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複習資料成語

  成語是高考語文必考的基礎知識,要做好成績知識的積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成語複習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語文成語複習資料一

  1.哀兵必勝: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後指因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

  2.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妨害。原來指悲傷不至於使人傷害身心。後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也比喻做事情適中,沒有過與不及之處。

  3.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4.愛恨情仇:充滿恩愛與仇恨的複雜感情糾葛。多用於影視等文藝作品的情節介紹。“一流的製作,豪華的陣容,加上跌蕩起伏的精彩劇情,扣人心絃的愛恨情仇故事,讓多少電視觀眾大飽眼福。”***新浪娛樂***“提起當初被迫離開新浪的種種愛恨情仇,王志東仍無法完全釋然”***《北京晨報》***“英雄美人的愛恨情仇是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最動人的註腳。”***《北京晚報》***

  5.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為喜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6.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不忙;步,行行;當,當作。古代貴族出外都要乘車,因此用安步當車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在多用於表示不乘車而從容步行。

  7.安貧樂道:安貧,安於貧困;樂道,以守道為樂。處於貧困境地,仍以守道為樂。這是儒家提倡的態度。

  8.安身立命: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託。

  9.安時處順:安於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於現狀。

  10.安土重遷:重遷,把搬遷看得很重。在家鄉住慣了,不願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11.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詞,代人或事;素,平常。對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靜得跟往常一樣。現在也指對錯誤的言論和行為不聞不問,聽之任之。

  12.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門類、秩序;就,歸於。原來指寫文章結構安排得當,造句、選詞合乎規範。現在指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式做事。有時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闖勁。

  13.按圖索驥:索,尋找;驥,好馬。原來比喻辦事拘泥於教條,現在也指照線索去尋找事物。

  14.暗渡陳倉:指稱作戰時在正面迷惑敵人,在側面突然襲擊的策略;還用以比喻暗中進行的活動***多指男女間不正常的行徑***

  15.暗送秋波: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指暗中眉目傳情。後用以比喻獻媚取寵,暗中勾搭。

  16.暗箱操作:利用職權暗地裡辦事***多指不公正、不合法的***。

  17.黯然銷魂:黯然,心情沮喪的樣子,銷魂,靈魂離開了軀殼。心情沮喪得好象失去了靈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或愁苦。

  18.昂首闊步:抬起頭邁開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如:新郎~,在他身邊邁著鴨子步,為的是顯擺他那馬靴和銀馬刺。***老舍《鼓書藝人》二十四***

  19.凹凸有致:①形容女性身材曲線起伏。②形容某些事物表面或造型精巧玲瓏、曲線流暢。

  20.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飢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餵食。

  21.八面來風:來自孔太的歌曲《八面來風》。比喻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意見和其他資源。  22.跋前躓後:本指狼向前進就踩住了自己的頸肉,向後退又會被自己的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23.白駒過隙:白駒,原來指駿馬,後來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時間過得飛快,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一閃而過***見於《莊子?知北遊》***。

  24.白雲蒼狗:唐朝書生王季友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貧寒,拋棄了丈夫而去,外界不明真相,紛紛指責王季友。杜甫為王季友鳴不平,特作《可嘆》詩一首:“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感嘆世事變化莫測。

  25.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百尺竿頭,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養到極高的境界。後來泛用以鼓勵人們不要滿足於取得的成就,還要繼續努力,不斷前進。

  26.百裡挑一:一百個當中就挑出這一個來。形容人才出眾。

  27.百身何贖:百身,意為死一百次;何,怎麼;贖,抵罪。意思為自身死一百次也換不過來。比喻對死者極其沉痛的哀悼。

  28.百無聊賴:聊賴,依賴,精神上的依託。後來表示思想情感沒有依託,精神空虛無聊。

  29.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原指馬陸這種蟲子被切斷致死後仍然蠕動的現象現用來比喻人或集團雖已失敗,但其勢力和影響依然存在。貶義。

  30.稗***bài***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專給帝王述說街談巷議、風俗故事,後來稱小說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泛稱記載逸聞瑣事的作品為稗官野史。

  31.班荊道故:班,鋪開;荊,黃荊,一種灌木;道,談說;故,過去的事情。用黃荊鋪地,坐在上面談過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話舊情。

  32.阪上走丸:阪,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滾動;丸,彈丸。形容形勢發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滾彈丸一樣。

  33.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34.抱殘守缺:抱,堅持不放。守住陳舊、殘破的東西,不肯放棄。原來比喻泥古守舊,現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35.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

  36.暴虎馮pín河:暴虎,徒手搏虎;馮河,徒步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

  37.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殘暴;恣睢,放縱,任意幹壞事。

  38.暴殄tiǎn天物:暴,損害糟蹋;殄,滅絕;天物,指草木、鳥獸等。原來指滅絕各種自然生物,後來泛指任意損害、糟蹋物品。

  39.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40.笨鳥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41.畢其功於一役:畢,盡,完成。一次戰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幾項任務都完成了。

  42.閉門造車:原來是按統一規格,關起門來造車子,用起來自然合轍。後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問客觀實際,不進行調查研究,單憑主觀想象處理問題。

  43.敝帚千金:敝,破舊。自家的一把破掃帚,卻把它看得價值千金。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非常珍視。注意“敝”的寫法。

  44.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然不好,但自己非常珍惜。

  45.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闢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業的艱苦。

  46.避實就虛:指避開敵人的主力,找敵人的弱點進攻。又指談問題迴避要害。

  47.髀***bì***肉復生:髀:大腿。因為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

  48.鞭辟入裡:鞭闢,鞭策,激勵;裡,最裡層。意思是要學得切實。現在多用於形容言辭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徹。

  49.鞭長莫及:本意為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上。後用以比喻力不能及。

  50.便biàn宜行事: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斟酌處理,不必請示。

  51.表裡山河:內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勢險要。

  52.別出機杼:機杼,織布機,這裡比喻作文的命意構思。比喻寫作不因襲前人,開闢新路。

  53.別出心裁: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54.別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

  55.別具一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56.別具隻眼:比喻有獨到的見解。

  57.別開生面:原意是凌煙閣裡的功臣畫像本已褪色,經曹將軍重畫之後才顯得有生氣。比喻另外創出一種新的形式或局面。

  58.別樹一幟:比喻另創一家或另創局面。

  59.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60.別有天地: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61.冰山一角:“冰山”原比喻不能長久依賴的靠山。現在多用作“事物暴露出來的部分”。“冰山一角”含有所暴露出來的部分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的意思。

  62.波瀾不驚: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現比喻局面平靜、形勢平穩,沒有什麼變化或曲折。

  63.波濤洶湧:比喻熱烈的場面、激烈的競爭、嚴峻的考驗等,都含“很不平靜”的意思。與“波瀾不驚”反義。

  64.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65.不逞chěng之徒:不逞,不如意,慾望沒能滿足,以後就稱犯法或搗亂鬧事的人為不逞之徒。

  66.不齒於人類:齒,並列。

  67.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68.不動聲色: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靜。

  69.不孚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貶義。與“不負眾望”、“深孚眾望”為反義詞。

  70.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71.不歸***之***路:來自臺灣用語。②生活或工作中永不後悔的抉擇。②無法後退的選擇。③走向死亡的道路。當前此義用得較多。

  72.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即,接近。

  73.不解風情:不懂得男女之情。

  74.不經之談:經,通常的道理;不經,不合道理。形容荒唐無根據的話。

  75.不脛jìng而走:脛,小腿;走,快跑。沒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傳播、流行。

  76.不絕如縷:象用一根細線連著,形容極其危急。現在也形容聲音細微而連綿不斷。

  77.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削除,修改。

  78.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一般加“忙得“”打得”等。

  79.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比喻,使明白。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80.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藥。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81.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強調神祕奧妙。

  82.不可向邇:不能接近。

  83.不可終日: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84.不稂***láng***不莠***yǒu***:稂,狼尾草;莠,狗尾草。稂莠都是同穀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沒有出息。

  85.不倫之戀:來自第7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獎《不倫之戀》的片名***IntheBedroom,***。泛指不符合道德倫常的愛。

  86.不落窠kē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注意:“窠”不能寫成“巢”。

  87.不期而遇:指沒有約定而意外地相遇。

  88.不容置喙huì:置,安放;喙,嘴。不許插嘴。

  89.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90.不速之客:速,邀請。沒有經過邀請而突然到來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91.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92.不瘟不火: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不急促。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93.不肖子孫:不肖,不像,不賢。指不能繼承祖、父事業或違背祖、父遺志的子孫。

  94.不修邊幅: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比喻儀表、衣著、生活作風。原來形容為人不拘小節,後來也形容不注意衣著、容貌的整潔。

  95.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夠。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滿足。後來指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現一次。

  96.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意。然,對,正確。

  97.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註意。

  98.不亦樂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樂的嗎?”現用來表示程度極深。

  99.不易之論:易,更改。完全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100.不虞之事:虞,預料。沒有料想到的事。

  高考語文成語複習資料二

  101.不虞之譽:沒有意料到的讚揚。

  102.不知所云: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103.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自謙說法。

  104.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準則。訓,準則。

  105.步步為營:軍隊每向前推進一步就設下一首營壘。形容防守嚴密,行動謹慎。

  106.步人後塵:後塵,走路時後面揚起的塵土。跟在別人後面走。比喻追隨、模仿別人,走上別人走過的老路。

  107.擦肩而過:雙方近距離相對而過***差點碰著或差點遇上***。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

  108.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109.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佔吞併。***蠶、鯨,名詞作狀語***

  110.慘淡經營:***年北京卷***慘淡,費盡心思;經營,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形容費盡心思於謀劃和從事某項事情。

  111.滄海橫流:滄海,指大海;橫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盪不安。

  112.滄海桑田: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遷巨大。

  113.滄海一粟***sù***:大海中的一粒穀子,表示非常渺小。

  114.滄海遺珠:大海里的珍珠被採珠者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115.藏頭露尾: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不把真實情況全部講出來。

  116.操刀必割:比喻辦事必須及時,要不失時機,當機立斷。

  117.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樣。指反動統治階級輕視人命,任意殺戮。

  118.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謹畏懼或憤怒的樣子。

  119.曾幾何時:時間沒有過去多久。

  120.差強人意:差,稍微,比較;強,振奮。原來指還算能振奮人的意志。。《後漢書?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現在表示大體上能夠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121.蟾宮折桂:蟾宮,月宮;折桂,指人考中進士。舊時指人登科。

  122.長篇累牘:篇幅很長,內容很多。清?黃宗羲《陳令升先生傳》:“高會廣座,有所徵引,長篇累牘,應口吟誦。”

  123.長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後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於鑽營,會走門路。《韓非子?五蠹》:“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124.嘗鼎一臠:品嚐鼎鍋中的一塊肉就可以推知整鍋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據部分可以推知全體。

  125.車載斗量:或以用車載,用斗量。形容數量很多,不足為奇。《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126.塵埃落定:原是一部長篇小說***作者阿來***的書名,曾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塵埃雖然在空中飄浮,最終要落到地面,比喻事情經過許多變化,終於有了結果;或經過一陣混亂後將結果確定下來。

  127.陳言務去:陳言,陳舊的言辭;務,務必,一定。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多指寫作時排除陳舊的東西,努力創新。

  128.晨鐘暮鼓:寺院裡早晚用來報時的鐘鼓。後用來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來比喻讓人警醒的語言。

  129.瞠目結舌:瞪著眼睛說不出話。形容窘迫或驚呆的樣子。

  130.成竹在胸: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131.誠惶誠恐: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漢?杜詩《乞退郡疏》:“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惶,害怕。原來是封建臣子對君王上奏的套語,表示尊敬、服從,又恐懼不安。現在用來形容尊敬、服從或不安的樣子。帶有貶義。

  132.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殃,災禍;池,護城河。比喻無緣無故受連累。

  133.城下之盟:因敵人兵臨城下,而被迫簽定的屈辱性的條約。

  134.乘勢而上:利用有利的形勢求得發展。

  135.魑chī魅mèi魍魎wǎngliǎng:傳說中的妖怪,現在用來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

  136.充耳不聞:充,堵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存心不聽別人的話。

  137.重chóng振雄風:在一度落後、衰退、沉寂之後,重新發達興旺起來。與“雄風不再”相對。

  138.重整旗鼓:比喻失敗之後,整頓力量,準備再幹。

  139.抽薪止沸:抽去鍋下的柴草來停止鍋裡開水的沸騰,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與“釜底抽薪”同義,與“揚湯止沸”***比喻方法不徹底。***相反。

  140.出類拔萃: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141.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142.出神入化:極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地。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聖嘆:‘真正出神入化之筆’。”化:化境,奇妙的境界。如:十方國土,是佛化境。——《華嚴經》疏。

  143.出水芙蓉:原來比喻詩歌寫得清新,後來比喻女性的美麗。

  144.初出茅廬: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三國演義》第三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145.礎潤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溼潤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是有徵兆的。

  146.處心積慮:形容蓄謀已久。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穀梁傳?隱公元年》:“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

  147.處之泰然:若無其事的樣子。形容自理事情沉著鎮定。也指對待問題毫不在意。

  148.穿針引線:使線的一頭通過針眼。比喻從中聯絡、拉攏。

  149.吹毛求疵cī:求,尋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錯誤。

  150.春風化雨:能長養萬物的風和雨。後用來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

  152.春秋筆法:孔丘修訂《春秋》語句中含有褒貶。後人就指文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為“春秋筆法”。

  153.椿萱並茂:比喻父母健在。漢?牟融《送徐浩》詩:“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

  154.脣齒相依:嘴脣和牙齒互相依靠,不能離開。比喻關係密切,互相依存。

  155.脣亡齒寒:嘴脣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係密切,厲害共同。

  156.椎chuí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切得哭不出聲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淚一樣。形容悲痛到了極點。

  157.綽約多姿:形容女子體態的美。

  158.從長計議:用較長的時間慎重考慮、仔細商量。

  159.從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160.從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規勸,如同水流向下那樣迅速而自然。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161.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輕而易舉。也比喻摧毀腐朽勢力的強大氣勢。《晉書?甘卓傳》:“將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

  162.蹉cuō跎tuó歲月:蹉跎,時間白白過去。形容虛度光陰。

  163.厝cuò火積薪:厝,安置。置火種於堆積的柴薪之下。比喻危機已伏,尚懵然未覺。也比喻潛伏著很大危險。

  164.錯彩鏤金:錯,塗飾;鏤,刻。塗繪五彩,雕刻金銀,裝飾的十分工麗。形容文學作品詞彙絢爛,十分華麗。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

  165.大處落墨: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166.大吹大擂:許多樂器同時吹打。比喻大肆宣揚。元?王實甫《麗春堂》第四折:“賜你黃金千兩,香酒百瓶,就在麗春堂大吹大擂,做一個慶喜的筵席。”

  167.大跌眼鏡:指對出乎意料的結果或不可思議的事物感到非常驚訝。來自臺灣用語。

  168.大而無當:雖然很大,但不實用。

  169.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為見識廣博。指學識淵博或專精於某種技藝的人。

  170.大放厥詞:厥,其,代詞,他的。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在指大發議論,多是貶義。

  171.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樣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婦和剝削者。

  172.大惑不解: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莊子?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173.大快人心: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174.大氣磅礴:形容氣勢浩大。

  175.大器晚成:指能擔當大事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比較晚。

  176.大巧若拙。真正靈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

  177.大聲疾呼:大聲呼喊,引起人們注意。

  178.大是大非:屬於政治原則性的是非問題。

  179.大相徑庭: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

  180.大言不慚:說大話,不感到難為情。《論語?憲問》:“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宋?朱熹注:“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踐其言,其不難哉!”

  181.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鋒芒,表面看來好像很愚笨。多含褒義。

  183.待價而沽ɡū:沽,出賣。等待高價出售。舊時比喻某些人等待時機出來作官。

  184.單刀直入:原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後比喻說話直接了當,不繞彎子。

  185.殫精竭慮:耗盡精力,費盡心思。竭,用盡;慮,思索。

  186.簞食sì壺漿:簞,古代盛飯的竹器;食,食物。古時候老百姓用簞盛飯,用壺盛湯老歡迎他們所擁護的軍隊。後來用此形容軍隊受歡迎的情況。

  187.簞食瓢飲:一簞的食物,一瓢的飲料。古代指貧苦的生活。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188.彈冠相慶: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189.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勇於承擔,不謙讓,不推託。仁,正義,正義的事,引申為應該做的事。《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190.黨同伐異:指結幫分派,偏向同夥,打擊不同意見的人。《後漢書?黨錮傳序》:“自武帝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

  19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正氣。魔:邪氣。本是佛家告誡信徒勿受外界誘惑之語。意謂正氣難以修得,而邪氣卻容易高過正氣。後比喻為正義而奮鬥,必定會受到反動勢力的巨大壓力。也比喻有了成就以後,困難會更多。又比喻新事物興起,不久又會有更新的超出其上。

  192.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談,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對殘暴統治的憎恨和恐懼。

  193.道貌岸然:道貌,正經、嚴肅的外貌;岸然,嚴肅不易接近的樣子。形容外貌嚴肅正經。現多用貶義。

  194.得隴望蜀:既佔領了隴地,又想進佔蜀地。比喻貪得無厭,含貶義。

  195.得意忘形: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

  196.得意忘言:原意是言詞是表達意思的,既然已經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詞。後比喻彼此心裡知道,不用明說。

  197.得魚忘筌quán:筌,捕魚的竹器。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後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

  198.燈紅酒綠:原形容盡歡的場面,現多用來形容奢侈糜爛的生活。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玉生***側著頭想了一會道‘燈紅酒綠’好嗎?”

  199.登峰造極:比喻學問、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200.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