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書法作品
日本文化一直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書法方面更是直接傳承我國的書法文化,可以說是一脈相連。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日本書法教育
日本學習中國漢字書法,自魏晉從高麗傳入已有上千年曆史。唐盛時,日本派17批次留學生到中國學習漢字、漢文化、佛教、建築、音樂等。日文早期由兩名日本留學生用中國楷書和草書改良而成。現在看到的日文,是由漢字和假名混搭而成,其字根還是中國漢字。
當下日本人把書法作為傳統與時尚、高雅與品位的象徵。日本有1/6的人在練習漢字書法。日本俳人松尾芭蕉的觀點反映了當下日本人的追求:“乾坤的變化,乃 是風雅的種子。此念一生,布衣簡衫,清風明月,也足夠風雅;若無此念,坐擁滿屋珍異,也是物累。”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女人,主理家務外,學書畫詩詞、古琴刺 繡等高雅藝術。有更高追求的男士,業餘則撤到書齋,以文章、學術為職志。
在日本書法教化國民的作用很大。每年都要組織各類書藝競賽。《產經新聞》《朝日新聞》等媒體和書道聯盟等民間組織是書法活動的積極組織者。第 55回白扇書道會展獲獎者中,兒童佔30%,婦女佔50%,84歲以上高齡的就有10餘人。有一家五口人,三人獲獎。但從他們的獎狀、獎品看,簡單、樸實,一切以精神獎勵為主。
日本基尼係數比較低,大約是0.285,屬於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國家之一。書法作品的商品屬性弱化,天價作品鮮見,即使是著名書法家的作品也賣不了大價錢。書法作品主要是學習、交流和藝術欣賞。有學生***弟子***想求老師一幅字,象徵性地以微薄費用以示尊重即可,由於志同道合,老師不論平尺收費。市面上畫廊的書畫藝術品交易,價位均是普通百姓能夠接受的。與之相比,國內一些所謂“大家”價位高得離譜。一 平尺能買一輛車,甚至一套房,成為官商“雅賄”的信物。
在日本學習書法,是一種生活形態,一種物質性和精神性高度結合的生活。特點之一是生活的藝術化,二是藝術的生活化和日常化。練習書法成為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運動之一。
日本人喜歡中國書法,由來已久。書法史上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勢等“三筆三跡”大家,均學王羲之、顏真卿等。19世紀60年代,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提出: 傳統文化學中國。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兩國書法藝術交流多了起來。“書法外交”已成為促進中日兩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的潤滑劑。
漢字書法在當今的日本仍然魅力不減。在日本大街小巷,有若到了臺灣、香港、澳門一樣,抬頭舉足間,馬路、車站、街巷、店鋪六七成標識是漢字,或漢字和假名 混搭而成的日文,中國人一看便猜出七八分意思。除了機場、車站等大型公共設事,樓宇店鋪招牌用手寫或毛筆字,極少印刷體。所有寺廟設有“御朱印所”,有專職人員寫毛筆為祈福求籤者,題吉語、蓋朱印,以求天佑。
漢文化,特別孔子創立的儒學思想深入人心。日本產品是高品質的代名詞。而創造此之“匠人精神”,“敬天愛仁”出自孔子。又如收款臺,中國叫“收銀臺”,日本稱“會計室”。前者商業味,後者人情味。日本把垃圾桶之“桶”叫“缶”。“缶”乃中國最古老容器、樂器稱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擊缶而歌”是也。
日本提出“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理念令人深思。把書法作為國民基礎素質教育和兒童益智課程值得稱道。在日本小學、中學配有兼職書法教師,髙中有專職教師。練習書法已作為培養孩子懂規矩、守規則、懂禮貌、勤勉敬業、嚴格自律的途徑之一。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省也。”作為漢字書法的國度,我們理應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