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工商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發展存在著較為複雜的網路關係。對於工商企業的品牌戰略,對於工商企業的網路關係進行有效維護和管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商本科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工商企業管理的經濟法課程設計

  摘要:在考核評價上堅持將考核內容與職業崗位工作要求相結合、學習成果與學習過程相結合、知識理論考核和實務操作能力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查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原則。

  關鍵詞:工商企業管理;經濟法

  一、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一***課程設計理念

  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旨在培養工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行政管理等方面所需的基層管理人員。為了讓學習內容更好地滿足工商企業基層管理崗位的工作需要,課程設計的原則和標準應堅持校企合作的課程開發觀、職業能力本位的課程觀和行動導向的教學觀。校企合作的課程開發觀是指課程開發團隊在瞭解企業需求,把握專業培養目標的基礎上,深入到用人單位進行具體工作崗位的調查研究,進行職業崗位分析,由此歸納出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養等職業能力,最後由學校專業教師與企業法律事務專家共同設計課程標準。職業能力本位的課程觀即課程以履行企業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崗位職責所需要的法律知識、能力為核心,進行課程內容的選取、組織與訓練。行動導向的教學觀即課程在實訓教學中遵循“諮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的邏輯程式,讓學生“獨立地獲取資訊、獨立地制定計劃、獨立地實施計劃、獨立地評估計劃”,使學生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專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於自己的經驗、知識與能力體系。

  ***二***課程設計思路

  課程設計以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堅持“以法律應用為目的,理論夠用為度”的原則,以工商企業行政管理、市場營銷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崗位工作所需的經濟法律、法規知識與能力為依據,確定課程學習的知識、能力和素養目標,選取課程教學內容,設計能力訓練情境和“學做合一”的課程考核評價方案,力求突出該課程涉法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

  二、課程設計的內容

  ***一***基於工商企業基層管理職業能力需要設計課程目標

  為了使課程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企業崗位涉法工作能力,我們根據專業培養面向和培養目標,通過對富思特集團、湖北漢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武集團等中小型企業的行政管理、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崗位的調查和崗位工作任務的分析,將上述崗位涉法的職業標準和能力要求轉化為經濟法課程的培養目標。具體如下:

  1.職業知識目標。瞭解經濟法律關係及其三要素;掌握公司和合夥企業設立的條件、程式、組織機構等法律制度;瞭解合同的基本法律制度,掌握企業採購和銷售等合同的基本條款、合同簽訂的程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擔保及違反合同的法律責任;掌握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型別及法律責任和產品質量責任的構成要件;掌握專利權的授予條件和商標的構成條件,熟悉專利權的申請和審批程式以及商標的認定程式;掌握勞動基準法律制度及勞動合同的簽訂、履行、解除和終止等法律規定,掌握勞動爭議的仲裁與訴訟等處理方式;掌握經濟糾紛調解、仲裁和訴訟的基本法律制度等。

  2.職業能力目標。能夠運用公司、企業的法律制度知識,協助解決公司、企業在設立、內部機構組建及其執行中的法律事務問題;能夠運用合同法律知識解決採購、銷售等合同訂立、履行過程中相關法律事務以及合同管轄地約定等合同風險防控問題;能夠運用市場執行相關法律制度協助處理企業經濟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和產品質量責任等現實問題;能夠運用專利法、商標法的知識協助處理企業專利、商標事務相關問題;具有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解除等管理能力和協助處理勞動爭議的能力;具有協助處理企業經濟法律糾紛的能力等。

  3.職業素養目標。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形成處理經濟糾紛的法律職業素養;形成從事經濟法律事務所需要的職業敏感性。

  ***二***從工商企業基層管理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出發設計課程內容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經濟法課程的培養目標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企業行政管理、營銷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崗位工作所需的經濟法律、法規知識,並且具有運用這些經濟法律、法規知識解決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法律問題的能力和法律職業素養。因此,經濟法課程的教學內容必須根據該專業的培養方向和崗位典型工作任務來選取與崗位工作相聯絡的經濟、民商法律內容作為課程內容。我們據此設計了經濟法律關係;公司、企業設立及內部治理法律事務處理;企業合同法律事務處理;企業不正當競爭和產品質量法律事務處理;企業專利、商標法律事務處理;企業勞動關係管理和勞動關係爭議法律事務處理;企業經濟糾紛法律事務處理七個學習單元。這七個學習單元涉及的經濟法律制度有公司法律制度、合夥企業法律制度、個人獨資企業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產品質量法律制度、專利和商標法律制度、勞動法律制度以及經濟法律糾紛處理法律制度,而那些與崗位工作任務無關或關聯不大的企業破產法律制度、反壟斷法律制度、消費者保護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對外貿易法律制度等都沒有納入,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三***基於職業能力培養目標設計課程能力訓練情境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培養個體完成具體任務的職業能力教育,應當把“做”變成教學的主要形式。我們根據工商企業基層行政管理、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崗位的典型涉法工作任務設計了七個課程能力訓練情境,即有限責任公司設立及內部治理結構設定等法律事務的處理;合夥協議的簽訂;買賣合同的簽訂;企業不正當競爭法律事務的協助處理;企業產品質量法律事務的協助處理;勞動合同簽訂及勞動關係管理事務處理;企業經濟糾紛的協助處理。在訓練情境組織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情境任務採取不同的訓練方式,如角色扮演模擬、案例分析和模擬法庭等不同的訓練方式。如“有限責任公司設立及內部治理結構設定等法律事務的處理”這一教學內容的情境訓練,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角色扮演,由學生分組模擬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制定公司章程、建立公司的組織機構。具體的訓練步驟為:①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模擬設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次會議由組長主持,討論形成公司的名稱和住所、公司的經營範圍、公司的註冊資本、股東的姓名和名稱、股東的出資方式以及出資額和出資時間、公司的機構、議事規則等決議。②第二次會議由模擬出資最多的“股東”主持,討論股權轉讓、利潤分配、公司分立與合併等事宜。③每個小組根據會議形成的意見擬定公司章程。④把各自選舉出來的董事和監事列入公司章程中,並準備報工商局設立登記。⑤小組彙報公司設立情況。整個訓練過程完成後每個小組形成公司章程、設立公司的申請書、公司的組織結構圖、公司設立的可行性報告等可展示成果,最後由教師對每組的成果進行點評和總結。而對“企業經濟糾紛的協助處理”教學內容的訓練,則主要採用模擬法庭的形式,其訓練方式是教師組織模擬庭審,由學生分組模擬經濟糾紛的審理,確定經濟糾紛雙方公司的訴訟代理人、法院審判員、書記員等角色,每個學生蒐集有關材料,研究有關法律。具體訓練步驟為:①選擇案例。②確定人選,分配角色。③組織材料***訴訟文書***。④排練***為開庭打基礎***。⑤組織開庭***庭審注意銜接緊湊連貫,按照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法庭調解-合議判決的程式進行***。⑥庭審總結。訓練完成後形成起訴書、答辯狀、庭審記錄等可展示成果,最後教師對過程及成果進行點評和總結。通過上述“做”的訓練,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經濟法律知識的內涵,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使學生快速進入到能力生長的路徑,直接體驗知識的實踐過程,形成靈活適應新情境的反應能力。同時,“做”的成果又是評價學生能力水平的重要和有效手段。

  ***四***基於能力本位的“學做合一”的課程考核評價設計

  在考核評價上堅持將考核內容與職業崗位工作要求相結合、學習成果與學習過程相結合、知識理論考核和實務操作能力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查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原則。課程總評成績=期末終結性考核成績+訓練情境成果考查成績+平時學習過程形成性考查成績。期末終結性考核方式為閉卷筆試,主要考核經濟法律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實務操作能力,卷面成績為百分制,占課程總成績的50%,考試時間為90分鐘;訓練情境成果考查主要是通過對學生完成的企業法律事務訓練情境實務操作課業的考查,考核學生處理企業管理相關法律事務的動手和處理能力,占課程總成績的40%;平時學習過程形成性考查主要是通過上課出勤、課堂提問和發言、討論等來考核,考核學生的上課出勤率、上課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思路及正確率等,占課程總成績的10%。

  參考文獻

  1、第三方物流對工商企業的價值貢獻鄭鄂鑫中國物流與採購2003-02-026

  2、企業併購與工商銀行業務創新吳水龍,黃錫欽城市金融論壇2000-12-016

  二:工商企業管理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摘要:為了滿足社會對於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培養實際操作能力較強的技術型人才,高職院校應重視企業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使學生通過實踐教學提高自身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也促進高職院校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工商企業管理;實踐

  一、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還停留在只注重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實踐教學重要性的階段。一些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中,其實踐教學遠遠達不到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甚至僅有的一些還只是形式主義,實踐效果自然很不理想,導致學生缺乏專業技能的訓練,影響教學質量,從而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與理論教學相比,實踐教學所需要的教學經費更多。當前我國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中,相關的校內實踐教學設配都已經完善,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校外的實踐基地也同樣重要,很多高職院校在校外的實踐基地只是表面的形式,並沒有與企業過多的聯絡。由於高職院校在校外實踐基地方面的實踐教學經費過少,一定程度上影響校外實踐教學質量。另外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隊伍的質量和數量有待完善,使教學質量達不到應有的高度。要想取得更好的實踐教學效果,就要完善和壯大師資隊伍。當前,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中,實踐教學老師在企業經驗或者實踐教學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很多教師只具備理論基礎或者只具備實際操作能力,這種師資隊伍明顯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職業技能的需求,對實踐教學的效果有著嚴重的影響。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由很多小部分組成的,在執行過程中缺乏科學理論依據以及方法,很難形成一個在結構和功能達到標準的教學系統。

  二、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首先在實踐教學的目標上。在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實踐教學目標是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在構建過程中,應明確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通過各個方面的配合,最終形成一個具體的目標體系。

  對於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來說,實踐教學內容就是將教學目標具體化,將各個實踐環節進行提高和創新,科學的安排和整合實踐教學內容,通過各個環節的教學內容實現整體的時間教學目標,形成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在進行實踐教學活動時,影響實踐教學效果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就是實踐教學條件。這種條件包括師資隊伍的素質、實踐教學所需要的先進裝置、實訓設施和校外實訓基地,以及教學環境。

  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是實踐教學的一種巨集觀的管理手段。由於實踐教學特點和性質,導致在管理方面有著較大的難度,為了是實踐教學活動在各個方面得到保障,使實踐教學活動能夠順利的進行,就需要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在實踐教學的組織、執行、制度以及質量評價這四個方面對實踐教學進行綜合管理。

  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在實踐教學中起到評價教學質量高低的作用,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能夠有效的促進實踐教學在質量和效率上的提高。對學生、教師以及企業分別建立一個評價體系,確定評價標準,並切實執行。在整個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需要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以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實踐教學保障體系能夠對組織隊伍、經費、管理制度以及校內和校外的實訓條件等方面進行保障。明確上下級之間的關係,對各個層次的管理人員和執行人員進行義務和責任分工;保障實踐教學的經費,各個環節中都具有一定的使用規範;對實踐教學的規劃和程序建立一個條理清晰的管理制度,保證教學進度;加強校內實訓基地的資源共享,重視高等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係;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專業素養和穩定性;建立獎懲措施和規範制度,以約束學生的行為,從各個角度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

  三、結束語

  為了滿足社會對於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培養實際操作能力較強的技術型人才,高職院校應重視企業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使學生通過實踐教學提高自身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也促進高職院校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我國企業管理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訪著名管理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工商學院教授鄧榮霖查謹經濟師2005-08-156

  2、以事業部制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國民生銀行工商企業金融事業部案例翁國華;銀行家2009-0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