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孔子孟子的資料大全

  老子孔子孟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關於老子孔子孟子的資料呢瞭解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子的資料介紹

  老子,本名為李耳,乃是歷史上極為優秀的一位思想家與哲學家。老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雖然從未得到官方認可,亦不是時代的主流,可他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以他的思想為基礎所創立出來的道家更是教會了世人何為自然。

  而老子所創立出來的道家思想對後世亦是有著深淵的影響,雖然道家並沒有後世的儒家、佛家那般的出名,可老子所創立出來的道家的思想為後人所帶來的卻是不可估量的益處。甚至連皇帝也以老子的道家思想治國,使得一度頹廢的國家繁榮昌盛。

  而老子的哲學思想即便是現如今,習百家所長,思想開放的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仍舊可以從中感受到其中的大智慧,使我們受益匪淺。

  而道家最為著名的便是太極圖,一個濃縮了老子所有的道家思想的圖案。

  一個教會了我們何為陰陽二界,何為相生相剋,何為借力打力,何為陰陽相調的圖案,一個甚至運用到了建築、哲學、數學的圖案。

  老子亦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古時便有西漢時期的漢文帝、漢景帝以老子的道家思想治理其國家,使其國力昌盛;而時至今日,更是有許多的人為老子所提出的思想而敬佩,即便是西方國家的學者,也不得不承認老子所提出的思想之偉大。

  孟子的資料介紹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山東省鄒國人。他自小家境貧寒,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弟子,也就是說,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因他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成就僅次於“聖人”孔子,所以被後人稱為“亞聖”。而他們的學說,也被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曾和孔子一樣,帶領門人周遊各國進行遊說。但他的學說並沒有被當時的各國國君所接受,隱退後,他和弟子公孫丑等人一起著書立說。去世後,他的弟子把他生前的言論編著成《孟子》。《孟子》也稱為了儒家學說的經書之一。

  而其實,在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並不高。唐代的時候,韓愈把孟子列為儒家學派孔子最正宗的繼承者。從此開始,孟子的地位便逐漸提高了。在北宋神宗時期,《孟子》一書的內容,首次稱為科舉考試的科目之一。元豐六年,孟子被當時的朝廷封為“鄒國公”,第二年就配祀孔廟。南宋時期,大儒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一起列為“四書”。元代至順元年,孟子首次被加封為“亞聖公”,從此以後,人們就開始稱他為“亞聖”,他的地位已經凌駕於儒家企圖聖人之上,且僅次於孔子。明清時期,根據官方規定,《孟子》一書的內容也成為了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之一。明朝景泰年間,朝廷封孟子的後裔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且世襲罔替。直到民國時期,改為了奉祀官。

  孔子的資料介紹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原名孔丘,仲尼是他的字,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有弟子三千,比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就是說要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而在教育方面,孔子施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說根據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的思想對中國的發展乃至整個世界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首位。

  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的創始者。關於他的祖先,曾是宋國的貴族,那時由於遭到遭難,遷居到魯國。在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十七歲時,母親也離他而去。他一生的教育全靠自己自讀自修,好學的他還拜了好多個師傅,所以不論是禮儀還是音樂、射箭,他都是樣樣精通。

  他的一生在政治上沒有較多的貢獻,年輕的他做過微不足道的芝麻小官,直到五十多歲的時候才當上了魯國的宰相一職。可惜光景不長,由於政治上意見不統一,於是一氣之下就離開了魯國,開始了他的周遊列國之行。近十年的時間才回到魯國,埋頭於講學和正立古書籍。

  他的思想核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同時提倡“愛人”,要求統治者相親相愛,愛惜民力。其次,還主張嚴格遵守“禮”的規定。之後周朝就利用這“禮”的原則來區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級的典章制度。自漢以後,成為兩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

  孔子在教育這方面,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舊傳統,推出私人講學的風氣。還提出“有教無類的口號”,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對今天的教育意義是極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