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論文

  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係到中小學德育工作狀況和孩子的健康成長。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對於中國的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之我見》

  【摘 要】師德作為觀念範疇,必然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展。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係到中小學德育工作狀況和孩子的健康成長,關係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未來。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對於中國的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欣賞;信任;愛為核心;師魂

  人生於世,立德為先。足見德之重要。作為教師的特殊工作群體,被人們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肩負著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與其他行業不同,決定了教師這個群體在道德上更應該成為社會的楷模。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細心呵護、悉心引領這些鮮活生命的健康成長,是我們肩頭神聖的責任,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一定要在思想、品德、學識等方面率先垂範,以身作則,這樣才能真正為人師表。由此可見,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堅定信念,樂於奉獻。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堅定樂於從教、樂於奉獻的教育信念,才能夠立足自身工作實際,為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積極的貢獻。

  1、堅定信念是基礎。

  思想決定出路,作為教師這個行業,在頭腦中牢固樹立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堅定信念,是幹好工作的基礎。熱愛是幹好所有事情的基礎,選擇教育事業就是選擇了寂寞,就是選擇了奉獻,只有發自內心的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才能真正幹好教育工作。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堅定教育信念的樹立,也需要有一個逐步確立,不斷強化最終確立的過程。每個教師從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天開始,才真正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切身的認識。當他們在工作中不斷的實踐和鍛鍊,親身經歷和體驗到各種的酸甜苦辣,才能夠不斷加深認識,加深情感體驗,經過心程的豐富履歷,才能建立起甘於寂寞,樂於奉獻的堅定信念。

  2、樂於奉獻享快樂。

  我相信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經歷過初為人師的憧憬和喜悅,遇到問題的彷徨和苦悶,更有經歷風雨之後發自內心的快樂。正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甘於寂寞,樂於奉獻的工作,才換得了一張張成長的笑臉,一個個讓人驕傲的成功,從而體會到工作的樂趣,享受到事業中的幸福。這些快樂幸福的體驗,將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甘於寂寞,樂於奉獻,努力工作的不竭動力。

  二、愛為核心,關注成長。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由此可見,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核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有著千差萬別,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有博大的愛,用愛理解、包容、賞識、信任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讓他們在教師的博愛中健康成長。

  1、博愛之心鑄師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告訴我們,教育工作中的一個個學生有著方方面面的千差萬別,如何讓這些鮮活的生命都能夠健康地成長,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擁有博大的愛心,愛每一個學生,只有發自內心的愛他們,才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從調皮淘氣的學生中發現他們的創新之處,在後進生中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正是一點一滴、默默無私的博愛之心,才鑄就千千萬萬的教育工作者無私奉獻、博愛學生的師魂。汶川地震中,救出13個孩子後不幸遇難,留下一歲半的女兒小雯欣年僅28歲女教師嚴蓉;用自己的身軀擋住垮塌的水泥板救出幼兒的瞿萬容;為了不讓彝族孩子失學,堅守21年的“天梯”小學教師李桂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平凡而偉大的師魂。

  2、寬容理解給力量。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中小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他們的心理、經驗等各個方面都在成長的重要階段,他們幼小、稚嫩的心靈更需要我們最大限度地用心保護,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幫助,面對無知的錯誤給予寬容和理解,給他們的健康成長以前進的力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塊糖”的故事,大家都能耳熟能詳,正是因為陶行知先生的理解和寬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讓我們看到了教育教學工作中寬容和理解的強大力量。面對正在成長的中小學生,在他們出現問題和錯誤的時候,多一份寬容和理解,一定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注入一股前進的力量。

  3、信任賞識促成長。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祕,就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即賞識和信任孩子。賞識和信任每個孩子,可以讓他們的自信心增強,從而促進他們不斷的健康成長。《只有你能欣賞我》講的是一個母親,面對自己的孩子從開始上幼兒園的到小學、中學各個方面都比別的孩子差一點的兒子,在老師、同學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以母親善良的心地,用信任和賞識的眼光鼓勵著自己的兒子,最後考入重點大學的感人故事。案例告訴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用信任的愛和賞識的愛去關心幫助每個學生,一定能夠促進他們在成功的路上揚帆遠航。

  三、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教育家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教育工作者的傳統美德。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從自身的行為規範做起,處處嚴以律己,當學生的表率。

  1、高尚品德,垂範學生。

  我國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過:“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是很有影響的。孩子的眼睛是‘錄影機’,耳朵是‘錄音機’,腦子是‘電子計算機’。錄下來的訊號裝在‘電子計算機’裡儲存起來,然後指導他們的行動。”中小學生正處在建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作為他們的老師,一言一行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關係到他們的健康成長。為此,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在語言、行為上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學生的表率。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擁有高尚品德,才能更好地做好表率,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2、律己言行,引領學生。

  俗話說得好“身教重於言教。”在學校裡學生和老師們朝夕相處,教師的言行舉止自然是他們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在教學實際中,時時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勇於做嚴於律己的模範,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自己首先應該做到。用自己的積極行動給學生示範,用為人師表的高尚人格魅力去引領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正面、積極的引領作用。

  四、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也是師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育行業和其它行業的最大它區別於在於:每一位教師要不斷的提升和補充自身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因此,“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也是我們在加強師德建設重的重要工作。

  1、學而不厭,充實自身。

  作為一名學教師,我們所面對的教育物件是不斷變化的,如何更好地瞭解教育物件,尋找更好的教育方法,需要我們不斷對教育物件進行調查瞭解,以便講工作做得更切合實際。另一個方面,現在的社會知識更新特別快,需要我們不斷充實自己,如何做到,就需要我們學而不厭,不斷汲取各個方面的知識,吸取新知識的營養。俗話說的好: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在知識爆炸,網路撲面而來的現代教育工作中,一桶水也遠遠不夠了,需要我們在教育實際中有源源不斷地長流水,因此,學而不厭,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夠更好的工作。

  2、教書育人,誨人不倦。

  教育的目標在於培養未來的建設者,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不可能像現代化工廠裡的生產線,只要開始工作,馬上就能夠看到產品。因此,教育工作的衡量也不可能用時間、數字來簡單的評論他的工作量、工作成績,因此,教育事業需要的是我們立足工作實際,用孜孜不倦的追求,默默無聞的遵循教育工作的特殊規律,紮紮實實地用心靈喚醒心靈,從精神、靈魂上去教育和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學生。

  總而言之,從自我做起,樹立起堅定的信念,緊緊圍繞教育工作中“愛”這個核心,嚴以律己,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定能做社會、家庭、學生滿意的好教師。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