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線在美術作品中的表現論文
美術課是一門讓學生尋求變化,創造奇蹟的課程,而課堂上的美術作業作為美術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組成部分,直接關係著學生的審美情趣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著名美術教育家侯令先生認為,學生每一次的課堂作業往往是檢驗本堂課學習質量和教學成果的一面小鏡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線在美術作品中的表現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線在美術作品中的表現全文如下:
摘要:線作為一種繪畫語言形態,承載著美術作品的各要素之間的緊密聯絡,沉澱著美術作品不同時期、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作品的藝術表現,淺談美術作品中線的表現是對美術作品元素的歸納和整合。
關鍵詞:線;美術作品;表現性
線,從幾何意義上來說它是無數個點的集合。線在美術作品中作為一種不可缺少的語言形態,它所表現更多的是藝術作品發聲的第一吼叫。
美術作品中線的淵源與民族、歷史、文化的傳承有莫大的關係。簡而言之,線在美術作品中充斥著民族性、時代性、精神性。中國傳統繪畫作品中以線造型作為抒情寫意的藝術作品比比皆是,同時也顯現出中國傳統藝術美學的思想。在西方,古典主義的繪畫以線給予自然的秩序,使得藝術作品像教學般的有序和諧。那麼線在美術作品中的作用有些什麼樣的表現。
法國古典主義家安格爾***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曾經說:“線條――這是素描,這是一切”,從中啟發出線條是整個繪畫的生命、是靈魂、是不可缺的血液。線條的節奏、疏密、輕重及情感表現在安格爾的作品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安格爾作為新古典主義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中把線條錘鍊出“古典風”。每一根線條都經得起推敲。
作品《泉》在整個的畫面感中以嚴謹的手法傳達出古典女性神祕而又富有曲線陰柔的線條美感。安格爾對藝術創作的主張來自他自身的個性。他主張藝術家在創作時要建立在客觀自然基礎上,他認為:“大凡完美的藝術是建立在客觀自然基礎上的,它來自於客觀自然”①。安格爾的藝術作品中更多的是來自於自然界的客觀物象的典型化、集中化。作品中線所到的的人物或景物都折衷用線去詮釋。安格爾藝術作品中的線不單只是單線的表現,乾淨利落的表現藝術家對藝術的執著、堅定、信心的表現。把藝術作品的“古典美”與“自然美”完美和諧的譜寫出來。
19世界法國著名畫家馬蒂斯***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作為野獸派的創始人,他的作品簡潔、清新、省略很多複雜的細節,以單純簡練的線條和色彩來建構畫面內容的形體,他的線條賦予一定的表現力和創造性,勾勒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手法表現從容輕鬆揮灑胸中之意。
在繪畫藝術表現中,線的用法有再現也有表現。中國繪畫作品中線的表達和中國水墨文化有緊密聯絡。中國繪畫中,線的廣泛運用標新相異於西方。線與墨碰撞出雄勁、健碩、輕柔、古拙、或流暢,各具特色。長期以來,線積澱著更為深刻的社會內容和人類的審美情趣,是藝術家的實踐與認識的結果,中國繪畫作品用線表現的藝術手法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
中國東晉顧愷之的作品《女史箴圖》、《洛神賦》,集中表現中國人物繪畫中線的藝術造詣,顧愷之作品中的線被稱為“春蠶吐絲”。用線把客觀人物神化,也有人稱之為“高古遊絲”。南朝謝赫曾指出繪畫中用筆要“骨法用筆”,顧愷之的作品中線的力道正體現骨法之處,堅實有力,深入靈魂。他作品中人物造型運用緊盡有力的表現“秀骨”的形態。“意存筆先、畫盡意中”在顧愷之的作品中並有所表現。顧愷之的作品中仕女衣紋褶皺的線大都集中在邊緣,中間部分空白比較多,仕女正面的裙襬處,表現出褶皺的線條收筆或銳利。中國元代文人畫家倪瓚,起作品中更多的體現中過傳統繪畫線的氣質,他的作品《六君子圖》、《漁莊秋季圖》對線的運用獨具匠心,他的畫稿往往是“不過逸筆草草、聊以寫胸中逸氣耳”――線如其人,倪瓚的線傳達他“逸氣”的高風從尚的氣質。
中國繪畫中線在敦煌壁畫、永樂宮壁畫和《八十七神仙圖卷》,有人物衣紋的勾勒,髮髻等線條的廣泛運用,凝聚著中華民族線線藝術的精神靈魂,積澱中華線線表現的魅力。中國繪畫中的線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吳道子的“勢若風旋”、李公麟的“行雲流水”、”、翰晃的“凝重”、樑愷的“狂放”、陳洪綬的“古樸”。線在中國繪畫造型中起連心作用,線直接影響畫面的構成方式,線作為獨立的個體呈現形式,即便不施丹青也光彩照人,作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美的呈現表達,它是審美意識與精神的高度統一。
中西方美術作品中線的表現各有特點,都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審美情趣的表達,線作為美術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承載藝術作品的思想,作為語言一樣地詮釋作品的生命,造型表意都在它的滋潤下生髮,不僅是高度概括提煉一種有意味的形式,而且傳情達意抒寫作品的情感。從而體現了人與自然融合為一的境界。***作者單位:1.大關縣吉利中學;2.大關縣高橋中學***
註解:
① 選自[法]安格爾著,朱伯維譯,安格爾藝術[M]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