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記憶力的要素是什麼

  人腦有140億個神經細胞,與銀河系的星數大致相等,進行記憶是大腦的基本活動。而記憶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來提高。那呢?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訓練記憶的要素

  1、注意力

  通常,我們對眼前的事情注意得不那麼周到。其實,真正的記憶術就是“注意術”,有人還把這看成萬世不變的記憶法則,就是有道理的。

  所謂注意,就是集中精神注意事物和行為,把它們固定於意識之中。因此注意力越強,印象便越深刻。我們之所以會很快地把見到的、聽到的、感到的東西忘掉,就是因為沒有對它們給予必要的注意。要知道,任何記憶力的訓練應從訓練集中注意力開始。我們先做個小實驗:

  拿一樣東西***相機、盒子或筆***仔細看30秒,然後閉上眼睛,試著把你對這樣東西的感受所得詳細說出來。如果某些細節你還不清楚,請再看一遍,然後再閉上眼睛再說;如此重複,直到能把該東西說得清楚無遺為止。

  微弱的聲音迫使你注意力高度集中。不過,此練習每次最好不超過3分鐘。

  做完這個練習以後,你就知道,注意力越集中,記憶就越迅速、牢固。因此,你要集中注意力,特別要訓練這一點

  2、想象力

  想象力為什麼能起作用呢?在世界上,客觀事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有的表現為從屬關係,有的表現為因果關係。把反映事物間的那種聯絡,把在空間或時間上接近的事物,及在性質相似的事物和人們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絡起來,是增強記憶的好方法。從記憶的生理機能看,聯想能有效地建立腦細胞之間的觸突聯絡,有助於記憶網路的形成,這樣不但可以長期保持,也容易再現。所以,請你記住;用想象力編織忘記之網

  3、觀察力

  觀察對於記憶有第一等的意義。因為記憶的第一階段必須要有感性認識,又只有強烈的印象才能加深這種感性認識。從眼睛接受資訊時,就要把它印在腦海裡。對於同一幅景物,嬰孩的眼和的眼看來都是一樣的;一個普通人及一個專家眼中也是一樣的,但引起的感覺不一樣的,在觀察時,一定要在腦海中打一上個烙印,這種烙印包含著對事物的理解和想象,而不是一個只有光與形的幾何體。

  注意力和觀察力是記憶的雙翼。善於觀察的人,容易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徵,對觀察過的事物記憶深刻。在實驗課上進行物理或化學實驗,觀察能力強的學生收穫就比觀察能力弱的學生大得多。創造性的活動更需要良好的觀察力。許多有巨大成就的科學家,都具有非凡的觀察力,一些科學家能滔滔不絕地說出許多事理,甚至許多事物的細節,也是得益於他們精細的觀察及思考。

  訓練記憶力的方法

  1.注意集中。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2.興趣濃厚。如果對學習材料、知識物件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住。

  3.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的牢、記得久。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住。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

  4.過度學習。即對學習材料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過度學習的最佳程度是150%。

  5.及時複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6.經常回憶。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的更牢。閒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物件,也能避免遺忘。

  7.讀、想、視、聽相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