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帶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為教學活動制定藍圖的過程。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對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有個整體的把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感謝欣賞。

  ***一***

  木蘭詩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木蘭詩》有關的文學常識;反覆誦讀,理清故事基本脈絡,背誦;體會木蘭替父從軍的高尚情感及愛國熱情。總結本文特色;掌握“互文”“復沓”“對偶”“排比”等句式特點,並展開聯想和想象活動。

  ***二***、 過程與方法:反覆朗讀,理解性背誦,討論理解作品思想。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二教學中難點

  教學重點:複述故事,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三學情分析

  儘管學生已經進行了上冊以及本冊一單元中古詩文的學習,但閱讀理解古詩文能力畢竟有限,因此,學習本課時要加強文言詞語的積累,以豐富詞彙;加強文章的誦讀,以培養語感。同時,作為一個鮮活生動的案例,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尤其是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學生責任感缺失的現象,通過木蘭為家分憂、為國擔責的事蹟,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

  四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瞭解作品;學生疏通文義;整體把握故事情節。

  一、匯入新課:

  1、中國***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

  穆桂英、劉胡蘭、秋瑾、鄧穎超、撒切爾夫人等

  2、簡介《木蘭詩》及《樂府詩集》***用課件打出***

  《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樂府民歌。它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事和詩可能產生後魏,這詩產生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儲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一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民,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題才廣泛,格調雄頸、熱烈、質樸。 “樂府雙壁”指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當在西魏。那時正是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戰爭是北朝社會一個最突出的現象,整個北朝的歷史幾乎與戰爭相終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國”的130多年中,戰爭尤為頻繁。五六世紀間,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與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區進行過長期的戰爭。這與詩裡所寫的木蘭出征路線正相吻合。這可能就是《木蘭詩》的歷史背影。

  二、學生自學課文,相互討論,理解詩句的含義。

  1、師範讀,學生注意字詞讀音、停頓及節奏。

  2、生齊讀,讀準字音及節奏。

  3、生自由朗讀課文,對照註釋理解課文。***學生4人小組開展探究,老師出題檢驗***

  4、比比看,你會了嗎

  ***1***字詞注音及解釋

  機抒:zhù***織布梭子*** 可汗:kè hán 鞍韉:ān jiān***馬鞍下的墊子*** 轡頭: pèi***韁繩 *** 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騎: jì***戰馬*** 戎機:róng***軍事*** 著我舊時裳:zhuó***穿***

  紅妝:zhuāng***裝飾,打扮*** 朔氣:Shuò***北方*** 傍地:bàng***臨近,此處引申為貼著***

  ***2***積累詞語競賽***以組為單位搶答***

  木蘭當戶織 當:對著 戶:門 惟聞女嘆息惟:只

  問女何所憶 憶:思念 昨夜見軍帖 帖:文告

  軍書十二卷 十二:表示多數,很多的意思

  阿爺無大兒 阿爺:指父親 願為市鞍馬 為:為了 市:買

  旦辭爺孃去 旦:早晨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但:只 濺濺:水流聲

  朔氣傳金柝 朔:北方 策勳十二轉 策勳:記功

  賞賜百千強 強:有餘 木蘭不用尚書郎 用:做

  出郭相扶將 郭:外城 扶將:扶持 著我舊時裳 著:穿

  當窗理雲鬢 雲鬢:像雲那樣的鬢髮 對鏡帖花黃 帖:通“貼”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撲朔:動彈,迷離:眯著眼

  雙兔傍地走 走:跑

  ***3***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譯理解句式,認識互文修辭手法。***按組每組回答一句,看誰最準確***

  互文:上下句意思互相交錯、補充。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東西南北泛指,是一種排比鋪陳的寫法,

  到東市買了駿馬,去西市買了鞍韉,往南市買了轡頭,從北市買了長鞭。

  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戰具,不是一處地方買一樣東西。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將軍身經百戰生存無幾,壯士木蘭戰鬥十年勝利歸來

  這兩句的意思是:勇士們征戰多年,經歷很多戰鬥,許多將士戰死沙場,木蘭等倖存者勝利歸來。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開啟我東屋的門,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這兩句的意思是:每間房子都要開了門進去看看。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對著窗戶梳理美麗的頭髮,對著鏡子貼上好看的花黃。

  這兩句的意思是當著窗戶,對著鏡子,先理雲鬢,後貼花黃。

  ***4***解釋句子含義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不遠萬里,奔赴戰場,過關越山,飛速而行。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北方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白色的月光與雪光交織著,映照著明晃晃的鎧甲。

  三、學生整體理解課文的內容。

  1、在學生充分複述的基礎上,老師歸納理清故事情節,大螢幕上顯示:

  ①停機嘆息,代父從軍 ②準備出征,奔赴戰場 ③征戰沙場,凱旋迴朝

  ④建功受封,還朝辭官 ⑤解甲還鄉,親人團聚 ⑥雙兔難辨,隱喻作結

  2、引導學生劃分這首詩的結構層次:依據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束,這首詩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出了什麼?概括本詩情節。

  第一部分***1、2、3段***寫木蘭代父從軍、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寫木蘭經過長期激烈戰鬥勝利凱旋。

  第三部分***5、6段***,寫木蘭還朝辭官,功成身退,返回家鄉,家人團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詩歌的人用比喻讚美木蘭。

  四、小結

  《木蘭詩》這首敘事詩塑造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雲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後,她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感融合在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淳樸的優秀品質。

  五、作業 背誦

  ***二***

  第2課時

  教學內容:探究課文內容; 分析木蘭形象;揣摩詩歌的藝術特色。

  教與學互動過程:***接上節課的步驟***

  一、 匯入:

  千百年來,這位花木蘭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的形象,成為中國婦女學習的榜樣。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地學習這首北朝民歌《木蘭詩》。

  二、師生共同合作探究課文內容。可師生間相互提問,互相解答。

  ***一***、分析第一部分***先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答出相關詩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辭手法***。

  1故事的開始怎樣引出木蘭停機嘆息,為什麼要寫木蘭停機嘆息?

  ——詩篇由“唧唧復唧唧”引出“木蘭當戶織”,表明了木蘭織布姑娘的身份。“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組對偶句表現出木蘭停機不織,只是連聲嘆息,自然地引出母親的發問,木蘭的回答。富有生活實感,寫出了故事的開始。表現了木蘭的勤勞孝順。在結構上引起了讀者的懸念,使文章簡潔。

  2你從木蘭的答話中讀出了什麼?從中可看出木蘭怎樣特點?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軍帖”的夜傳,“十二卷”***虛數***的誇張,表明了軍情緊急,顯示出戰爭氣氛。“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銳的矛盾,表明了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表現木蘭停機嘆息的原因是決定代父從軍。表現了木蘭的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第三段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寫出了什麼內容?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買齊這些戰具?

  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表現了木蘭準備出征的急切操辦而又井然有序。作者這樣寫原因有四:一是渲染戰前緊張的氣氛,二是表明戰事緊迫,三是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四是這是樂府詩常用的寫法。

  4這一部分還運用什麼修辭方法寫出了什麼內容?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旦辭黃河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但,只。前後四句之間構成對偶並運用了間隔反覆修辭方法。“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和“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這兩組對偶句之間,間隔反覆,層層遞進,表現出木蘭出征的路線,征程的遙遠,行軍的神速,點明瞭宿營的荒涼地點;“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和“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之間,間隔反覆,緊相呼應,在荒涼夜間環境烘托中,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思念親人,離鄉愈遠,思親愈切的心情,從而細膩地透露出木蘭少女思親的情懷,活生生地刻畫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寫出木蘭賓士遙遠征途的豪邁氣概。

  ***二***、分析第二部分

  1“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在詩中起什麼作用?你從中又想象到什麼?

  既是對上段描寫的賓士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又過渡到下文描寫戰場上的生活和戰鬥,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兩句詩,寫出征途之遙,誇張地表現出木蘭萬里奔赴戰場,穿過關隘、飛越層巒的矯健雄姿。

  2後四句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方法,你從中又讀出了什麼?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寫出了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鬥生活的一個畫面:凜冽的北風傳送著打更的聲音,將士們在軍中宿營;寒冷的月光照射著明晃晃的鎧甲,哨兵們在深夜值勤。表現木蘭在戰場上的艱苦生活,從而烘托出木蘭的勇敢堅強。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鬥激烈悲壯。將士們出征十年,經歷過上百次激烈戰鬥,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凱旋歸來。

  ***三***、分析第三部分

  1從“木蘭朝見天子,辭官還鄉”這一部分中你又讀出了什麼?結合你對封建社會的瞭解談談你對木蘭辭官還鄉的看法?

  我從“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中讀出了天子為木蘭記功多、賞賜甚豐,並且還“問所欲”,想封她為高官;而“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可見木蘭功成身退、眷戀家鄉耕織生活、不慕榮華富貴的純真性格、高貴品質。第二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木蘭回到家園”這一層又寫了幾層意思,是做具體分析?

  ***1***“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一家親人因木蘭歸來而各自產生的符合年齡、身份、性別特徵的行動,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親切意味。表現出木蘭勝利歸來給全家親人帶來了一片歡樂。

  ***2***“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一連串富有年輕女性特徵的換裝梳妝動作,表現出木蘭久徵勝利歸來,恢復女妝,欣喜興奮的感情。

  ***3***“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表現出夥伴看到“木蘭是女郎”時的驚詫和讚歎,襯托了木蘭在長期從軍當中的謹慎和機警。木蘭從軍的故事也就在喜劇高潮中結束。

  ***四***分析第四部分。這一部分是吟唱詩歌的人在詩篇故事結束以後的吟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體現了什麼樣的感情?

  ——這一部分以雙兔為喻,很有風趣;“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蘭說話的意味,體現了對木蘭十分親切和非常喜愛的感情,讚美了木蘭在從軍十二年中未被發現是女郎的謹慎和機警。

  ***如有學生把這四句詩歸入上一部分,理解為木蘭自己的話,認為木蘭在這以兔自喻當中閃耀著風趣、智慧的光芒,體現了喜悅、自豪的感情,也應予以肯定。***

  三、教師點撥,學生分析木蘭的形象。

  全詩敘述了木蘭女扮男妝、代父從軍、還朝辭賞、回到故鄉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北方人民矯健尚武的精神,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純樸、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不慕名利的優秀品質。

  木蘭,相傳姓花,花木蘭已成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的形象。她是一個勤奮織布的普通姑娘,但當戰爭到來的時候,竟自勇敢地承擔起一般婦女所不能承擔的代父從軍的任務。從這一壯舉中,可以看出木蘭深明大義,既體貼父母的困難,又考慮到國家的需要。買了“駿馬”“長鞭”,經歷黃河黑山,北到燕山朔野,萬里長征,十年轉戰。凱旋歸來後,木蘭不但不貪功圖賞,而且鄙棄功名利祿,這種氣概是何等的磊落軒昂。在爹孃姊弟的熱烈歡迎的歡愉氣氛中,她“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理雲鬢”“帖花黃”,一旦恢復女兒裝時,同行的夥伴才驚訝的認出這個十年征戰,功勳卓著的“壯士”,竟是一個“女郎”。這個喜劇性撲朔迷離的傳奇故事,無不烘托出純樸、天真、活潑、機智的女子形象來。這個美的化身,也正是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巾幗英雄。***課間顯示下列板書***

  木蘭形象: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懷***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四、品讀鑑賞,把握特色。

  1、本文運用哪些修辭手法?使舉例說明。

  ***頂針、對偶、排比、互文等,舉例略***

  2、這首詩在敘事的詳略上有什麼特點?為什麼這樣安排?

  歸納:詳寫第2、第3、第4、第6段,即對木蘭的從軍緣由、戀別、辭官和還家都寫得比較詳細。這是因為作者緊扣住“木蘭是女郎”的身份特徵和性格特徵去精心剪裁安排詳略的。凡有助於突出這一特徵,更好的表現主題的,則鋪寫不厭其煩,反之則惜墨如金。如對歷時十年的戰鬥生涯***第4段***,僅有“萬里赴戎機”以下六句,還有出征前的準備***第3段開頭四句***也寫得比較簡略,詳略搭配得當,正是為塑造木蘭這一巾幗英雄形象服務的,為全詩主題服務的,也是這首詩在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3、提問: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這首詩通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嚮往。

  五、總結

  ***三***

  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業已即將結束了,在這學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對於我來說,無論是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的形成與接受,還是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的積累和提高,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理論的豐富和拓展,都有了較高的程度地提高。反思才能進步,溫故方可知新——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的得失情況具體而詳細的加以總結。

  第一、教學思想先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

  意識反映實踐,科學的思想意識可以指導實踐活動。前期的崗前培訓加上後天的自我努力,使我掌握和領會了素質教育的思想;新課程改革又讓我的教育理念與時代同步。因而,在教學工作過程中充分顯示出“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的思想,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新模式。

  第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化、教學能力全面化、深層次化

  年輕是我們的資本,另一方面年輕又是幼稚的代名詞。熱情是工作的必要前提條件,但如果過分的熱情就容易形成武斷與莽撞的性格。但通過了學校的安排的以優帶新活動及積極有效的教學實踐,加上個人後天努力,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情景的設定、靈活的互動設計、情感教學、心靈對話的教學方式等等多樣化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也遊刃有餘。

  第三、教學內容和教學理論日益豐富和深化。

  經驗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人的發展的步伐,同時有時也可能阻礙人的潛能的發掘。剛畢業一年,我的確年輕,但這也意味著我沒有老的模式的拘泥和影響,特別是處在一個有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的時期,處在一個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新人、新事、新面貌;天時、地利、人和。正如,零代表著沒有,也意味著有更大的接受和發展空間。因而,我可以自由的全面推行自己的教學計劃。首先,抓積累、夯基礎。開展三字一話、名言積累等活動。其次,重說寫、練能力。通過即興演講、寫心得體會、習作練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說寫能力。最後重運用、拓視野。通過連詞造句、仿例造句及現代文閱讀訓練等方式加以培養。

  與此同時,我還通過朗誦名家名作的方式,適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和美學教育和一定寫作訓練。另外,我還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我們都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在平時補充一些知識性與趣味性統一的習題,讓同學們在說笑中受到了知識的灌輸和美的薰陶。

  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正是在教學實踐這一過程中,我得到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及材料積累,為以後的教學、教研工作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在總結收穫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第一、在處理已有的知識與傳授的知識的時候,有時不能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係。

  第二、對部分教材內容把握不全面、有時只求形式,忽視了內容實質。

  第三、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時教學難重點處理的有偏差。

  總結經驗可以充實自我,反思不足可以提高自我。相信在反覆的總結和反思中,我會不斷的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