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教案

  按新課程標準來看,完整的備課應該是教學前的預案加教學中的記錄、調適加教學後的反思。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詩兩首

  一、所在第一單元

  二、授課學時2課時

  三、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道德、情感、價值觀: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難點:

  1、理解兩首詩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學習詩人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

  2、理解象徵與比喻的區別。

  四、教學手段與方法:自讀法

  五、教學準備:預習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六、教學過程:

  ***二***

  第一課時

  匯入:

  大家已經接觸到了許多詩歌,那麼在上課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詩歌?”詞典上的解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有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我認為詩歌的最大特點就是表現了一種美的追求。《荷馬史詩》表現了一種悲壯雄闊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現了一種心有靈犀的美,即使是《惡之花》《死水》這樣的詩篇,寫了種醜惡的事物,也是為了表現對逝去的美的留戀和對現實毀滅美的憤慨,這是一種追求之美。同樣,我們可以從抒發個人情感的愛情詩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寫人生哲理的詩歌也同樣是美的樂園。我們學習這兩首詩歌,首先要去體會這種詩歌的美,通過我們的朗讀,通過我們的體會,通過我們的品味來感知這種美。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俄羅斯文學博大精深,在世界範圍內有著廣泛的影響,且大師輩出。同學們能說說他們的名字嗎?***譬如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馬雅科夫斯其、萊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廣為傳誦的俄羅斯詩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學生自由回答

  三、簡介作者

  哪位同學知道這位具有國際影響的大詩人的情況?明確:普希金,俄羅斯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建立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生於莫斯科一個崇尚文學的貴族家庭。成年後不斷髮表詩歌評擊時政,歌頌自由,被視為自由主義的代言人。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擊,他對曾被兩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終不愈地信守著詩中表達的生活原則,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雖然被沙皇政府陰謀殺害了,但他的精神卻永遠鼓舞著人們。他的詩具有很高藝術成就和無言的藝術魅力。俄羅斯著名的文學理論批評家別林斯基曾這樣讚譽普希金的詩:“所表現的音調和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樣柔和、優美,像松脂一樣醇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靜,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擊一 可先讓學生讀有關資料,教師進行介紹,強調普希金的悲劇一生。

  四、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裡,是以贈詩的形式寫在他的鄰居奧希泊娃娃的女兒葉甫勃拉克西亞•尼古拉耶夫娜•伏裡夫紀念冊上的。那裡俄國革命正如火如荼,詩人卻被迫與世隔絕。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卻沒有喪失希望與鬥志,他熱愛生活,執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

  五、聽、讀詩篇

  1、聽課文錄音。

  2、劃分朗讀節拍。

  3、自由朗讀:由教師範讀,再由學生讀。

  六、結合體驗,研討問題

  1、問:詩人在詩中闡明瞭怎樣的人生態度?請結合你感受最深的詩句說說你曾有過的體驗。

  明確:詩中闡明瞭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的時候要善於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我們一定要永葆積極樂觀的心態;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所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

  2、問:如何理解“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這兩句詩的含義?

  明確:參見教參。

  3、問: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要用形象說話,最忌直白的說理,而這首詩通篇沒有任何形象,卻以說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詩,想想原因何在?

  學生討論,言之有理即可。

  4、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許多人把它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作為鼓勵自己的座右銘,你讀了之後,喜歡這首詩嗎?為什麼?

  學生自由討論,各持己見。***教師引導學生注意聯絡實際***

  七、遷移積累

  1、仿句練習仿照《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一節,續寫下面的詩句。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 ,不要 ! 。

  2、背誦全詩。

  ***三***

  第二課時

  《未選擇的路》教學過程

  一、 複習舊課

  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二、匯入新課: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的叮嚀與囑咐使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條,長長的一生中,我們有時還不得不遭遇選擇的尷尬和困惑。該怎麼辦?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這首詩中表達了他對人生之路的思考。

  三、介紹詩人:

  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他徒步漫遊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其代表作有詩集《少年的意志》《白樺樹》等。

  四、朗讀詩篇

  五、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反覆讀幾遍全詩,思考詩中的“路”有什麼含義?

  明確:詩的表面是寫自然界的道路,實則借寫自然界的路來表達詩人對人生之路的思考。這裡其實運用的是文學藝術上常用的象徵手法。

  2、全詩共5小節,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小節的意思,並找出詩中最令你感動的詩句或詞,談談你的體會。***先朗讀再由學生單獨回答***

  明確:佇立***思索***——決定***選擇***——選擇之後的悵惘——多年後的回顧、嘆息

  3、詩人雖然寫了自己所選擇的路,但重點都放在未選擇的路上。詩題也表明了這一點。既然是選擇,為什麼重點又寫未選擇呢?

  明確:參見教參“問題研討”。

  六、感悟哲理學了這首詩,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明確:答案不求一致,言之有理即可。譬如:人只能選擇一條人生之路,必須慎重;人生道路的選擇,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七、分清象徵與比喻的概念。什麼是象徵?象徵跟比喻有什麼區別?

  象徵:用具體的事物表示某種特殊的意義。所謂象徵,就是在文學作品中,明寫甲事物,借寫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為一種表現手段,一種具體形象,也要求給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

  象徵是一種謀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則是一種修辭手法,象徵一般要統攝全篇,而比喻只在個別語句、語段中起作用。

  八、作業——積累聯想

  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請根據你的積累,另寫出兩條關於“路”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