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反思方法可有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相法、檔案袋法等等,八年級數學教師怎麼做好反思工作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講解、提問、演示、指導學生練習、記筆記等,都要適當分配時間與調控。因此時間結構把握不好,就會出現下面問題:1 表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先緊後鬆。由於一節課的前半部分浪費了寶貴時間,教學任務來不及完成,只好在後半節課快馬加鞭,本來應由學生回答的問題也由教師代勞了,本應安排的探索過程也省掉了,由教師直接給出結果。有的乾脆拖堂。2表現在上新授課時主次不明,新授課要處理好新知識和舊知識的關係,對舊知識的複習內容過多、過細、時間拖得太長,那麼勢必會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在時間佈局上顯得主次不分。3 表現在一節課上用同一種調子、同一種速度。同一種調子,同一個速度是主次不分,不分強弱初二數學教學反思初二數學教學反思。對非重點內容要加快速度,對重點、難點內容要放慢速度,加重語氣。4、“少講”就是“精講”,“精講”就是“少花時間”。

  反思一:教師要合理安排一節課的組織教學、檢查複習、教學新知、鞏固練習、課堂小結和佈置作業等課堂教學環節的順序和時間分配。在一堂課中,要特別精心用好前20分鐘左右的“黃金”教學時間,用於講解新知、重點、難點內容,忌用黃金時間“去炒隔天的夾生飯”,保證學生有充分時間去當堂自學、練習、鞏固新知,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不要搞拖堂教學,下課時的聽課注意力最為渙散,效率最低。

  反思二:課堂結構的安排,要主次分清,快慢得當。

  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的深度、難度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合理分配時間段,合理把握教學節奏,有的課可適當加快節奏,有的課則需放慢節奏,有的內容易少花時間,有的內容則應多花時間;對於一堂課而言,各個教學環節可有不同的節奏,開始時的基礎訓練,可以緊鑼密鼓,營造一種熱烈的氣氛;使學生儘快集中思維,進入狀態,當學生探得新知,總結規律時,則應放慢節奏。當學生理解了概念、規律、進行鞏固練習時,又可適當加快節奏。總之,一堂課如果一直保持快節奏,那麼學生思維的弦始終處於緊繃狀態,從而造成過度的緊張疲勞;如果一直處於慢節奏,那麼課內會出現鬆散,疲沓,瞌睡的局面。

  因此,一堂課內應視需要,時而似快馬奔騰,時而似閉庭信步,使學生的思維有張有弛,快慢相間,提高效率。

  反思三:“少”是相對於“多”而言的,“精”是相對於“雜”或“粗”而言的,所謂精講,就是教師在充分把握教材、大綱和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講解精僻透徹,畫龍點晴,抓住實質和關鍵,講在點子上

  初二數學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因而“精講”不在於量上,更重要的在於質上。難道講5分鐘是精講,講30分鐘就不是精講?更不是以花時間的多少來衡量的。而要看當講不當講。有些內容很簡單的課,講5分鐘不為少;而內容較難的重點章節,講30分鐘不為多。如果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抓不住要害,講不在關鍵處,即使講得再少也不能算“精講”。

  篇二

  不知不覺,一學年又要過去了,我對前階段的教學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教學模式,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 自我提問

  在教學中,應經常進行自我提問,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儘管我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我要根據學生的反饋資訊,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執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三、行動落實

  如“合作學習,小組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四、教師間需互相學習

  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遇到偶發事件,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就象我校開展各科教師互相聽課,人人蔘與,人人蔘評,這就給我們教師進步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

  五、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篇三

  初二上學期很快就要過去了,回顧一學期的數學教學,沒有多少成功感,期間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吸取了很多的教訓。下面具體談談我們的一些工作方法以及我們的困惑。

  一、本學期的教學時間較長,期中考試卻只有兩章內容而期末考試卻有四章內容,教材的不足和問題大大的增加了我們初二教師的工作量,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而且本教材不適合學生自學,它的知識點迴圈上升,本意是好的,但對學生的基礎要求太高,如整式的乘法中,學生對整式的加法一點不會,他們的無心向學與教材的安排有很大的關係。本教材的許多重要的知識點內容和時間不夠,因式分解2個課時這種好像簡單的,實際上是學生學的最差的,4節課才能解決問題的。

  二、重視教學交流。好方法大家資源共享,難題困難大家一起解決。每個人上完課後都會找機會談談自己這節課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們有沒有什麼特別好或不好的反應;出現了哪些新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大家再商量著還有沒有更好的講解方式,以便讓還沒上這課的其他老師能吸取經驗,更好地把握教材,這是我們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碰到特別難以把握的問題,我們會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們請教。有時設想的教學方法和現實的教學效果會有很大差異,這時我們會做一下教學實驗,就是大家討論一種認為比較可行的教學方式。在每次聽課中,我們都綜合學生們的反應、授課老師的自我評課、聽課老師們的意見再加以完善,其他老師再上時,爭取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這樣的教學實驗我們做的很多,效果還不錯,大家都覺得收益非淺。在教學中也有很棘手的地方。儘管我們在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喜歡數學、主動學習數學,但時下的學生厭學情緒很濃,而且學生間的層次拉得很大,一群后進生的教學成為一個難點。怎樣縮小差距,讓每個學生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些都成為我們工作的瓶頸。不過我們相信事在人為,沒有跨不過的坎,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反思,在領導和老師們的幫助下,一定可以攜手走過數學的沼澤,到達了一片數學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