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代皇后

  後宮三千佳麗,皇后身為“皇帝的正妻”,地位自然不是普通妃嬪可比,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在中國古代宮廷裡,皇帝擁有後宮三千佳麗,在眾多妻妾中,皇帝的正妻稱為“皇后”,也有此古籍簡稱為“後”;而尊稱皇帝的母親為皇太后;皇帝的祖母則尊為太皇太后。可是,為什麼稱皇帝之妻為“後”呢?
  “後”原為君主之意。在《詩經》上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鄭玄各項箋曰:“後,君也。”如大禹的兒子啟稱為“夏后氏”,還有傳說中射日的后羿。
  而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稱為“妃”,周朝開始則稱為“後”。如《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妃曰後。”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改天子為皇帝,並訂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的后妃制度。不過較完備的后妃制度和等級劃分直到漢朝才實際執行。《漢書·高帝紀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還有《三國志·魏書·后妃傳》中有:“太卓誑訕國,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儀,有倢,有容華,有美人。”
  在甲骨文裡,“後”人在左下方是一口字,右上方是一攏起的手,但自金文將字型成映象般翻轉,攏起的手移到左上方,便一直沿用至今。《說文解字》上載:“後,繼體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發號者,君後也。”因為在上古氏族部落中,一般發號施令者為女性的權威,所以“後”的意思為有權威的女性長輩。在甲骨文的卜辭中,“後”還經常被用來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領。所以,也因而引申為帝王的正妻等涵義。
  皇后在後宮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眾妃子之主。如《周禮·天宮內宰》曰:“王后帥六宮之人。”
  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中,出現有多位皇后並立的現象。
  皇后有很多別稱:椒房;漢朝皇后的宮殿多以椒塗壁,用以取暖避邪,也有“多子”之意,因此椒房可別稱皇后、或用以代稱皇后寢宮。
  漢朝哀帝寵愛美男子董賢,將董賢之妹冊封為董昭儀,並將之稱為次皇后,又在宮中賜董昭儀宮室名為椒風舍,和皇后所居之椒房相似。
  中宮、正宮;古代皇后所居的寢宮多位於後宮正中央,因此皇后寢宮可稱為正宮或中宮,詳細解釋請參閱中宮。
  元后、元嫡;皇帝的元配皇后可稱元后,方便和繼位皇后***繼後***有所區別。
  梓童;皇帝對皇后的稱呼,如現今的老婆。
  慈壺、慈闈;對皇后或皇帝生母***多為皇太后***的尊稱,或是用以代稱這兩者的寢宮。
  天下母、天地母;皆為對皇后的敬稱。
  坤極;皇后的別稱。

  先秦皇后列表
  太古、上古時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