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改編論文
電影和文學是兩種不同的媒介,電影和文學又是兩種不同的藝術,然而兩者通過電影改編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許鞍華執導的《傾城之戀》是首部改編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雖然影片努力還原小說的場景與情節,但與原著相比,它還是有著很多不足與遺憾。但作為首部電影改編,正是這些淡淡的遺憾,給予了我們一些別樣的啟示。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改編幾乎每一部都譭譽參半,這裡存在著一些盲點,值得我們深思。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改編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改編全文如下:
[摘要] 文學價值越高的小說往往越不容易被改編成電影。張愛玲的文學作品因其文字辨識度高、注重人物心理描寫、故事情節富有傳奇色彩,向來被視為“中國最不可改編的作品之一”。20世紀八九十年代張愛玲在中國文化圈尤其是影視界華麗“復活”。她的名字成了一塊金字招牌,許多電影人紛紛把目光投向對張愛玲小說的改編熱潮中。
一、引言
張愛玲本人就是一位電影愛好者。17歲寫出生平的第一篇影評後,她對電影的痴迷程度進一步加深。電影的表現手法也逐步融入她的小說中。品讀張愛玲的小說時,經常會有一種強烈的電影感撲面而來。張愛玲把小說和電影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渾然天成地融合到了一起,因而張愛玲的小說又被稱作“紙上電影”。表面上看,張愛玲的小說改編成電影,無論怎麼演都會精彩,實際上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改編包含了現當代文學、文藝學和電影學等多種學科領域的內容,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跨學科實踐過程,其中有許多的視覺影像因素都是很難轉換和互譯的。
二、張愛玲小說改編的概述
當代對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改編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且大部分集中在港臺地區。1984年,許鞍華導演執導的電影《傾城之戀》上映後在當時的文學界和影視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它是張愛玲所著的小說中第一個被改編成電影的。1994 年,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被導演關錦鵬改編成同名電影。1997年許鞍華導演又把張愛玲的長篇小說《十八春》改變成電影《半生緣》。2007年由李安導演執導的《色?戒》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榮獲金獅獎。它是由張愛玲所著的一萬多字的短篇小說《色?戒》濃縮而成的。
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改編歷經20餘載,電影人為何鍾情於改編張愛玲的小說?從張愛玲的小說出發,把她的小說進行電影改編很有賣點。因為小說裡描寫的故事內容具有通俗化、女性化、商業化等符合大眾口味的特點。而且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上海沒落淑女,故事情節充斥著傳奇色彩, 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小資情調也迎合了大眾的通俗口味,非常適合改編成電影。從電影的角度出發,蒙太奇被稱作電影的靈魂,是電影藝術基本的表現技巧,而在張愛玲的小說中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蒙太奇技巧。張愛玲的小說將電影和文學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
三、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改編藝術特色
***一***對原著較忠實的還原
名作改編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尤其是改編張愛玲的作品。張愛玲的小說調動了一切感官因素,具有極強的畫面感。讀者閱讀張愛玲的小說,時常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張愛玲對電影技巧的運用也使其作品具有獨特的個性。無論改編者如何謹慎,影片上映後都逃脫不了譭譽參半的命運。所以改編者在改編張愛玲的小說時都保持了對原著較忠實的還原。以下內容以《傾城之戀》《半生緣》《色?戒》三部影片為例,分析改編者在將張愛玲的小說進行電影改編時是如何既保留原汁原味的張式韻味,又體現出作品的思想內涵的。
《傾城之戀》是對張愛玲小說還原最忠實,也是改編最早的一部電影,它由許鞍華執導,周潤發主演。許鞍華導演幾乎完全按照原著的敘事方式將整個故事用電影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原著《傾城之戀》的開頭,張愛玲描寫了“咿咿呀呀的胡琴聲”,以淒涼的聽覺感受為整個故事情節的開展奠定了蒼涼的基調。許鞍華導演的同名電影,對以上文字內容的拍攝方式基本忠實於原著,以伶人唱戲聲作為音響,為電影拉開了序幕。甚至在處理臺詞的問題上,許鞍華導演都大量使用了張愛玲原著中的文學語言。譬如範柳原和白流蘇在卡車上逃難時目睹了香港遭炮彈襲擊,範柳原突然感慨道:“這一炸不知道炸斷了多少故事的尾巴。”
1997年許鞍華導演又根據張愛玲的經典小說《十八春》改編了一部名為《半生緣》的電影。影片中,許鞍華依然遵循忠實還原原著的原則,以原著的故事發展情節為影片主幹,以原著中的文學語言為臺詞。由於電影在時間上的侷限性,電影《半生緣》在處理原著《十八春》的細節時,採用了直接省略的方式。譬如在原著中,張愛玲對許叔惠與石翠芝的心理變化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而影片中僅僅通過二人在南京泛舟和爬山幾個簡單的情節交代了許石二人的感情變化,直接省略了原著中二人通訊的情節。
在影片的敘事手法上,許鞍華導演也改變了原著中以沈世鈞的回憶為視角的倒敘,而是以顧曼禎18年前遇到沈世鈞時的場景與內心獨白作為開頭,然後再進入故事的倒敘內容。許鞍華導演此次改編與原著最大的不同就是故事的結局。許鞍華在影片《半生緣》中直接以18年後二人再次相聚卻無可奈何地說了一句“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為結局。這樣的結局一刀斬斷了二人結合的希望,以一股悲涼感戛然而止。而原著《十八春》在故事的結區域性分描寫了張豫瑾與顧曼禎在經過18年的曲折人生路後一同參加了國家剛解放時東北的建設。這樣的描寫為故事的結局留下了一道光明的“尾巴”,暗示了二人結合的希望。許鞍華的改動反而恢復了繪盡人世蒼涼的一貫風格。
由李安執導的張愛玲同名小說《色?戒》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相比更加忠實原著,幾乎全盤照搬原著的再現式敘述。此外,為了使影片內容與電影的表現手法和觀眾的觀看習慣相符,李安導演對敘事內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增刪,把整個事件的發展順序也進行了調整。
***二***獨白與旁白的大量使用
張愛玲的小說對人物心理刻畫比較細膩、準確。她的小說中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時常能夠觸動讀者的心靈,引起讀者的共鳴。在作品中,張愛玲對人物的潛意識和種種微妙的心理變化把握得精準而深刻。然而,這種抽象的潛意識和心理活動是無法用電影手法來表現的,這是小說進行電影改編最大的難點。電影與小說最大的差別就是它不能用抽象的文字去刻畫人物心理,只能用鏡頭語言和演員的肢體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心理。改編張愛玲小說最大的障礙就在於無論是鏡頭語言還是演員的肢體語言,都無法具體展示人物的心理變化。在改編張愛玲的小說時,許鞍華和關錦鵬兩位導演的想法不謀而合,他們都使用了大量的獨白與旁白來展示原著中人物細膩、複雜的心理狀態和心理變化。 影片《半生緣》的開頭部分就是曼禎回憶時的大段心理獨白,影片中間部分也是以獨白的方式展示沈世鈞回憶及掙扎時的心理變化。影片《紅玫瑰與白玫瑰》也是以一段有關紅玫瑰和白玫瑰的經典旁白開場。
***三***以鏡頭語言對 “ 張氏味道 ” 進行還原
張愛玲的小說中瀰漫著一種獨特的懷舊味道。這種“張氏味道”是張愛玲的作品能夠成為經典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來源於張愛玲在小說中對舊上海獨有的場景的營造和充斥在故事當中的悲涼的情懷。比如張愛玲作品中鏤著雕花的窗櫺、溼漉漉的小巷、夕陽斜射下路旁栽滿法桐的街道都是舊上海獨有的場景。張愛玲小說中的悲傷情懷和傳奇色彩對廣大讀者也是極具吸引力的。可以說這種獨特的“張氏味道”是張愛玲小說的靈魂,也是吸引讀者的關鍵。因此,改編張愛玲的小說,以鏡頭語言對“ 張氏味道” 進行還原是必不可少的。區別在於導演的風格不同,對“張氏味道”的表現程度和表現手法也就不同。
由許鞍華導演的《傾城之戀》中體現的“張氏味道”最為簡樸。許鞍華導演運用最簡單的鏡頭語言向觀眾呈現原著中那斜晃在玻璃紙上懶懶的夕陽、鏤著雕花的窗櫺和那陰冷的海風。這些清冷、蒼白和悲慼的鏡頭語言恰恰是對張愛玲筆下“繁華而蒼涼”氛圍與場景最好的詮釋。由關錦鵬導演執導的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飽含其鮮明的個人特色。關錦鵬還原出的“張氏味道”給人一種瑰麗的感覺。他通過不同的畫面構圖和不同的色調,向觀眾展現紅玫瑰與白玫瑰不同的性格。他利用兩間浴室佈局擺設的不同展示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差異。燈光昏暗、霧氣瀰漫的浴室,體現了紅玫瑰嬌蕊的熱烈與風情的性格。嘩嘩不絕於耳的水聲代表著紅玫瑰的情慾。而白玫瑰煙鸝的浴室則乾爽亮潔, 方整白淨的瓷磚象徵著白玫瑰的貞潔。平整地貼在牆面的手絹則顯露出白玫瑰冷淡的性格和生活上的潔癖。
四、女性意識
在張愛玲小說改編電影作品中的體現在對女性意識和心理的深入透析這一方面,張愛玲的小說很難被超越。她解構了中國傳統的女性形象,對女性心理的剖析十分準確和深刻。她始終站在女性的角度,嘗試敘述她們或喜或悲的人生。她筆下的男人通常都是讓人失望的,而她塑造出的女性形象卻格外精彩,與其他男性作家筆下的女性極為不同。她用獨特的女性視角展示了整個上海、家庭中的悲歡離合,揭示了女性獨具的生命體驗和隱藏在人性深處的祕密。她的小說為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發展翻開了新的篇章,促進了中國女性文學的發展。20世紀以後張愛玲的許多小說都被改編成了電影。如何在改編的電影作品中體現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意識成了一個非常複雜且值得研究的問題。
許鞍華在改編張愛玲的小說《十八春》時,極盡可能地保留了張愛玲原著中的女性意識。影片剛開始以女主人公主觀上的視角代替了原著中剛開始時世鈞進行回憶的情節。導演許鞍華用獨特的女性視角為影片營造了一種充滿了悲涼、靜寂的灰色基調。曼楨被祝鴻才施暴的情節,在小說文字中沒有任何細節上的描述,但是字裡行間卻充斥著殘酷冷漠的氣息。“乘著還沒醒過來,抱上床去脫光了衣服,像個豔屍似的,這回讓他玩了個夠,恨不得死在她身上,料想是最初也是最後一夜。”在面對這樣冷酷又熟悉的世界時,張愛玲顯得十分冷靜,彷彿整個世界都被這冷酷的氣息湮沒。踐踏和蹂躪曼楨的不僅僅是祝鴻才,而且是整個無情的社會。女性與整個社會的聯絡完全斷裂開來。影片在展示這一部分情節時鏡頭停留在了門外,依然深刻體現了對女性的同情。觀眾在房門之外聽著門內曼楨痛苦的聲音卻無能為力。那聲音像一把鐵錘敲打著人的良知與社會倫理道德。電影中對女性生存狀態的刻畫充分體現了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意識。
五、結語
隨著大眾傳媒時代的到來,受眾閱讀文學作品的渠道也越來越廣泛。相比而言,受眾更傾向於通過電影、電視等介質接觸文學作品。改編出的電影作品水平參差不齊,受眾對改編作品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而由於張愛玲的書迷們對原著的狂熱,以至於產生了一種先入為主的感覺。無論電影如何改編,都無法取代原著在他們心中的位置。所以張愛玲的小說經過電影改編大都難逃譭譽參半甚至被苛責的命運。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媒介轉換和融合有利於受眾通過多元渠道接觸經典文學作品。對受眾而言,影視作品是對文學作品的具象化,好的影視作品的改編有助於激發觀眾對原著的興趣,加強對原著的理解,從深層次的角度跟隨導演解讀文學作品。由此可見,電影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並促進了文學的發展。
綜上所述,將小說進行電影改編所產生的積極作用是無可否認的。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有些電影投資商從商業利益出發,為吸引觀眾眼球,不尊重文學原著,胡編亂造,甚至將小說內容和人物形象完全顛覆,以製造商業噱頭。電影人只有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改編出更多更優秀的電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