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茶文化形成歷史

  作為日本人,茶是最受青睞的飲料。按照招待客人的傳統禮儀,用茶招待客人,以及其規矩作法被稱為“茶道”。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日本民族文化的形成期間,長期受大陸文化的影響,日本的茶道就是其中之一。茶在中國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傳說“三皇五帝”時神農氏“嘗百草”偶然間發現了茶具有解毒的功能,從而用作解毒的藥物和藥膳。到了兩漢、魏晉時期,飲茶習慣開始流行。唐朝時,著名“茶博士”陸羽著《茶經》促進了種茶、製茶、飲茶的發展。也正值此時,日本奈良時代***710-794***大批入唐求法的僧侶,在學習了中國政治制度和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將“茶藝”帶回了日本。當時,茶是非常高階的奢侈品,據日本《茶經祥說》記載:天平元年***729***聖武天皇曾用茶慰勞前往宮殿誦經祈禱的僧侶;20年後,天平勝寶元年***749***孝謙天皇亦效法先皇用貢品———茶來獎勵建業有功者。當時寺院的僧侶們也常用自產的茶侍奉朝廷王公貴族。《日本後記》中還有“弘仁6年***815***4月22日,入唐求法回國的僧侶永忠***743-816***為嵯峨天皇煮茶獻茶”的記載。到了鎌倉時代***1192-1336***,出生於神官家庭的僧侶榮西***1141-1215***使“茶藝”在日本得以廣泛傳播,榮西曾兩度入南宋求法,在浙江省天台萬年寺和寧波天童寺師從中國著名禪宗大使虛庵懷敞,1191年他第二次回國時帶回了天台地方的茶種,奠定了日本茶園種植的基礎。後來,他還參照陸羽的《茶經》,撰寫了《吃茶養生記》,全面宣揚茶以及飲茶的功效,被尊為日本的茶祖。

  但是,日本茶道中又溶入了許多日本特有的“幽、寂”民族文化精神。茶道聚會有「初炭」「懐石」***品茶前的簡單飯食或點心***「農茶」「後炭」「談茶」5個程式,這5個程式中都分別有著各自的禮節、禮儀和內涵。在幽雅的書房斗室裡,謐靜祥和的氛圍中,賓主同席,享受著心心相印的“和”的雅趣,在品茶過程裡不僅享用茶的甘香醇味,還要欣賞室內展示的精美書畫和古色古香的茶器具,在這遠離塵俗的時空裡,感受廣闊無垠的思維空間。因此,茶道聚會被譽為“享受綜合藝術和感受心靈淨化兩者完美結合的世界”。日本人從中國傳入茶和飲茶習俗,又將飲茶程式化、規範化,探求其藝術真諦。16世紀,千利休提取了提倡簡素的“寂靜、古雅”精神和有著珍惜一生中只有一次相逢之意的“一期一會”精神,從而完成了茶道。1.2日本的茶

  日本島國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除了地處寒冷的北海道之外,各地都適宜種植茶樹。在47個都道府縣中茶葉產量最高的依次是靜岡、鹿兒島、三重縣,著名的品牌有茨城縣的“久慈茶”、“猿島茶”;愛知縣的“西尾茶”;崎玉縣的“狹山茶”;靜岡縣的“靜岡茶”;三重縣的“伊勢茶”;京都府的“宇治茶”;福岡縣的“八女茶”;鹿兒島縣的“薩磨茶”等等。根據採摘時間的先後,日本茶分為“一番茶”、“二番茶”、“三番茶”。而“一番茶”為最好,並尤以當年最早採製的“新茶”為佳。民眾飲用最多的綠茶是“煎茶”,原本是提取了“抹茶”之後的下腳料,經過煎煮後更顯茶香味雅而得名。日本茶道用的是“抹茶”,即用蒸氣熏製青葉後快速乾燥、碾碎、去除葉莖等雜質、再次碾碎而成。

  眾多,但製作方法、待客形式卻大同小異。通常是客人進茶室時,手持一把扇子,落座前,首先要到日式房間所特有的“壁龕”處的掛畫前行禮。行禮時要把扇子放在面前,這是日本茶道的禮節。落座後,主人給客人送上時令點心,在客人吃點心的同時,主任開始“點茶”。其步驟如下:

  2.1擦試茶具:提取鍋中開水,斟入茶碗中,把茶碗加熱,然後用茶巾擦茶碗。在擦茶碗的同時,自己的心靈也得到淨化。這是日本茶道所特有的文化。

  2.2點茶:把茶***通常上茶葉末***放入茶碗中,用竹刷拌抹,直到起泡抹為止。

  2.3向客人讓茶:讓茶時女主人雙手捧起茶碗,按順時針方向旋轉茶碗兩圈,將碗上的花紋圖案對著客人。此時,客人首先向主人行鞠躬禮,以示感謝。

  2.4飲茶:客人要小口品茶,當飲到最後一口時,要飲出聲音,以表示味道好。然後按逆時針方向轉兩圈,一邊與主人聊天一邊欣賞圖案。這時如果客人默不作聲,就表示要再喝一杯,如果不想再喝了,就說“請收起來”。

  茶道各大流派定期舉行茶會,日本的婦女,除在學校學習茶道外,也自行舉辦各種茶會學習茶道。

  日本的茶文化禮儀

  日本的茶道品茶是很講究場所的,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茶室多起名為“某某庵”的雅號,有廣間和小間之分。茶居室一般以“四疊半”***約為9平方米***為標準,大於“四疊半”的稱為廣間;小於“四疊半”的稱為小間。茶居室的中間設有陶製炭爐和茶釜,爐前擺放著茶碗和各種用具,周圍設主、賓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接待賓客時,由專門的茶師按照規定的程式和規則依次點炭火、煮開水、沖茶或抹茶,然後依次獻給賓客。點茶、煮茶、沖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都要經過專門的訓練。茶師將茶獻給賓客時,賓客要恭敬地雙手接茶,致謝,而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動作輕盈優雅。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和禮儀,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鑑賞和讚美。最後,客人離開時需向主人跪拜告別,主人則熱情相送。

  茶道品茶還分為“輪飲”和“單飲”兩種形式。輪飲是客人輪流品嚐一碗茶,單飲是賓客每人單獨一碗茶。茶道還講究遵循"四規","七則".四規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與客人之間應具備的精神、態度和禮儀。“清、寂”則是要求茶室和飲茶庭園應保持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氣氛。七則指的是:提前備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應保持冬暖夏涼,室內要插花保持自然清新的美,遵守時間,備好雨具,時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