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攝影的意境
我們就來聊聊體現,歡迎大家閱讀。
一、藝術意境與新聞攝影意境
在中國美學中,意境作為美學一個重要範疇。在審美實踐中,對意境的研究主要集中於藝術領域中,探討意境的涵義,特點及構成,是意境理論能否科學化的關鍵問題。從歷史上看,中國唐朝中期意境的基本內容與理論框架已經確立。概括的說:兩大因素一個空間,即情與景的因素和審美想象空間。此後,可以說,對意境真正理解的是王國維,他認為意境是真實性的體現,即情真、景真。***清.王國維:《人間詞話》***如此看來,意境首先要求的是情感真實、景物真實。這即符合新聞攝影的表現方式,又體現了新聞攝影意境表現的現實存在。對錶現真實性的情與景而展開審美想象的空間,是體現新聞攝影審美意識的主要方面。然而,在新聞攝影領域,對新聞攝影意境的研究,雖有涉及但都不深不透。實際上存在的原因首先是認識上的偏頗,其次存在著對意境理解的不透,所以才談得不夠深入與全面,不夠理直氣壯。
***一***意境美
對意境的理解光是情真景真是不夠的,對意境的理解,只有鍥而不捨的探討,才能對中國這個獨有的概念博大精深的內涵有所窺探。情真景真只是意境的一個真實特徵,而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形象特徵;虛實相生是意境的結構特徵;韻味無窮是意境的審美特徵。因而這幾大特徵構成意境的總體特徵,也是意境美的體現特徵。
真實特徵。王國維認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沁人肺腑,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國維:《人間詞話》***這是王國維對意境深刻的理解。他認為情感的真實是意境的本質也是目的,對情感的描寫要“沁人肺腑”;對景真實的描寫要“豁人耳目”。這些都必須具有 “見者真、知者深”的真實感,一點假都不能摻和。這樣才能創造出真實感人的意境效果。情與景,也是內容與形式的體現。景真也是藝術表現的本質特徵,它載荷了本質與現象、目的與手段的全部資訊。情真景真,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它體現著意境美的真實性特徵。
情景交融形象特徵。中國唐代詩人王維在他的《青溪》中寫到:“言入黃花川,第逐表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鬆裡。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清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王維這首詩自然、清淡、素雅,寫景舒情,景真情更真。詩人筆下的青溪是喧鬧沉鬱的統一、活潑與安詳的揉合、幽深與素靜的融合所形成獨特的審美意境。整個的描寫形成了一幅動與靜,生動形象的圖畫,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在意境的表現中情景交融幾乎成了意境的代名詞,景中藏情、情中見景,這種形象的創造方式,正是意境美的情景交融形象特徵的呈現。
虛實相生的結構特徵。虛與實,也是一種變化,也可認為是一種主次排序結構,是藝術表現體現著意境的情與景虛實變化的結構關係。從意境本身來看,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實,實即是主;另一個是虛,即是次。相生是一種變化的辯證關係。虛實相生,即是相互依存關係。從表象上看,體現的是一種審美效果。從思維上看,它蘊含著由人的思維產生的聯想與想象的審美意識。
韻味無窮的審美特徵。韻味無窮,即情韻與聯想;韻味蘊含了無盡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含有:情、理、意、韻、趣、味等因素。無窮是由情韻與聯想所產生無限的聯想。中國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靜夜思》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千年佳句,使人浮想聯翩,打動了多少思鄉遊子的心。這種摯樸情真的感情,奇麗瑰特的想象,達到了韻味無窮的審美效果。因此,這就決定了韻味的組成是由:物景與情感、意味與風格、體勢與語言等多種因素組成。這種組成是屬於整個意境的表現體系,而在意境的具體表現運用中則需要更加突出與集中。
顯然,構成意境表現的因素是多種的,對意境的概念與定義的準確把握,確實產生了一定的難度。因而所有對意境的定義都基本上說明了意境的本質特性,只是涵蓋的面有所不同而已。因此,通過上述我們也可對藝術意境作適當的界說:意境是對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高度統一,能誘發和開拓出豐富想象的審美空間所構成的藝術形象整體。總之,它是人類創造的藝術表現形式的一種基本形態。
***二***新聞攝影意境
新聞攝影是以視覺形象表現的形式來載荷資訊的,是對現實存在的視覺映現,因而具有審美的視覺形象表現性。王國維認為:“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區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必鄰於理想故也。”這就是說,意境不管是創造的還是寫實其根本是來自於客觀事物,都是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對兩者的區分是很難的。王國維又認為自然事物之間的關係是:“自然中之物,互相關係,互相限制。”進一步的闡述了寫實家也是理想家,“然其寫之於文學中也,也遺其關係、限制之處,故雖寫實家亦理想家也。”又闡述他們之間存在著辯證的關係, “又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於自然,而其構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理想家亦寫實家也。”這就闡明瞭任何意境的創造,都必須遵照自然真實性的法則。而遵守真實性的原則是新聞攝影的本質特徵。
因此,新聞攝影意境是從真實的寫實映現中蘊含了人類對理想的追求,這蘊含的審美理想範疇是範廣的,它包含了人類對真、善、美追求整體的思維意識。因而意境在新聞攝影中應當屬於一種高階的審美效果體現形態。這種意境形態的呈現,能使大眾即快速體驗到新聞攝影作品的審美愉悅,又解讀到了人類對理想的追求,其意義是顯而易見的。意境在新聞攝影體現的另一個顯著突出的特徵,就是含有重要內涵而又高度概括的標題與說明,它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對大眾解讀新聞攝影作品蘊含著的資訊,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這種作用是直接的、快速的、深層的、理解的。因此,把意境納入新聞攝影形式的表現體系,是對新聞攝影審美表現形式的豐富與擴充套件,使新聞攝影具有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表現形態。可以說,在新聞攝影表現中新聞攝影意境之美,是體現人類審美追求的整體之美。這將對新聞攝影佳作的產生走向世界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新聞攝影意境,是新聞攝影者在新聞攝影拍攝時對自然情感的體驗所產生的真實情感相融合而產生的表現形態。王國維對真實的情感描述是借用了尼采的話:“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因此,“故能寫真景物、真喜怒哀樂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可見王國維把意境歸為對真實情感呈現的範疇,這是對意境實質的闡述。因而新聞攝影意境就具有了真實性的新穎特性、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徵、虛實相生結構特徵、韻味無窮的審美特徵。
對新聞攝影意境的體現,可以通過一幅作品來體驗一下意境表現的魅力。《皇家的玩笑》這幅作品是美國唐.賴普卡拍攝。儘管他不懂東方意境的涵義,但我們用意境的理念來審視作品時,卻發現在他的作品裡卻體現了意境的特徵,這也許是東西方在藝術表現上的共性吧。這幅作品是在1983年9月,美國總統里根訪問英國時拍攝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歡迎的場面。攝影者沒有按著一般的傳統規律拍攝,而是尋求新的視覺角度。當女王伊麗莎白表情嚴肅、莊重的在致歡迎詞時,而美國總統里根卻在開玩笑,這一瞬間時刻被唐.賴普卡拍到。從而創造出了一種情景交融,意與境渾,虛與實、情感對比的生動畫面,表現出新聞攝影意境之美:真、景、情、人融為一體,達到了新聞攝影的新視覺,體現了新聞攝影意境的真實與新穎性。至於在圖片中所蘊含意義,可能不同的人理解會產生不同的聯想結果,這也是藝術表現的魅力所在。
在中國新聞攝影作品意境的體現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傳統文化作品意境的啟發和影響。特別是新聞攝影者,從孩提時代就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及藝術的薰陶,更是從唐詩宋詞的優美意境中得到的薰陶和感染,這對新聞攝影都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許多新聞攝影所體現的標題,直接借用古代詩詞、成語的優美詞句,來突出其新聞攝影作品的節奏美和意蘊美。增強其吸引力和藝術感染力。顯然,中國大眾的接受心裡也具有中國傳統藝術薰陶的審美心裡特徵,這些都和新聞攝影者具有同樣的審美經驗,從而形成了同步的審美資訊溝通效應。因此,意境具有這種等同的審美特點。意境的民族性、文化的融合性,反映在新聞攝影者的意境體現上,往往是自覺的溢位。然而,要體現出大眾求新求異審美心理需求的新聞攝影圖片,還需要立意新、角度新、視覺新等因素。
新聞攝影意境美,更能體現出深層的“心靈之美”,情深景真,境界開闊,富有深意。從另一方面來看,新聞攝影技術與藝術的融合,也為新聞攝影意境的呈現提供了客觀條件。詩詞入題也是新聞攝影意境產生的藝術條件。新聞攝影意境的表現已成為新聞攝影審美實踐中的一個現實存在、一種審美追求。因此,在新聞攝影美學理論中,對意境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是蘊含新聞攝影審美效果的重要方面。
***三***藝術意境與新聞攝影意境的關聯與區別
新聞攝影意境是新聞攝影審美體現的一種形態。而藝術意境是對與新聞攝影意境產生直接的啟發和影響作用。它們不僅存在著內在的關聯,而且還存在著相似性:都具有情景交融、虛實相生、韻味無窮等特徵。但是,藝術意境與新聞攝影意境是不等同的。它們的不同之處是:具有不同的表現方法,具有不同的要求,遵循著不同的形式法則。因此,就決定了它們在創造手法和表現方式上的某些不同。
在意境的營造上,二者存在著明顯的差別。藝術意境的營造,是藝術家通過審美實踐所產生的審美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通過審美聯想、審美想象後運用比興、誇張等藝術手段,經過藝術的再創造,所營造出的一種藝術境界。而新聞攝影意境,則是新聞攝影者對現實拍攝物件,通過運用光與色、影與調等攝影手段所創造的一種視覺形象的表現形態。
應當說,藝術意境主要體現在以中國詩畫藝術為代表的藝術作品中。在中國畫類別中,寫意畫是最具意境的表現形式。它以形寫神,抒發畫者情感,注重物象的神態描述。表現手法概括、誇張、簡捷意蘊,意境高闊深遠、韻味無窮。是最具有中國畫藝術和民族特色的繪畫。也是世界上獨有的繪畫藝術。如清.鄭板橋。人稱“揚州八怪”之一,是揚州畫派突出的畫家,善畫石、竹、蘭等。並藉助繪畫抒發自身的理念。他的《竹石圖》是體現意境的佳作。
新聞攝影創造意境是一種真實的視覺形象審美效果。然而,從新聞攝影角度來看,體現內容資訊固然是主要的表現方式,但是,忽略了形式的表現這一攝影的基礎特徵,是不能全面的表現內容,過分的強調形式,往往會產生形式與內容脫離。而在新聞攝影意境的表現中,需要的是一種度的均衡。因此,要徹底的擺脫新聞攝影表現的極化困繞,這就要需要達到新聞攝影表現諸因素的統一,更不能忽略圖片與標題說明的均衡。如攝影家羅小韻從她的作品裡體現了統一、均衡的觀感。其作品不但蘊含著時代感,又具有中國傳統藝術表現意境的之美。代表作品《天安門廣場人們悼念周總理》達到了整體因素的均衡與統一,體現了真實與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徵。而且情感豐富、內涵深刻、扣人心絃,能引發出受眾的無限聯想,體現了內在與外在統一的意境審美效果。她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攝影家,這與她的文化底蘊有直接的關係。因此,也可說,表現的度,就是取得新聞攝影表現諸因素的均衡與統一。
從藝術意境與新聞攝影意境關聯性來看,意境內涵的屬性是相似的;從各自的表現方法來看是不同的。因而認識到了關聯與不同,那麼新聞攝影就要吸收與融合藝術意境有意義的東西,來充實和擴充套件自身的審美表現形態。
二、新聞攝影意境的分類
從中國美學史上眾多的學者對意境的研究來看,由於角度的不同,對意境就存在著不同的分類。若從量的角度看,學者們曾提出過兩分式、三分式和四分式。在這裡我們僅對兩分式來進行探討,因為兩分式是得到了大多數學者一致認同,所以兩分式是討論的重點。將意境分為整體意境與區域性意境、“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王國維***;兩組分式,***顧祖釗:《藝術至境論》***這兩組分式也最適合新聞攝影意境的分類。因此,將新聞攝影意境分為整體意境與區域性意境、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兩組方式,以此來分別闡述。
***一***整體意境與區域性意境
從整體意境來看,也就是由作品的實境與虛境共同構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機藝術整體。從新聞攝影來看,新聞攝影畫面的整體意境是構成新聞攝影主題表現的重要形態,也是新聞攝影表現的主體特徵。整體的統一性和完整性是體現新聞攝影內容的主要表現形式。然而,用辯證的方法來看,整體又是由區域性組成。而區域性意境要服從整體意境。因此,從區域性意境開始到整體意境的形成,是新聞攝影表現的必經過程。因而整體意境的體現是受到區域性意境的制約。
從區域性意境來看,區域性影像是組成新聞攝影畫面的主要因素,是意境幾大特徵主要真對的形態;也是畫面主體的表現物件。在新聞攝影的表現中,主體區域性的選擇與表現是關係到整體內容能否得到全面體現的主要方面。從突出主體的角度來看,典型化的區域性刻畫和其它區域性向典型指向是形成攝影畫面整體統一的關鍵環節。從新聞攝影畫面形式表現的角度來看,畫面形式表現的原則只能有一個主體,其它都是區域性的陪體。否則,畫面將無法形成視覺中心。因而區域性意境的形態組合是體現整體意境的重要因素。
整體與區域性意境的關係,它們是不可分割的關係,是依存的關係。如何處理好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這也是新聞攝影者審美創造能力強與弱的體現。
***二***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第三則中說到,意境“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是由這而來的。王國維從情感在詩詞中出現的方式來分類的,把意境分成兩種。他所舉的歐陽修《蝶戀花》中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和秦觀《踏莎行》中的“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等詞句,在他看來,詩人感情色彩外露,帶有強烈的主觀表現意識,並把景物擬成人的情感。景物像人一樣兩眼流淚,猶如悲傷愁緒。
新聞攝影意境對“有我之境”的運用,並不等同詩詞意境的“有我之境”。儘管新聞攝影是反映真實存在的事實,不能像詩詞畫意境那樣,進行主觀意造。但是,對新聞攝影事件的選擇和採用畫面形式的表現方式卻是主觀的。這種主觀性是新聞攝影者對客觀存在物在意識中的反映,是具有理性的、強烈的感情色彩和個性特徵。理性的是對真實性的把握;感情色彩是對審美情感、倫理、道德的判斷與賦予;個性特徵是對採用形式表現和體現審美效果的選擇。因此,新聞攝影意境的“有我之境”正是體現在理性、感情、個性的統一之中,而且主觀意識比較突出,是屬於新聞攝影意境中的“有我之境”。這實際上是顯現在畫面上的意境之美。
無我之境,王國維認為,“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在他眼裡,詩人情感深藏而不露,表面是隱而不顯的。
在新聞攝影意境中的“無我之境”,是情感內蘊的意境畫面。也就是說,具有隱諱的意境,表面不顯的畫面效果。然而,“無我之境”並非無情,在自然的外殼裡,蘊含著一種只有憑感覺才能體驗到的情懷。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人與景物化為一體,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在新聞攝影意境的表現中,對主觀意識深藏不漏,對情感只能意會的“無我之境”表現形式,應當說是新聞攝影者的高明表現手法。即是對客觀事實的忠實映現,又要讓隱藏的作者情感在起作用。這種隱諱情感的表現方法,是新聞攝影意境中的“無我之境”。然而,在新聞攝影領域中有人極力反對主觀性,主張客觀性。這絕對化的客觀性是不存在的,是違背客觀規律的。新聞攝影的主觀存在是對現實存在的一種反映,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當人拿起相機對準拍攝物件時,就是主觀的作用,否則就不用拍攝了,道理就這麼簡單。可以說,無論對新聞攝影是多麼的客觀性把握,都是相對的,不可避免的帶有主觀性。如果一旦缺少主觀判斷性,就會失掉倫理性、道德性、人類追求未來的方向性。因此,對主、客觀的把握是求得相對的均衡,如果失衡,偏向主觀也會失掉真實性。
誠然,不論是“有我之境”或“無我之境”的表現方式,都是在一個原則下所展現的意境表現方式,這個原則就是新聞攝影的真實性。
三、新聞攝影意境的審美效果
在新聞攝影意境表現中,所產生的“所見者真”,“所知者深”的審美意境,是獲得良好審美效果的必備條件。並和詩詞藝術強調那種“沁人心脾’、“豁人耳目”的審美愉悅和審美效果有相似之處。新聞攝影在帶給大眾“沁人心脾”、“豁人耳目”審美愉悅的同時,也帶給了大眾內蘊持久、靈深遠闊的審美效果。
***一***內蘊持久的審美效果
一幅充分體現意境的優秀新聞攝影作品,具有內蘊持久的審美效果。內蘊持久是指所內含藝術魅力是長久的,就像中國文學史上《唐詩》一樣經過千年來,含蘊雋永,魅力持久。至今仍能給人們以很高的藝術享受。從新聞攝影的角度來看,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的優秀新聞攝影作品,都具有意境的內蘊,其藝術魅力都內蘊持久。
新聞攝影作品意境所產生的內蘊持久的審美情感,是體現著新聞作品對讀者具有長久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首先體現的是新聞攝影意境的真實與新穎特徵,再融合其它意境特徵塑造典型事件、典型人物,達到畫面表現形式的內容、形式、意境的統一,此時所產生意境立刻具有一種強大的吸引力,深深地吸引住受眾的視覺,喚醒和激發受眾的真實情感,使該新聞攝影作品成為輿論的中心、關注的焦點。如著名的攝影家吳印鹹拍攝的《白求恩》作品,其中的事件、人物、意境形象性呈現在幾代人心中紮下了根,至今當許多人談起作品時,形象總在腦海中復現,仍然被其深深感染和震撼。這產生的內蘊持久的審美效果的魅力是什麼呢?它就是由新聞攝影意境所內蘊的真實性情感所決定的。情真景真是新聞攝影意境產生藝術魅力的首要條件。《白求恩》之所以能感人,就在於它描寫了真人真事,抒發了真實情感。作品中體現出白求恩大夫為中國人民抗日鬥爭而搶救傷員的場面所表現出的意境,對人們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新聞攝影意境內蘊持久的藝術魅力產生,不但需要真實性情感的呈現,還必須具有新穎性的特徵,這也是新聞攝影表現的重要因素。一幅優秀的新聞攝影作品對意境形態的體現,是真實性與新穎性的整體統一。新穎性的產生是來源於新聞攝影者對新聞事件的判斷、選擇與表現。不僅新聞事件自身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在畫面表現形式上也應體現出新穎性。而新聞攝影畫面呈現出新穎的形象性、思想性、藝術性都能對受眾產生新穎感。如果失去了新穎性,新聞攝影也就失去了大眾的興趣性,也就無法產生新聞攝影的內蘊永續性。因而新聞攝影作品不但在畫面表現上要對焦準確,用光考究,構圖別緻;而且對畫面所載荷的新聞內容要敘事清楚,意義明確。所賦予內蘊持久的、新穎的意境效果,給受眾留下思索和想象的空間,讓受眾去體悟,去聯想。如《苦難的眼睛》是1948年冬至1949年春,是佈列鬆的佈列鬆訪問中國時拍攝的。這張愁容滿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買米的隊伍中抓拍下來的,照片揭示了舊中國人民的悲慘和苦難。著名的美國雜誌攝影家協會主席B.格林曾說:“看上去,佈列鬆的攝影好象是漫不經心隨手拈來。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 這幅作品蘊含了極其豐富的內涵,其真實與新穎的視覺表現,使作品產生了內蘊持久的意境效果;使人在聯想的空間裡,思維隨著圖片的視覺感受而回到了那個時代。
***二***靈深遠闊審美空間
靈深遠闊是作為空靈的深遠而又寬闊空間來理解。新聞攝影意境表現的產生過程,是由人的意識所產生的豐富審美想象空間和審美意象所構成的。這種審美空間是雙向的,它是在新聞攝影者及受眾的思維意識中形成的廣闊審美空間。對新聞攝影意境的審美空間應從三個層面來理解,即區域性性、整體性、透明性。這三個方面構成了新聞攝影意境的靈深遠闊審美空間。
新聞攝影意境審美空間的區域性性,是指在深遠而又寬闊空間裡存在著無數個區域性的空間。由新聞攝影者選擇最具有意境表現性的審美空間加以應用,並和受眾的思維在這空間裡相遇,形成溝通空間。對審美空間即空靈的直接理解就是在新聞攝影形式表現中留有空白,區域性空白對畫面的表現形式是極為重要的,在中國畫裡叫“計白當黑”,是利用空白讓人產生想象與聯想,來補充其空間。在新聞攝影畫面裡是用影調來調節的,這實際上是產生意境的一種方法,是一種結構形式,這種結構形式是由新聞攝影形式表現而開拓出來的。畫面中空白所產生的引導力,是非常活躍的,它引導人的思維使其產生聯想,通過想象,在頭腦中創造出一種現實中不存在的影像,來補充空白處。在新聞攝影中留有一定空間,不僅符合人的視覺規律,還可以調節畫面的疏密關係。在東方稱為疏密得當;西方稱為和諧。東西方的表現是不同的,西方是以油畫方式全部覆蓋畫面來表現景物的每一個細節,不留空白。東方中國畫法,講究的是意境,留有空白,形成“計白當黑”藝術空白。這是中國特有藝術精神的表現,是存在於中國人心裡的審美情感。由此開拓出靈深遠闊的審美空間,能產生豐富的意境審美效果。所以在意境中以壯闊幽深的空間,來表現新聞攝影作品,能更加體現新聞攝影作品的審美深度感。
審美空間的整體性。是從整體上來考慮審美空間的。一方面體現在人的思維裡對審美空間整體性的思維,是立體的、無邊的“無極之境”***莊子語***,而且存在著深度、高度、寬度。這個空間是新聞攝影者產生靈氣的空間,靈氣在這個空間裡運動,是新聞攝影者在深遠而又寬闊的空間裡產生著審美想象,即指對新聞攝影意境的審美想象是不受空間限制的。因而審美想象是更廣闊的、拓展的空間,這也是人類的宇宙觀的體現。因此,人類對宇宙觀不是抗衡的而是用生命的體驗去融解,去求得和諧共存而達到統一。從新聞攝影者思維意識中的整體空間來看,整體空間產生的靈感,需要在攝影畫面的體現上,對畫面整體觀感的表現,需要從整體空間來考慮達到畫面區域性空間的疏密得當、和諧統一,是形式顯現關鍵的方面,也是新聞攝影意境體現的載體。把新聞攝影者的靈感物化在新聞攝影作品裡得以呈現,是蘊含了新聞攝影者審美理想、信念的追求,它是對真善美的總體呈現,也可說是心靈之美的體現。這表現在新聞攝影意境裡便是靈深遠闊。
空靈透明性是空靈深層的體現。劉熙載認為:“無一語及於事實,而言外無窮”,***劉熙載:《藝概·詩曲概》***表面空靈不是空曠無物的,而是包含了無窮的景物,無窮的意境,層層呈現,清澄透徹。形成了一種含蓄的透明。因而新聞攝影意境也需要的是一種含蓄美的體現,能清澄透徹的形成新聞攝影意境的藝術魅力。空靈透明性在新聞攝影意境的體現中,主要是指表現新聞事件與典型性的透明性。對拍攝事件與典型性的選擇應透明清澄的理解透徹,要在全方位的空間裡展開新聞調查。正像黑格爾認為典型是透明的,對典型性的表現是透明清澄的,只有這樣才能體現真實性與新穎性,才能獲得認同性;才能真正的把意境的特徵顯現在新聞攝影中,這也是意境空靈美的呈現。對於透明清澄性這一點要把握住,特別是典型性就更需要透明清澄性,這是新聞攝影表現的重要的環節。如果把握的不好,就表現的不好,甚至失實。要清澄透徹的把握,才能全面性、實質性的表現。
誠然,意境。中國獨有的這個古老而又神祕的藝術概念,為世界藝術表現領域,增添了一種極具審美價值的表現形態,體現了東方藝術表現的審美理念,對東西方審美理念的融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在新聞攝影中融入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意境表現形態,是國人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