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廉潔廉潔的典故

  廉潔是指不接受他人的饋贈的錢財禮物,不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汙,那麼你對廉潔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廉潔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廉潔的解釋

  亦作“ 廉絜 ”。 謂不貪財貨,立身清白。

  《楚辭·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沬。”

  王逸 注:“不受曰廉,不汙曰潔。”《漢書·貢禹傳》:“ 禹 又言 孝文皇帝 時,貴廉絜,賤貪汙。”

  唐 崔令欽 《教坊記》:“夫以廉潔之美,而道之者寡;驕淫之醜,而陷之者眾,何哉?”

  《清史稿·簡儀親王德沛傳》:“ 德沛 屢任封疆,操守廉潔,一介不取,逋負日積,致蠲舊產。”

  廉是清廉,就是不貪取不應得的錢財;潔是潔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態度;清楚一點的說,廉潔就是說我們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為,光明磊落的態度。

  廉潔:不損公肥私;不貪汙。廉潔”一詞,《辭源》上解釋為“公正,不貪汙”。漢代王充《論衡》中有“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潔之人”之句。《辭海》上解釋為“清廉,清白。”屈原《楚辭》中有“朕幼清以廉潔兮”之詩。王逸註釋為“不受曰廉,不汙曰潔”。東漢廬江太守羊續,為政清廉,自有高招。他把下屬行賄送給他的鮮魚,懸掛在大堂屋簷下,風吹日晒,幾天就幹了。後來又有人送鮮魚給他。他指著乾魚對來客說:“你還想讓我把魚掛起來嗎?”送魚的人只好悻悻而返。明代于謙十分欣賞羊續拒腐蝕永不沾的做法,特賦詩讚道:“喜勝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傳有懸魚。清風一枕南窗臥,閒閱床頭幾卷書。”

  廉潔的典故

  羊續懸魚

  東漢時,南陽太守羊續,他憎惡當時官僚權貴的貪汙腐敗,奢侈鋪張。他為人廉潔、生活樸素,平時穿著破舊衣服,蓋的是有補丁的被子,乘坐著一輛破舊馬車。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飯。

  府丞焦儉,是他的下級,為人也很正派,與羊續關係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級生活太清苦了,他聽說羊續喜歡吃生魚,就買一條魚送給羊續。焦儉怕羊續拒收,就笑著說:“大人到南陽時間不長,可能不知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餉鯉魚’所以我特意買一條送給您,平時您把我當作兄弟,所以這條魚只是小弟對兄長的一點敬意,您知道的,我絕非阿諛逢迎之輩,因此,務請笑納!”羊續見焦儉這麼說,覺得不收下倒是見外了,於是笑著說:“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

  等焦儉走後,羊續便把這條魚,掛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儉又買了一條鯉魚,心想一年送一條總可以吧,知道買多了,羊續不會要。到羊續府上,焦儉剛說明來意。羊續便指著那條枯乾了的“三月望餉鯉魚”,說:“你去年送的還在這裡呢!”焦儉愣住了,搖搖頭嘆口氣,帶著活魚走了。

  包拯《誡廉家訓》

  北宋包拯,他為官清正廉潔是婦孺皆知的,老百姓稱之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大公無私,痛恨貪官汙吏,到了晚年,擔心後人會出不肖之徒,於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著名的《誡廉家訓》以警戒後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後代子孫中有貪汙受賄者,不能被稱為包氏後代,甚至死後,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從此訓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孫。”

  馬寅初拒賄

  我國現代著名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解放前曾擔任浙江省財政廳長。有一天,德清縣有一個想當縣長的人託人將一千大洋送給馬寅初,請馬寅初開開後門,讓他就任某縣縣長。馬寅初勃然大怒,罵道:“不要臉的東西,這種人今天能用錢打關節,真的當了縣長,一定是個貪官。憑這一條,他就不能當縣長。立即吩咐來人把錢退回。

  以廉為寶

  春秋時,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鑑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暮夜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於是楊震得號“四知太守”。

  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醃製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不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自己的操守。

廉潔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