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冊歷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試題

  處在高一的你,還不知道怎樣複習歷史的嗎?是這樣的話,那不妨和小編一起來做份,來熱熱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 ***2011•淄博一模***1853年的《順德縣誌》載:“昔日女布***指土布***遍於縣市,然自外洋以風火水牛運機成布,舶至賤售,女工幾停其半。”下列對這段材料的解說中不正確的是***  ***

  A. 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B. 傳統手工業面臨破產

  C. 中國開始捲入世界市場 D. 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2. ***2010•濟南外國語學校期末***鴉片戰爭後,“江浙之棉布不復暢銷”“閩產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這種狀況直接表明***  ***

  A. 東南沿海的商品經濟日益蕭條 B. 外國的洋紗洋布質量優於中國的土紗土布

  C. 中國的棉紡織業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D. 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

  3. ***2011•膠州診斷性檢測***1871年美國《紐約時報》記者眼中的廣州“清式和西式的閣樓、寶塔、博物館、清真寺、倉庫、商鋪……毫不間斷地緊緊挨在一起。遠處可見英國領事館的小教堂……。”廣州出現這種社會狀況的原因有***  ***

  ①清代閉關後廣州成為當時唯一對外貿易港口 ②廣州是中國近代第一批開放的口岸 ③近代生產方式較早在廣州產生 ④廣州毗鄰港澳,易受西方風尚的影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4. ***2010•上海模擬***從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留學,同時規定他們每3個月要學習14天《孝經》和聖諭。這可以說明清政府派遣留學生的宗旨是***  ***

  A. 改革傳統教育制度 B. 加強中外友好往來

  C. 宣揚中華傳統文化 D. 維護清朝專制統治

  5. ***2010•山東省實驗中學模擬***清末洋務運動首領張之洞也是一位聯語大家,其聯語收入《聯語存錄》。其中一對聯為“經綸天下,衣被群生”。題此對聯的物件是***  ***

  A. 漢陽鐵廠 B. 湖北織布局 C. 江南製造總局 D. 繼昌隆繅絲廠

  6. ***2010•上海長寧二模***洋務運動“使洋商壟斷收入銳減,中國少外流白銀當在數千萬兩之巨,中國之航權,唯貴局是賴”。引文中的“貴局”應該是***  ***

  A. 江南製造總局 B. 輪船招商局 C. 鐵路礦務局 D. 福州船政局

  7. ***2011•濟南外國語學校***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廣開礦產為方今濟急要圖,當通渝各省將軍督撫,體察各省情形,酌度辦法具奏”。這一諭令反映出當時清朝政府***  ***

  A. 思想保守,阻礙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B. 出賣礦產資源,維護列強在華利益

  C. 應對時局,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D. 強化中央集權,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8. ***改編題***《馬關條約》中規定,日本臣民在中國製造一切貨物,其於內地運送稅,內地稅鈔課什派……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至應優例豁除,亦莫不相同。從中可以看出導致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舉步維艱的一個重要因素是***  ***

  A. 國內市場狹窄 B. 封建勢力阻撓破壞

  C. 技術力量薄弱 D. 外國資本主義侵略

  9. ***2010•天津寶坻***歷史學習中,常常需要對歷史事件的因果進行分析。下列事實中沒有因果關係的是***  ***

  A. 明清資本主義萌芽——近代民族工業產生 B. 工業革命——鴉片戰爭

  C. 民族工業短暫發展——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D. 洋務運動——漢陽鐵廠

  10. ***2011•濟南外國語學校***《中國近代民族經濟發展史》一書記載:“1912年日本輸華商品總值只有9000多萬兩白銀,1919年增至2.4億兩;美國從1913年的3500多萬兩,增至1919年的1.1億兩。日本由原來在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中佔第六位上升到與首位的英國勢均力敵;美國在華的地位也舉足輕重。”以下對這段材料反映的情況理解不正確的是***  ***

  A. 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對華侵略

  B. 日本、美國乘一戰之機擴大了對華侵略

  C. 歐洲列強對華輸出資本和商品有所減少

  D. 列強在華的侵略實力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

  11. ***2010•常州期末***1912年初,中華民國工業建設會成立,它在《旨趣書》中寫道:“往者,憂世之士亦嘗鼓吹工業主義,以挽救時艱,而無效也。”“產業革命,今也其時矣”!“無效”的原因是***  ***

  A. 科技落後的制約 B. 封建專制制度的阻礙

  C. 官僚資本的壟斷 D. 民族資本主義的軟弱

  12. ***2010•安徽師大附中二模***下列詩句最能恰當地形容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一戰期間發展狀況的是***  ***

  A. 小荷才露尖尖角 B. 忽如一夜春風來

  C. 千呼萬喚始出來 D. 無可奈何花落去

  13. ***創新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張謇創辦的民族企業發展很快,但很快就走了下坡路,從根本上是由於***  ***

  A. 近代中國矛盾錯綜複雜 B. 資產階級力量弱小

  C. 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D. 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14. ***2010•湖南師大附中***據《光緒朝東華續錄》記載,“洋商見我工商競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計阻抑,勒價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繅絲、紡紗各廠,無不虧折,有歇業者,有抵押與洋商者。”這說明了***  ***

  A. 民族工業對外國資本主義的依賴性B. 民族資產階級具有革命性

  C. 外國資本主義對民族工業的壓制 D. 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

  15. ***改編題***下圖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在不同歷史階段發展狀況的曲線圖,請判斷圖中J-K處民族工業第三個發展高峰出現的主要因素是***  ***

  A. 列強放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B. 南京國民政府的政策支援

  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統治 D. 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限制

  16. ***2010•鎮江第一次調研***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上,中國產品共獲得1 211項獎項,在全部31個參展國中獨佔鰲頭,這也是中國參加的歷屆博覽會中所獲成績最優秀的一次,中國產品在這次博覽會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  ***

  ①辛亥革命後及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得到進一步發展 ②北洋軍閥政府重視民族工業的發展 ③辛亥革命後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 ④北洋軍閥政府重視開闢世界市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7. ***2010•青島模擬***1932年天津一家民族企業建立後,僅用三年時間,代理商即遍佈全國大中城市,產品遠銷東南亞。其迅速發展的背景是***  ***

  A. 天津地處沿海,水陸交通便利

  B. 辛亥革命為其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

  C.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其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

  D. 南京國民政府推行了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

  18. ***2010•天津二模***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曾說:“1895年中國有三個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選擇: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這三人的共同目標是***  ***

  A. 挽救中華民族危亡 B. 實行君主立憲制度

  C. 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D. 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19. ***2010•揚州期末調研***1820—1939年間廣東沿海某鄉居民離鄉謀生情況統計表

  時期 鄉民遷出總人數 遷至他鄉種田人數 遷至城鎮做工或經營小商業人數 出國從事工商業人數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①百餘年間,該鄉居民遷居方向由農村到城鎮、國外。

  ②導致鄉民遷居謀生的原因是中國被開啟國門,自然經濟解體。

  ③導致鄉民職業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近代經濟的興起。

  ④第四個時期出國謀生的人數激增,主要原因是國內社會長期***,晚清政府壓制工商業的發展,日本帝國主義入侵。

  以上分析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 ***2010•江蘇金陵中學月考***下圖《公告》反映了***  ***

  A. 國民政府苛捐雜稅增多 B. 日本“委託經營”的加強

  C. 官僚資本加強了經濟壟斷 D. 美國擴大了在華經濟特權

  二、非選擇題***第21題19分,第22題21分,共40分***

  21. ***2010•湖南長沙一中***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紀80年代我國部分地區生產和產品價格狀況

  地點 80年代初狀況 80年代末狀況

  山東 土紗每公斤價6兩白銀,洋紗3兩多

  浙江鄞縣 家庭紡織業發達 “百里不聞機聲”

  江西 茶葉每公斤700文 茶葉每公斤640文

  廣西 桂皮每50公斤白銀7~8兩 桂皮每50公斤白銀8~9錢

  材料二 19世紀90年代中國產業工人的分佈狀況

  企業性質 行業 工人人數

  外商企業 近代企業 34 000人

  洋務企業 軍事工業 9 000至10 810人***江南製造總局一廠有工人2 000人***

  民用工業

  5 500至6 000人

  採礦業 16 000至20 000人

  民族資本

  主義企業 近代企業 27 250人***廠均100人***

  材料三 19世紀後期主要華資近代企業分佈狀況

  地區 性質 企業名稱

  京津地區 洋務企業 天津機器局、開平礦務局

  民族資本企業 貽來牟機器磨坊

  長江流域 洋務企業 上海江南製造總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安慶內軍械所、上海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

  民族資本企業 上海發昌機器廠***後被英商吞併***、南通大生紗廠

  東南沿海 洋務企業 福州船政局、基隆煤礦

  民族資本企業 陳聯泰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了19世紀80年代的何種經濟變化?***2分***造成變化的外部因素是什麼?***3分***

  ***2***材料二中所說的產業工人在中國最早出現在何時何地?***3分***他們的人數在19世紀90年代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麼?***3分***

  ***3***綜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19世紀晚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發展特點。***8分***

  22. ***2010•安徽名校聯考***閱讀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華商在上海辦了6家絲廠,資本總額120萬元,而同一時期,法國商人在上海開辦的寶昌絲廠一家就有資本110萬元,接近上海6家華商絲廠資本的總和。

  材料二 發昌機器廠製造小火輪時雖然“俱用華人”,但是自身的技術力量還很薄弱,“發動機系英國製造”。到19世紀80年代,受外商企業的排擠,發昌機器廠日趨衰落,後來,它被英商在上海開辦的耶鬆船廠吞併。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國近代現代史資料選編》

  材料三 1933—1936年中國輕工業月平均指數增長表

  ——《中國近代史參考資料》

  材料四 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狀況的示意圖

  , ***注:圖示小樹代表民族資本主義***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早期民族資本主義的特點。***3分***

  ***2***材料三反映了民族資本主義怎樣的發展狀況?***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原因。***8分***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態勢及其根本原因。***4分***它說明了什麼?***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