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勵志小短文精選

  我們打造自己的青春,編織自己的夢想,無怨無悔中我們奮勇爭先,盡情收穫。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初中勵志日誌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

  如果一個杯中,只裝了石頭、水或沙子,似乎太過單調,不夠充實,只有一個杯子中既裝了石頭、沙子,又裝了水,才能達到真正的“滿”。

  所以,我們不能侷限於自己的某一個優點,要敢於突破自己,才能登上人生的高峰,若自己只滿足於片面,不但登不上那人生之巔,甚至會狠狠地摔下,那麼怎樣才能突破自我呢?

  突破自我,需要有非凡的遠見,正如登山時,若只看腳下,怕前方是懸崖,必然畏首畏尾,若能將遠光延及整個山脈,你可能就能體會到“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唱。

  突破自己,需要能力的培養。如果不具備登山的能力,那高高的山峰將與你無緣。還記得那次初見“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細細品讀,那憂愁便醞釀了脣齒間久久揮之不去,如此的哀愁又是如何沾上了那個少年,那本該是一個“不知愁滋味”的年紀,怎的那眉頭竟似撫不平了一般?還不是因為那稚嫩的雙肩擔上了亡國之主這樣沉重的罪名。要是他從小就被培養當帝王的能力,也就不會如此吧。在平路上若都走得艱難,那曲折的山路又如何去登?如果不注重能力的培養,又怎樣有突破自己的能力呢?

  篇二:

  困難、挫折像一朵化為輕煙的牆,瀰漫於世間的每一個角落,使你停步於人生道路上的每一級階梯。突破像一把利刀,然而你要劃開的不僅僅是那堵矗立的牆,更是站在牆前的你,懦弱、膽小、未肯努力的你。只有突破自我,才能突破極限,拒絕平庸。

  突破自我,突破的是你看待萬事萬物的信念,帶來的是對你乃至對他人敢於挑戰世事的勇氣。當代青年作家韓寒,蔣方舟他們都是80後,90後。他們打破這成規死板的教育制度,敢於突破自己,張揚自己的個性,在作家道路上開闢自己獨特的風景,成為我們這些80後或90後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韓寒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第六大人物;蔣方舟則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他們突破自己,張揚個性,這些成為了他們成功的一個得力助手。阿桑奇面對世俗對美國的恐懼,毅然選擇用勇敢的信念突破自己身上固有的、蜷縮在陰暗角落中的畏懼。如果不是突破自我,也許現在阿桑奇還在打著零工,自甘平庸;如果不是突破自我,也許世界永遠也看不到自己陰暗的一面,只會沉迷那一絲光明中自甘墮落。

  然而突破自我不僅需要一種勇氣,更需要一份堅持和積累,這樣突破才有可能,才有基礎,才能給自己帶來無窮的力量。正是由於這份堅持,萊特兄弟才能突破人類飛翔的界限,凌空翱翔;正是由於這份積累,司馬遷才能在《史記》中突破自我,讓自己在塵世中的遊歷轉變為歷史長河中的一紙篇章。不願作眾生芸芸,亦不想是恆河沙礫,這份堅持和積累催化著突破,讓我們突破自我,不再平庸。突破不是一根細針戳穿一張紙,亦不是螳臂擋車、蚍蜉撼樹,它是在自己所能承受範圍的極限中再拓取另一個極限。然而這種極限卻不是跳躍的,它是一點一滴地前行,如果不考慮自身條件而盲目地追求突破,那隻能像螳臂擋車一樣自不量力,但如果只是一味的退讓,那永遠也只能是芸芸眾生。

  在我們的極限中,堅持著一份積累,積累著一份堅持,突破自我,在一堆沙礫中發出最耀眼的光亮。

  人這一生,只有不斷地去突破自我才能登上那似插入雲端,直破天際的山頂。

  人這一生,只有不斷地去超越自我才能做那棵破石而出,屹立危峰的迎客鬆。

  人這一生,也只有不斷地去提高自我才能成為那閃燎原的星星之火。

  篇三:

  古老的傳說有一種鳥,她的歌聲攝人魂魄,卻極少鳴叫。她耗費一生去尋找荊棘樹找到了方唱出那銷魂的歌,至一首。就死在長長的尖刺之下,於是人們叫她荊棘鳥!

  世間有許多事都是沒辦法選擇的,不能選擇生,也不能死這是自然的規律,不能選擇愛,也不能選擇恨,這是命運安排。

  荊棘鳥生命的意義在於一曲難忘,他不能選擇唱或不唱,不能苟且偷生於溫柔之鄉,不能隨意亂展自己的歌喉,更不能領略成功的輝煌,活著,僅為了那荊棘樹前生的邀請,這豈不是比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更為動人!

  耶穌說,天國裡最大的是小孩,而事實上,大人根本去不了天國,因為上帝並不缺少任人擺佈的玩偶,小孩子可以天真的指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大人卻不敢,小孩子可以用純潔的童心無償的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大人卻不願。小孩子常常別叫做小傻瓜,這是愛稱,但是如果一個大人別叫做老傻瓜,那他不是真的精神有問題,那就是眾人拿來開涮的笑料。大人不理解孩子諸多幼稚可笑的行為,就向人們不理解飛蛾撲火,精衛填海的動機於實質,於是祖先編出了一個個離奇的故事為後代牽強的解釋這動物界的奇聞怪事,或許是為了表現只記得無所不知或許是為了掩飾內心深處對這不祥之兆的恐懼,或許只是徘徊於夢與非夢的囈語。

  當時光流逝沖淡一切的時候,傳說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那亙古未變的錯誤的解讀,卻依然在延續。

  飛蛾撲火併非衝向光明而是一種生存的嚮往,一種潛意識萌發的騷動的渴望,活著,就是要粉身碎骨,用燒焦的軀體去證明其生命的意義,精衛填海也絕非惡意的報復,冤冤相報何時了,此舉更是一種對於天地萬物的責任,及衷情于山水,願與之同化又葬身於大海。這何嘗不是一種歸宿而弦是填海又何嘗那個不是一種歸宿。至於荊棘鳥更是來自伊甸園的天使,生命雖然只有一首,太短太短,但只要能讓荊棘鳥感動,一首也就夠了,不求天長地久,但願一時擁有,其實即使唱九百九十之歌,對於歷史的樂章而言,仍是很短很短,甚至不如一個節拍。

  如果你說,命運是一條河,在時光的河床上流淌,那麼你錯了,如果我說命運是一首詩,不限韻也不限題,那麼我錯了,命運是水中的小船,空中的風箏,作為一個人先和舵在我們手上,我們要學會掌握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