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茶道的領悟文章
中國茶道是“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的有機結合,包括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導引這七種主要義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日本茶道領悟篇--一期一會
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
“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會”則意味著僅有一次相會,勸勉人們應珍惜身邊的人。
一期一會與日本禪當中的“瞬間”概念有關,而日本茶道也體現了日本禪的精神,所以這句話經常會寫在掛於茶室的字畫上,意味著每次的茶聚都是獨一無二的。
“一期一會”這個用語也常在日本武道中出現,警惕學武道的人不要因以為有“再試一次”的機會而掉以輕心或疏於練習,若是面臨生死關頭就沒機會“再試一次”了。此外,雖然武道的技巧***如柔道的招式***可以多次重複使出,但每次比試、較量都是獨特的。
一期一會是日本茶道用語。是利休集珠光***村田***流、紹鷗***武野***流之義理提出的重要茶之道***不是茶道***,後經七哲、三千家和千宗室***裡千家***、速水宗達等人傳修,進一步發揚。一般認為,此理在《山上宗二記》記裡表述的較清楚,但不拘於此,其他如《細川三齋茶書》***細川忠興***亦有說明。後,因為富於禪理,成為日本佛道、茶道的重要思想、概念。
一期一會,字面上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融會到茶道的儀式裡,就是通過一系列的茶道活動,包括水、飯、談、茶四大步,最後完成時使亭主和主客、從客靜心清志,由內到外自然湧現出一種“一期一會、難得一面、世當珍惜”之感,蒼涼而略帶寂寥。進而思考人生的離合、相聚的歡娛,使參與者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禮,達到更高的狀態——冥想中的涅盤。
這,是一期一會的道理,也是茶中的道理。 “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會”則意味僅有一次的相會。百多年前大將井伊直弼詮解道,“茶會也可為‘一期一會’之緣也。即便主客多次相會也罷。但也許再無相會之時,為此作為主人應盡心招待客人而不可有半點馬虎,而作為客人也要理會主人之心意,並應將主人的一片心意銘記於心中,因此主客皆應以誠相待。此乃為‘一期一會’也。”人生及其每個瞬間都不能重複。
“一期一會”提醒人們要珍惜每個瞬間的機緣,併為人生中可能僅有的一次相會,付出全部的心力;若因漫不經心輕忽了眼前所有,那會是比擦身而過更為深刻的遺憾。
其實,“一期一會”的寓意又何止於茶道,其中包含的何嘗不是一種樸素的哲學思想呢?
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經說的“人不會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人生無法重來,生命不可複製。在這種絕對運動的思想下,生命在無情的時間長河中似乎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只能隨波逐流,無所適從。但日本文化中的“一期一會”卻多了一層“療傷”的意味——盛宴難再,所以應該倍加珍惜;人生無常,所以應該活在當下。它在黑色的天幕下透出了一絲生的希望,把對結局的悲觀情緒轉化為對現世的積極作為,以此華麗地迎接那必將到來的死亡。它充分肯定了人在現世中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人們在具有獨特性的個體生命中書寫自己的樂章,以敏銳的觸感體悟每個音符中的心情。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即便對於一個人來說,他走過的和正在走的人生也無法重來,於是我們上演著“選擇一條路,懷念另一條”的永恆悲劇。然而坐在古樸的茶室中,品一杯清茗,悠悠的香氣中,你就明白了“一期一會”的人生真諦——既然已經踏上了這條路,既然錯過的終究永遠地錯過了,何不走好眼前的路,活在當下呢?
2
對茶道的感悟
和
“和”是中國茶道的靈魂,是中國茶道的哲學思想核心。茶道的“和”其實就是中國佛、道、儒三家思想雜揉的具體體現。我們應該知道“和”的思想,並不是儒家獨有的。儒、釋、道三家均提出了“和”的思想,三者之間還是有差別的。儒家重視禮義引控的“和”。道家倡導純任自然的“和”,反對人為的規範。佛家推崇的則是超越現世的主客體皆空的宗教形式下的“和”。儒家的“和”,體現中和之美;道家的“和”體現無形式、無常規的自然美;佛家的“和”,體現規範之美。
中國茶道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適已”的隨意性;迎合了中國民眾的實用心理。這正是區別於日本茶道的根本標誌之一。 和諧——中國茶文化不朽的靈魂。
“以茶待客”是中國的習俗。有客人來,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對客人極大的尊重;即使客人不來,也可通過送茶表示親友間的情宜。宋代的《東京夢華錄》記載:開封人人情高誼,見外方人之被欺凌,必眾來救護。或有新來外方人住京,或有京城人遷居新舍,鄰里皆來獻茶湯,或者請到家中去吃茶,稱為“支茶”。
在現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過茶來表示深情厚意,不僅已深入到每家每戶,而且也用於機關、團體,甚至成為國家禮儀。不論是宋代汴京鄰里的“支茶”,還是現在的人們以茶待客和茶話會,茶都是禮讓、友誼的象徵,都是親和、和諧的體現。
靜
“靜”是中國茶道的靈魂,“和”是因“靜”而“和”的,沒有“靜”的氛圍和境界,“和”只是一份殘缺的心靈。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之道。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之路。
感悟到一個“靜”字,就可以洞察萬物、思如風雲、心中常樂。道家主靜,儒家主靜,佛家也主靜。古往今來,無論是羽士、高僧還是儒生,都把“靜”作為茶道修習的必經之路。因為靜則明,靜則虛,靜可虛懷若谷,靜可洞察明鑑,體道入微。可以說:“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
中國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虛靜的空靈的心境,當茶的清香浸潤著你的心田的時候,你的心靈就會在虛靜中顯得空明,你的精神就會在虛靜中昇華,你將在虛靜中與大自然融和交匯,達到“天人和一”的“天樂”境界。
怡
“怡”是“靜”的怡,“和”的怡,因為“怡”是靈魂的跳動,是脈博,是瞬間的人生頓悟和心境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絲絲感動和一次次顫抖。
中國茶道是雅俗共賞之道,它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講形式,不拘一格。不同地們、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對茶道的追求也不同。歷史上的王公貴族講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權勢,顯示富貴,附庸風雅。文人學士講茶道重在“茶之韻”,意在託物寄懷,激揚文思。佛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乏提神,參禪悟道。道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茶養生,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講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解渴,去腥除膩,享受人生。
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動中獲事活動中獲得暢適和愉快的感受。儒生可“怡情悅性”,羽士可“怡情養生”,僧人可“怡然自得”。中國茶道的這種“怡悅性”,使它擁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這種“怡悅性”也是中國茶道區別於強調“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標誌之一。
真
“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中國人不輕易說“道”,一旦論道,就會執著於“道”,追求道的“真”。“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生真善美的真。“真”是參悟、是透徹、是從容、是圓寂、是宇宙…… 中國茶道在從事茶事時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環境是真山真水;懸掛名家名人的真跡;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括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心境要真的悠閒。茶事活動的每個環節都要認真,每個環節都要求真。愛護生命,珍惜生命,讓自己的身心健康、暢適,讓自己的一生過得真實,做到“日日是好日”,這是中國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
- 對茶道的領悟文章
- 初中暑假班主任評語
- 寶蓮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 三亞香水灣遊玩攻略
- 霸氣非主流的網名
- 夙興夜寐造句
- 小學生關於五一勞動節見聞的作文
- 冰雪路面開車有什麼技巧
- 自制冬季瘦身茶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精解
- 臺釣有哪些常見的揚竿方法技巧
- 世界地圖記憶法怎樣記比較好
- 最新獨特的空間簽名檔
- 科目二坡道定點有什麼技巧
- 小學暑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_小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 宋代詩人朱熹的簡單介紹
- 會計知識從入門到精通
- 現代優美散文朗誦3篇
- 國際自然科學學術論文
- 大學英語優秀範文簡評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