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開展主題班會的原則與思路論文

  主題班會是民辦高校進行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和陣地,既是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徑,又是促進學生思想健康發展和形成良好班風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高校開展主題班會的原則與思路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高校開展主題班會的原則與思路全文如下:

  【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高校思政教育也面臨新的挑戰。班級是開展思政教育的基礎陣地,主題班會作為理論課的有效補充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理清高校主題班會開展的原則和思路對於發揮主題班會的作用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主題班會;思路;原則

  高校主題班會是指在輔導員或班主任的指導下,由學生圍繞一個專題或針對一個問題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如教育缺乏針對性,教育方法刻板陳舊等。根據大連海事大學2013-2014年度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報告顯示,33.9%的學生認為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是灌輸型的教學模式,參與度低;29.7%的學生認為教材文字枯燥,理論與社會發展、學生思想實際脫節;22.7%的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只為應試。這就要求學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單純的依靠理論課,更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大學生的實際,開展多樣的教育活動,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主題班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主題班會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補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有效補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有助於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覺性;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是構建良好師生關係的橋樑;主題班會還有助於教育和引導班級特殊群體融入班級、改進學生自身不足。

  二、現階段高校主題班會存在的問題

  無完整系統:主題班會召開的偶然性和隨意性較大,學校缺乏巨集觀上的有效掌控,因此難以保障教育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無明確主題:主題班會的召開往往缺少清晰明確的、科學有效的主題。模糊的甚至是無效的、錯誤的主題班會只會適得其反,導致花費了時間、精力、人力、物力,卻教育效果低下。

  無有效效果:班會選定的內容、開展的形式、過程的控制往往走向兩個極端,或者為片面取悅學生、片面追求現場氛圍而放棄了教育的宗旨;或者為保證教育內容的“根正苗紅”而忽略了現場氛圍和學生感受。

  無認同反饋:作為主題班會組織者的輔導員或班主任和作為參與者的大學生,對於班會的內容、形式缺乏一致的認知。輔導員更加傾向於通過團隊訓練的方式達到進行常規內容的集體教育的目的;大學生則更青睞討論互動和個體交流,也更需要獲得與眾不同的個人體驗。

  三、強化主題班會教育的重要意義

  大學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主題班會能夠針對學生在不同階段出現的認知偏差和不良傾向進行有效的教育引導。大學期間也是學生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長的時期,主題班會能夠在活動中發揮學生主體的主觀能動性,逐步喚醒並不斷強化大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因此強化對於高校主題班會的教育效果,不斷深化高校主題班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效機制,能夠使主題班會的開展擺脫“四無”的尷尬境地,實現主題班會“教育目標有計劃、教育內容有特點、教育形式有融合、教育物件有區分”的轉化。

  四、高校主題班會開展的原則

  ***一***把握規律

  大學階段是學生生理和心理成熟的重要時期,大一到大四每個年級都有學生關注的重點和核心問題。這就要求高校主題班會的內容和形式應具有鮮明的規律性和階段性。制定符合學生生理心理髮展規律的教育計劃,包含入學適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時事政策、職業規劃、實習實踐、創新創業等內容,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

  ***二***針對問題

  大學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主題班會應針對大學生群體可能或已經出現的思想上、意識形態上、行為上的問題,針對社會上影響大學生的不良風氣開展教育活動,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每次主題班會都能夠幫助大學生解決一個思想上或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每次參與主題班會都能解惑,有收穫。

  ***三***支援保障

  主題班會主要由輔導員和班主任組織開展,但應由學校層面統一進行規劃,院系積極參與推動,相關部門監管並瞭解反饋情況,將學校發展、學院特色、學生需要三方面有效結合,實現助推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目的。高校主題班會的開展還應跟思政理論課、時事政策課、專業引導課、校園文體活動相結合,得到行政部門、思政理論課教師、專業課教師的支援和協助,形成全校一盤棋的良好格局。

  五、高校主題班會開展的思路

  高校主題班會應本著“一三五七”的原則組織開展。

  抓好一箇中心節奏。開展高校主題班會應時刻牢記以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服務高校全面育人為宗旨。主題要鮮明生動,傳承經典的同時與時俱進,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特色特點,讓大學生有興趣參與,讓輔導員言之有物。

  譜好三部曲。高校主題班會應該譜好學校發展、學生成才、輔導員成長三部曲。要通過開展主題班會,調動學校、輔導員、學生三方面力量,給學校建立起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有效渠道,給輔導員提供發揮所長、樹立形象的良好平臺,給學生提供學習知識、汲取經驗、展現自我的優質舞臺。

  建好五線譜。高校主題班會應以思政教育、黨團建設、學風建設、情商培養、道德品質養成為五條基準線,圍繞其開展教育活動。

  奏響七音符。高校主題班會的開展過程中應重點關注經濟困難、學業就業困難、家庭情況複雜、人際交往困難、生理有缺陷、行為有障礙、少數民族和有宗教信仰七類學生,調動他們參與班會的積極性,有助於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集體、實現自我價值。

  六、結語

  通過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效育人實現高校主題班會從“四無”到“四有”的轉化仍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才會使主題班會內容不斷豐富、形式不斷創新、效果不斷強化,從而更好地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