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反思

  《望廬山瀑布》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望廬山瀑布》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五組的開篇課文,這組圍繞大自然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畫卷,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展開教材編排。

  《望廬山瀑布》意在讓學生熟讀的基礎上知道: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雲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瀉,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多麼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我在仔細研讀了教材之後,將目標設定為: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二年級的學生學習重點仍然在識字、寫字上,而在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則為難點。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去哪些地方旅遊過,那裡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學生喜歡錶現自己,紛紛站起來說自己去過哪些地方,有什麼好玩的什麼好吃的,這個時候聽的同學也很認真,心裡十分的羨慕。於是我又問:遊玩的時候有見過瀑布嗎,瀑布怎麼樣,看到那樣的瀑布有什麼感覺?學生表達完自己的感受之後,直接揭題引出《望廬山瀑布》。

  二、讀誦課文

  1、瞭解李白,先生講,再幫忙補充。

  2、掃清障礙,主要解決生字。

  學生小組間互相幫助學習,然後檢查個別字朗讀,並通過為生字一字開花讓學生鞏固生字。這首古詩裡生字比較簡單,學生學起來比較輕鬆。

  3、理解古詩

  首先讓學生讀,讀通讀準古詩。

  接著幫助學生逐句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李白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可以通過給個別組詞理解字義,比如照就可以組為照射;學生理解香爐是指香爐峰,用簡筆畫配合手勢理解“生紫煙”;猜哪個字解釋為河***川***;“三千尺”是作者用誇張的方法,“銀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繪廬山瀑布的雄偉壯美。

  之後又讓學生讀,有感情的讀,讀出廬山瀑布氣勢磅礴的感覺。在熟讀的基礎上成誦。

  三、總結

  反思:這首古詩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通過“讀—理解—讀—誦”這4個步驟學習課文。在第一個讀中,學生做的很好,很快的解決了生字,還給生字找了一些課外的朋友。而在理解這一過程,也是本課教學的最難的部分,學生雖然可以用給字組詞,通過藉助課文插圖理解了詩意,但很難體會到作者李白想表達的那種對廬山瀑布的讚美,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為什麼會這樣,我個人分析了一下原因:部分學生沒有見過瀑布,部分學生見過卻沒有仔細觀察體會過,學生想象的能力有些弱。學生沒有很好的體會到這種感情,只是知道作者想要表達這種感情,所以後面的有感情朗讀也是比較失敗的,而最後的誦,在朗誦方面也是失敗的,而背誦是十分成功的,因為有部分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已經會背了。我想這次教學中,能夠使用多媒體課件,在引出課題之前讓學生觀看瀑布的飛流直下的視訊,聽聽瀑布所發出的巨響,在學生對瀑布的雄偉氣勢有所體會的基礎上再進行課文教學,效果會更好。

       望廬山瀑布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