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德育教育論文

  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質量的高低關係到人才的素質高下。對於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小學英語的德育教育》

  摘要: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質量的高低關係到人才的素質高下。對於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呢?經過幾年的教學工作,筆者也積累一些小經驗,淺談一下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一、學習英語的目的明確性;二、教材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體現性。

  關鍵詞:德育教育 表揚 學習目的性

  當下社會提倡素質教育,何為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質量的高低關係到人才的素質高下。說起德育,有人會覺得這是班主任的工作,特別是現在提倡任課教師不能批評學生,只有班主任才能適當的和學生去談心。其實不然,《中小學德育大綱》中明確指出:“寓德育於各科教學的內容和過程之中,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經過幾年的教學工作,筆者也積累一些小經驗,淺談一下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學習英語的目的明確性

  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要明確學習目的。許多小學生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有的學生是隨父母所願,有的學生是學校教學規定等等,根本就不明白為什麼要學習英語,作為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自從筆者畢業至今,一直教授的都是一、二年級的學生,對這些剛進入小學的小朋友,一定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首先筆者告訴學生英語在國際中的地位,只有學好英語,才能與更多的國際友人交流,才能瞭解其他國家,也能宣揚自己的國家。

  二、教材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體現性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把德育教育視為教學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要求教師深入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的思想性,善於抓住教材中語言教學與德育的“結合點”,適時適度地把德育引入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使學生在充實知識的同時又健全人格,真正實現德智相長,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筆者經常教授的物件是一、二年級的學生,對於剛接觸的小朋友來說,英語還是很新奇的,學習起來也比較積極,筆者在教授新課的時候邊學新內容,邊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學習。

  1、筆者根據低年級學生的教材分析,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日常交際用語,但就是這些簡單的交際用語,好好發掘,還是能體現德育教育。

  1.1 、例如筆者教授1A Unit10 Whats colour?顏色單詞學習的時候,筆者想到國家的國旗,顏色豐富,鮮豔。如果利用這些國旗設計一些活動,既能鞏固學到的顏色單詞,又能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了解國旗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筆者先讓學生觀察每個國旗的圖案和顏色,然後提問:what colour is it?然後引導學生用所學單詞和句型回答。當出示中國國旗時,先告訴學生這是我們國家的國旗,我們是中國人,這是中國國旗,再讓學生認真觀察國旗的顏色和圖案,告訴學生:它的名字叫五星紅旗。It is yellow and red.每週一的早上,我們舉行升旗儀式,把這面五星紅旗升到藍天,國旗是國家的象徵,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國旗,升旗儀式上要肅穆、莊嚴,立正站好,不能嬉笑打鬧,在任何地方看到國旗都應該立正、敬禮。

  1.2、在教授1A Unit2 Good morning禮貌用語的一課時,筆者根據網上一些比較不錯的範例,改編了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詩:早上見面Good morning;問候你好How are you;下午問好Good afternoon;晚上招呼Good evening;新朋友你好How do you do ;晚安說聲Good night;熟人見面Nice to meet you ;打擾別人不用慌,Excuse me幫你忙;若是真的犯了錯,I’m sorry 可別忘;Thank you 常在口上掛;You are welcome表不謝;分手說聲Goodbye,筆者要求他們平時在學校,在家中和老師、父母及其他學生之間要講究文明禮貌。小學生從小開始講文明懂禮貌,是每個教師都應該教會學生的一項基本禮儀。

  1.3、筆者在教授2A Uint2 一課時,文中展現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是一些在動物園中才能見到的動物,同時藉助PPT,讓學生一些自由自在的快樂的小動物,學生們的興趣相當濃厚,為了挖掘教材中滲透著的德育教學,我參考了其他老師的一些教學經驗,並根據電視裡現在為了教育孩子的一些動畫,製作了一個動畫――地球在哭泣。一轉眼剛剛還是茂密的森林變成了荒山,清澈的小溪流淌的是黑色的汙水,鳥兒的歌聲不再有,魚兒也不見了蹤影,還有一幅幅瀕臨絕種的珍稀動物的圖片,激起了學生們保護環境的強烈願望。我請同學用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說一說兩幅圖片之間的不同點,這樣既創設了情境,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了寓德育於英語教學的目的。讓學生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瞭解人類與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做到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最後讓學生們觀看一些現在我們的美好環境,這樣學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受到了美的陶冶。

  1.4、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其實他們內心也渴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著成功。筆者在教授Clean the desk,please的時候,讓學生分成4人一小組,讓他們所學的單詞表演一下他們在家裡可以幫助父母做的一些小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熱愛勞動的觀念,可謂一舉二得。

  2、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堂活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同時還能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可組織學生進行單詞接力賽,單詞、句子接龍等活動,不但能加強學習聽、說、讀寫能力,增強英語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樂於學習,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優秀品質。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比如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例如二年級需要默寫,首先按照學生的平時優差分別平均分配小組,優等生可以幫助差等生一起學習,並且督促他們背書,讓他們從小就知道既要對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最後每次默寫默的最好的一組相對給予一些獎勵。在這種有競爭、有合作的形式中,筆者欣慰的發現在為集體爭取榮譽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努力地完善著自己,強烈的集體熱愛之情溢於言表。

  3、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表現可做出及時的評價,如:對錶現好的,別忘了用“Very good!”***很好!***、“Excellent!”***好極了!***;對錶現一般的,也可用“Good”***好***、“well-done”***不錯***來表揚,讓他們品味成功的歡樂和喜悅,培養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對錶現欠佳的,切不可加以斥責或冷嘲熱諷,也可適當的給予鼓勵,從而消除懼怕緊張情緒。

  總之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是個長期、反覆的過程,要求教師有耐心、恆心、創新,懂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自然的滲透德育,而不是把英語課上成思想品德課。***作者單位:蘇州高新區滸墅關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英語課程標準》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楊婧《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實踐性》 洪山教育資訊網德育廣角

  [3]楊敏莉 《淺談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4]姚亞飛《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宜興市外國語學校

  [5]禹 明 《新課程理念與小學英語課程改革》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6]張俊梅, 《寓德育於小學英語教學中》 新課程***小學***2007年第Z1期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