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的事蹟介紹
亞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亞里士多德事蹟,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亞里士多德個人經歷
亞里士多德是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師承柏拉圖,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同時,還是許多學科的創始人,如倫理學、政治學、物理學、邏輯學,等等。
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出生在希臘北部色雷斯地區一個叫斯塔吉拉的小城,父親尼各馬可是馬其頓國王阿明塔斯的宮廷醫生,母親菲斯蒂絲家境十分富有。亞里士多德18 歲進入柏拉圖的阿卡德謨學園,在那裡學習長達20 年之久,直到老師柏拉圖於公元前347 年去世才離開。
離開學園後,他開始遊歷,後被馬其頓的國王腓力二世召喚回故鄉,成為當時年僅13 歲的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關於兩人之間究竟是否是師徒關係,一直存有爭議。黑格爾就認為亞歷山大在事業中所表現的哲學思想,可能師承亞里士多德。
對這位未來的世界領袖,亞里士多德灌輸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學方面的知識,對亞歷山大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他的影響下,亞歷山大大帝始終對科學事業非常關心,對知識十分尊重。
但也有人說亞里士多德並沒有做過亞歷山大的老師,因為亞歷山大任性而且衝動,不像是受過教育的人。即使亞里士多德做過他的老師,他也不把這位父王派來的老師放在眼裡。而且在政治方面,亞里士多德與亞歷山大幾乎沒有交集,在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中,國家是城邦制的,而在亞歷山大那裡,卻是帝國制。
儘管自己的學生已經貴為國王,但亞里士多德並沒有一直留在國王身邊,他決定回到雅典,創立自己的學園—呂克昂學園—傳授哲學。
作為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是獨特的,他的教學方式是教授式的。
他非常重視教學方法,反對刻板的教學方式,所以,他經常帶著學生在學園的林蔭大道上,一邊散步、一邊討論哲理,正是因為如此,他的學園哲學被稱為“逍遙的哲學”、“漫步的哲學”。
同時,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也是系統而有條理的。他的著作淡化了宗教成分,沒有激情主義,語氣平和卻富有內涵,這或許是因為他最擅長的就是描寫細節與進行批判的緣故。
在學院講學期間,亞里士多德邊講課,邊撰寫了多部哲學著作。
亞歷山大去世後,雅典人開始奮起反對馬其頓的統治。由於和亞歷山大的師生關係,雅典人要以不敬神之罪判處亞里士多德死刑。
當年蘇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處死刑的,但亞里士多德沒有像前者一樣“逆來順受”,而是把學園交給了別人掌管,自己逃出了雅典。第二年,亞里士多德因身染重病離開人世,終年63 歲。
亞里士多德一生勤奮治學,寫下了大量的著作,據說有上千部,主要有涉及哲學、物理學、政治學、詩學等方面。他的思想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還對科學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人的本性在於求知雖然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但他卻拋棄了他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他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柏拉圖認為真實知識的源泉不可能是感覺,亞里士多德卻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柏拉圖認為理念是實物的原型,它不依賴於實物而獨立存在,而亞里士多德卻認為“實在界乃是由各種本身的形式與質料和諧一致的事物所組成的”。
“質料”是組成事物的材料,“形式”則是每一件事物的個別特徵。這就好比一隻鼓翅亂飛的雞,這隻雞會鼓翅、會叫、會下蛋等,都是它的“形式”,當這隻雞死時,“形式”也就不再存在了,唯一剩下的就只有雞這一物質。
亞里士多德還有一個觀點,那就是人的心靈是形式,身體是質料,這裡的形式不同於形狀,而且是心靈讓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人的。
眼睛的目的是看東西,脫離了身體便不能看,其實真正在看東西的是靈魂。形式無論體現在物上,還是人身上,看似都有目的,在這一問題上是統一的。亞里士多德和他的學派還創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名詞:本質。“本質”不等同於“共相”,本質是指“你之所以是你的本性”。沒有了這樣的本性,你就不再是你。
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的本性在於求知。他說求知是人的本性,人類不會先衡量一門學問是否有用再去決定是否繼續思考下去。同樣,哲學不會因為有用和無用而被人類有所取捨。
實際上,你每時每刻都生活在哲學中,人說到底是“哲學的”存在。所以,哲學永遠不會消亡,因為人不能否認自己的本性。
亞里士多德是希臘哲學的一個轉折點,在他之前的許多哲學家,都力求提出一個完整的世界體系,來解釋自然現象,而他是最後一個提出完整世界體系的人。在他之後,哲學家們都放棄了提出完整體系的意圖,從而轉入研究具體問題。
亞里士多德的學說基本上都很通俗。因為有許多東西是紅的,所以人們才說有紅;因為許多事情是美好的,所以人們才說有美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不是相互的,紅的臉蛋也有時會變得蒼白,美麗的花也可能枯萎,但是臉和花的本質沒變。由此得出,形容詞是依賴於專有名詞存在的,專有名詞的存在與形容詞無關,這就是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想要描述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最好的切入點應該是他對理念說的批評以及他自己的共相學說。他反對理念說,並提出了許多論據。他舉例說,人是動物,理想的人就是理想的動物,那麼有多少種動物就有多少種理想的動物。他的意思很明確,當個體共享一個謂語的時候,並不是因為這些個體之間有關係,而是因為這些個體都與某種理想中的事物有關係。
亞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識於一身,在他死後幾百年中,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對知識有過系統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他的思想曾經統治過全歐洲,幾乎改變了全西方的哲學家。
恩格斯稱他為“最博學的人”。
亞里士多德一生勤奮治學,從事的學術研究涉及到邏輯學、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美學等,寫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名作品有古代的《百科全書》,據說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他的思想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亞里士多德的人物思想
1.科學
亞里士多德把科學分為:
***1***理論的科學***數學、自然科學和後來被稱為形而上學的第一哲學***;
***2***實踐的科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戰略學和修飾學***;
***3***創造的科學,即詩學。
2.哲學
亞里士多德首先是個偉大的哲學家,他雖然是柏拉圖的學生,但卻拋棄了他的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柏拉圖認為理念是實物的原型,它不依賴於實物而獨立存在。亞里士多德則認為實在界乃是由各種本身的形式與質料和諧一致的事物所組成的。“質料”是事物組成的材料,“形式”則是每一件事物的個別特徵。就像是現在有一隻鼓翅亂飛的雞,這隻雞的“形式”是它會鼓翅、會咕咕叫、會下蛋等。當這隻雞死時,“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雞的物質。柏拉圖斷言感覺不可能是真實知識的源泉。亞里士多德卻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這些思想已經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的因素。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一樣,認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過程的指導原理。可是亞里士多德對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圖的更為豐富,因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臘時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質料因,即形成物體的主要物質。第二種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質被賦予的設計圖案和形狀。第三種是動力因,即為實現這類設計而提供的機構和作用。第四種是目的因,即設計物體所要達到的目的。舉個例子來說,製陶者的陶土為陶器提供其質料因,而陶器的設計樣式則是它的形式因,製陶者的輪子和雙手是動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亞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體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蘊藏在一切自然物體和作用之內。開始這些形式因是潛伏著的,但是物體或者生物一旦有了發展,這些形式因就顯露出來了。最後,物體或者生物達到完成階段,其製成品就被用來實現原來設計的目的,即為目的因服務。他還認為,在具體事物中,沒有無質料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質料,質料與形式的結合過程,就是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這一理論表現出自發的辯證法的思想。
亞里士多德在哲學上最大的貢獻在於創立了形式邏輯這一重要分支學科。邏輯思維是亞里士多德在眾多領域建樹卓越的支柱,這種思維方式自始至終貫穿於他的研究、統計和思考之中。當然,他也犯錯誤,但次數很少。
3.天文學
亞里士多德認為執行的天體是物質的實體,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體由不同的物質組成,地球上的物質是由水氣火土四種元素組成,天體由第五種元素“以太”構成。
4.物理學
亞里士多德反對原子論;不承認有真空存在;他還認為物體只有在外力推動下才運動,外力停止,運動也就停止;還認為作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重的比輕的落得快***此結論後被伽利略推翻***!
1、地上世界由土、水、氣、火,四大元素組成。其中每種元素都代表四種基本特性***幹、溼、冷、熱***中兩種特性的組合。土=幹+冷;水=溼+冷;氣=溼+熱;火=幹+熱。
2、 天上世界由以太組成***行星等***。
在物理學的力學上,亞里斯多德的成就也不少,但是最常被提到的,卻是他所犯的錯誤。亞里斯多德提出的假設是“凡是運動的物體,一定有推動者在推著它運動——是建立在日常經驗上。若你看到一個東西在移動,你就會尋找一個推動它的東西***像是我們的手、身體***。當沒什麼東西推它時,它就會停止移動,是一個推著一個,不能無限制地追溯上去,“必然存在第一推動者”,中古世紀的基督教說“第一推動者” 就是指上帝,並將亞里斯多德的學說,與基督教教義結合。這樣的結合讓亞里斯多德的學說成為權威學說,一直到了牛頓手裡,才建立正確的力學學說。另外,亞里斯多德又認為較重物體的下墜速度會比較輕物體的快,這個錯誤觀點要到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從比薩塔上擲下兩個不同重量圓球的實驗中才被推翻。
還有亞里士多德認為白色是一種再純不過的光,而平常我們所見到的各種顏色是因為某種原因而發生變化的光,是不純淨的,這種結論直到17世紀大家對這一種結論堅信不移,為了驗證之一觀點,牛頓把一個三稜鏡放在陽光下,陽光透過三稜鏡後形成了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光帶照射在光屏上,牛頓得到了跟人們原先一直認為正確的觀點完全相反的結論:白光是由這七種顏色的光組成的,這七種光才是純淨的。
5.生物學
他對五百多種不同的植物動物進行了分類,至少對五十多種動物進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鯨魚是胎生的,還考察了小雞胚胎的發育過程。亞歷山大大帝在遠征途中經常給他捎回各種動植物標本。
在達爾文之前沒有一個人比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對我們瞭解生物界作出的貢獻更多。他的生物學知識很廣博,知識來源也很廣泛。他在少年時期曾當過醫師的學徒,後來又在勒斯波斯島居住過三年,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海洋生物。生物學史的各個方面幾乎都得從亞里士多德開始。他是將生物學分門別類的一第一個人,併為之寫出了專門著作***如動物分類,動物繁殖等一等***,他首先發現了比較法的啟發意義並理所當然地被尊稱為比較法的創始人。他也是詳細敘述很多種動物生活史的第一個人。他寫出了關於生殖生物學和生活史的第一本書。他特別注意生物多樣性現象以及動植物之間的區別的意義。雖然他沒有提出正式的分類***法***,但是他按一定的標準對動物進行了分類,而且他對無脊椎動物的分類比兩千年後林奈的分類更合理。在生理學上他大都採用了傳統觀點因而並不出色。和他的前輩比較起來,他是一個堅定的經驗主義者。他的推論總是植根於他過去的觀察。他在《動物繁殖》***De generatione animalium 760b28***一文中曾明確表示從感官所得到的資訊***知識***是首位的,超過理智思考所能提供的資訊。在這一方面他和經院哲學家中的亞里士多德派完全不同,後者認為單憑推論就能推論出一切問題。
亞里士多德的顯著特點是追究原因,他並不滿足於僅僅提出“怎樣”的問題,而且還提出“為什麼”的問題,這在當時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為什麼有機體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完整的成體?為什麼生物界中目的導向的活動和行為如此之多?他清楚地瞭解僅僅構成軀體的原材料並不具備發展成複雜有機體的能力。必然有某種額外的東西存在,他稱之為eidos。和柏拉圖所下的定義完全不同,亞里士多德的eidos是程式目的性原則,在他的思想中這詞所表示的意思和現代生物學家的遺傳程式所表達的完全一樣。和柏拉圖相反,柏拉圖認定有一種外在的力量用來解釋自然界的秩序,特別是它的趨向於複雜化和達到目標的傾向,而亞里士多德則認為自然物按本身的性質而行動,所有的自然現象都是作用過程或過程的表現。由於任何過程都有目的,所以他認為對目的的研究是研究自然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對亞里士多德來說,一切結構和生物性活動都有其生物學意義,或者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有其適應意義。亞里士多德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釋這些意義。亞里士多德的“為什麼”問題在生物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為什麼?”是進化生物學家在其研究中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問題。關於世界的起源和性質有四種設想:***1***持續時間短的靜止世界***猶太-基督教創造的世界***;***2***持續時間無限的靜止世界***亞里士多德的世界觀***;***3***迴圈變化的世界,鼎盛時期與衰敗時期交相更替;***4***逐漸進化的世界***拉馬克,達爾文的觀點***。亞里士多德堅信世界基本完美無缺從而排除了進化的觀點。亞里士多德的先進思想只是近幾十年才得到充分肯定。他在過去幾個世紀中之所以聲名狼籍有幾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托馬斯主義者奉他為他們的權威哲學家,後來當經院哲學聲譽掃地時,亞里士多德也就自然地跟著倒了黴。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十六,十七世紀科學革命時期中幾乎全部著重點都放在物理科學上。由於亞里士多德發展了著名的生物學哲學,同時不幸地認為巨集觀世界與微觀世界可以同樣看待,人們便將他的生物學思想引用於物理學和宇宙學。這樣一來就產生了可悲的後果,正如十六、十七、十八世紀中培根,笛卡爾以及許多其它學者一再指責的那樣。考慮到亞里士多德的大部分研究是如此出色,如此富有創造性,這些學者對他的百般非難與嘲諷真是難以令人理解。隨著生物科學從物理科學中解放出來的程度,現代對亞里士多德的重要性的重新評價也隨之增長。只是當現在對生物有機體的雙重性充分認識了之後才領悟到生長髮育和功能的設計藍圖——遺傳程式就相當於亞里士多德所假定的造型因素***formative-principle***。幾百年來哲學界和物理學界一直對亞里士多德這樣的一些博物學家的意見充耳不聞,這些博物學家認為為了從蛙卵形成青蛙,從雞蛋變成雞,就必需要有比物理學定律更多的一些東西***Mayr,1976***。這並不需要任何精靈妖魔,所需要的只是承認複雜的生物系統是具有三十多億年曆史的遺傳程式的產物。般有什麼東西比巨集觀世界與微觀世界遵從同一法則的荒誕說法更能引起消耗無謂精力的爭論。現在還沒有跡象表明這種見識已經波及到大多數哲學家,不過在生物學家中已經開始認識到這一點。希臘的三種生物學傳統在亞里士多德之後仍然繼續流行。博物學,特別是植物的描述和分類在TheophrastusS和Dioscorides的著作中達到了新的高度,而Pliny***公元23-79***則對動物學感興趣,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編纂者。生物醫學傳統到蓋論***Galen,公元131~200***時達到高峰,他的影響一直持續到19世紀。亞里士多德以後的哲學界中,在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噶學派之間產生了分化。伊壁鳩魯***公元前342—271***及其學派以德謨克利特的觀點為依據,認為萬物都由不變的原子構成,原子不停地旋轉並隨機地相互碰撞。伊壁鳩魯對生物和非生物世界作出了深思熟慮的唯物主義解釋,認為一切事物都經由自然原因發生。就地看來生命是由於無生命物質運動的結果。生命如何表現則取決於構型合適的原子如何裝配,他的這種解釋是非常現代化的。 Lucretius***公元前99-55***是他的追隨者之一,也是一位同樣毫不妥協的原子論唯物主義者。他們兩人都反對亞里士多德的目的論思想。Lucretius提出了一種理由充分的論點來反對設計概念。此外他還發表過一些論點,這些論點在十八、十九世紀又一再被提及。然而他在批評某些原子論者時又極力為亞里士多德辯護,這些原子論者認為通過水與火的偶然相互作用可以產生獅子和橡樹。在這個方面,蓋倫同意他的意見。
伊壁鳩魯學派的論點主要是針對斯多噶學派的,後者支援泛神論***多神論***並深信世界是為了人類的利益而被設計創造出來的。按照他們的意見,哲學的目的是認識和了解世界的秩序,後來自然神學就導源於斯多噶學派。斯多噶學派不承認機遇是世界的因素之一;認為任何事物都是有目的,決定論的。他們是嚴格的人類中心論者,十分強調有智慧的人類和由本能驅使的動物之間的區別***Pohlenz,1948***。
Lucretius和蓋倫以後一直到文藝復興,生物學中並沒有出現真正有意義的事態。就我所知阿拉伯人對生物學沒有作出重要貢獻,即使有兩位著名的,對生物學極感興趣的阿拉伯學者Avicenna***980—1037***和Aberrhos***Ibn Rosh,1120-1198***也是如此。不過,通過阿拉伯人的翻譯才使得西方世界重新認識亞里士多德,這可能是阿拉伯人對生物學史所作出的最偉大貢獻,其它的貢獻則是更間接的。希臘人是偉大的思想家,但並不重視實驗。***Regenbogen,1931***。與之相反,阿拉伯人是偉大的實驗家,甚至可以說他們奠定了以後興起的實驗科學的基礎。然而通向這最後目標的路程極為曲折,冶金術就是最重要的中間站。
6.邏輯學及數學
亞里士多德認為分析學或邏輯學是一切科學的工具。他是形式邏輯學的奠基人,他力圖把思維形式和存在聯絡起來,並按照客觀實際來闡明邏輯的範疇。亞里士多德把他的發現運用到科學理論上來。作為例證,他選擇了數學學科,特別是幾何學,因為幾何學當時已經從泰勒斯想對土地測量的經驗規則給予合理說明的早期試驗階段,過渡到後來的具有比較完備的演繹形式的階段。但是,邏輯學的三段論法對實驗科學確實毫無用處的。因為實驗科學所追求的目標是發現,而不是從公認的前提得到形式證明。從元素不能再分割為更簡單的物體的前提出發,在1890年未嘗不可提出一個正確的已知元素表,但是到1920年,再運用這個前提就會把一切放射性元素排除在外。前提既然已經改變,“元素”一詞的意義也就改變了。但是,這個事實並不能證明三段論是沒用的,也不能就此認定現代物理學是錯誤的。幸運的是,現代的實驗家並不再為邏輯形式而耗費心神了,但希臘和中古時代的科學界卻在亞里士多德的權威下,運用演繹法把許多錯誤的權威說成是絕對正確的,並用欺騙性的邏輯形式進行了許多錯誤的推論。
7.教育
亞里士多德認為理性的發展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主張國家應對奴隸主子弟進行公共教育。使他們的身體、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諧地發展。在教學方法上,亞里士多德重視練習與實踐的作用。如在音樂教學中,他經常安排兒童登臺演奏,現場體驗,熟練技術,提高水平。在師生關係上,亞里士多德不是對導師一味言聽計從,唯唯諾諾,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敢於思考、堅持真理、勇於挑戰。他那“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的品格,鼓舞著他把柏拉圖建立起來的教學理論推進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
亞里士多德的教學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論、認識論及其對於兒童身心發展考察的基礎之上的。他把人的靈魂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非理性靈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覺、慾望等,二是理性靈魂,其功能是思維、理解、認識等。他認為在人的認識過程中,靈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覺和思考。靈魂藉助於感覺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覺的東西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從而承認感覺在認識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又認為感覺在這裡只起到一種誘發的作用,真理和知識只有通過理性的思考才能獲得。因此,亞里士多德的教學目的是發展靈魂高階部分的理性。
亞里士多德為其哲學學校設立了“百科全書”式的課程。他主張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且在不同時期各有所側重。幼兒期以身體發展***體育***為主;少年期以音樂教育為核心、以德、智、美為主要內容;高年級要學習文法、修辭、詩歌、文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以及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等學科。但不管怎樣,重心都應放在發展學生的智力上。他特別強調音樂在培養兒童一般修養上的作用。認為音樂具有娛樂、陶冶性情、涵養理性三種功能,它能使人解疲乏、煉心智、塑造性格、激盪心靈,進而通過沉思進入理性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在體育教學中,他不同意教師只讓學生進行嚴酷甚至痛苦的訓練,要教“簡便的體操”和“輕巧的武藝”,著重於讓兒童身體正常發展。
8.政治
《政治學》是古希臘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學論著。成書於公元前326年。中譯本由吳頌皋、吳旭初據英國B.喬維特英譯本***1921年修訂版***譯出,商務印書館於1934年出版。1965年8月商務印書館出版吳壽彭譯本。全書在對100多個城邦政制分析比較的基礎上,從人是天然的政治動物這一前提出發,系統論述了什麼是對公民最好的國家。全書共8卷103章,按內容可分4部分。①第1、3卷,探討城邦、政體等基本理論。認為城邦是至高而廣涵的一種社會團體,追求最高最廣的善業。人類是天生的政治動物,經家庭、村坊而組成城邦。政體按其宗旨及最高統治權執行者的人數,分為正宗與變態兩大類。前者為君主、貴族、共和3種,後者為僭主、寡頭、平民3種。②第2卷,批駁取消私有財產和家庭的主張,評析當時的各種政制。③第4、5、6卷,論述現實中的平民、寡頭、共和等政體的具體形態、變革原因及其防範措施,提出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共和政體是最穩定的政體。④第7、8卷,論述理想城邦中的道德、人口、疆域、民族性和教育等問題。《政治學》被公認為西方傳統政治學的開創之作。它所建立的體系和一系列政治觀點,對西方政治思想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
亞里士多德的影響
作為一位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對世界的貢獻無人可比。但他的成就遠不止於此。他還是一位真正哲學家,對哲學的幾乎每個學科都作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德、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憲法。他的研究課題之一搜集各國的憲法,並依此進行比較研究。
在哲學方面, 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對西方文化根本傾向以至內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上古及中古時期,他的著作被譯成拉丁文、敘利亞文、阿拉伯文、義大利文、希伯來文、德語和英語。以後的希臘學者研究及推崇他的著作,拜占庭rl]的學者也是如此。他的思想是中世紀基督教思想和伊斯蘭經院派哲學的支柱。伊斯蘭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阿威羅伊,將伊斯蘭的傳統學說與亞里士多德的理性主義融合成自身的思想體系。最有影響的猶太教思想家邁蒙尼德,用理性主義解釋猶太教義,在調和科學、哲學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亞里士多德顯示了希臘科學的一個轉折點。在他以前,科學家和哲學家都力求提出一個完整的世界體系,來解釋自然現象。他是最後一個提出完整世界體系的人。在他以後,許多科學家放棄提出完整體系的企圖,轉入研究具體問題。
但是如果以現在的標準衡量,亞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顯得有些極端。例如,他贊同奴隸制及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認為這是自然界的安排***當然,這些思想是他所處時代的寫照***。
隨著亞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斷被發現,中世紀出現了一個研究亞里士多德主義的新時代,學者們以此作為求得各方面真知識的基礎。亞里士多德在研究方法上,習慣於對過去和同時代的理論持批判態度,提出並探討理論上的盲點,使用演繹法推理,用三段論的形式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