善就在我們身邊。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當她看到客車撞向學生的那一刻,毅然決然地伸出了雙手,她推開的是兩個鮮活的生命,挽救的是兩個家庭的希望,喚醒的是這個社會的良知與善心。我想,那一刻,張麗莉應該什麼都沒想,什麼也都來不及想。都說人生沒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那是一種人性的本能,更是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習慣。

  吳斌,一個普通的客車司機,駕駛客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意外遭受金屬片襲擊,在生命垂危的情況下,拼盡全力停車、開門、打雙閃、疏散乘客。誠然,生死瞬間的那一刻,他不可能糾結於是先自救還是先救人,那一連串的動作,與其說是選擇,毋寧說是一種本能,更是一種讓人為之動容的習慣。

  我們都是蒼穹下奔碌於浮世的小人物,我們的行善無法像蓋茨夫婦消滅天花病毒那樣一揮而就。我們都有自己的一顆善心,中學生、律師、清潔工、公交車司機,沒有誰的善心更高貴。正如布魯斯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行善可以流露與舉手投足間。對人以會心的微笑是善,公交車上讓座是善,甚至與落單的老人閒聊,這些都是行善的體現。

  當然,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是,時下,確有善舉被誤讀,行善惹***的新聞。南京彭宇案首開先河,江蘇南通的三輪小販反誣救助自己的公交車司機,廣東佛山的跌倒老人反誣救助自己的熱心獄警……這些,確實讓行善者心寒,讓欲行善者心冷。

  但是,這並不應該成為我們拒絕行善的藉口。2011年10月13日,2歲的小悅悅相繼被車兩次碾壓,7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默然離去。重慶南坪一80歲的老人摔倒在地,手足抽搐,無人敢扶。

  同學們,難道我們就因為一次噎住就再也不吃飯?難道我們就因為有人在街上被高空墜物砸中就再也不出門?難道我們就因為一朝被蛇咬而十年怕井繩?不,我們不能。公理自在人心,浮雲不可能遮住豔陽,當然也不可能更不應該遮住我們的善心。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一切美德的基礎就是善,善是生命的最強光,心存行善之心,去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看到老人摔倒了就勇敢的去扶,你要相信世間並不總是傷害好人;看到有困難的同學就耐心去幫,或許你只是花了一部分課餘時間,卻能讓善行的種子生根。

  讓行善成為一種習慣,不需要多麼驚天動地,只要我們有一顆正能量的心,隨時隨地都可以行善。

  篇2

  隕落的星驚擾了一方夢境,它黯淡地閃著光,從浮躁的城市上空匆匆劃過。喧囂的夜市,升騰的浪潮洶湧澎湃,高腳杯碰撞的聲響匯成不和諧的雜音,燈紅酒綠間鬼魅的身段風姿綽約,隱隱熄滅的紅燭平添嫵媚。浮華的羅網便鋪天蓋地籠罩小城,近乎令人窒息。

  這是夜色中最詭異的存在,它如穿行在古道的魑魅魍魎,一點一點侵蝕著常人躁動的心,把原來純真善良的心,誘入泥淖。

  避開喧騰的人流浪潮,野貓慵懶地在巷口踱步,輕瞥一眼嘈雜的霓虹,神情不屑一顧。衣衫襤褸的老人蹣跚著走進陰冷的巷子,顫抖的腳步令人揪心,艱難地弓下身子坐在牆角,泥漬潮溼了他的銀髮,凹陷的面容毫無神采,額上佈滿了縱橫溝壑,是歲月無情的寫照。他手中緊握著破損的瓷碗,目無焦距地注視著被揉皺的錢幣。

  一抹黑影躍過。它試探性地徘徊在他周圍,走進老人,用柔軟的粉舌舔去老人指間的塵垢,靜臥在他身邊。它暗自疑慮,為什麼他孤身一人。

  零點已過,終於一切迴歸於最原始的狀態,沸騰的煙火平息,焦灼之意褪去。人們卸下偽裝,拖著倦意入睡。

  日出萬分迷人。黎明的第一縷光,照耀在小城間,它含蓄而又溫暖,熱烈而又深沉,所及之處,皆被暖意包裹。

  太陽從不吝嗇光芒,它把窗扉渲染的明亮,它用餘溫將錯綜複雜的液體蒸發掉,它輕輕地哼著歌,曼妙的旋律淌進人們心底,柔美了先前的過分華麗。它以無限的溫暖撕裂陰暗,把愛和光明灌溉進每一個人心田。

  饒有倦意的老人任光撥弄他的髮絲,蒼老的面龐有了欣喜之色。光牽著他寬厚的手掌,帶他回了家。在那裡,他找到了知己,得到悉心的照料,滄桑一生,他終於得以片刻的小憩,便覺無憾。他一直抱著那隻貓,他說,它是他唯一的親人。

  可他偶爾會想,如果黑夜再一次降臨,光還會眷顧他們嗎?貓兒微眯雙眼,稍稍欠身,把溫暖的身體貼近他,它喃喃自語,光一直會在。

  我們的時代浮華淋染,常在於誘惑中而保持真我,誰能做到。在爾虞我詐的官場,利益薰心的職場,人格被無由的線操縱著,舉手投足都生硬地不含一點感情,我們的天真與純粹,都日漸泯滅在這個社會,我們欺瞞了世界,以一種趾高氣昂的姿態,到頭來,卻更頗為囂張地控訴世界欺騙了我們,惶惶不可終日。

  人生已經冰涼徹骨,何不敞開心扉,接受一米陽光的照耀呢?

  用一碗甘茗的時間,溫暖一篇傷感的殘文,用陽光普照的燦爛,融化本應善良的心靈。我們的社會有太多腐朽慾望,太多醜陋骯髒,如果我們把光送進每一個角落,那麼愛與真誠,會春暖花開!

  篇3

  己有絕世之物,而私藏於身,未興其意,未振其名,似葬花於土,不見其彩。馬有伯樂,令之日行千里,琴有伯牙,使之撥動心絃;若使良馬埋沒於奴隸人之手,則不聞千里馬之名也,若羈琴於樂師之間,則未顯精妙之琴音也。故物有稀者,器有貴者,若無良工巧技之師,絕物不復絕倫之色,精器未有精彩之繹。

  物發於通其意者,器絕於知其妙者。世界之大,物物形形色色,偶遇一二稱心之物,或為裝飾,或為點綴,因其顏色而藏,念其巧妙而據,然知其表,不知其意,通其形態,不通其意,似猛虎滯於囚籠,雖悲徹哀嘯不見其利齒,如白鶴折於塵網,仍振臂欲起不見其展翅,事事如此,空有絕倫之藝,未能明也。所以善物者,以物而鳴,以器而唱,不如贈之於人,或高人,或大師,亦有令之神采者,皆可得之。一弦一筆,一動一簇,天陰暗而忽轉晴,柳灰色而急花明,如春風絲絲不盡,吹醒大地,恰細雨朦朦朧朧,潤澤人間,如是精器投明主,利物得高人,如虎添翼,繁花加錦,令妙而繼妙,絕而復絕!

  古之賢明者,多知物善配,適物而合,以此而成大器也。論千古大將,一代漢雄韓信,士初埋沒於項羽麾下,而轉念投奔劉邦營中,遇蕭何,得明主,知其強,通其情,拜為大將,禮讓上士,成名一戰,背水稱雄。殲強敵,破盛楚,至數餘年內,日轉星移,風雲變動,漢乃乘勝勢之氣,扭轉乾坤,以致戰罷為皇,伏天為漢。一將成名而天下局變,如是也,最是韓信知其善主,受其善用,將與君配,則成不殆之勢,舉其絕妙將才,運籌帷幄之中,掌控天下大局勢也。

  知人知物者,於人可光澤人生,光輝萬代,於國亦然如此,然若未明其理者,輕則斷生,重則失國。南唐後主,痴情詩者李煜,於詩甚妙,治國甚淺。才高藝深,知五音七律之熟;通詞曉句,意古歌今曲之巧,然身為君主,事物不近人情,人情不理事務,僅為藝子,難稱明帝。詩風傳古至今,昏庸喪國喪身。物不與人適,雖造詣極高,天賦極深,然非正當,唏噓百世。

  一禾一鋤,凡夫以為農田,致養一家,五口生;若志士以為利器,致傾覆一國,給養三軍。事物無適當之分,人力可趨其利,避其弊,以甚妙之功而發於世間,故知物善配,舉物為實,小則富己,大則富民,極致者可傾國傾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