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藥學院畢業論文

  廣東藥科大學是一所“以藥為主、藥醫結合、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那關於藥學專業的論文怎麼寫呢?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探索蒙醫藥學特點及發展思路

  摘要:介紹蒙醫藥學基本特點及學科發展特點,分析蒙醫藥學研究現狀,並就蒙醫藥學如何現進行開發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蒙醫藥學 特色 發展思路

  蒙醫藥學認為,人的生命節律與宇宙變化節律息息相關。人體是小宇宙,生命體恆動不息,但有始有終。

  內外協調則康,失調則病,紊亂則危,不相依則亡。蒙醫藥學說特點是指與西醫學及其它醫學體系相對而言,任何一種醫學均以人體及疾病為其研究物件,這是所有醫學具有的共性。然而,他們對人體的觀察和研究方法則不相同,如在研究人體、病理、疾病的診斷和臨床治療上,有著各自的特點。

  一、蒙醫藥學基本特點

  蒙醫藥學最基本特點,可概括為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兩大特點。

  1、整體觀念:蒙醫藥學的理論體系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在樸素的唯物主義和古代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逐步形成的,它來源於實踐,反過來指導臨床各學科。它的基本特點是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一個整體。

  2、辯證施治:人體是一個矛盾著的統一體,各部分之闖在生理上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在發病以後區域性病變必然會影響到其它部分和整體,而整體變化又必然會對局部發生影響。

  二、蒙醫藥學科發展特點

  蒙醫藥符合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自然氣候、地理環境特點及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習慣和體質特點,在北方少數民族防病治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長期以來,蒙醫藥學科在總體上還相當落後,到解放初仍處於父傳子、師傳徒、寺廟辦教育的狀態。我國創辦蒙醫學專業五十多年來,蒙醫藥學教育在培養層次上經歷了由本科教育提升到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師資隊伍結構上經歷了由老一輩專家創業,中年學者接替,青年科學帶頭人培養等一系列學科梯隊調整;專業方向上經歷了由傳統文獻整理到現代實驗研究,辨證論治規律探討到其機理揭示,病集病例分析到臨床試驗研究等不同層次上的定位與領域擴充套件。蒙醫藥學科有著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同時也不斷與現代醫學、藥學、中醫學等相關學科互相影響,相互交叉滲透,共同發展。

  1、民族文化特點:蒙醫藥學是蒙古學的重要研究領域,是蒙古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理論及臨床客觀上均存在著深刻的蒙古族傳統文化烙印,人們又常稱之為傳統的醫藥學、文化的醫藥學、哲學醫藥學、北方醫藥學等。蒙醫藥學指導思想中包含著大量的蒙古族傳統文化特點,諸如天地相應、寒熱、陰陽、五元、五行、三根、七素三穢、六因學說及辨證論治理念等,均是當代自然科學不能完全解釋,但卻是蒙古族傳統文化對人與自然乃至人類自身社會關係綜合把握的理論與方法,體現出深刻的蒙古族傳統文化的特徵。蒙醫藥學既是醫藥學,又是蒙古文化的一個子系統。因此,蒙醫藥學既有自然科學的特點,也具有蒙古民族文化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的特點。

  2、師帶徒傳承特點:蒙醫藥學起初是祖傳形式或帶學徒辦法來傳授。蒙醫藥教育逐步實現了以師帶徒教育為主向現代科學教育為主的模式轉變。但師帶徒教育的基本思想,在現代蒙醫藥學科發展中一直髮揮著重要的作用。傳承名老懞醫經驗繼承工作也得到了國家和自治區的重視。

  3、現代發展特點:蒙醫藥學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曾經陪伴著蒙古族人民走過幾千年歲月,至今仍然是蒙古族人民醫療保健的主要手段之一。蒙醫藥更是一種技能,其作用主要體現在為人類增進健康,防治疾病服務。19世紀初西醫學成為主流醫學之後,包括蒙醫藥學在內的各種傳統醫藥學客觀上都成為一種補充或代替醫學。

  4、基礎與臨床不可分割特點:蒙醫藥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並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抽象概括昇華到理論,然後又運用理論進一步指導醫療實踐活動。蒙醫藥學的理論體系是圍繞臨床現象建立時,一切理論都是為了說明生命活動現象與自然、社會活動的內在聯絡,調整人在自然和社會某種特定環境下的臨床失衡狀態。

  5、蒙醫與蒙藥不可分割特點:蒙藥是在蒙醫藥理論知道下的獨特的用藥方式,根據疾病的不同症候。按照組方的方法和原則,選擇適宜的數種藥物,以適當的比例配合在一起,並製成一定劑型後使用。蒙醫與蒙藥不分家,要認真研究蒙藥的藥性理論與蒙醫藥理論的關係以及臨床應用的規律。蒙醫學科發展也應以維護和提倡蒙醫與蒙藥不可分割的學術特點進行知識創新為原創,鼓勵廣泛引進新的相關研究方法,以多形式、多學科開展蒙藥研究工作。

  三、蒙醫藥學開發研究思路

  蒙醫藥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蒙醫藥學以獨特的理論體系,獨到的臨床療效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醫學的衝擊,蒙醫藥學現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蒙醫藥學怎樣才能在新世紀的科技浪潮中逐步成長,如何面對現代化,面對未來呢?這是我們蒙醫界迫切的、限巨的一項任務。下面就蒙醫學如何現進行開發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1、引入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學科的方法論對該學科發展起主導作用,而該學科的模式必須體現其所用的方法論。蒙醫藥和西醫不同的方法論正是兩者不同發展過程的根本原因。

  2、改進蒙醫方劑及療術器械:蒙藥和療術器械是蒙醫治病的主要工具,是實現醫療目的的最重要手段,亦是蒙醫與患者聯絡的橋樑。因此,蒙藥和療術器械的革新和發展是關係蒙醫臨床發展的根本問題,甚至可以說是關係蒙醫生死存亡的問題。目前蒙藥和療術器械的質和量的標準難以控制,使用相對不方便,療效相對緩慢等。為了取得更好療效,為了擴大蒙醫藥的競爭優勢,必須對蒙藥方劑及療術器械進行改進。

  3、融入現代人文科學的成就:蒙醫藥學在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除受當時自然科學的影響外,人文科學更是起主導作用。蒙醫藥學基本理論無不留有當時人文科學的痕跡,陰陽、五元、五行、三根、七素三穢、臟腑理論等都受當時哲學、倫理學、軍事、藝術等人文科學的重大影響。因此,蒙醫藥學既是醫學,又是蒙古文化的一個子系統。蒙醫藥學的這一特徵使它在醫治具有社會屬性的人的過程中有很大優勢。但是,蒙醫藥學發展到今天,卻未及時吸收當代人文科學的最新成就,正逐漸喪失這一優勢。

  總之,我們不能因蒙醫在真實性、客觀性方面的缺陷就簡單斥之為偽科學,亦不能看不到它的不足,以獨特、優勢自我陶醉。蒙醫藥要發展,只有引入現代化的分析手段,融人時代人文科學的精華,才能重建蒙醫藥理論體系;只有對蒙藥方劑及療術器械進行改進,才能更好地佔領蒙醫藥學發展所必須的臨床陣地。

  篇2

  試論臨床藥學服務中建立合理用藥諮詢模式

  前言

  臨床藥學是面向患者、以患者利益為中心的實踐科學,其核心是合理用藥,其更高層次的要求是為臨床提供藥學服務,並與醫學服務、護理服務緊密結合,相互協作。在“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服務模式下,“實現病人利益最大化”[1]將是最高服務準則,藥師的臨床藥學工作必須更趨於人性化的服務特性。合理用藥是現代醫院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合理用藥工作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自我藥療、自我保健意識不斷增強,期望得到醫院醫師和藥師周到、細緻、安全、有效、合理、經濟的用藥諮詢指導服務。近幾年國家頒發的《醫院分級管理評判標準》、《中醫醫院管理評價指南》和《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中都對合理用藥作了技術規定[2]。本文針對臨床藥學服務中建立合理用藥的諮詢模式結構,從加強資訊溝通而規範藥學服務的理念進行若干討論,以供廣大同行交流參考。

  1建立獨立工作的臨床藥學諮詢機構,落實相關職責

  近些年來,我國一些醫院臨床藥學部針對醫院用藥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建立用藥諮詢服務模式方面,做了多項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由此可見,開展好現代醫院的臨床合理用藥工作,首先要組建必要的臨床用藥諮詢服務組織,多數醫院建立臨床藥學室***科***,有的建立獨立的臨床藥學室,下設諮詢服務組、不良反應監控組等。其次,落實相關職責與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定期參與臨床查房、會診和門診坐詢;協助臨床設計個體用藥方案,解決合理用藥問題;搞好用藥知識介紹,資訊溝通、反饋與傳遞工作;協助院裡辦好《醫院簡訊》或《藥學》等;按國家相應的要求進行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報告的填寫、呈送,裝訂好藥歷及報表等技術資料。?

  2建立合理的臨床藥學團隊,完善軟硬體管理

  醫療、護理、藥學是醫院治療團隊的三個重要組成部份,臨床藥學人員提供藥學服務應當在滿足臨床醫護人員的要求下才能提高自身專業價值。組建合理的臨床藥學團隊:專業的臨床藥學人才及醫藥學、護理專業優秀的人才都可納入團隊,進行臨床藥師資格式培訓,橫縱向知識結構的梯度團隊更容易使臨床醫護人員接受,現階段有利於臨床藥學服務理念深入臨床而逐步推進加強合理用藥價值體現,“實現病人利益最大化”的最高準則;同時全面制定臨床藥學室***科***各項工作制度、崗位職責與操作規程、規範,約束臨床藥師的操作。軟體建設方面使用國內版《臨床藥物諮詢系統》、《藥物諮詢安全監測系統》和《臨床藥師助理》等軟體;中醫藥特色臨床藥學方面應該借鑑以上軟體的功能開發適合中醫藥臨床藥學發展的相關軟體,從“因地制宜”的角度設計建立《合理用藥資料庫》、《病人查詢資料庫》和《藥學服務資料庫》,儘量方便臨床醫護和病人的用藥諮詢[3]。

  3關注用藥及新特藥資訊,防止醫與藥脫節,避免錯誤、重複用藥

  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發展,藥品的名目越來越繁多,很多藥物的新用途逐漸被開發出來,必然導致出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4]。因此,在臨床治療中,作為臨床藥師有義務讓醫師對各類新藥特藥資訊及時全面瞭解,同時在藥物的選擇、藥物的劑量、藥物的用法和藥物的監測上,注重及時性、全面性,避免醫與藥脫節的現象,藥師應及時掌握《醫院用藥基本目錄》的變化及新特藥的資訊,針對性向不同臨床科室提供其常用藥、新特藥資訊及規範化的藥物名稱,以保證治療質量,減少不良反應。

  4詳聽患者主訴,避免諮詢差錯,提高用藥依從性

  臨床藥師需要有效地跟蹤患者治療過程的狀況變化,及時、全面的獲取患者的反饋資訊,藥歷應從藥師首次接觸病人時就開始建立。建立藥歷時,藥師要注意詢問並記錄患者的疾病狀況、以往病史、用藥史和藥物過敏史,儘可能瞭解病人長期的身體、家庭和經濟狀況,藥歷內容應力求詳實、完備[5]。對病人進行囑託、提供保健知識教育、接受病人諮詢以及與病人交流其他資訊時,態度一定要誠懇、真摯,語言表達要明確、簡潔,內容要完整,前後觀點一致,謹慎而言。

  5與醫師、護士常交流,把好用藥關

  臨床藥學人員在不斷學習、鞏固和提高藥學專業知識的同時,要積極學習臨床醫學知識,多參加臨床實踐,多與臨床醫生、護士交流,跟蹤藥品療效和不良反應。因此,臨床藥師與醫師、護士共同把好用藥關,建立健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臨床在開展藥物治療時,遇到治療指數低、安全範圍窄、毒性反應和副作用強、具有非線***物動力學的藥物;病人的肝、腎功能不全或患有其他疾病,導致藥物的體內代謝和排洩加快或減慢,分佈發生變化,蛋白結合率升高或降低等情況;長期服用後導致蓄積的藥物;以及兩種以上藥物同時應用,導致藥物相互作用時,均需臨床藥師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加強與醫護交流,為病人設計合理給藥方案,實現藥物的最佳治療,把好用藥關。?

  6進行及時、回顧性評價而優化治療方案

  按照國家頒佈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回顧性分析評價兩種以上藥物治療方案的優劣情況,計算和比較其藥物治療費用與效果比率或每單位效果所需費用,平衡成本與效果,在二者之間尋找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是費用最低、最合理、療效最好、最安全的治療方案。

  總之,在全社會以及醫院管理部門重視和大力支援臨床藥學發展新的藥學服務環境下,合理用藥的呼聲日益高漲,臨床藥學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藥學工作者也要抓住機遇,全面提高醫院藥學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能,臨床藥學工作者必須不斷提升其應有的學術地位,不斷完善“以病人為中心”合理用藥諮詢模式,才能更好地為臨床提供良好的藥學服務,實現病人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田德榮.臨床藥學在指導合理用藥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8***5***:148-149

  [2]楊茂春,楊哲.加強資訊溝通規範藥學服務[N].中國醫藥報,2007,3-27,B6

  [3]趙普軍,郭瑞臣.合理用藥諮詢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藥學服務與研究,2008,8***1***:68

  [4]黃偉僑,王明軍,楊威.開展臨床用藥諮詢的困難因素探討[J].中國藥師,2009,12***1***:108-109

  [5]彭程,羅朝利.藥師書寫醫療文書的重要性[J].中國藥房,2002,13***5***:311

  篇3

  淺議現代生物技術與藥學發展史

  縱觀歷史,人類對藥物的開發經歷了從天然藥物到近代化學合成藥物,再至現代採用生物技術開發新型藥物的歷史過程。以治療疾病,維護健康為目的的藥物開發和研究,無疑是人類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1、現代生物技術革命和藥學發展

  以分子生物學為基礎的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為藥物的研究和開發開闢了一條前景廣闊的道路,近幾十年的發展史雖很短暫,但進展神速,內容豐富。回顧現代生物技術發展歷程,可以看到,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是由於受到藥學進步發展的影響;這中間體現了社會因素、現代生物技術及藥物發展的相互促進;因此,探討分析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就要從藥學應用的歷史背景入手,通過系統的分析,對現代生物技術在藥學中應用,利用高科技手段,才能做出客觀的評價,使現代生物技術為小康社會服務,並總結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充實現代生物技術發展的史學內容,有助於應對現代生物技術革命和藥學發展中的挑戰,期望還可以為生物科技領域的自主創新提供理論和經驗支援。

  2、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現代生物技術水平邁上了一個大臺階;由於廣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於健康保健的需求,促進了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使現代生物技術,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得到高速發展。近年美國已經形成五大生物技術產業區,他們的產品會在一段時間裡,會繼續在全球的科技革命中保持領先地位,引領世界衝向科技界的高峰。同時,在現代生物技術裡,產品中下游的分離技術、純化技術多與化工技術密切相關,因此可以預見,生物技術產業將會成為化工產業的重中之重。相信在不久,就會有許多新型的、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的高檔新型活性微生物及製品,成為世界人民的主要食品的新增劑。

  2.1現代生物技術產業化的影響

  在近十幾年間,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已經被世界科技界認定為重點發展領域,美國生物技術已經成為投資熱點。在2000年美國的生物技術工業,就獲得330億美元投資,2001年提高到410億美元,從投資額的增長中,可以看到美國投資者對生物技術企業前景的看好,也認定現代生物技術比其他高技術企業,在今後的幾十年,一定具有更長期的利潤空間。從金融市場的投資傾向分析,人類基因的發展由於得到各國的重視,成為股市中的概念股,得到股民的追捧。中國,應用基因工程對優良農林牧漁新品種的創新,也得到高速的發展,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必將取得重要作用,培育新產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如新型獸用疫苗、活性蛋白與多膚、醫藥用酶、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抗生素等***,已經成為我國開拓新領域的必由之路,這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對策。

  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中,現代生物產業發展,必將通過不同方式促進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現代生物產業的發展,豐富了國民經濟的產業構成,並在整體上增強了國民經濟體系的穩定性。將在我國小康社會的建設中,改善其在世界經濟交往中的形象,提升我國在世界經濟市場的競爭力。

  2.2生物技術產業市場競爭的影響

  近年來,為提高我國醫藥企業自身競爭能力,為了保證人民的身體健康,我國在醫療保障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在製藥企業的發展中實施了聯合或重組,可以使我國的生物技術產業化,轉變為以市場為動力、以資本資源優勢配置為中心的市場模式。可以預見,我國在醫藥領域的生物技術的發展,通過企業的聯合或重組,必將很快形成現代生物技術與藥學發展合作的優勢,在世界領域的生物藥品市場與國外大公司同臺競爭。

  2.3中國有不斷增大的醫藥消費市場

  我國居民目前的藥物消費水平還很低,據統計人均不到10美元,這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當前中等發達國家人均藥物消費達到40~50美元,美國的人均藥物消費更高,可以達到300美元。隨著我國小康社會的實現,為健康買單的理念,將會激發現代生物技術與藥學的發展,未來的醫藥領域的生物技術的市場必將十分廣闊。1998年全國藥品消費總額約為1000億元,人均用藥80元人民幣左右。從我國消費物件的結構來看,我國社會正逐漸步入老齡化,從1979年我國的獨生子政策實施30多年,到2013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億,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將達到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銀髮潮”將對我國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國新農合制度已覆蓋約8.12億人,覆蓋率達98%以上。今年,新農合全國人均籌資達到340元,其中各級政府補助增加到人均280元,新農合總籌資額可達到2700億元。隨著我國小康社會的建設,農村合作醫療的進展已經得到高速發展,農民為健康藥品的消費,必將推動現代生物技術與藥學產業市場的發展。

  3.結語

  在高科技時代,發展現代的生物技術與藥學產業,為人類的健康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已成為世界製藥企業謀求發展的戰略重點。這一發展趨勢一定要引起我國製藥產業的重視,同時,隨著國內市場國際化的速度加快,現代的生物技術與藥學產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我國的現代的生物技術與藥學產業也必須迎頭面對市場競爭之中,發展我國的現代的生物技術與藥學產業。為我國小康社會的建設,為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