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知識入門有什麼視訊

  茶是中國最有歷史悠久的文化.被國外的世人一致認同。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知識入門視訊,一起來看看。

  茶道知識入門視訊

>

  安溪式泡法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純.茶湯九泡為限,每三泡為一階段.第一階段聞其香氣是否高,第二階段嘗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階段看其顏色是不有變化.所以有口訣曰: 一二三香氣高。 四五六甘漸增。 七八九品茶純。

  2,沖泡步驟:

  備具:茶壺的要求與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為先,另外準備聞香杯。 溫壺、溫杯:溫壺時與潮州無異,置茶仍以手抓,唯溫杯時裡外皆燙。

  烘茶:與潮州式相比,時間較短,因高階茶一般儲存都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沖水:沖水後大約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這時間將溫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聞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舊,第三泡倒滿.

  聞香:將品茗杯及聞香杯一齊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聞香杯在右*** 抖壺:每泡之間,以布包壺,用力搖三次.***抖壺是使內外溫度,開水衝入後不搖是為使其浸出物增多.這與潮州式在搖壺意義恰恰相反,因為所用的茶品質不同.

  注:安溪在福建省南安縣西,產茶自古聞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鐵觀音,武夷茶之類的輕火茶. 。

  潮州式泡法

  1、特色:針對較粗製的茶,使價格不高的一般茶葉能泡出不凡的風味.講究一氣呵成,在泡茶過程中不允許說話,儘量避免干擾,使精,氣,神三者達到統一的境界.對於茶具的選用,動作,時間以及茶湯的變化都有極高的要求.***類似於日本茶道,只比其遜於對器具的選用***

  2、沖泡步驟:

  備茶具:泡茶者端坐,靜氣凝神,右邊大腿上放包壺用巾,左邊大大上腿放擦杯白巾,桌面上放兩面方巾間放中深的茶匙. 溫壺,溫盅:滾沸的熱水倒入壺內,再倒入茶盅。

  幹壺:持壺在包壺用巾布上拍打,水滴盡後輕輕甩壺,向搖扇一樣,手腕要柔 ,直至壺中水份完全乾為止。

  置茶:以手抓茶,視其乾燥程度以定烘茶長短。

  烘茶:置茶入壺後,若茶葉在抓茶時,感覺未受潮,不烘也可以,若有受潮,則可多烘幾次烘茶並非就火爐烤,而是以水溫烘烤,如此能使粗製的陳茶,黴味消失,有新鮮感,香味上揚,滋味迅速溢位 .***潮州式所用的茶壺密封性要很好,透氣孔要能禁水,烘茶時可先用水抹溼接合處,以防沖水時水份滲進.***洗杯:洪茶時,將茶盅內的水倒入杯中。

  沖水:烘茶後,把壺從池中提起,用壺布包住,搖動,使壺內外溫度配合均勻,然後將壺放入茶池中,在將適溫的水倒入壺中. 搖壺:沖水滿後,迅速提起,至於桌面巾上,按住氣孔,快速左右搖晃,其用意在使茶葉浸出物浸出量均勻.若第一泡搖四下,則第二泡,第三泡則順序減一。

  倒茶:按住壺孔搖晃後,隨即倒入茶海.第一泡茶湯倒完後,就用布包裹,用力抖動,使壺內上下溼度均勻.抖壺的次數與搖次數相反.第一泡搖多抖少,往後則搖少抖多. 分杯:潮州式以三泡為止,其要求是,三泡的茶湯須一致,所以在泡茶過程中不可分神,三泡完成後,才可如釋重負與客人分杯品茗。

  注:以上只是潮州的雜派泡法。

  宜興式泡法

  1、特色:此種泡法是融合各地的方法,研究出的一套合乎邏輯的流暢泡法,講究水的溫度。

  2、沖泡步驟:

  賞茶:由茶罐直接將茶倒入茶荷***一種盛茶的專用器皿,類似小碟***.由專人奉至飲者面前,以供其觀看茶形,聞取茶香。

  溫壺:將熱水衝入壺中至半滿即可,再將壺內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置茶:將茶荷的茶葉撥入壺中。

  溫潤泡:注水入壺到滿為至,蓋上壺蓋後立將水倒入茶公道杯中.***目的是為茶葉吸收水份並可洗去茶的不潔之嫌.***

  溫杯燙盞:將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溫度,有利於更好的泡製茶葉第一泡:將適溫的熱水衝入壺中,注意時間以所泡茶葉的品質而定。

  幹壺:執起茶壺,先將壺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拭去壺底的水滴。

  倒茶: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將公道杯的茶湯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洗壺,去渣:先將壺中的殘茶取出,再衝八水將剩餘茶渣清出倒入池中。

  倒水:將茶池中的水倒掉.清洗一切用具,以備再用。

  茶道的內涵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含茶禮、禮法、環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重點在“藝”,重在習茶藝術,以獲得審美享受;茶道的重點在道“,旨在通過茶藝修心養性、參悟大道。茶藝的內涵小於茶道,茶道的內涵包容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其外延介於茶道和茶文化之間。

  茶道的內涵大於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我們這裡所說的‘藝’,是指製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裡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茶藝、茶道的內涵、外延均不相同,應嚴格區別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藝的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將茶當飲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

  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