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讀後感

  望廬山瀑布的作者是李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讀完此詩的你,有哪些感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同學們,你們去過廬山嗎?告訴你,其實我也沒去過,但是我知道廬山那裡一定風景秀美。你想知道我是怎樣知道的嗎?原因很簡單,跟隨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讓我們共同體味廬山的兩處美景。

  日照香爐升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詩中描寫了,兩處景象。

  一處為香爐峰,峰頂雲霧繚繞,在豔陽的照射下,霧氣在青山、碧水的烘托下發出紫色的煙霧,就像金鑾寶殿上的紫檀香爐一樣。用它一語道破,在雲霧——水的襯托下,香爐峰是一處人間仙境。

  另一處為:廬山瀑布,它位於廬山的雙劍鋒和文殊峰之間,詩人無法、也無心尋找水的來處,用了一句“飛流直下三千尺”形容瀑布的巨集偉和落差,同時用了“銀河從九天上落下來”來形容上天***大自然***無私的胸懷,把“自己”唯一的一條“河”——銀河都給了人間,表述了詩人對大自然無私的給與的讚歎。同時詩中道出了水的美、水的巨集偉,水孕育了一切,水給了萬物生命的氣息。

  同學們,水是這樣重要的東西,如果我們沒有了水,我們的家園將要乾涸,我們的森林將枯萎,我們的大山將沒有生氣,我們喜愛的小花將凋零,我們的……將不再存在,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水源、保護好森林、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家園。那麼就讓我們從節約一滴水開始,做一名愛護環境的人吧!

  篇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 ,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今天我讀了李白的這首詩,第一句不太明白,我就去問媽媽:“日照?是我們這個地方嗎?”媽媽說:“日照在這裡指的是陽光照著的意思。”哦,我明白了。“那香爐呢?像煙囪一樣的?”媽媽笑著說:“香爐是廬山上的一個山峰,叫香爐峰。”媽媽問我:“紫煙你覺得是什麼意思呢?”“我覺得是像紫色的煙霧吧。”“嗯,差不多的意思,瀑布邊上為什麼會有霧?”“噢媽媽,我知道了因為瀑布很大,所以會有很多水氣。那我就明白這首詩的意思了。”

  這首詩寫的是:陽光照著香爐峰升起的煙霧,遠遠的看著瀑布,從很高的山上,飛快的流淌下來,好像是天上的銀河從天上落下來了。 讀完這首詩,我好像看見李白站在山腳下看著美麗的瀑布,壯觀的景象。我都恨不得長個翅膀飛過去,看看廬山的瀑布。

  篇三

  愛國是一個人對自己祖國的一種誠摯的熱愛和深厚的情感,是一個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但作為一個涉世不深的我,一直認為愛國是高不可攀也是比較渺茫的事。最近,我又重溫三年級學的《望廬山瀑布》,對愛國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

  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是一首家喻戶曉、雅俗共賞、人人口熟之作。廬山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風景與文化勝地之一,有“無限風光”的仙人洞穴,有“天下奇觀”的飛流瀑布,還與遠處隱約可見的萬里長江和鄱陽湖,互為映襯,這一切自然而然地組成了一幅天然圖畫,不但如此,廬山還以它極為豐厚的歷史人文。古往今來,不知引發過多少文人的情懷,寫下無數歌詠詩篇,而李白的這首《望廬山瀑布》不過是一首小小的七言絕句,卻在眾多詩作中,雄視古今,獨佔鰲頭。

  詩的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看上去是對香爐峰的描寫,與瀑布的關係不大,但是我們須知,此詩不是單純地寫“瀑布”而是寫的“望瀑布”這一動態過程,所以這一句看似不起眼的輕描淡寫,它向讀者交待了瀑布所在的位置是在廬山上,香爐峰是在廬山西北,峰頂尖圓,終日煙雲繚繞聚散,如一個碩大的香爐,故稱為“香爐峰”。此句也點出瞭望瀑布的具體時間。因為在白天時分,“日照香爐”是望不到“生紫煙”的景觀的,只有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香爐峰上時,那山間的嵐氣才會呈現出一種難得的紫色。刻畫出仙鏡般的夢幻世界。

  到第二句時,詩人才把視線集中到山前的瀑布上,“遙看瀑布掛前川”,點明詩人是站在山腳之下,抬頭遠望。如果是近在眼前,那麼就會置身於瀑布的聲響、水勢之中,而完全是另外一番感覺了,不過那樣就會與題目中的“望”字脫節了。只有“遙看”,也就是遠遠地望去,那一刻也不曾停息,永遠帶著跳躍,遠望中的“廬山瀑布”。看似尋常的詞句,卻蘊藏了作者精心的構思與巧妙的組織。

  詩歌的而後半段轉用比喻和奇特的想象,每當人們欣賞瀑布之際,都難免會被其深深打動,更不要說是李太白,他與這種永不停歇,不顧一切地只管向下衝去的巨集偉景觀,具有與生俱來的心靈感應和共通之處。所以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才是“飛流直下三千尺,”這比任何詩人所能想象的都更加精彩,更為獨到,一個“飛”字,把瀑布奔騰跳躍的態勢描繪得恰到好處,“直下”一詞,既顯山勢之高,又見瀑水之急。而“飛流直下三千尺”恰恰是對廬山瀑布的最好描述。它給我們的感覺是一種特有的流動氣勢,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最後一句是全詩的精華所在,如果沒有這一句,《望廬山瀑布》詩可能就不會如此千古流傳、盡人皆知了。銀河是由無數顆星組成的,本來就是人們的想象浪漫之詞,瀑布又從"九天“落到”廬山,讓人恍惚覺得那銀河從九天傾瀉到了人間。但其神韻依然,光采照舊,不論在何處,都給人以浪漫的想像和無窮的魅力,此外,由於用了"疑是"一詞,愈發為全詩蒙上了一種恍恍惚惚、亦真亦幻的藝術色彩。

  全詩四句共用二十八個字,極為刻畫了瀑布的雄偉氣勢和壯麗景觀,抒發了詩仙李白對祖國河山充滿了熱愛激情。讀過《望廬山瀑布》後激發了我的愛國熱情。所謂“愛國”,顧名思義,就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