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腔藝術特點論文範文

  音樂是用有組織的音構成的聽覺意象,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最能即時打動人的一種藝術形式。在所有的藝術類型中,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現實生活中還有用音樂來減輕或消除患者病痛的音樂療法。音樂不僅是藝術門類的一脈,也是作為人類的一種社會現象,是伴隨著人類的出現而產生的,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總稱為論文。

  尚德義花腔藝術的創作特點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尚德義先生就開始著手在這方面進行探索,根據有限的文獻和唱片資料記載,尚德義藉助其夫人的聲樂教學經驗與他本人寫小提琴為獨奏者顯露技巧表現而加用華彩段因素的實際體會,潛心研究了花腔唱法的效能,演唱特點及方法,將這種唱法作為一種表現激越的感情,歡樂的心緒和複雜的戲劇性情感的音樂手段來看待,直接運用到他創作的聲樂曲中,並大膽地進行了創作實踐。在《千年的鐵樹開了花》大獲成功之後,尚德義先生繼續創作了《科學的春天來到了》、《春風圓舞曲》、《有位同志最會笑》等20餘首花腔歌曲,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作品在音樂語言、花腔技巧運用與形式邏輯等方面都有所創新,達到了新的藝術高度。總的說來尚德義先生的花腔藝術作品的創作有以下幾個特點:

  廣泛多樣的題材尚德義先生的花腔作品不僅具有美的品格,具有思想感情的深度,同時題材廣泛、雅俗共賞。他曾經說:“沒有好題材我輕易不創作。好題材可以激發創作衝動和靈感,好題材可以喚起激情和好旋律。”《千年的鐵樹開了花》是一首反映時代性題材的花腔作品,表現了聾啞人會說話時爆發性的歡樂,尚先生大膽地選擇了這樣一個現實題材來創作,讓“***”時期情感麻木和扭曲的人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關懷,看到了對未來的希望。這首作品把白衣天使的音樂形象塑造的十分準確、生動和鮮明。他將西方花腔技巧與歌曲內涵完美結合,在全曲中花腔無詞部分就佔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傳統五聲音階的運用使得此曲具有濃濃的中國味,感情真摯細膩,歌唱旋律精美而舒展,易於上口,民族風格更加鮮明、絢麗多彩,真正做到了通俗易懂、雅俗共賞。《春風圓舞曲》,是創作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第一首花腔歌曲。那時,中國剛迎來改革發展的好時期,人們的心中充滿著春天一樣的生機。尚德義選擇春天的氣象、景物做題材,用委婉的轉調、精緻的花腔把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描寫得惟妙惟肖,使人們從心底裡感到歡快舒暢。

  真摯感情的自然流露歌曲的創作是作曲家主觀的生命體驗、內心世界的描繪,反映出作曲家強調個性與個人情感的生活願望和藝術理想。我們只有從這個高度來審視,才能真正把握花腔藝術歌曲的深層內涵和藝術價值。在尚先生的花腔作品中,我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他強烈的創作慾望與創作熱情。尚德義花腔藝術歌曲決不是為花腔而去花的空洞之做,他的每首作品都來源於現實生活,是他飽含熱情,抒發著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作為新中國花腔歌曲創作中有開拓意義的作曲家,無論哪一種體裁的作品,他一概從內容出發,聲為情動,有感而發。他用現實的創作手法將自己對社會、對生活的感悟融於花腔歌曲中,正是由於尚先生把民族的時代精神,把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真情摯愛作為其創作的基石,才使得其作品具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並在幾代歌唱家中傳唱不衰。

  另外,用“啊”或其他語氣詞來演繹的無詞部分在尚德義先生的歌曲創作中也很常見,多數都是富有花腔技巧的演唱,與歌詞相輔相成,進一步深化了歌詞的內涵。尚德義花腔藝術歌曲創作的成功再次證明了民族民間音樂的彌足珍貴。他為我國民族聲樂教學中花腔女高音的訓練提供了大量的優秀作品,為“美聲唱法與民族聲樂相結合”這一教學理念的實踐提供了依託。他的花腔藝術歌曲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雅俗共賞,這有利於美聲唱法被中國聽眾接受,同時,中國的花腔藝術歌曲作為一種具有世界共識的聲樂體裁,被世界其他國家的聽眾接受,他對中西文化的共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