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家巴赫的介紹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語: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3.21-1750.7.28***,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古典音樂家巴赫的相關介紹,歡迎閱讀!

  古典音樂家巴赫的基本資訊

  中文名: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外文名: Johann Sebastian Bach

  別 名: JS BACH/J·S· 巴赫

  國 籍:德國

  民 族:德意志人

  出生地:愛森納赫

  出生日期: 1685年3月21日***儒略曆***;3月31日***格里曆***

  逝世日期: 1750年7月28日

  職 業: 管風琴演奏家、指揮家、作曲家

  古典音樂家巴赫的創作風格

  主題風格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壯、廣闊、內在,充滿了18世紀上半葉德國現實生活的氣息。他篤信宗教,是個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樂曲為教會服務,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宗教音樂。他的音樂體現了生活在18世紀德國普通市民的思想。他深受著生活給他帶來的痛苦,有豐富而深刻的生活感受,雖然他消極、屈服,但也還沒存看到改變生活的途徑。他覺得一個人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崇高的信念、自我犧牲的精神。這就是巴赫在他的藝術中所反映的主要內容。他的作品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象反映了十八世紀德國市民之間的這種人文主義的思想。

  他是最後一位偉大的宗教藝術家,他認為音樂是“讚頌上帝的和諧聲音”,讚頌上帝是人類生活的中心內容。他的音樂最初就是從被稱作讚美詩的路德聖詠而產生的。通過旋律可以看出作曲家結合了當時流行的通俗之聲。在音樂形式上他無意創新,而是把現有的形式推上頂峰。[3]

  巴赫的作品含有一定的哲學倫理的意義,但他的表現形式卻不是抽象的、教條的。相反,在他的作品中,哲學倫理思想是和抒情、寫景緊密結合的‘,他雖然不像亨德爾那樣大量運用造型手法,但是為了烘托一定的內心情緒,巴赫也不避免藉助於自然景物的描繪***如風吹、河流***。巴赫的音樂內容的艦極性決定了他的音樂風格的版活性和綜合性。巴赫的聲樂風格和器樂風格之間沒有截然的區別,他創造了聲樂器樂綜合的新風格。

  聲樂作品

  他譜寫了許多充滿戲劇性因素的大型聲樂作品,其中《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是最有影響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巴赫作為一個虔誠的新教教徒,通過宗教音樂形式***受難曲、彌撒、經文歌、康塔塔等***,抒發了對人類災難、痛苦的憐憫、同情以及對和平與幸福未來的渴望。巴赫的聲樂作品中以康塔塔最為豐富多彩。巴赫的康塔塔一方面繼承了接近歌劇的世俗“康路塔”的傳統,另一方面繼承了接近復調合唱的宗教康塔塔的傳統,創造出一種聲樂器樂綜合的新型的康塔塔。它無論在內容上和風格上都比舊的康塔塔要深刻、豐富多了。

  巴赫的康塔塔也有世俗與宗教之分。他的世俗康塔塔大半是為官場應酬的需要而寫的,歌詞大半是一些借古希臘神話小人物來對貴族歌功頌德的無聊詞句。但巴赫常常超越出歌詞酌範圍之外,或抓住個別不主要的字句,借題發揮,寫成一首生動有趣的音樂作品,例如《農民康塔塔》。這首康塔塔由兩個農民用撒克遜地方方言互相唱答,帶著很濃厚的民間談話的風趣。巴赫的宗教康塔塔是他長期經常寫作的體裁,數量很多,幾乎佔他全部音樂作品的半效。這些曲子的內容深刻而豐富,表現方法亦非常多樣,而且不斷演變。最初巴赫以合唱式的康塔塔開始,後來他把康塔塔的範圍擴大了,寫了一些室內性的獨唱康塔路也寫了各種不同形式康塔塔,純粹合唱的康塔塔反而寫得少。巴赫在他的宗教康塔塔中所用的形式也很多民他的宣敘調、詠歎調、重唱、合唱都有他自己獨創的特點。康塔塔是器樂和聲樂綜合的體氯器樂部分不是伴奏器樂部分用小合奏、大合奏或其他不同的樂器組織。

  和康塔塔一樣,巴赫的受難樂也是器樂聲樂的綜合體裁;巴赫根據表現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的需免自由運用了聲樂和器樂酌各種不同的形式。巴赫利用彌撒的形式發展音樂概括的思維,創造了豐富的音樂形象,表達丁深刻酌思想感情。在這一點上他和亨德爾相似,他們都遠遠擺脫了當時歌劇藝術的侷限性,但他們又返回了宗教音樂。這雖然是具體歷史條件所造成的必然結果,這種矛盾在巴赫的彌撒曲中表現得尤為嚴重。

  古典音樂家巴赫的人物評價

  卡拉揚曾經說過:“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聆聽巴赫的音樂,這好似清泉流淌經過心靈的音樂有助於我校正聽力。”誠然,巴赫的音樂聽上去是很“不友好的”,但是,如果您是位音樂愛好者的話,不聽巴赫的音樂就好像錯過了整個巴洛克。

  巴赫的音樂如其人,清泉一般的音調總是含蓄地表達感情,當你在仔細分析其樂式時,感情也許在你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已經到了你的心底。巴赫的音樂創作更是為後人做了鋪墊,就好像哲學家或數學家一般。當貝多芬第一次聽到巴赫的音樂時,他說:“這哪是小溪***Bach***啊,這明明是大海呀!”

  法國音樂評論家保羅·朗杜爾所言:“巴赫創作的目的並不是為後代人,甚至也不是為他那個時代的德國,他的抱負沒有越出他那個城市、甚至他那個教堂的範圍。每個星期他都只是在為下一個禮拜天而工作,準備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舊的曲子;作品演出後,他就又把它放回書櫃中去,從未考慮到拿來出版,甚至也未想到儲存起來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沒有一首傑作的構思與實踐像這樣天真純樸了!”

  歌德有段對巴赫音樂的評論十分精闢:“就如永恆的和諧自身的對話,就如同上帝創造世界之前,在心中的流動,我好像沒有了耳、更沒有了眼、沒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們,內在自有一股律動,源源而出。”

  德國大劇作家、政論家萊辛曾經這樣講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極端貧困的階層,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艱苦的階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