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圖書館員職業道德論文

  在知識和資訊高度發展的今天,培養圖書館員素養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

  摘要:數字資訊科技的發展拓展了讀者的閱讀方式,這對於對國內高校圖書館員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文章分析高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問題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高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策略

  高校圖書館以服務廣大師生為主,相比公共圖書館來講,服務物件的文化素養相對較高。雖然學科服務目前已逐漸成為國內高校圖書館推廣深層次、專業化資訊服務的重要方式,但各高校圖書館員的職業道德直接影響了學科館員服務模式的構建,成為學科服務仍處在形式上和表面上的重要因素。欲改變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現狀,就要提升學科服務的專業水準,而欲改善學科服務,就必須從提高圖書館員的素養出發,本文針對高校圖書館員存在的一些職業道德問題,提出解決途徑。

  一、高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有效的人本管理機制。

  傳統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圍繞著“以書為本”的模式,即文獻典藏是館員的工作核心。傳統館員在工作過程中,以藏書、文字資料等實物為主要工作物件,忽略了讀者和自身的主體地位。這種重藏輕用的傳統管理體制降低了文獻的利用率,制約了現行圖書館的發展。一方面,學生們往往只知自己尋找圖書,為學習圖書借閱知識設下了一種人為的障礙。另一方面,館員們一味地滿足於保護好文獻典藏,忽略了自我潛能的發揮,造成館員的職業素養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網路數字化的快速發展使得“以書為本”的管理模式逐漸地失去了優勢,現代的文獻載體呈現出數量激增、內容分散交叉的狀況,但是在高校圖書館中,唯有圖書館員,才能有效地利用圖書館現有的各種資源為讀者服務,為教學、科研和社會發展服務,所以圖書館實行人本管理模式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對於高校圖書館的人性化服務機制來講,缺乏有效的人本管理機制,使得館員不能置身於讀者的角度來考慮和處理問題,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內容豐富的資訊資源,以滿足師生的知識需求為目標,因此,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必須建立在人本管理機制的基礎上。滿足師生的知識需求是高校圖書館工作執行的宗旨,只有有效的人本管理機制,才能為讀者創造出人性化的學習環境,更好地促進高校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缺乏人本管理機制,導致圖書館員缺乏一定的行為規範和懲罰性措施,這讓很多館員成為高校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圖書館員如果沒有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麼職業道德中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就必將缺失。事實上,合理有效的人本管理機制,不僅讀者有益,它對人本管理機制的道德考核更是有幫助。

  ***二***缺乏學科專業的知識素質。

  館員是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主體,是實施學科服務的核心基礎,是知識資源利用的普及者。圖書館員的學科職業知識素質決定了圖書文獻服務質量的優劣,同時也深刻影響著圖書館員的職業道德水平。目前,學科服務沒有與讀者的需要產生無縫對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圖書館員缺乏學科專業的知識素質,滿足不了讀者的要求。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國內高校圖書館急需一批具有文獻情報資源管理、網路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外語閱讀理解能力,能夠組織和提供網上資訊資源的高素質人才。大多圖書館員認為其職業本質的意義僅僅是文獻資料的借與還、書本的登記編目,而不是將資訊轉化為知識與才幹。國內高校圖書館員大多數畢業於圖書館專業,對其他知識學科瞭解不足,而其它專業畢業的圖書館員,他們對圖書館的學科專業知識需要有很大的提高。由於種種原因,高校圖書館的從業人員相當部分屬於安置型的,學歷偏低,結構不合理。加之,圖書館員的上崗要求較低,對學歷和專業知識的要求不夠明確,造成能夠勝任學科館員這一崗位的人才相當缺乏,並且與館員的職業發展不相適應,從而影響其職業道德水平。圖書館員瞭解圖書館文獻知識的結構,他們對於知識資源的傳遞與處理能力優於讀者,理應具備幫助讀者更快更準地蒐集館藏文獻資訊,解答各種諮詢的能力。當今社會對圖書館員的職業要求已經向深層次的專項資訊服務發展,因此,完善國內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的建設體系,建立一支學科專業性強的館員隊伍刻不容緩。

  ***三***缺乏圖書館員職業的服務道德精神。

  圖書館員應當捍衛每一位讀者的權利,使每一位讀者不受歧視地獲取知識資訊資源,儘可能提供高水平服務。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宗旨是“讀者第一,服務至上”,但是高校圖書館員存在職業道德的最嚴重問題之一就是圖書館員的服務問題,職業服務容易發生倦怠,保障不了學科服務的可持續性。因此,高校圖書館員的服務道德意識有待強化。圖書館職業是一個服務職業,離開服務,圖書館就沒有存在的意義。目前高校圖書館的職業質量存在差異性,一些高校圖書館員缺乏面對師生大眾的服務意識,圖書館員與讀者的關係維度較差。高校圖書館硬體服務領域在不斷地改進,讀者服務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或者說問題很小。集中在了讀者服務的軟體服務領域,因之產生的服務不足的癥結和分歧均在於此。圖書館員的職業特質決定了其應對圖書館事業和學科服務行業具有較高的無私奉獻精神。所以,作為一個圖書館員,一方面,在業務技能層面上要滿足讀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職業精神上要有人性化的服務態度。圖書館員從事的是一種知識服務工作,如果一個圖書館員缺乏專業的服務道德精神,就無法踐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據國內高校圖書館的實際情況來講,有的圖書館員對讀者的疑惑缺乏足夠的耐心,不能寬容細緻地幫助讀者排除故障,解除疑惑,其服務標準水平差距相對較高;有的圖書館員的服務態度冷淡、生硬,對讀者缺乏人文關懷,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效果來源於圖書館員的服務精神和狀態。圖書館職業的核心價值理念是把圖書館工作當作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服務要求,然而一些圖書館員並沒有從內心深處把它當作自己讀者服務工作實踐的指南,因而也就不能把這一價值理念真正落實到自己的讀者服務工作的實踐中去。圖書館員若是缺乏學科職業的服務精神,顯然容易導致館員與讀者之間形成一種道德疏離感,這種情況一旦呈現出一種圖書館員的固定印象趨勢,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來講,無疑成為一種強大的阻礙。

  二、高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完善人本管理機制。

  針對學科館員管理制度而引發館員職業道德的問題,建立科學規範的人本管理機制,不僅能夠調動圖書館事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館員的個人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而且也能促進圖書館的組織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改革與創新。首先,關於圖書館的人才引進,要依據學科館員的職業素養,並在專業知識的匹配度上選拔合適的圖書館員,例如,擅長計算機知識的館員應該從事網路知識的服務,而不是去做讀者服務。這樣的舉措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學科專業知識不對稱的人才引入,組建一支真正合適的學科館員隊伍正是專業與服務無縫對接的前提,所以,圖書館要科學管理人才。其次,建立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也尤為重要,圖書館員考核評價是不斷推動提高圖書館員的學科服務質量的關鍵因素,考核可以從讀者的滿意度,以及服務方式、服務質量和服務人次等多角度考量。圖書館的績效考核,一方面規範了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另一方面讓館員能夠明確自身的崗位職責,激發館員的責任意識與危機意識,樹立“讀者第一”的無私奉獻服務精神。據目前高校圖書館的現狀來講,建立現代新型圖書館必須不斷完善更新管理機制,增強圖書館員的職業道德素養,提高服務水平。

  ***二***提升館員的專業知識水平。服務功能是高校圖書館

  最基礎、最本質的功能,圖書館員的學科專業知識素質直接影響著圖書館學科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因此,圖書館員必須夯實專業知識基礎,規範職業道德行為,滿足讀者的知識需求,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圖書館走向專業化的重要體現之一是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從行為約束到職業理念的引導。高校圖書館若想走向專業化,圖書館員必須具備能夠體現學科專業能力的職業精神。對於圖書館員來講,必須努力加強專業基礎知識的積累,提高學科專業知識技能水平,否則,為師生提供“以人為本”的服務是不可能的。目前,國內高校圖書館員職業正朝著學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在知識的傳播與交流的服務過程中,館員只有通過學科專業服務的訓練,規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行為,才能有效地為師生提供較高層次的服務。學科服務的教育與深化是圖書館走向專業化的具體過程,也是圖書館員專業服務的重要標誌。館員在學科服務中只有恪守其職業道德,圖書館專業化的水平才能有保證,才有可能真正地達到學科專業化的標準。

  ***三***提高館員的職業道德修養。高校圖書館的知識服務

  功能決定了圖書館員必須具備優秀的職業道德修養。國內高校圖書館員出現的職業道德問題的現象,最基本的緣由是出現問題的館員缺乏學科職業的道德修養,不能理解高校圖書館職業的特殊性,缺少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所造成的。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提高館員的職業道德要求,規範職業精神理念,促使圖書館館員的職業道德精神內化。圖書館員是高校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有力推動者。因此,館員要積極轉變傳統的職業觀念。隨著當前數字網路迅猛發展,圖書館員首先需要樹立先進的科學職業理念,要以師生的文獻資訊需求為本,以此促進高校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自覺性,提升自身職業的道德水準。其次,館員要有樂觀向上、平等寬容的職業態度,職業態度是館員樹立職業道德規範的一個重要前提,引導高校圖書館員培養良好的職業態度,才能使得館員在讀者水平差異的基礎上,更好地踐行職業道德規範,做出有益於高校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服務行為。

  三、總結

  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雖然依賴於學科館員主動嵌入學科專業知識,開展深層次知識的交流與利用,但是,學科服務的質量是依託於館員的職業道德素養的,因此,深入挖掘高校圖書館員的職業道德出現問題的根源,加強高校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這是高校圖書館未來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圖書館員職業道德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孟矗欽.建立現代圖書館人本管理的執行機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S2***.

  [2]閆月香.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問題與對策[J].圖書館界,2015***2***.

  [3]沈紅.試論高校圖書館流通館員的綜合素質[J].現代交際,2011***6***.

  [4]張立新.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實踐探討[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

  範文二:圖書館員文學素養論文

  1地方高校圖書館員文學素養提升的意義

  1.1有利於大學生的圖書借閱與思想溝通,從而提高服務質量

  圖書館員每天面對眾多的大學生,其借閱與需求又是多種多樣的,而一座圖書館擁有幾萬甚至幾十萬冊的藏書,包含了林林總總各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管理員不僅是圖書管理方面的專才,更要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借文學素養的內涵力量,在圖書館員與大學生之間,搭起一座相互溝通、彼此信任的橋樑.

  1.2有利於語言表達的精采與魅力,從而塑造個人良好的形象

  圖書館員每天的工作物件是大學生,相互交流溝通的語言是否生動有趣,是否能得到大學生的喜愛與垂青,這與圖書館員的個人文學素養有關.事實證明,一個人擁有較高的文學素養,眼界自會開闊、心胸自會豁達,更重要的是,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得到極大地提升.近些年來,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露面的宣講者,無論是講清史三百年的閻崇年,還是講兩宋風雲的酈波、講百家姓史的錢文忠等等,他們均以精采的講述,鮮活的語言贏得了千萬觀眾的叫好.這裡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凡在《百家講壇》露臉的宣講者,大多是大學教授或是中學老師,他們有著很高的文學素養.圖書館員在與高校大學生的交際中,如果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他***她***的語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會對借閱學生的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注重向圖書館員學習,注重文學素養的自覺提升.可見,高校圖書館員擁有較高的文學素養,會使他的人品修養變得高雅,會讓他的語言具有張力與吸引力,同時,圖書館員的個人形象也得到了較好的塑造.

  1.3有利於及時蒐集或購置必要的書籍,從而豐富館藏與滿足學生借閱的需要

  圖書館員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他們的知識面比別人寬,自覺學習的慾望就會更強.因此,在為圖書館增添書籍的時候,他們就擁有更多的發言權.1***社會上有許多本地作家,他們每年都會有不少的書籍出版,而這些高校所在地作家的作品,對大學生具有相當的吸引力與示範作用.圖書館員及時瞭解本地作家的出書資訊,動員他們向學校圖書館捐贈圖書,這是作家與圖書館雙贏的好事.2***圖書館員自身文學素養的提升,對館藏圖書會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哪些是熱門,哪些是冷門,隨時做到心中有數.在建議學校購置新書籍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2地方高校圖書館員文學素養提升的基本途徑

  2.1熟悉優秀傳統文化,強化自身文學素養

  諳熟我國傳統文化和了解歷史知識的豐富與積澱,是文學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類進步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歷史的發展源遠流長,歷史的程序是一面鏡子,對今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鑑作用.圖書館員在與大學生的交流中,當學生需要借閱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時,由於自身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便可以為學生借閱什麼樣的書籍,查詢哪些方面的資料,提供具有指導性的參考意見.同時,還可以就歷史的演變與進步,和大學生一塊探討帝王將相的興衰替變,從中得出以史為鏡知興亡,以人為鏡知得失的深刻道理,從而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由是,原本單調的圖書管理工作,通過圖書館員文化知識的介入,就使借閱與查詢的過程變得生動而有成效.

  2.2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加強自身文學修養

  閱讀學習是個人文學素養和提升的重要源泉.實踐證明,大量、廣泛的閱讀文學作品是圖書館員加強自身文學修養的有效途徑.作為一個圖書館員,如果不善於學習,沒有海量閱讀文學作品的積累,不瞭解古今中外文化精髓,沒有養成經常閱讀的好習慣,勢必將導致自身文學素養缺乏源泉.自身文學素養低下,怎麼能夠給讀者推薦經典文學圖書呢?更談不上指導讀者對優秀圖書的閱讀和利用了.館員生而有幸在圖書館工作,工作時間同時也是難得的學習時間,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天時、地利、人和都佔全了,只要沉下心來,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不但可提高文學素養,同時也是對自身綜合素質的極大補充.當然,從工作角度出發,館員閱讀不能“偏科”,要求無論是中外的文學書籍或古代、現代文學作品以及社會學、科普等方面的知識,館員在閱讀過程中都應有所涉獵.館員首先應該熱愛文學、懂文學,才有可能高效地為讀者推薦文學書籍.館員自己必須具備良好的文學素養,才能從心靈深處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3].

  2.3熟知著名作家,走近借閱人心靈

  在圖書館的書籍中,文學書籍佔了相當的份量.因此,圖書館員必須瞭解和知曉一些著名作家.比如國內的,要知曉中國先秦兩漢作家、隋唐五代作家、兩宋金元作家、明清及現代作家.國外的,要知曉古希臘、古羅馬作家,要知曉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美國的重要作家.大學裡,雖然系目眾多,但閱讀文學作品是不分文科、理科,不分年老年輕的.而且在具體的借閱活動中,由於個人對不同作家的好惡與偏愛,就會產生名目繁多的借閱需求,比如有的喜歡中國的莫言、有的喜歡路遙,有的喜歡英國的莎士比亞,有的喜歡法國的巴爾扎克,有的喜歡俄國的契訶夫等等.不同大學生喜歡不同的作家,反映到圖書館員那裡,就是五花八門的借閱狀況.如果圖書館員對中外作家有一個大概的瞭解,與借閱者就有了相互勾通的可能,有了共同的語言,從而就可以瞭解借閱者的思想,知道讀者的想法、期盼,會與借閱者成為文學閱讀上的好朋友.

  2.4瞭解必要的文學知識,適當撰寫論文

  要知曉一些文學知識.圖書館員除了知曉一些中外文學名家以外,還應該知曉一些文學方面的知識.比如詩經楚辭的豐富內涵,唐詩宋詞的格律規矩等等.養成寫作習慣,這也是一個合格館員應該有的素質之一.寫作的範圍因人而異,可根據自己的特點有所側重,以平時生動鮮活的材料為題進行寫作.在寫這些東西時,應該儘可能加進一點文學色彩,增加文學性,既可使文章增色,也有利於文學素養的提高,同時還可以寫一點文學鑑賞和批評的文章,或是詩歌、散文、有益於個人文學素養的提高,也有益於人生境界的昇華.

  2.5多聽講座瞭解文學知識

  對文學的理解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文學能夠反應一個時代,聽專家的文學講座便於我們加深學習掌握的程度.文學講座專題性很強,一場高水平的講座,之所以能夠引起聽眾的共鳴,就在於它將一部部厚實的書籍通過自己的閱讀、理解,提煉出其中的精華,使聽眾短時間內對全書內容得到全面深入的瞭解,還能夠了解很多書本之外的背景知識,無疑是難得的營養大餐[4].隨著電視和網路的普及,聽大師講座的條件越來越好,如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讀書”等文學欄目,得到了人們廣泛的好評,對提高國民文學素養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作為從事圖書管理工作的館員,更應該充分利用好現代發達的資訊手段,只要做到持續以恆的堅持,自身文學素養必然會漸漸得到提高。


圖書館員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