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作會議講話***2***

  交通工作會議講話***二***: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總結“十二五”交通運輸工作,分析形勢,研究“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總體思路,部署20xx年重點工作,更好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結構性改革,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好先行。

  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的回顧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交通運輸發展程序中極不平凡的五年。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全行業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加快“四個交通”建設,全力當好發展先行官,圓滿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實現了交通運輸發展階段由“總體緩解”向“基本適應”的重大躍升,為我國由“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五年,是交通運輸發展理念不斷提升、支撐發展全域性作用更加凸顯的五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強化交通運輸發展。、多次對交通運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先行官”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新旗幟,“三個服務”“四個交通”“三個轉變”“五化工程管理”等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理念成為行業共識。服務國家“三大戰略”邁出堅實的步伐,制定《落實“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實施方案》,出臺了加快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國際運輸便利化、推動交通運輸“走出去”等一系列具體措施,中歐貨運班列橫跨萬里,成為連結歐亞大陸的貿易紐帶。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制完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出臺實施方案及政策創新意見,推出了基礎設施網路化、運輸市場一體化和運輸服務便捷化等改革舉措。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了《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聯合編制了《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程序。國務院釋出《國家公路網規劃》《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出臺促進鐵路建設、普通公路、民航業、快遞業健康發展等意見,“海運強國”“公交優先”等上升為國家戰略,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域性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這五年,是綜合交通運輸改革和法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在國家層面建立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綜合交通運輸改革向前邁進一大步。直屬海事系統政事分開,行政機構全面納入公務員管理。公路建設養護、長江航運、界河航道、救助打撈、武警交通等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交通運輸綜合改革、區域港口一體化、綜合行政執法等改革試點扎實推進。大幅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港航經營服務性收費,極大激發市場活力。法治政府部門建設不斷深化。《航道法》《郵政法***修訂***》頒佈施行,《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等完成制修訂,新出臺部門規章92件,綜合交通運輸法規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建立管理權力清單制度,事中事後監管能力不斷提升,行政審批“一個視窗”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交通運輸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取得積極進展。基層執法“三基三化”和執法形象“四統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海事、交通公安、救撈“三化”建設全面推進,40多萬執法隊伍成為行業治理的重要力量,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和隊伍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這五年,是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路加快形成的五年。“十二五”期,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2.5萬億元,是“十一五”期的1.6倍,再創歷史新高,為穩增長、擴內需作出了積極貢獻。“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綜合交通網路初步形成,綜合樞紐建設明顯加快,各種運輸方式銜接效率顯著提升。鐵路網路規模擴大,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2萬公里,快速鐵路4.2萬公里,高速鐵路1.9萬公里。公路網路不斷延伸,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457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2萬公里,“7918”國高網基本建成,農村公路里程突破397萬公里,西部地區81%的建制村實現通暢,國省幹線公路技術等級逐步提升,全國96%的縣城實現二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連通,公路養護管理水平持續提升。水運基礎設施網路佈局更加合理,沿海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超過2100個,五年新增500個,總通過能力達79億噸,其中集裝箱1.88億TEU,港口大型化、專業化、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內河航道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內河高等級航道達標里程1.36萬公里。機場佈局不斷完善,全國民航運輸機場達214個,新增39個,北京新機場等樞紐機場開工建設,鄭州、武漢、重慶等幹線機場改擴建加快,建成14個、新建7個支線機場,通勤和其他通用機場加快發展。郵政網點密度明顯提高,完成8840個空白鄉鎮郵政局所補建,實現“鄉鄉設所”,全國網點總數達到5.3萬處,快遞營業網點達14.5萬處,重點快遞企業鄉鎮網點覆蓋率達70%。交通扶貧脫貧成績斐然,五年投入車購稅資金5500億元,集中連片特困地區92%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86.5%的建制村實現通暢,和國務院扶貧辦共同實施了309個“溜索改橋”專案,交通扶貧正在改變著億萬群眾的生活和未來。

  這五年,是綜合運輸服務保障能力整體大幅提升的五年。客運舒適性、快捷性明顯提升,高鐵、民航客運量年均增速達10%和9%,高等級客車比例超過25%。城鄉客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升。定製公交、快速公交、新能源公交車、城市軌道交通等快速發展,公交優先戰略紮實推進。貨運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船型標準化比重不斷提升,多式聯運、甩掛運輸、城鄉物流配送集約化等取得積極進展。“海運強國”戰略邁出堅實步伐。沿海港口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繼續穩居世界首位。海運船隊運力規模達1.6億載重噸,位居世界第三。沿海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達32.3億噸,佔全球比重超過三分之一,有效服務和支撐了我國作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的地位。

  這五年,是轉變發展方式成果較為豐碩的五年。堅持把智慧交通、綠色交通作為轉方式的主攻方向,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在行業積極應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商業模式蓬勃發展。國家物流公共資訊平臺、長途客運聯網售票、12328服務監督電話開通等資訊化惠民惠企服務措施廣受好評。重點標準規範制修訂加快推進,現行有效標準達到3200餘項,綜合交通運輸標準體系日趨完善。黃金水道能力提升、跨海叢集工程建設、瀝青路面新材料、智慧化水面溢油處置、飽和潛水成套技術、船舶廢氣洗滌脫硫技術等重大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20餘項,離岸深水港建設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標誌著交通運輸自主創新成果達到了新高度。綠色交通建設成效顯著。深入貫徹生態文明理念,行業節能環保水平穩步提升。設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嚴格控制交通基礎設施及運輸裝備汙染物排放,全面加強溢油處置和應急能力建設。“車船路港”千企低碳專項行動深入開展,62個綠色公路、港口、裝備等試點專案取得良好示範效應。運輸通道、樞紐、裝備等資源集約利用效果明顯,交通運輸環境友好程度逐步改善。

  這五年,是交通運輸對外開放不斷向縱深拓展的五年。交通運輸國際產能合作不斷深化,高鐵成為“走出去”的新亮點,高速公路建設、深水築港、軌道及港口裝卸裝置加快走出國門,中國交通運輸工程建設、技術裝備闊步走向世界。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高,“北斗”成為國際海事組織認可的第三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成功出任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國際民航組織、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盟等國際組織重要職務。深度參與國際運輸規則和標準制定,經全國人大批准加入《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積極履行國際義務,推進南海島礁燈塔建設等航海保障專案順利實施,推動與東盟海上搜救等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妥善應對馬航MH370航班失聯事件,組織完成空中海上陸上接回我在越人員緊急任務,配合海軍完成赴亞丁灣、索馬利亞等海域護航任務,堅決保障好國家海外利益和公民人身安全。

  這五年,是交通運輸安全與質量工作紮實推進的五年。“平安交通”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創新安全監管機制,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風險管理試點,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考核評價、誠信建設、風險管理、危險品運輸安全監管等重要制度,初步形成約談、掛牌督辦、責任追究等懲戒約束機制,事故率逐年下降。深入開展超限超載治理。改造危橋1.68萬座,整治安全隱患路段32萬公里,推動11萬輛液體罐車加裝緊急切斷裝置,水上安全通訊系統、船舶動態定位跟蹤監測實現重點水域全覆蓋。救助直升機、巡航救助船、大型打撈工程船、航標測繪船等有新的進展,沿海立體監管救助體系初步形成。制定完善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質量監督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圓滿完成四川蘆山、雲南魯甸等重大自然災害應急保通工作,我國交通運輸應急救援能力經受住重大考驗。

  這五年,是全面從嚴治黨和行業軟實力建設成效顯著的五年。堅持“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發揮部黨組領導核心和各級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成效。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做到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務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動黨組巡視常態化、制度化。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建立“四個一雙”工作機制,形成具有行業特色的“五個體系”工作格局,嚴肅監督執紀問責,不斷加大減少存量、遏制增量的反腐敗工作力度。行業軟實力建設開創新局面,紮實開展“學樹建創”和文化建設“十百千”工程,精心策劃“感動交通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培樹陳維、艾克帕爾·伊敏等一大批新時期典型模範。主動策劃“四好農村路”建設、“兩路”精神等重大主題宣傳。幹部人事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支撐保障取得新進展,高層次、高技能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職業資格、群團工作、機關服務、保密檔案、老幹部工作主動有為,服務保障更加有力。

  20xx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年形勢複雜嚴峻,任務艱鉅繁重,大事難事不斷,交通運輸系統克服重重困難,主動擔當作為,圓滿完成各項任務,成績來之不易。一是服務國家穩增長做出新貢獻。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持續收緊的資金、環境制約,出臺專項指導意見,積極爭取國家在建設專案審批、用地、環評、融資等方面的政策支援,在服務“三大戰略”、加快基礎設施成網、強化交通扶貧攻堅等方面全力當好先行,全年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預計突破1.8萬億,為服務國家穩增長作出積極貢獻。二是推進行業治理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制定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的意見及試點實施方案,出臺公路建設管理、投融資、政府購買服務等意見,印發《推進長江航運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深化長江航運體制改革方案》,收費公路、計程車兩項重點改革任務取得重大進展,自貿區航運開放、船舶登記等領域改革取得積極成效。印發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的意見。釋出行業發展及各專項改革亟需的規章25件。取消或下放35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全部非行政許可專案,16項工商登記前置性審批全部改為後置性審批。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進,“雙隨機”抽查機制初步建立。組織編制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及系列發展規劃。三是運輸服務保障和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20xx年全社會客、貨運輸量預計分別達到222億人和457億噸,綜合運輸服務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積極推進鐵水聯運6條示範線路建設,啟動首批16個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建設,大力支援甩掛運輸專案建設,老舊運輸船舶及單殼油輪提前報廢更新、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有序推進,運輸服務結構調整邁出堅實步伐。出臺協同推進農村物流健康發展政策,建制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到94%,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升。四是建設人民滿意交通取得新進展。兌現“更加貼近民生10件實事”承諾,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超過24萬公里,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近8萬公里、危橋改造3100餘座,新增通客車建制村超過8000個,33個以上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改造農村渡口844道、更新老舊渡船376艘,高速公路實現全國ETC聯網,建成高速公路示範服務區100對、優秀服務區400對。五是交通運輸智慧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果。加強綜合交通運輸標準體系頂層設計,釋出24項國家標準、92項行業標準。制定“網際網路+便捷交通”行動方案,開展智慧交通發展框架研究。推進國家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區域節點建設和交換互聯,促進物流業提質增效。組織修訂《交通運輸建設專案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出臺了20餘項公路水路節能環保標準和規範。深化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產品和技術推廣機制研究應用。六是交通運輸對外開放不斷深化。中國-中南半島走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六廊一路”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海上合作專案取得了積極進展。開拓中東歐交通基建市場。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推動非洲“三網一化”工作,我國連續第14次當選國際海事組織A類理事國。海峽兩岸海上直航健康有序發展,兩岸運輸市場態勢良好。七是全力做好安全管理和應急救援工作。穩步推進交通運輸安全體系建設,聯合5部委起草《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深入推進交通運輸執行監測與應急指揮系統專案建設,全面加強應急處置預案和搜救演習工作。以對人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精神,共組織協調搜救行動1800餘次,救起海上遇險人員18000餘名,救助遇險船舶1200餘艘,全力以赴做好“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搜尋打撈救助工作,配合有關方面積極做好天津港區特大火災爆炸事故救援善後工作。八是全面從嚴治黨和軟實力建設取得新成效。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積極配合完成中央巡視組的專項巡視,從嚴管理監督幹部敢於亮劍,交通運輸行業黨風政風行風明顯好轉。

  特別是,鐵路、民航、郵政和武警交通事業都取得重大成就。

  鐵路工作實現重大突破。鐵路管理體制實現政企分開,組建了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成立鐵路發展基金,實施土地綜合開發,鐵路投融資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預計“十二五”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萬億元,是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最多的五年。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過載鐵路技術水平集體邁入世界先進行列,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高。鐵路運輸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取消或下放76%以上的行政審批事項,鐵路法治、政策、標準、規劃等工作取得積極成效。20xx年,鐵路完成建設投資規模8000億元、新線投產里程8000公里的建設任務,國家鐵路局全面推進履職監管,加大鐵路運輸安全和工程建設監管力度,服務國家戰略邁出堅實步伐。審批目錄再精簡10項,實施搖號隨機選定53家企業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隊伍建設、對外交流合作、黨風廉政建設等取得積極成果。

  民航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我國民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航線結構持續優化,運輸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航空運輸規模穩居全球第二。持續安全理念紮實推進,安全運送旅客18億人次,民航安全形勢持續平穩。京津冀三地機場協同發展積極推進,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邁出新步伐。行業改革有序推進,簡政放權、客運價格改革等舉措取得積極成效。20xx年,民航業保持較快發展速度,預計全年完成運輸總週轉量850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4.4億人次、貨郵運輸量630萬噸,完成通航作業飛行73.5萬小時,前11個月實現利潤547.6億元,創歷史新高。科技創新、隊伍建設、對外交流合作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郵政工作取得重大成績。郵政普遍服務能力穩中有升,快遞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郵政快遞業成為中國經濟的“黑馬”,年支撐網路零售交易額突破3萬億元,累計新增100萬個以上就業崗位。郵政監管體制改革基本完成。郵政法治、政策、標準、規劃等工作取得重要成果。預計20xx年業務總量同比增長37%,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48%。“雙11”單日處理峰值超過1.6億件,行業服務保障能力穩步提升。郵政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取得積極進展,審批時限大幅縮減,產業政策環境不斷優化。快遞“向下向西向外”工程取得積極進展。郵政黨建工作、安全監管、對外交流、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武警交通轉型發展成效顯著。武警交通部隊緊緊圍繞交通應急救援“國家隊”的新使命,大力加強核心能力建設,推動轉型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特別是20xx年,指揮部新一屆黨委班子團結帶領部隊,樹形象正風氣,統思想穩軍心,強能力保中心,打基礎促穩定,強力推進轉型跨越發展,圓滿完成了赴西藏抗震救災、2次赴尼泊爾跨境救援以及福建水災、陝西特大泥石流、浙江麗水山體滑坡等重大應急救援任務。

  五年來,在推進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一是必須把建設人民滿意交通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民滿意為根本導向,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必須堅持在服務大局中謀劃先行擔當。以先行意識和擔當精神,主動服務國家穩增長、重大戰略實施等發展大局,在服務大局中搶抓機遇、善於擔當。三是必須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管理能力。堅持問題導向,以正在做的事為中心,不斷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動行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四是必須堅持以目標導向引領創新發展。深刻把握交通運輸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堅持“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目標導向,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進交通運輸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五是必須堅持加強和改善黨對交通運輸的領導確保事業行穩致遠。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積極踐行群眾路線,大興“三嚴三實”之風,把黨的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立起來、嚴起來,確保交通運輸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這五年的成就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加深、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資金環境約束持續趨緊的嚴峻形勢下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必將極大增強全體交通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勵我們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奮勇前進。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省區市和中央有關部門大力支援的結果,是人民群眾發揮主體作用、鼎力支援的結果,也是幾代交通人不畏艱險、接力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部黨組,向長期以來大力支援交通運輸工作的各級黨委、政府和中央各有關部門,向交通運輸系統廣大幹部職工、歷任老領導和離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形勢和基本思路

  ***一***深刻認識交通運輸發展形勢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深刻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徵,作出了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的重大判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做好明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就推進結構性改革進行了重點部署。交通運輸的發展環境與國家的發展大勢緊密相連。總的來看,“十三五”時期仍是我國交通運輸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從發展機遇看,一是總體需求依然旺盛。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我國經濟必須保持年均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長,經濟穩增長任務繁重,交通運輸仍需要繼續發揮有效投資對衝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作用。滿足國內消費新需求,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出行需求,需要提供大運量、高品質、差異化的運輸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十三五”時期,我國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規模仍將保持高位執行,全社會客貨運輸量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二是發展空間不斷拓展。“三大戰略”進入落地實施期,“四大板塊”步入協調發展新階段,實現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的目標,應對好“三個1億人”的問題,解決好區域性整體貧困,中國經濟走出去步伐加快,都將為交通運輸發展不斷拓展新空間。三是動力轉換逐步加快。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推動新一代資訊科技廣泛應用,“網際網路+交通運輸”深入實施,新模式、新業態、新動能不斷湧現,為交通運輸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四是改革紅利持續釋放。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組合優勢逐步顯現,特別是今年以來國家在建設用地、環評審批方面下放審批許可權,簡政放權等改革舉措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交通運輸發展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日益增多。一是轉型發展任重道遠。綜合交通運輸深度融合不夠,各種運輸方式銜接不暢、效率不高的問題突出,體制機制性障礙依然沒有消除,交通運輸結構不優、大而不強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本扭轉,重建輕養帶來的後續問題日益凸顯。二是剛性約束持續增強。土地利用、資源使用和生態環境的現實條件發生深刻變化,資源要素驅動力日漸衰減,傳統粗放式發展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隨著國家財稅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交通運輸籌融資機制將會發生重大變化,資金保障壓力正在加大。三是利益訴求趨於多元。人民群眾的民主法治意識和自我維權意識在增強,不同社會階層的利益訴求呈現多元、多變的特徵,推動重點改革攻堅,尋求最大公約數的難度加大。

  綜合研判,“十三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必須攻堅克難,順勢而為,更好適應和引領新常態,推動交通運輸科學發展。

  ***二***在新常態下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

  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並就如何認識新常態進行了深刻闡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引領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策。這是對新常態認識的不斷深化,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必須深刻領會、準確把握。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基本特徵。隨著新舊動能此消彼長,需求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供給側調整相對滯後,出現了無效供給過剩和有效供給不足並存的結構性問題。交通運輸的結構性問題,突出表現為有效供給不足。在基礎設施方面,供給總量不足的問題仍然突出,補齊短板、強化銜接、消除瓶頸、優化網路等結構性供給不足問題日漸凸顯。在運輸服務方面,產業邁向中高階、消費結構升級等產生新需求,輕質化、高附加值、一體化的貨運供給不足,快捷化、個性化的客運服務供給缺口較大。在運輸裝備方面,與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現實需求相比,與綠色發展的新要求相比,運輸裝備仍有較大改進提升空間。這些結構性問題,僅靠刺激需求無法解決,必須更多放在供給側,擴大有效供給,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

  交通運輸是連線生產和消費的重要環節,交通運輸供給的優劣,會傳導到經濟供給側,進而影響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實行巨集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託底”的總體思路,重點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並在降低物流成本和擴大有效供給方面對交通運輸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歸結起來,就是要提高供給質量效率、降低運輸服務成本。這既是服務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也是擴大交通運輸有效供給的內在要求,兩者是緊密關聯、辯證統一的。

  在今後工作中,要重點推進“五個更加註重”:更加註重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著力提高投資的有效性和精準性,強化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推動形成區域、城鄉、城際及國內國外交通基礎設施供給的平衡結構,打通“最後一公里”,加快建成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路,加快推進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網路化水平和執行效率。更加註重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增加高品質、快捷化、差異化、定製化的客運服務供給,擴大更加經濟、高效的多式聯運貨運服務供給,鼓勵和引導交通運輸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重點發揮網際網路平臺整合市場零散運輸資源、提高供需匹配效率的關鍵作用,不斷提升服務的集約化規模化水平,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更好適應運輸需求新變化。更加註重運輸裝備提檔升級,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提高運輸裝備的現代化水平,推進貨運車型、船型及多式聯運等裝備設施標準化,積極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引導高階化、智慧化的先進運輸裝備推廣應用。更加註重各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研究相應的引導機制,加強各種運輸方式的深度融合與有效銜接,更好發揮鐵路運輸和水運在大宗貨運中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提高中轉效率,發揮好綜合交通運輸的組合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更加註重推進放權降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放開交通運輸領域競爭性環節價格,降低重要運輸環節費用。

  總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新形勢下國家巨集觀調控重點由需求側向供給側的重大轉變,也是交通運輸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我們要加強研究,深化認識,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切實把這件大事抓緊抓好。

  ***三***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

  面對複雜的國際國內新形勢,面對新常態下加快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新要求,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持續健康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第一,堅持創新發展,培育交通運輸發展的新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要創新理論政策,立足我國國情和交通運輸實際,自覺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強理論與政策研究,深入總結髮展規律,不斷創新中國特色交通運輸發展理論。要創新體制機制,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以推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為主攻方向,以穩定交通運輸資金保障為重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交通運輸發展的內生動力。要突出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以科技創新引領交通運輸的全面創新。要強化交通文化創新,構築交通人共同精神家園,為交通運輸科學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第二,堅持協調發展,形成交通運輸平衡發展的新格局。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要促進區域協調,推動東、中、西部地區交通運輸協調發展,交通運輸資源更多地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傾斜。要促進城鄉協調,服務城鎮化程序,建立農村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投入的長效機制,加快城鄉交通一體化。要促進綜合運輸體系內部協調,發揮各種運輸方式比較優勢,補齊中西部鐵路和內河水運的短板,推動多式聯運發展,實現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合理分工、有效協作和一體化服務。要促進交通運輸建管養運協調,堅持全壽命週期成本理念,把建設、管理、養護、運輸擺到同等重要位置,推動交通運輸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要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切實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建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讓“硬實力”和“軟實力”同步提升。要積極推動交通運輸與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第三,堅持綠色發展,探索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綠色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要通過結構調整拓展綠色發展空間,優化交通基礎設施佈局,改變不合理運輸分擔方式,充分發揮鐵路和水運運能大、能耗低的技術優勢,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加強軌道交通建設,鼓勵自行車等綠色出行。要通過技術進步推動綠色發展,推進綠色迴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新能源汽車等低碳環保運輸裝備應用,推動多式聯運和甩掛運輸發展。要通過制度設計引導綠色發展,健全政策、法規、標準、監測、評價制度體系,形成推動綠色交通發展的長效機制。

  第四,堅持開放發展,開拓交通運輸發展的新空間。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注重的是解決內外聯動問題。要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大通道建設,開闢多式聯運跨境交通走廊,深入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以交通運輸的網路連通推動政策溝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提升對“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力。要推動交通運輸“走出去”,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交通運輸大企業,推動我國交通運輸的產能、技術裝備、標準規範、服務和專業人才走出去。要積極參與國際交通運輸治理,更多更深參與交通運輸領域國際組織的活動,積極參與深海、極地等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大力培養國際化的專家型人才,逐步擴大中國交通在世界舞臺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繼續深化內地與臺港澳地區的交通運輸合作發展。

  第五,堅持共享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交通運輸發展的新成果。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要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交通運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辦貼近民生、服務群眾的實事好事。要聚力交通運輸扶貧脫貧攻堅,提升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要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增加更多出行選擇,改善群眾出行體驗,更多關注弱勢群體出行,不斷增加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使交通運輸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