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師教育敘事

  教育敘事主要是以講解教育故事為主的敘事,那麼美術教師在教育中有怎樣扥故事發生呢?有怎樣的領悟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小學美術教育敘事

  今年的我剛剛邁入教師職業,正式開始美術這門學科的教學已經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裡,我始終懷著謹慎而端正的態度對待這門學科,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認真備好每堂課,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教好學生,當然剛剛踏入這個崗位需要學習的很多,但我絲毫不感覺到這門在別人眼裡的“副科”是多麼的輕鬆,相反,由於環境限制和不受重視,在課堂教學中遇到了不少挑戰。

  小學美術教科書上,每一課都只有幾張插圖,其他的內容就比較少,所以上一堂課就需要很多的準備。在備課中,我力爭以充實的內容來吸引學生,通過聽聽、說說、玩玩來培養學生的興趣。部分班級有多媒體最好,可以通過課件展示,既能讓學生直觀的感知到事物,也調動了他們的好奇心,提高課堂效率。但由於部分班級多媒體的損壞,只僅僅通過講解書本中的內容是無法貫徹整個課堂,這就給上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所以課下我會收集很多相關資料打印出來,儘可能的讓學生能在課堂多看,通過不同的途徑的展示,讓他們能集思廣益,開啟大腦思維格局,儘可能的發散自己的想象力,並能夠動手錶現出來。

  課堂上,美術教師還要做到控制課堂和駕馭課堂,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課堂常規紀律還是主旋律,但是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見到喜歡的東西和有趣的東西興奮起來很難像成人一樣懂得剋制,記得有一次是上《圓的世界》一課,我挖空心思蒐集了好多各式各樣的關於形狀的圖片,當我為同學們展示的時候,哇!滿堂歡呼,文靜一點的孩子只會說一聲:“哇!好漂亮!”調皮搗蛋的孩子就會大笑著說:“哇!”並開始大呼小叫,這時候課堂紀律就出現了危機,學生很多,整個教學就無法進展,因此,教師要有駕馭課堂氣氛的能力,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以“向這位小朋友學習,她做的真棒!”等等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安靜下來。 有時候完成一部作品是需要小組合作完成的,在完成過程中是必要進行溝通交流,所以有時候課堂上看似會成為亂課,我會播放一些學生聽的音樂,這樣他們會更多的注重於創作,閒話說的也少,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上開動腦筋,善於掌握課堂的的節奏和氛圍。

  美術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當然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裡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

  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在外國有些學校,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 還有,評價學生作品的時候,美術學科不像其他學科是非常客觀的,美術作品很大程度上主觀色彩很濃,教師要做到評價的多元化,輔導的時候也要有個性的有區別的輔導學生。學生的表現力是多姿多彩的,美術教師要挖掘學生的內心世界,多鼓勵多支援多尊重學生的創作,最主要的是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欣賞孩子們的作品。

  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我經常在課堂中要求孩子要勇於動手錶達自己的所想所感,而不僅僅是侷限於他的線條和造型的表現的準確性來判斷一幅作品的好壞,我認為只要是敢於畫出來的孩子都很棒,相對於小學生而言,最主要的不是約束和捆綁,而是繪畫帶來的快樂,讓她自己沉浸在繪畫的樂趣裡,畫自己所想,充分的展現自己的想象力是很快樂的一件事。

  在教育的長河中,我們伸手可觸的地方,就是工作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只有把握住每一個細節,我們教育的田野,才會蓬勃著碧綠的春意,喧騰著生活的甜蜜,流淌著生命的魅力。只要我們真心對待每一個學生,收穫的都將是一張張笑臉。

  篇二:初中美術教學敘事

  美術教育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是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徑。在美術教學中,我嘗試從合作活動教學,採取參與式、互動式和交流式的授課形式進行了探索。

  在教學《我為校園添色彩 紙雕的設計與製作》一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反覆研讀教材,組織學生收集資料,準備相關的製作材料、工具,選擇雕塑作品的圖片,精心製作課件等等,教學的設計理念是注重培養髮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

  為了提高學生的製作熱情,幫助學生的造型構思,我用幻燈播放了一段用紙製成的各種各樣的雕塑作品造型,學生們被這些奇異的紙造型吸引住了,“這些真是用紙做的嗎?太奇妙了!”“同學們,今天我們利用現有的材料,圖畫紙,彩紙,吹塑紙等,來為自己的美麗校園設計製作一雕塑作品,為美化我們的校園出一份力量。”,我及時的匯入了主題,同學們躍躍欲試,,製作慾望很強烈。

  學生們快速的分成幾個小組,熱烈的討論起來,出謀劃策,熱情高漲。很快,學生們按照自己的構思動手製作起來,有的同學還畫出了草圖。一切都按照我的教學設想進行著。我開始巡視著,觀察學生們製作的進展情況。第一組的同學設計的是用紙捲成小棍的形狀,再進行拼接,組合成造型獨特的螺旋狀的現代雕塑造型。我及時地給與了肯定。第二組的同學是用彩色的卡紙做成一個大的長方體,再用小的四面錐體粘在周圍,造型很獨特,構思新穎,很有創意。第三組是用吹塑紙剪成六邊形,在邊沿上剪出小口,互相插在一起,拼接成風車形狀的小雕塑造型,啊,構思太巧妙了,我及時地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們,並讓出點子的同學說說他的構想,他說,:“我的靈感來源於兒時的玩具遊戲”,同學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有的同學還說,“我也喜歡玩這類玩具”,哈哈,同學們參與的熱情更高漲,我心裡很得意。第四組,第五組„„„當我走到後面時,有一個同學自己單獨坐在位子上,沒有和同學們組成合作小組,我連忙走過去,親切地問:“你怎麼了,為什麼沒和同學一起”他小聲的說:“我自己能行”我的天!

  課前我是反覆叮嚀分組合作的,他怎麼這樣做?在其他班試講時也沒出現這種情況,課前我也沒預想到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怎麼辦?我又耐心的小聲對他說,你能不能參加到同學中去,人多力量大嘛。可他很固執,一動沒動,沒有改變的意思。我心裡又急有氣,但我沒辦法,只好說:“那你就繼續吧!”我走開了。在後面的教學中,我一邊參與到學生中去,幫助他們解決在製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一邊觀察著他的進展情況。

  課的結尾,同學們都爭相恐後的把他們的作品擺放到講臺上進行展示,準備著推薦一個代表來講解作品的造型特點與創作意圖,只有那個同學還在忙綠,額頭上滲出了小小的汗珠,本來我打算的是不管他,讓他獨立完成作業,體會下勢單力薄的滋味,按照我的教學計劃一節課一個人完成任務是很困難的,本節課教學的支點就是體驗集體合作的力量,體現集體智慧的成果,可是他沒親身體會到合作的快樂,也就是說這節課對於他來說是失敗的,怎麼辦,我靈機一動,對身邊完成作品的幾個同學小聲說了幾句,„„„.

  快下課了,同學們興高采烈的講解著自己得意的作品,生怕被別的組比下去,那個同學的作品也擺上來了,我特意讓他發言,講一講自己的創意,他羞澀地說:“本來我在上課前就有一個巧妙的設想,我想獨立完成,給老師和同學一個驚喜,但我自己一節課是根本完不成的,多虧同學的幫助,還給我出了點子,使我的雕塑造型更豐富了,我今天體會到了人多力量大的含義。”

  課結束了,我在反思,這節課最大的亮點就是抓住課堂的突發事件,教師順學而教、因勢利導的教學智慧。課堂教學過程具有不確定性和多變性。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隨時會出現許多始料不及的現象和問題。教師既要在課前作好充分的準備,儘量考慮到課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想好對策;又要善於捕捉和利用課上發生的寶貴課程資源,活用教案,不能把教案當成禁錮自己、禁錮學生的巢穴。

  篇三:

  藝術源於勞動、源於交流、源於娛樂活動,而興趣的發現與培養也正是在這中勞動和活動中建立並達成的。所以只有讓學生在自己高高興興地參與實踐中,才能使得他們的思維高度集中,創新的火花迸發,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把課堂知識掌握了。

  這學期我又開始教美術了,這是我的老本行。我把學生們的作品都精心儲存著,我可以在其中感受學生們的成功,孩子們也可以在那裡找到心喜、找到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這些作品就是學生們勞動與活動中收穫,每次學生們看見了自己的作品,都異常興奮。這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繪畫積極性,上課的紀律更好了,學生們的創作熱情更高了,一幅幅學生作品漸次湧現,讓我應接不暇,愛不釋手。

  有一天,一個學生在聽到我給的良好的評價之後,想我提出了一個請求:“老師,我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送給我的語文老師嗎?”我看了看手中的這個學生的作品,又看了看孩子懇切的眼神,我微笑著把他的作品遞給他:“老師肯定會特別高興的!”學生拿著自己的作品,蹦蹦跳跳地回到座位上。我看著學生的背影,為這個學生感到高興。因為,這個學生體會到的是經過自己一番努力之後獲得的成功,而他沒有獨自品味這份成功,而是想著把自己的快樂與幸福與老師分享,這不僅是學生的自豪,也是作為美術老師的我的自豪。我被學生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而感動,想我們每一個人是不是都應該把自己的成功和人一起分享。我也感動於自己的一顆敏感的心,能夠從教學生涯中的點滴小事,有所感悟,有所體會,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學生一起成長、發展。

  我們教師每天與學生接觸,每天都應該以一顆細膩的心面對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傾聽,用心感受,把自己和學生融為一體,才能夠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那是至善、至真與至美,那師生熔爐與共的最好的境界。教師從教的心情愉快,學生學習的心情愉快,師生之間的交往愉快,那樣何愁教育的質與量呢?

  教師要帶著一顆師心而來,師心裡面也要有童心、愛心,這樣就會感動學生,感動自己。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常思考:素質的培養在於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而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源於興趣,興趣是創造的動力。教師要在教學上利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把興趣作為點燃智慧火花的導火索,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潛力,使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學習的動力,才能製作出更多成功的作品,進而激發出更大的學習潛力,同時更多的鼓勵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作為美術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根據學生自己的需要來設計美術課堂的教學,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在良好的情緒中通過豐富新穎的教學內容、方法等不斷獲取新知識,創造新作品,把學生帶入美妙的學習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