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始祖黃道婆的精神

  黃道婆是中國紡織第一人,是元代著名的紡織家和改革家,那麼黃道婆的精神是怎樣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黃道婆的精神是怎樣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黃道婆的精神

  有的人滿腹私心,只一心向社會索取,他們人雖活著,卻有如死去一般;而有的人終身奮發向上,一心為社會的進步而不斷努力,即便他們的生命停止了,但其精神卻永遠留在大家心中。而黃道婆就是後者,黃道婆的精神是我們全社會不斷前進的明燈。

  黃道婆的精神之一是堅持,黃道婆是中國紡織第一人,教會了人們製作制棉工具,以及崖被的織法,為中國當時的紡織技術做出了巨大貢獻,世人都很崇敬他,這一切的成就都是她不畏艱苦,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得來的。她的頑拼搏、持之以恆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向她學習,她就是我們在困難時的榜樣。

  黃道婆的精神還有頑強、樂觀,她雖然出身貧苦,在那樣戰亂的年代,家人也很早就離開她,留下她一個人面對世上的起起落落。但是黃道婆一點都不怨天尤人,而是很努力的讓自己活下去,跟著大人們,下田、包棉花、彈棉花、織布,不管什麼重活累活都幹。在殘忍的現實面前,她學會了自力更生。

  此外,黃道婆的精神還有革新,她只要一有時間就鑽研她喜歡的紡織,但是那個時候長江一代的技術都很落後,黃道婆嚮往更先進的技術,就出逃至閩廣一代學習已相當純熟的紡織技術,並且不安於現狀,不斷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創新,為世人創造了無數先進的工具與織法。

  黃道婆生平簡介

  黃道婆出生在松江烏泥涇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徐家彙的華涇鎮,照現在來說也算是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了。但當時正是烽火連天的朝代,上海作為富庶之地也難以倖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那麼黃道婆是生活在哪個朝代才有這戰火連天的狀況,而後世又流傳著哪些關於黃道婆的事蹟呢?

  黃道婆是中國卓越的紡織專家,為我國紡織業的發展做出了非同尋常的貢獻,不僅提高了棉紡織工具的可操作性,還大大加強了布料花紋的可觀賞性,所織的布花紋生動鮮豔。黃道婆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肯幹、無私分享的傑出代表,深厚後世的愛戴。但是很多人只知黃道婆之名,卻不知其他關於黃道婆的資訊,沒有深入瞭解過這位偉大女性的生平,不知道她是哪個民族的人,也不知道黃道婆是哪個朝代。其實黃道婆出生在南宋末年,死在元朝時期,是宋末元初的漢族人。

  黃道婆被譽為元代紡織革新第一人,也被稱作黃婆,於元貞年間赴海南學習紡織。元至元三年為黃道婆設立祠院,於清代的時候被稱作“布祖”,1957年她的家鄉上海為她建立了紀念墓園與紀念碑。

  黃道婆生活窘迫的故事

  黃道婆小的時候,由於無依無靠,只得在一富貴人家做童養媳,鄰里都喊她黃小姑。在這段期間,黃道婆的故事可實在是艱苦啊,飽受夫家的折磨,日日都在幹粗活、重活,一年到頭都沒有個停歇,穿不暖也吃不飽,詩歌手指都長滿了凍瘡,簡直過著非人般的日子。

  春天來了的時候,有時候黃道婆犯了春困,一時倦乏未能及時早起,她的婆婆就馬上扯著她的耳朵,揪著她的辮子,一邊罵一邊狠心地把她從硬板床上拉起來。夏季來臨,有幾天實在熱得不行,黃道婆累得快要中暑了,實在支撐不住就想要去樹蔭下乘會涼透個氣,這時要是被婆婆看見了,就會惡狠狠地衝到樹蔭下來,一棒頭將累得無力的黃道婆趕到田地裡去。

  秋天來臨,天氣逐漸轉涼,黃道婆穿得不夠多,剛想把單衣翻成夾衣,只見婆婆一把將成捆的稻草塞至她手中,命令她趕緊搓繩,夾衣慢慢翻,等到下雪前都還來得及。直到冬季大雪嚴寒之際,全家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襖,而黃道婆卻還是單薄的一件夾衣,還沒等到她將夾衣翻成厚厚的棉衣,婆婆就將幾籮筐的棉花端到她面前,說現在才剛下雪並沒有那麼冷,雪融化的時候更冷,到那時再翻棉衣穿就行了。過了幾日,黃道婆終於將棉花都剝完了,想著終於等到烊雪翻棉衣了,婆婆卻說這會都出太陽了,再翻棉衣早已派不上用場,還是及時幹活吧。

  黃道婆的故事就是過著這樣慘無人道的日子,飢寒交迫,一年到頭都在幹活,最終她終於忍無可忍,逃出了夫家的魔爪,尋求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