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青年創業故事

  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離成功不遠的時候,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海口青年放棄上海高薪 回農村種野菜創業

  1997年從海南大學畢業的王傑,就業路走得很順暢。先後在海南多家公司工作,薪酬都讓人羨慕。2002年左右,他在上海一家民營企業擔任財務工作,年薪超過10萬元。

  漂泊異鄉的王傑經常想:“上海是很發達,掙得也多,但是海口畢竟都是我的家,我喜歡火山文化,應該為村裡做點事情。”就這樣,2004年左右,王傑辭職回到海口,先在海口一家公司上班。

  “我一定要創業。”2009年王傑回到了海口石山鎮三卿村,決定種植野菜。

  “你讀大學回來種菜,早知道當初就不供你讀書了……”母親訓了王傑一頓,妻子也同樣反對。

  王傑並沒有多說,拿出了1萬元交給妻子,說:“這是給你的生活費,如果2個月內花完,我就回公司上班掙錢;如果花不完,那就讓我繼續種菜,也能掙到錢。”這是王傑給妻子吃下的一顆定心丸,讓她不要擔心生活費。

  那時,很多朋友對王傑決定回農村種菜做法想不通。“你傻了嗎?”、“腦子進水了嗎?”一些朋友不理解王傑的選擇。

  王傑想的事,比別人更多。經過考察和學習,他著手引進野菜。

  “辣木苗、黃秋葵種子……”王傑從廣東從化帶回來了希望。2009年,在承包的土地上,王傑種下了多種野菜,用羊糞做肥料。

  剛開始的一個月,由於施的農家肥離苗太近,野菜死了大片。王傑意識到自己缺乏種植技術,主動找到農業專家求助,還上網蒐集資料學習。從第二個月開始,王傑的野菜長勢很好。

  野菜種好了,怎麼開啟銷路?剛開始,王傑每天凌晨4點多鐘,就拎著一捆捆野菜,到海口海波市場等待客戶來批發。剛開始,客戶都是每次拿5斤、10去賣,到後來,就有一次拿幾十斤的,顯然,原生態的野菜被消費者看好。

  “當時種5畝野菜,每月銷售額達到2.5萬元左右,毛利潤有1.2萬元。”王傑說,那一刻,嚐到農村創業成功的甜頭,心花怒放。

  種植野菜能掙錢,海口三卿村的農戶也開始種野菜。如今,王傑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有一定的銷售渠道,負責回收農戶的野菜。

  三卿村古村落,具有濃厚的火山文化。作為三卿村村民小組組長的王傑找到了今後的發展思路,那就是“網際網路+鄉村旅遊”,發展農家樂,堅持生態為本、文化為魂的發展理念。

  如何讓遊客知曉三卿村,王傑與一家網站進行互動。通過網站推介村裡的農家樂、特色美食、農副產品。網站也定期組織遊客前來觀光。

  “遊客來了,我們有專人負責接待。”王傑說,客人付錢後,根據實際情況,大家分配收入,這就帶動了農戶一起參與到發展農家樂掙錢。目前將近10戶村民參與發展農家樂。

  到了週末或節假日,經常有一撥撥遊客慕名來到三卿村參觀、吃飯,購買農戶的黑豆、花生油、芝麻油、番薯乾等。遊客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古村落的文化,還可以親自動手磨豆腐。

  “鄉村遊發展起來了,農戶的很多東西也不愁賣了,”王傑說,“我現在的收入主要是靠回收農戶的野菜銷售,以及發展農家樂。”王傑笑著說,自己的年收入大概20萬元。

  2:三個85後小夥紮根農村創業 合夥養殖龍蝦

  徐偉、譚博文、李靖是高中同學。高中畢業後,李靖去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而徐偉和譚博文選擇了讀大學。大學畢業後,兩人曾經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後來兩人又辭職,決定合夥經營一家移動通訊店。但由於種種原因,通訊店的經營以失敗告終。2012年,有著同樣創業夢想的徐偉和譚博文決定再創業一次。瞭解到國家對回農村創業比較支援,他們便決定回農村搞養殖,兩人的想法得到了李靖的認同,於是三人一拍即合,決定回農村養龍蝦。

  為了找到水質和環境都較好的養殖場,三人幾乎走遍遂寧的三縣兩區。2012年8月,李靖的一個朋友介紹他們去永興鎮蒲草溝村看看,經過實地考察,三人對位於水庫下面的位置很滿意。在他們的努力下,租地問題很快得到了落實,三人一口氣承包了47畝土地。

  9月初,簽好協議之後,徐偉找來了挖掘機,前前後後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將原來的低窪田挖成了魚塘。在不適合挖掘機挖的地方,三人便親自上陣齊心協力用鋤頭將水塘挖好。

  由於第一次養龍蝦,養殖技術還處於摸索階段,鑑於此,他們首次只投了1000多斤種蝦。

  在養殖過程中,三人沒少遇到過挫折。“書上說龍蝦打洞一般在60到80公分,於是我們將堤幹定在兩米左右,但堤幹還是經常被龍蝦打穿,出現漏水的情況。”徐偉說,為了解養殖技術,他們購買和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可理論和實際終究還是有差距的。為此,三人沒少研究,而且經常外出考察。

  酒好不怕巷子深。在養殖剛起步時,就有不少水產批發商過來詢問,並留下自己的***。今年4月,基地的首批龍蝦已經成熟,第一次打撈的1000多斤龍蝦個大肉多,很快便被水產收購商搶購一空。徐偉透露,基地今年產量預計在3000斤左右,明年將達到1萬斤左右。由於目前遂寧市場上的龍蝦大多數是外地運來的,因此他們養殖的龍蝦擁有巨大的市場,可以說是不愁銷路。

  “只有做大規模,保證產量和質量之後才能做出品牌。”徐偉說,位於魚塘下面的幾十畝窪地是他們今後的發展方向。下一步,他們打算將魚塘附近的山地承包起來,搞點林下養殖,利用動物的糞便養蚯蚓,在用蚯蚓養龍蝦走迴圈經濟的路線,爭取以後發展成為環保觀光農業。

  譚博文說,雨季馬上就要來了,魚塘的排水成了他們最擔心的問題。除了魚塘的排水外,水庫的排水也是他們擔心的問題,2012年水庫洩水渠發生垮塌,水直接衝進了田裡。如果今年魚塘翻水,後果可想而知。目前,他們正在積極的聯絡各方,爭取將水庫排洪渠進行加固和翻修。

  3:養牛發展迴圈產業

  2006年,霍之亞跟隨父母去廣東中山打工。“6年時間,總共在三家企業幹過,”霍之亞說,其中有兩家是電子廠,一家是製鞋廠。在前兩家企業,他是當工人,工資比較低,起初只有1000元左右,後來漲到1800元,到第三家企業他已經成為了管理層,工作沒那麼累了,工資也能拿到4000元左右。

  “收入還不是我決定返鄉的主要原因,”霍之亞說,他們一家都在一個地方打工,錢不算少,彼此還能照應,按一般人的想法來說也過得去了。“但我一直覺得,在外打工始終是為別人幹,時間越長就越想自己創業。”霍之亞透露,也不是沒有想過在廣東創業,但考慮到競爭激烈,人地兩生,“估計也搞不過人家。”還有就是,爺爺奶奶已80高齡,他的心裡也惦記他們。

  如果說這個想法最初還只能憋在心裡的話,是近年來東南沿海部分企業不景氣的現狀和西部家鄉的發展讓年輕人下定決心跟父母“攤牌”。6年間霍之亞回過農村老家兩三次,每次回來他都能感受到家鄉的變化。“南川的路都不認得了,村裡的條件改善速度也比我想象快,”霍之亞說,“回來不光是探親,也在看、也在問,琢磨著什麼專案最合適。”

  “他跟我說要回鄉創業,我首先問他準備做什麼。”霍之亞的父親霍仁才說,當兒子回答他“養牛”的時候,他吃了一驚,同時也生出幾分讚許。“養殖業不容易被淘汰,牛肉的市場需求很大,而且在我們南川,養豬的多,養牛的少,他說的這些我都認同。”霍仁才說,但他提醒霍之亞:搞養殖是很辛苦的,怕髒怕累的話做不長。“我不怕,能堅持。”霍之亞的堅定態度讓霍仁才最終作出了舉家返鄉、支援兒子創業的決定。

  2012年7月,霍之亞一家回到南川,在木涼鄉玉巖鋪村租下了40畝地,開始建設他們的肉牛養殖場。

  2006年,霍之亞跟隨父母去廣東中山打工。“6年時間,總共在三家企業幹過,”霍之亞說,其中有兩家是電子廠,一家是製鞋廠。在前兩家企業,他是當工人,工資比較低,起初只有1000元左右,後來漲到1800元,到第三家企業他已經成為了管理層,工作沒那麼累了,工資也能拿到4000元左右。

  “收入還不是我決定返鄉的主要原因,”霍之亞說,他們一家都在一個地方打工,錢不算少,彼此還能照應,按一般人的想法來說也過得去了。“但我一直覺得,在外打工始終是為別人幹,時間越長就越想自己創業。”霍之亞透露,也不是沒有想過在廣東創業,但考慮到競爭激烈,人地兩生,“估計也搞不過人家。”還有就是,爺爺奶奶已80高齡,他的心裡也惦記他們。

  如果說這個想法最初還只能憋在心裡的話,是近年來東南沿海部分企業不景氣的現狀和西部家鄉的發展讓年輕人下定決心跟父母“攤牌”。6年間霍之亞回過農村老家兩三次,每次回來他都能感受到家鄉的變化。“南川的路都不認得了,村裡的條件改善速度也比我想象快,”霍之亞說,“回來不光是探親,也在看、也在問,琢磨著什麼專案最合適。”

  “他跟我說要回鄉創業,我首先問他準備做什麼。”霍之亞的父親霍仁才說,當兒子回答他“養牛”的時候,他吃了一驚,同時也生出幾分讚許。“養殖業不容易被淘汰,牛肉的市場需求很大,而且在我們南川,養豬的多,養牛的少,他說的這些我都認同。”霍仁才說,但他提醒霍之亞:搞養殖是很辛苦的,怕髒怕累的話做不長。“我不怕,能堅持。”霍之亞的堅定態度讓霍仁才最終作出了舉家返鄉、支援兒子創業的決定。

  2012年7月,霍之亞一家回到南川,在木涼鄉玉巖鋪村租下了40畝地,開始建設他們的肉牛養殖場。

  120頭牛,每天產生牛糞就有三四噸,牛糞怎麼處理?會不會汙染環境?這個問題霍之亞在決定搞養牛場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可以看到牛舍旁邊有一個沼氣池,“通過沼氣池,牛的糞便就轉化成沼氣、沼液和沼渣,”霍之亞操作起他們購買的淨化處理專用裝置,“沼液和沼渣經過脫水淨化後就可以直接用作肥料,不會汙染環境。”

  借鑑其他養殖場的經驗,霍之亞建起了一個300多平方米的蘑菇種植廠房,開始利用牛糞種植雙孢菇。牛糞太多了用不完,霍之亞又開始在迴圈產業上動起了腦筋。“發展迴圈產業是我的夢想,也是養殖業的方向。”霍之亞說,牛糞可以養蚯蚓,蚯蚓又可以養雞、養魚,把產業鏈拉長一些,也可以多帶動周邊的村民增加收入。下一步,他還想嘗試組建一個專業合作社,搞一體化生產、規模化經營、配套化服務。

  說到目前的困難,霍之亞表示,一個是貸款不容易,另一個是村裡的道路還不夠寬,肉牛運輸有些不便。“做什麼行業都不輕鬆,困難還得自己多想辦法克服。”他說,回鄉創業以來,他得到了來自各個方面的許多鼓勵和支援,除了鄉政府和農業、畜牧部門外,作為回鄉創業青年,團市委還把他列為“未來企業家培養青鋒計劃”扶持物件,為他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

  作為一名90後,霍之亞也有自己的愛好。“但現在養殖場人手少,忙得基本沒什麼業餘時間了,也就是看看書上上網。”他說,因為要住在養殖場,他如今很少去城裡玩,“有時朋友回來了去參加一下聚會,都不敢太晚回來,怕牛場這邊有事。”

  與很多同齡人相比,霍之亞顯得很“土氣”。“以前在廣東也挺時尚的,現在沒法講究了,衣服也不敢穿好的,牛舍有事隨時得上,身上老是有牛糞味兒。”霍之亞笑道,累是累點,但挺充實,對前景也有信心。“你今年24,再給你4年時間,到28歲就得幹出點名堂了,到時候我就全放手不管了喲!”一旁的霍仁才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對兒子說。“4年後你就想抱孫子了?”“之亞壓力大不?要加油哦!”……幾位公司員工參與進來,打著趣。歡笑聲中,霍之亞的臉紅了。

  
的人還:

1.農村青年返鄉創業故事

2.回鄉青年創新創業故事

3.90後農村白手創業故事

4.80後農村創業故事

5.年輕人回農村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