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概論期末論文淺談先秦儒家思想

  先秦時期,儒家思想在各流派中佔據主要地位,儒家思想的影響力一直延續到當前,對我國社會和文化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淺談先秦儒家思想,歡迎閱讀!

  淺談先秦儒家思想篇一

  摘 要:人才是當今社會各個國家競爭的核心力量,人才培養戰略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人才觀則是一個國家或者社會對如何培養利用人才即人才開發的總的指導思想。任何國家的人才觀都具有時代性,人才觀隨著歷史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髮展進步的,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我國目前的人才觀體系是在歷史的不斷積累沉澱中逐步完善和發展的,繼承了歷史各個時期優秀的人才教育思想,同時又是具備當前這個時代人才文化特徵的現代人才觀。提煉和分析先秦時期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關於人才觀的內容,分析其產生的背景以及對社會主義人才觀的影響和滲透。

  關鍵詞:儒家思想;人才觀;社會主義人才觀

  中圖分類號:B22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8-0042-02

  先秦時期,儒家思想在各流派中佔據主要地位,儒家思想的影響力一直延續到當前,對我國社會和文化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在歷史的沉澱中成為了我國乃至世界的瑰寶,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學習,繼承和發揚其精華,為當前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提供指導思想。儒家學派的各學者對於人才觀沒有專門的論述和研究,但他們關於社會和其他方面的思想中包含著有關人才教育和任用等方面的觀念,值得我們拿出來分析學習,並用於指導社會主義人才觀。

  一、先秦儒家人才觀形成的客觀環境和思想基礎

  先秦時期在我國古代歷史中是比較重要的時期,在此時期,我國正進入奴隸制時期,土地歸國家所有,奴隸為國家或者奴隸主勞動,受到奴隸主的剝削。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工具進一步發展,提高了勞動的效率,奴隸主逐漸被地主取代,奴隸的權利意識和抗爭意識增強,不斷髮生抗爭。在反覆的鬥爭中,封建制取代奴隸制,我國建立封建社會。隨著封建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我國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繁榮,同時帶來了文化的繁榮,先秦思想和文化逐步形成。尤其是先秦哲學的形成和發展,成為當時先秦諸家思想形成的基礎。

  先秦思想是我國古代哲學和思潮的開端,是開始形成百家學派建立古代哲學體系的關鍵時期,通過對社會最本質的、最原始問題的探討和追問,把哲學思維用於解決人類生存和生命起源等根本性問題的探尋上,正是由於對這些問題不斷的追問和分析,才有了古代哲學的發展,為今後諸子百家的哲學思想和政治文化思想奠定了社會基礎,為當時的文人志士提供了濃厚的社會氛圍和思想基礎,百家思想的爭鳴正是當時社會思潮尊重不同見解和開放性、包容性的思想氛圍的對映。

  先秦思想在當時經歷了兩次重要轉折。第一次,出現在殷商、西周時期。這次重要轉折實質上是一場關於宗教的批判改革。當時,宗教統領社會和精神層面的一切東西,宗教掌握著社會的生殺大權,國家只是宗教領導下虛設的統治機器。受壓迫的中下等民眾沒有人身自由,隨著受壓迫程度的增強、權利意識的萌發,批判、反抗宗教的活動不斷髮生,不僅僅在宗教外部不斷進行著各種形式的抗爭活動,在宗教內部也開始分化,出現意見不一的宗教徒。抗爭的焦點是批判宗教的統治思想,用社會文化和制度統治國家。從另一個重要的深層次的角度講,這場運動是對古老的天命的懷疑。從有人類出現的那天起,神的意志一直存在於人類的潛意識中,人命天定觀念在古代社會思想中佔據了較長的一段時間。人們寧願相信神的安排,而不去思考人的本源和人的意志來源等本質問題的存在。舊時社會和民族是依賴神的保佑而存在的,當社會更替、民族傷亡這些非正常事件發生時,神的力量顯得薄弱,人們開始懷疑天命的科學性和存在性,開始試圖相信人的主動性和存在的價值。第二個重要轉折點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思想百家齊鳴、百花齊放。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學派針對世界本源問題的探討研究為我國哲學思想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的各種學說在這個時期逐步形成並佔據當時思想的上風。儒家注重精神層面的道德研究,以德塑造人,在當時用精神感染帶動了一批人,一直到今天,仍被我們沿用。

  二、先秦儒家人才觀的具體內容及其實踐

  先秦諸子百家雖然在人才觀方面沒有專門的論述,但是在他們的思想和言論中均有涉及人才觀的方面。尤其是儒家思想在當時的社會思想層面佔據一定的地位,是當時普遍接受的思想觀念,其中的精華值得我們研究學習。在此,從儒家思想中總結和分析關於人才觀方面的論述,討論先秦時期具有社會代表性的選人用人觀。總的來說,儒家人才觀思想主要體現在精神層面尤其是人的品德方面,不涉及社會生活等物質條件方面,注重人的道德修養,與階層和身份無關。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曾子等,他們每個人在哲學思維和社會思想方面均略微不同,但是儒家思想又有著該學派共同的宗旨,即相同的東西,或者說是質的東西是一致的。

  培養有道德的人,是儒家關於培養人才的觀念。有道德的人或者說道德完善的人,是儒家教育人的終極目的。在古代,有道德的人的標準有很多,但主要涉及的要素是一個人的忠與孝、仁與義。自古忠孝難兩全,能做到忠孝雙全的人必定是道德高尚之人。對社會、集體、家庭忠誠,對父母親人孝順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追求目標,無論先秦時期還是當今社會,都會把忠孝作為評價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的標準之一,幾千年制定的道德體系中的標準仍被今天沿用和推崇,乃我中華民族的瑰寶,值得我們繼承發揚。仁義二字在古代是分別取自:“仁以待人”、“禮義廉恥”。從古文中可看出,仁義仍是當時儒家培養教育人才的目標和基本要求。要想成才必先成人,此處的成人是指成為有道德的人。

  更具體講,儒家所謂的人才教育必定與當時的社會環境相結合,具有歷史的烙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必須有歷史使命感,具有民族責任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當時人的教育上,與社會背景有著極大的聯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當時的文人志士追求的目標和畢生的責任,為國努力和付出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是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必然追求。

  2.儒家培養講究中庸之人。所謂中庸,即不偏激不極端,凡事講究不過、不及,即不走極端化。孔孟思想尊崇中庸之道,凡事都利用中庸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孔子把中庸作為人的一項美德進行宣揚和讚譽,在當時的社會中推崇,得到社會人的認同。遇到任何事情,不偏執地處理問題,利用溫和的思維和方法進行思考和行動,偏執、傲慢、憤怒等都是中庸所不能容忍的處理方式。中庸作為人的美德或者處事方式,經歷了較長時期的沉澱,延續至今天,仍被許多人沿用和推行,雖然中庸在歷史中不止一次被嚴重地質疑其合理性,但是實踐證明,中庸在某些條件下是值得我們繼承的,一切走極端的方式都不會長久存在也不會取得圓滿的結果。作為新時期的人才,更不可置身於左右極端下,要善於運用中庸的思維方式,避免暴躁與傲慢。   3.人必須有氣節。所謂氣節,從字面意思上是指一個人的志氣與節操。一個有氣節的人,在面對困難和波折時不屈服於困難,一身骨氣和傲氣。面對人身之外的東西,尤其是名與利,皆不動搖,按照君子的要求約束自己。孔子在人的氣節上有此論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把松柏的傲氣比作人,可想,當時人的氣節對於人才培養是個重要的內容。所謂有氣節,在現代,主要是指有良心的人,有骨氣的人。尤其是社會文人,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是一個民族代表性的群體,其社會良心更是一個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精神層面,因此,氣節在當前社會也一直被作為教育人才的標準。

  4.人的全面發展。在先秦時期,人的全面發展已經被提出和運用到人才的教育當中。所謂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才能和技能的多方位發展。在古代,要求人不僅能文能武,通曉天文地理,還要精通軍事、藝術和自然科學。孔子的六經與六藝都是當時比較注重學習的知識。從六經六藝的學習上可以看出,在當時就已經開始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在進行全面教育的過程中,培養綜合性人才,即所謂的通才。當然,不僅要通還要精,只有先通才有可能實現精。

  三、社會主義人才觀對先秦儒家人才的揚棄

  前面講到,人才觀作為社會思想的一方面是一個社會一個時期內的產物,帶有強烈的時代特徵。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精神風貌,對於人才的要求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具有不同的內容。社會主義人才觀是根據當前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促進我國人的教育和發展,為社會創造優秀人才的目標而形成的價值觀念。但,人才觀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得到改善和豐富。社會主義人才觀是對以往人才觀的繼承和發揚中不斷形成的,它與先秦儒家人才觀之間,具有一定的相同之處,又有著各個時代不同的烙印。社會主義人才觀是根據當前時代要求,對前期的人才觀的揚棄的基礎上不斷樹立的。社會主義人才觀對先秦儒家人才觀的揚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人才教育的終極目標:有道德之人。這與先秦儒家人才教育觀相一致。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立是對儒家道德體系的沿襲和發展。二者在本質上是相同的,要成才先做人,做有道德的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立的目的是為了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頒佈實施,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和規範。道德滑坡現象在當前社會學者和教育學界是討論比較熱烈的話題,尤其是當前發生的公民不道德現象層出不窮,人們開始懷疑我們國民的道德水平在下降,道德體系的重建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物質財富增加,人們的精神財富和麵貌是否也得到改善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有一部分人面對物質享受,忘乎所以,享樂主義、腐敗主義滋生氾濫,丟棄了人最寶貴的本質。一個社會道德體系的構建不是從零開始的,道德的滑坡不代表所有人的道德敗壞,或者說以往的道德體系的要求已經不適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最本質的東西不可以丟棄,那就是最基本的為人道德。

  其次,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社會主義人才觀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繼承了儒家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在教育實踐中,尤其是以往的教育模式,根據分工設定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尤其是學校教育,不同的學校,同一學校不同專業等這些舊模式的限制,人才的培養囿於專業的分化而沒有形成通才。許多學者同時認為,正是由於這種教育模式的存在,在我國很難出現“大家”。所謂的人的全面發展,不僅僅是人在專業技能上的發展,更深層次指人的身心合一、內外和諧發展、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共同發展。身與心的和諧,是一個的內在與外在不斷抗爭不斷和諧的過程。古人講的天人合一大概也有這層含義。

  再次,社會主義人才觀在追求人的全面發展過程中鼓勵人的個性發展。先秦儒家人才的教育主要強調集體意志。注重社會整體的價值,忽視了個人價值。這與當時的集權制國家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種人才教育觀念下的人才受制於社會整體的要求,難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忽視了人在發展中的差異性,抑制了人的主動性和創新性,更談不到尊重差異性。現在人才觀的樹立是尊重人的個性、差異,確立了自由和平等的價值觀,肯定個體的發展,尊重個體創造的精神和物質財富,合理滿足個人發展的物質要求。本身人與人在知識、能力等各方面都不盡相同,鼓勵發展多樣的個性,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挖掘人多方面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民族的進步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創新思維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希望。尤其是21世紀,競爭激烈,人才的培養成為各個國家的重要規劃和任務。***同志曾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可見創新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人才教育中要重視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改變儒家思想中只重視人的精神層面而不關心社會發展需要的缺陷,鼓勵發展個性和探索世界的精神。

  最後,現代人才培養的目標是通才中的專才。儒家思想倡導“君子不器”,將君子看成是一種道德典範和人格典範。在道德社會當中,君子是那些“不在政可美俗、在政可美德”的人,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是社會需要的“通才”。而伴隨著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儒家思想倡導的“通才”觀逐漸淡化,並被科學技術型的“專才”觀所取代。這種演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在當代社會,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要想積極為社會做貢獻,實現自身的理想和價值,就必須具備紮實的科學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然而,現代社會倡導的是“專才”而絕不是“單才”。專才不僅要熟悉自己的專業領域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要能在其他領域做到融會貫通和觸類旁通。此外,儒家思想指出,“內聖外王”的君子是教育所培養的最終目標。換句話說,要將內在的聖智外化為開明的治國之術,在並經國濟世過程中得以實現。可見,在儒家學者眼裡,只有少數的統治英才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人才,而普通勞動者並不能成為人才。與此不同,“專才”觀主張人才的廣泛性、層次性與多樣性。人才既包括懂文化、懂技術的業務人才,也包括具備經營管理知識、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經濟技術人才,還包括適應新技術革命和現代科學文化發展需求的教育文化人才。

  總之,現代人才觀實現了由統治英才到大眾型人才的轉變。然而,雖然“通才”觀與“專才”觀之間有巨大差距,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一無是處。現如今,現代化的趨勢愈演愈烈,尤其是各類負面內容的不良影響,需要我們進一步挖掘儒家人才觀的有益成分,為現代化建設服務。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淺談先秦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