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是研究中國詞語、句法和傳統的詩詞、散文等文學作品的課程.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漢語言文學與人的修養研究

  摘要:漢語言文學,是中華文明的結晶,其歷史淵遠悠長,是我國先民智慧的表現。文學的本質是追求真善美,也是意識形態的物化,在這個基礎上,對人的修養能啟很大的作用。不管是人的行為方式,還是意識思想的改變,都有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真善美;修養

  一、漢語言文學的追求。

  漢語言文學的追求,其實就是文學的追求,文學是沒有界限的,雖然有形式的差別,但是主題和本質上還是一致的。文學所追求的,我們中國的文學自然也會去追求。漢語言文學比其它文學類別發展的早,發展的也更全面以及漫長。在漫長的中華文明之中,漢語言文學形成了其特有的形式以及風格特徵,但是和世界文學一樣,其所追求,無外乎三者:真、善、美。

  1、追求真。

  文學在本質上追求的就是真,本真的反應社會,反應人的內心世界。文學是人內心訴求的外在表現,是人內心最純真的強烈追求。不管文學還是客觀的人,對真都孜孜訴求。不管是文學作品的主題,還是正面的主人公,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一種本真。文學所追求的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經行理解:

  ***1***客觀的真。客觀的真,是指作家在創作文學作品的時候,多以客觀生活為基礎,來寫作自己的文學作品。客觀的真不僅對客觀環境進行如實的描寫,也對客觀人物的境遇進行如實描寫。客觀的真,既是文學作品環境的真。

  ***2***內在的真。這多指在敘述人物的心理時,進行真實的描寫。文學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作家都務求真實而寫作,不管這心理是對是錯,是否符合邏輯,都求真實的表達出來。內在的真,就是文學作品人物內心的真。

  文學追求真實,而不掩蓋任何黑暗或陰面,不管所追求的真是否符合客觀的邏輯,只求符合文學作品內部的邏輯以及內在屬性。

  2.追求善。

  善惡有分,是人在後天養成的品質,而文學則直觀的把它表現出來。不管是哪部文學作品,其描寫的都有善,對善的歌頌,對善的渴求,對善的淋漓盡致的描繪。有的時候是用惡來襯托善,例如:《巴黎聖母院》中,用副教主的惡來襯托敲鐘人的善。不過不是所有時候都有善惡同存的,有的時候文學作品中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善,用善來言善。例如:沈從文的《邊城》沒有惡人,全是善者,雖然最後結局不好,但卻把善發揮到至極。雖然有全描寫善的文學作品,但是不會存在全描寫惡的文學作品,惡不能獨立成材,只有善可以。

  3、追求美。

  文學不僅在形式上追求美,也在本質上追求美。對於文學的形式,不管是整飭的還是散落的,其都追求形式的美,沒事多種多樣的,也是多層面的。詩歌形式之美是整飭押韻,散文形式之美是散亂無序之美。不過先這兩種形式的美已經漸漸結合在一起。在本質上追求美,就是在主題上追求美,文學主題不管是悲傷的還是喜悅的,其主題都是美的。既是正面的主人公最後沒能完成目標而死亡,例如哈姆雷特,但是其主題也是美的:悲壯之美。追求美,是文學最外在的表現,美既是文學,文學既是美。

  二、漢語言文學與人的修養

  修養是人的內在氣質,也是外在行為表現,修養有高低之分,也有好壞之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氣質,也就有不同的修養。有的人見義勇為,有的袖手旁觀,有的好逸惡勞,有的勤勞肯幹,這就說明了修養的有不同性質,有不同的表現。各式各樣的修養,在總的要求上,卻有一個質的規約,那就是向真,善,美方向發展。這正好和文學的追求一樣,文學的追求,客觀上來說,也就本質上人的修養的追求。

  1、漢語言文學能夠提高人的修養。

  文學,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天地, 只要進入到文學的世界,你就會被其所有美好的東西所包裹。對於人的修養,文學則能提高人的修養。修養,首先就是“修”,有什麼樣的“修”,就有什麼樣的 “養”。人的後天模仿性很強,不管是對好的事物還是壞的事物,人區分好壞的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後天的道德基礎上形成的。也就是說,修養的好壞,與其修養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就是這個道理。

  2、漢語言文學能夠修正人的修養。

  人的修養是各有特色的,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壞的一方面。文學對於好的一面,可以使其更加堅固的存在,對於壞的一面,則能細緻的修正。文學,因其內在規律的性的存在,對人發之以感染力,讓人陷入情知理的思考,以反思自己的行為。人對情知理的思考,是一個久遠的課題,其歷史源遠流長。而文學正好對這個課題進行了很好的解釋和規定,在高的層次上,對人的情知理進行合理合情的概說,在這個基礎上對人的修養不好的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修正作用。

  3、漢語言文學能夠指導人的修養。

  修養是後天的修為,其需要對一定的物質形態進行模仿,而文學則能很好的指導人的“模仿”。修養的模仿,可以是現實的行為方式,也可以是虛擬的行為方式。對於現實的行為方式,其總是存在著一定的瑕疵,世上沒有聖人,聖人這個名詞只是給聖人取的客觀名字而已,其實也是意識形態的一種表現。在此基礎上, 人模仿的行為方式,總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偏差。漢語言文學是世界文學的代表,是中國長達5000年的人類文明的結晶,也是中國人修養形態的客觀沉澱,對國人的修養起著很大的作用。我們必須正視漢語言文學對人修養的作用,尤其在現在異化越來越嚴重的社會,規範自己的修養,美化自己的修養,使文學和修養有機的聯絡起來。

  參考文獻:

  [1] 蔡元培.中國人的修養[J].工人出版社.2008年10月

  [2] 鄭淑媛.先秦儒家的精神修養[J].人民出版.2006年12月

  [3] 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J].中國社科.2008年4月

  篇2

  對文學與電影之間的關係解讀

  論文摘要:本文解讀了視覺文化語境下的電影與文學的關係,強調了視覺文化的衝擊對電影和文學關係的影響,希望對於相關領域的研究能提供一些借鑑,起到拋磚引玉之作用。

  論文關鍵詞:文學 電影 關係解讀

  在視覺文化衝擊的今天,電影代替了文學的主導地位。但文學對電影的影響一如既往:如文學創作的經驗;文學的詩意、文法;等等。電影對文學的影響的突出表現就是將讀者漸漸變為了觀眾,並且這一過程是藉助文學來實現的。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總是將文學與電影聯絡在一起的深刻原因。

  一、文學與電影關係的探討

  人們把電影和其它藝術進行類比的過程中,挖掘出了其它藝術的特性在電影中的具體體現。如歐洲先鋒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阿倍爾•甘斯曾說,電影“應當是音樂,由許多互相沖擊、彼此尋求著心靈的結晶體以及由視覺上的和諧、靜默本身的特質所形成的音樂;它在構圖上應當是繪畫和雕塑;它在結構上和剪裁上應當是建築;它應當是詩,由撲向人和物體的靈魂的夢幻的旋風構成的詩,它應當是舞蹈,由那種與心靈交流的、使你的心靈出來和畫中的演員融為一體的內在節奏所形成的舞蹈。”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得出,電影成為了諸多藝術的混合體。文學作為電影存在的前提,以至於有人稱文學是電影的母體。電影迴歸自身的過程本身同時也是電影與文學的融合、交流過程。在電子媒介一統天下的今天,電影與文學的融合代替了疏離,或者從文學的角度說,它走進了電影。可見,二者的交流也必然會促進其共同發展。

  二、文學與電影的表達差異

  作為與電影相抗衡的一方被抬出來的文學與電影相比,電影以其強烈的視覺表達效果,取得了較於文學的真實感。文學的短處可能就是文學之所以是文學理由所在,即在於文學的媒介——文字。由文字組成的句子具備了電影所不具備的邏輯秩序;而且其時態指明瞭其與表述物件的距離所在,文學這種表達形式是電影所不具備的,電影則是用其逼真的形象來表達生活的。就文字來說,它處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作為一種形式而存在並得到長足的發展。社會生活催生了文學形式的出現與形成,在這一點上它保證了文學內容的獨立。人們通過對文學形式的關注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文學是區別於現實的,是現實的反映,融合而又獨立與現實,是一種矛盾的綜合體。即使是推崇所謂的客觀再現的現實主義文學,也無法詮釋這一疏離。現實主義以其獨特的文學修辭手法論證了文學不可能是,也永遠成不了一臺攝像機的事實。

  美國社會學家戴維•里斯曼在20世紀50年代所寫的《孤獨的人群》中,提出了體現社會權威的三種引導形式。即傳統引導、內在引導和他人引導三種形式,這三種方式分別對應一種社會形態。今天我們生活在“他人引導”的社會,這與“內在引導”有著本質的不同。內在引導的人的人群有其不同於其他引導方式的做人原則和人格標準,但是他們又是痛苦的,因為其處於一種不知對錯,或者不知對何為其對的境界之中,他們是孤獨的,感覺到了其所處的人生的不快,時常感覺到莫名的孤獨感。將里斯曼的“引導”與電影和文學對接受者造成的不同效果聯絡起來看,電影則會偏於“他人引導”, 如上所述,可見“他人引導”是不利於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文學作為一種體現“內在引導”的書寫,其功能就是促進社會締結,形成和諧的局面,這也是那些捍衛文學主導地位人們的初衷所在。

  三、文學與電影的感覺差異

  距離在文學中就是指欣賞者與其物件之間的感覺距離,並且這種存在之美是永恆的,或者說永恆之美就在於距離。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就是強調距離對於文學永恆的重要性,距離是美之所在,在距離之外,或許一切都是飄渺的。“藝術旨在使人感覺到事物,而非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乃是使物件陌生化,使形式變得難於把握,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既是審美的目的,必須設法延長。”電影以其逼真形象來表達生活,而文學之美,則美在含蓄,它以一種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意境去詮釋生活,藉助文字、千變萬化的修辭方式,將確定的物件又不確定的擺放在人們的面前,而這種意境與存在,需要讀者的探索、感知,由於每個讀者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出現在每個人面前的將是形色各異的同一形象。正是這種適宜的不確定性將催生出讀者探索式的審美快感。可以得出,超越生活現實批判沉澱之下的存在,就是距離產生之美。雖然電影自身就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形式,但是其聲色之美,形象之真都決定了它不可能具有文學的含蓄之韻。在視覺文化的衝擊之下,文學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或許有所動搖,而它不可能也永遠不會對文學的想象和真實的互動取而代之,這也是文學生命力之所在,同時這也正是文學在視覺文化的影響之下固保其真質的關節所在。

  四、結語

  電影與文學關係的變化不僅表現在其傳導方式的改變,也表現在文學的生存之根基受到了以電影為主導的視覺文化的衝擊。二者的關係也在融合交流中相互促進發展,縱觀視覺文化的發展歷史,不難預見,在融合共生的主流背景之下,文學在電影的刺激之下,其生存發展的空間無疑將更為廣闊,電影則在自身完善的基礎之上也必然會獲得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胡經之.文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周安華.現代影視批評藝術.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版.

  [3]金惠敏.趨零距離與文學當前的危機.文學評論.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