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的原因

  最流行的詞彙是“鬱悶”,當人們嫌“鬱悶”表達的還不過癮的時候,“胸悶”一詞就成了緊跟時尚潮流的“流行關鍵字”,失敗、尷尬、沮喪、無奈都被形容為“胸悶”。你真的瞭解胸悶嗎?

  胸悶是一種自覺胸部悶脹及呼吸不暢的感覺,輕者可能是神經官能性的,即心臟、肺的功能失去調節引起的,經西醫診斷無明顯的器質性病變;重者為心肺二髒的疾患引起,可由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或慢支炎、肺氣腫、肺心病等導致,經西醫診斷有明顯的器官性病變。

  “胸悶”,可輕可重,輕微的一般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呼吸道感染等;嚴重可能致命的病症,如心肌梗塞、心絞痛、主動脈剝離、肺栓塞、氣胸、上消化道破裂等。

  分類:

  功能性胸悶

  ***即無器質性病變的胸悶***:人們在門窗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逗留較長時間,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別人發生口角、爭執,或處於氣壓偏低的氣候中,往往會產生胸悶、疲勞的感覺。經過短時間的休息、開窗通風或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思想放鬆、調節情緒,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像這一類的胸悶可以說是功能性的胸悶,不必緊張、也不必治療。

  病理性胸悶

  ***即有器質性病變的胸悶***:胸悶不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於身體內某些器官發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悶。如:

  1.呼吸道受阻:氣管支氣管內長腫瘤、氣管狹窄,氣管受外壓***甲狀腺腫大、縱隔內長腫瘤***;

  2.肺部疾病: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肺不張、肺梗塞、氣胸

  3.心臟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瓣膜病、冠心病、心臟腫瘤

  4.膈肌病變: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痺症;

  5.體液代謝和酸鹼平衡失調等。胸悶伴憋氣病理性胸悶可以突然發生,也可以緩慢發生。突然發生的多數是由於急性外傷性或自發性氣胸,急性哮喘、急性氣管內異物心臟病急性發作、急性肺梗塞等。緩慢性的胸悶則是隨著病程的延長,症狀逐漸加重。兒童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縱隔腫瘤;青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自發性氣胸、縱隔腫瘤、風溼性心臟瓣膜病;老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肺氣腫、冠心病等。

  對於病理性胸悶必須引起重視,以免延誤必要的治療。患者應該到醫院去進行胸部透視、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液生化等檢查以及肺功能測定,以便臨床醫師進一步確診。

  如果是年輕人***40歲以下***就不要緊張,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所謂心臟神經官能症,是指可以有類似心絞痛的症狀,但是其實心臟本身沒有結構和功能的異常。也就是說,心臟本身和健康人的心臟沒有任何區別。 多見於青年女性,男性發病率稍低,簡單說就是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可以伴隨失眠多夢, 總之不需要特別治療,更不要過分緊張。不需要看醫生的, 放鬆心態即可, 如果是中老年人, 並且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那麼,建議做心電圖, 因為有冠心病的可能。 如果咳嗽,還要拍胸部X線片。

  對待與身體有關的問題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