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創業故事會精選

  成熟不是不流淚,而是含淚奔跑;成熟並非不恐懼,而是儘管恐懼,仍有所行動,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80後大學生放棄過萬月薪回鄉養魚 鄉間揮灑青春

  2006年,自小喜歡生物學的胥學恆考上了四川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專業。大學期間,他刻苦學習水產養殖專業知識,立志畢業後成為一名水產養殖專業技能人才,用學到的知識實現理想抱負。

  大學畢業後,胥學恆一直想回到家鄉射洪這一方水產養殖“沃土”。從2010年12月開始,在北京水世紀湖北分公司工作的胥學恆多次回射洪考察,拜訪養殖戶,瞭解射洪養殖行情。經過多方選址,最終在縣水務局的幫助下,將養殖場選定在沱牌鎮鳳凰村。

  說幹就幹。2011年3月,胥學恆在家人的幫助下承包了該村260畝土地開始修建魚塘。為了讓資金早日回籠,胥學恆一邊修建一邊養殖,修成一個使用一個。同年6月,胥學恆就銷售了他養殖的第一批魚苗,同時,他發起的竹源水產專業合作社也正式成立。

  到現在,胥學恆的水產養殖基地已經小有規模,14個魚塘一字排開,養殖了草魚、團魚等十餘個品種,魚苗遠銷重慶、陝西、甘肅等6省市,本地及周邊上百家水產養殖戶到基地購買魚苗。

  “選擇水產養殖專業,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小動物。”胥學恆透露。

  “池塘裡不停移動的紅紅小蟲,只有水質好的水塘裡才有,是小魚的天然餌料,”胥學恆說,“微生物其實就存在於泥土裡,只要池塘沒有汙染,一旦有水後,裡面自然就會長出一些微生物。”胥學恆說這種食物鏈最低端的生物的形成。

  “都說小魚吃蝦蝦,蝦蝦吃泥巴。”其實泥巴指的就是從土裡長出來的微生物。胥學恆的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裡養殖了10個品種的魚,除了常規品種鯽魚、草魚、鯉魚等外還有桂魚。“桂魚價格貴,主要是因為它只吃活魚,要吃四斤活魚它自身才能長一斤,養殖成本較高。”胥學恆說。

  創業4年,胥學恆有收穫的喜悅,更多的是付出和艱辛。

  什麼時候喂料?什麼時候加氧?什麼時候投放藥物?魚兒生病了怎麼治?胥學恆雖然畢業於水產養殖專業,但創業初期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難題還是讓他犯了愁,晚上常常睡不踏實,生怕出現什麼差錯。胥學恆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翻閱各種書籍,請教大學教師。現在,他不僅能夠解決魚兒出現的各種疑難雜症,還能為周邊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

  銷路是困擾養殖的一大難題。為了拓寬銷路,胥學恆在各大網站投放銷售資訊,同時親自上門推介,以真誠打動顧客。2014年,遂寧的龍斌建成了200多畝的養魚基地,為了爭取這一客源,胥學恆十次登門拜訪,免費提供技術支援,最終打動龍斌,雙方達成購銷合作協議。

  “這些年經歷了很多,‘9·10’洪水給基地造成了巨大損失,車也壞在了送魚的路上,讓全部家當付之東流……”胥學恆說,很多時候都想放棄,是家人的幫助和從小的夢想激勵著自己前行。“現在好了,基地走上了正軌,客源也基本穩定了。”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自己羽翼漸豐,如何發展完善產業鏈,讓更多人蔘與水產養殖致富成為胥學恆思考的問題。看著周圍很多養殖戶利用水庫、池塘養魚,“小打小鬧”,因為沒有專業養殖技術和銷路,制約養殖戶發展時,胥學恆主動承擔起技術服務和成魚代售,幫助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明星鎮大明村7組的何明方承包了30畝的魚塘。今年5月,魚塘裡的魚陸續死亡,從每天幾條到每天幾十條,這可急壞了何明方。胥學恆瞭解情況後,主動上門檢視周圍環境,並將死魚帶回去研究。診斷出魚兒患細菌性出血病後,胥學恆又指導何明方消毒及防病。幾天後,魚兒病情得到控制,為何明方減少了損失。

  船山區永興鎮的劉海多年養魚,苦於沒有技術和銷路,一直沒怎麼賺錢。今年,他在網上看到了胥學恆發的資訊,於是主動聯絡請求幫助。從放魚、管理到防疫、銷售,劉海嚴格按照胥學恆的要求操作。現在,胥學恆已經為劉海聯絡好了銷路,幾天後就有人上門收購,估計今年產值在20萬元以上。

  “我打算進一步拓寬產業鏈,提供上下游全程服務,讓更多群眾參與進來,共同致富。”胥學恆如是說。胥學恆已經融入到這方土地,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就這樣在鄉間打拼,堅強的臉上似乎能看出他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2:去西部農村追逐“農夢”播撒創業火種

  作為天津市農夢成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也是天津市青年創業者交流會聯合發起人,彭俊頻頻出席各種青年創業論壇,對於自己的創業經驗毫不保留。

  據彭俊介紹,“農夢成真”努力打造農夢產品、農夢天使、農夢智庫、農夢基金等4個平臺。其中,農夢產品致力於在西部地區挖掘特色產品並向大城市、東部沿海地區源頭直供;農夢天使致力於整合支教支醫支農的西部志願者組織從事公益活動;農夢智庫致力於向西部農村輸出農夢書屋、農夢科技站、農夢小學等實體知識載體;農夢基金則是吸收社會各界及慈善機構募捐,明晰渠道輸送到特困地區。如今,“農夢成真”已經吸納了10個農產品創業投資專案,農夢產品源頭直供帶動青海、甘肅、內蒙古、河南等省區的農民增收。

  據彭俊的大學輔導員、崑山登雲科技職業學院教師辛玉玲介紹,彭俊是個喜歡閱讀、善於思考,甚至有些“不安分”的學生。2007年彭俊入學時報考的是機電系機電裝置維修與管理專業,然而在大一下學期,他突然提出要轉到商管系就讀。學校沒有貿然拒絕彭俊,而是安排他到商管系旁聽,經過一個學期,彭俊考取了助理物流師的資格證。

  “工學結合是學校教學特色之一,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只要不影響正常學習,學校都是鼓勵的。”登雲科技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徐偉說。

  彭俊對此心懷感激,他說當年正是學校的包容支援,自己如飢似渴地廣泛涉獵,以及崑山發達經濟提供的各類社會實踐機遇,為他走上社會打下了很好的知識和實踐基礎。

  大學畢業後,彭俊沒有像同學們一樣留戀東部沿海城市,而是選擇了一條到西部農村、充滿艱辛的農村創業之路。他在甘肅臨夏等地開過藥房、雜貨鋪,卻因為各種原因相繼關門,帶著幾十萬元的債務回到家鄉江蘇泰州姜堰。“那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日子,怕我想得太多,爸爸雖然在外打工,每晚還是早早回來陪我。”說到這裡,彭俊感慨萬千。

  2012年5月,彭俊進入江蘇一家醫藥物流公司工作,幾個月的時間裡,他把公司客戶從100家拓展到600家,從業務員一直做到經理,負責起公司的電子商務業務,並逐步還清了債務。工作之餘,彭俊通過和一些青年創業者接觸,開始參與創業專案,幫助創業大學生團隊對接服務商,孵化青年創業專案,這也激勵了彭俊再次重啟創業夢。2014年年初,彭俊辭去穩定的工作,隻身來到天津。同年6月,彭俊前往大西北,得知藏民收入單一,只能靠蟲草換取一些生活零用且蟲草滯銷的情況後,就萌生了建立電子商務公司以解決當地農產品銷售問題的想法。彭俊說:“當地的蟲草賣到廣州,價格就是十倍以上。選擇這個創業專案,既能省去中間環節幫助農民增收,創業者本身的風險也會降低。”

  去西部追逐“農夢”的理念吸引到不少有志青年,如今彭俊的創業團隊核心成員已發展到11人。他們將青海、甘肅農民的貨源直接對接到終端,如連鎖藥房、醫院、中藥飲片廠等,同時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新媒體營銷,將蟲草直接銷售給消費者,並帶領西部農民在廣州建立銷售點,其中僅天津的中藥飲片廠相關投資專案年銷售額就達500萬元。2015年,“農夢成真”還負責幫助內蒙古的農民銷售蕎麥、幫助藏民銷售犛牛肉乾等。不僅如此,帶著農業技術專案的雲南高校、河南蘭考縣相關政府部門也紛至沓來尋求合作,拓展當地農業資源銷售市場。

  大學畢業後,彭俊沒有像同學們一樣留戀東部沿海城市,而是選擇了一條到西部農村、充滿艱辛的農村創業之路。他在甘肅臨夏等地開過藥房、雜貨鋪,卻因為各種原因相繼關門,帶著幾十萬元的債務回到家鄉江蘇泰州姜堰。“那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日子,怕我想得太多,爸爸雖然在外打工,每晚還是早早回來陪我。”說到這裡,彭俊感慨萬千。

  2012年5月,彭俊進入江蘇一家醫藥物流公司工作,幾個月的時間裡,他把公司客戶從100家拓展到600家,從業務員一直做到經理,負責起公司的電子商務業務,並逐步還清了債務。工作之餘,彭俊通過和一些青年創業者接觸,開始參與創業專案,幫助創業大學生團隊對接服務商,孵化青年創業專案,這也激勵了彭俊再次重啟創業夢。2014年年初,彭俊辭去穩定的工作,隻身來到天津。同年6月,彭俊前往大西北,得知藏民收入單一,只能靠蟲草換取一些生活零用且蟲草滯銷的情況後,就萌生了建立電子商務公司以解決當地農產品銷售問題的想法。彭俊說:“當地的蟲草賣到廣州,價格就是十倍以上。選擇這個創業專案,既能省去中間環節幫助農民增收,創業者本身的風險也會降低。”

  去西部追逐“農夢”的理念吸引到不少有志青年,如今彭俊的創業團隊核心成員已發展到11人。他們將青海、甘肅農民的貨源直接對接到終端,如連鎖藥房、醫院、中藥飲片廠等,同時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新媒體營銷,將蟲草直接銷售給消費者,並帶領西部農民在廣州建立銷售點,其中僅天津的中藥飲片廠相關投資專案年銷售額就達500萬元。2015年,“農夢成真”還負責幫助內蒙古的農民銷售蕎麥、幫助藏民銷售犛牛肉乾等。不僅如此,帶著農業技術專案的雲南高校、河南蘭考縣相關政府部門也紛至沓來尋求合作,拓展當地農業資源銷售市場。

  3:大學生“羊倌”劉春華

  劉春華,1986年出生,中等身材,面板稍黑。2005年,他以595分考入福建華僑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大學期間,劉春華有一番不尋常的經歷。他在校園內擺過地攤、開過花店和小餐館以及賓館等,收益不但能解決學費,而且還把掙下來的錢寄回家,是校內響噹噹的“名人”。

  2009年,劉春華大學畢業了,他同幾個夥伴在廈門經營一家建材店。時間一長,他總覺得不滿足,想趁年輕,幹出自己的一番事業。2011年,一次偶然機會,劉春華認識內蒙古福蒙羊業養殖場老闆,得知養羊的前景可觀,他前往內蒙古檢視一番後,回到廈門退出建材店,一門心思投奔在福蒙羊業養殖場。

  在該場,劉春華從普通的飼養員幹起,養殖場老闆看好劉春華這個有創業幹勁的苗子,經常派他去外地學習,劉春華利用一年多時間,跑遍了全國32省級行政區的大型養羊基地,通過努力成為福蒙羊業養殖場技術員。

  2013年底,劉春華回到老家過年,得知家鄉輞川山場裡的養羊基地荒廢了3年,但欄舍、水槽等各種設施都較完整,經過一番調查,他發現氣候、土壤、水質非常適合養羊,自己有豐富的經驗,心裡癢癢的。

  2014年2月,劉春華辭去工作,回鄉花低價租下了該養殖場。他的這一決定遭到家人強烈反對,很多人等著看笑話,但倔強的劉春華鐵了心要搞養羊產業。在打理了養殖基地後,7月1日,劉春華從內蒙古福蒙羊業養殖場花了30餘萬引進300多隻湖羊開始飼養。

  為了節約成本,劉春華吃住都在基地,沒有請人做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養羊中。他把羊舍打掃得乾乾淨淨,對剛生下來的小羊,像看護孩子一樣耐心餵養。天氣好時,劉春華早早起床把羊群趕往山上放養。冬天羊舍內需要保持一定的室溫,劉春華就用塑料布把通風口全部封上,有時半夜裡還要起來看一遍,終日“與羊共舞”。每逢母羊產羔時,劉春華都守在旁邊,甚至睡在羊棚裡。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精心管理,科學餵養,劉春華養的羊長膘快,而且從未出現過病死情況。今年5月,他將第一批200多隻羊賣到廣東、福建等地,收穫了第一桶金,純利15萬餘元。

  嚐到甜頭的劉春華幹勁十足,決定擴大養殖規模。劉春華借力政府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惠農信貸通、小額無息貸款等優惠政策,一口氣貸款30萬元。“目前,我基地裡大大小小的湖羊與黑山羊存欄600只,冬季銷量更好,價錢更高,一位廣東客商已經和我簽訂了銷售合同。”劉春華滿臉喜悅道。

  如今,在村民眼中,劉春華的養殖基地無疑是個“聚寶盆”,他們對這個農村創業的大學生豎起了大拇指。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他的養殖基地於2014年12月1日註冊成立了天勤生態羊莊家庭農場。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劉春華通過養羊敲開了致富之門,但他覺得作為村裡的大學生,就該帶領廣大村民一起致富。“我希望更多的人蔘與養羊這一產業,我將毫不保留地傳授技術,幫助他們引進優良品種,搭建標準化羊舍。”劉春華信心滿滿。在他的帶動下,如今,全鎮已有20餘戶村民發展了養羊產業。

  
的人還:

1.真實農村人創業故事

2.創業故事大匯精選

3.在農村創業故事

4.農村創業故事

5.中國農村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