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操的由來是什麼

  體操是一種徒手或藉助器械進行各種身體操練的非週期性體育專案,通常習慣用“體操”來稱呼“競技體操”。?下面小編告訴你。

  競技體操的由來

  大約在4000年以前,在古埃及和克里特島上,體操是藝人們的表演節目。

  在克里特島的諾塞斯***古克里特島的一座城市***發現了一些壁畫,畫面上呈現了這樣一種情景:一些身穿鮮豔顏色戲裝的雜技演員正在做一套熟練而危險的體操動作,他們跑向一頭正向他們衝來的公牛,手突然緊緊地抓住了公牛的犄角,然後翻了一個漂亮的筋斗,就這樣他們坐在了公牛的背上。

  這些“鬥牛士”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競技體操運動員。現代競技體操始於18世紀的歐洲,分為德國體操和瑞典體操兩大流派。

  楊氏是德國體操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811年,楊氏在柏林附近建立了體育場,場內設有賽跑、跳躍、投擲、角力場地和單槓、雙槓、木馬、鞍馬、蕩橋、吊繩、攀登架等器械,吸引了社會各階層人士來此參加體育活動。

  之後,以德國體操和瑞典體操為主的現代競技體操於19世紀幾乎傳遍歐美國家,並在世界上迅速發展起來。

  1896年首屆奧運會即設有男子體操比賽,但早期幾屆奧運會專案比較雜亂。2

  0世紀20年代,國際體操聯合會將德國、瑞典兩大流派結合起來,確立了現代競技體操的專案。

  國際體操聯合會決定,從1997年起,體操比賽取消規定動作,因而從2000年在悉尼舉辦的第27屆奧運會開始,體操專案比賽也取消了規定動作。

  體操是一種徒手或藉助器械進行各種身體操練的體育專案。

  “體操”一詞源於古希臘語,其義大利語為“裸體技藝”,因為他們當時都是赤身裸體進行操練的,後被歐美國家採用。

  我國則稱為“體操”。它的含義和內容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

 

  現代體操的正式名稱是競技體操,它是體操的一分支,而又簡稱為體操。

  這是一項在規定的器械上,完成複雜、協調的動作,並根據動作的分值或動作的難度、編排與完成情況等給予評分的運動。

  現代體操起源於18、19世紀。當時歐洲先後出現德國、瑞典、丹麥等體操流派,它們不僅推動了體操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也為現代體操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把體操列為正式比賽專案。

  目前,國際上的大型體操比賽有世界盃賽、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體操賽。國際和國內的大型體操比賽一般包括三種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絡的比賽,即團體賽、個人全能賽和單項賽。

  競技體操的基本規則

  預賽中, 運動員同時爭奪團體和個人專案的資格。團隊得分是各個專案得分的總和。現今這個週期***至2011年***團體實行654賽制,即每隊6人,每項上場5人,最高4個成績計入總分。團體總分前8名進入團體決賽;男子6項/女子4項總分前24名進入個人全能決賽;各單項得分前8名進入各單項決賽。每個國家最多派兩名選手參加各個人專案決賽,若有國家超過3名選手進入某項決賽,則取前2名,第9名***全能25***進入決賽,依此類推。若有選手參加跳馬預賽,則以第一跳成績計入團體和全能成績。

  團隊決賽,得實行633賽制,每項上場3人,3人分數都計入總分。

  單項決賽一般分2天比,男子自由操、鞍馬、吊環、女子跳馬、高低槓第一天比,男子跳馬、雙槓、單槓、女子平衡木、自由操在第二天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