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把民間美術資源引進美術課堂

  [摘要]:文章介紹了貴州民間美術發展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其問題的方法即在學校開設民間美術課程,同時闡述了把民間美術資源引進美術課堂的策略,民間美術的課堂教學承栽著傳承和發展的重任,民間美術進入課堂教學具有時代意義。
  [關鍵詞]:貴州民間美術資源 引進課堂 引進策略

  中國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張仃先生在“中國貴州民族民間美術全集”的序言中是這樣描述:“中國是一個工藝美術十分發達的國家。貴州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尤其發達的省區。表現為不同的刺繡、挑花、陶藝、木雕、漆作、剪紙,世代相傳,這樣的遺產實在萬分珍貴。趁現在這些東西還存在著,趁我們對這個問題有所認識,應該去做一些搶救性的工作……不同地區的人就可能看見這些精美的工藝品。想想他們都是出自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勞動者之手,都是出自那些從來沒上過學堂,受過正規教育的民間藝人之手,卻又是那樣的精美,那樣經得起任何審美法則的和尺度的挑剔,我們都會心存感動……”。而今受到現代資訊不斷的衝擊,貴州少數民族傳統的文化藝術正在逐漸消失,貴州省委、省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不斷呼籲保護貴州的少數民族文化傳統。貴州的現代美術教育如何妥善保護和傳承貴州民間美術,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貴州民間美術資源現狀及所面臨的問題
  
  地域偏遠、交通不便使貴州民族民間文化保持著相對的完整,一些民族工藝仍儲存著古樸原始的自然生態與和諧風貌,民間美術資源遺存相對完好。但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貴州民間美術的生存環境已面臨諸多問題:
  首先,傳承關係上,許多民間藝人的年齡在60歲以上,青少年中有興趣並願意專門學習傳統技藝的人越來越少,後繼乏人使本地的一些民間美術品種產生了傳承的危機。
  其次,民間美術在很多人心目中喪失了地位,通常當我們提到“民間美術”常常會聽到“太俗氣了,難登大雅之堂”之類的言論,其實只要是真正瞭解欣賞民間藝術的人,都能感受到它質樸而強烈的藝術魅力。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傳統,蘊涵民族性的藝術創作更具感染力。不理解、不欣賞,不愛好,甚至不屑,形成審美觀上的一種偏見,這是民間藝術在現代人意識上的一種較普遍的反映,這種意識嚴重地影響到民間藝術的生存與發展。
  第三,民間美術的教育缺失,目前中小學的課程安排中,與民間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所佔的比例非常小,而涉及本地傳統文化的課程更少。許多學生在整個中小學學習過程中,就沒有通過課堂接觸過民間傳統文化,甚至有的高校亦未涉及當地民間美術的教學。
  另外,對這一學科的理論研究很少,重視程度不夠等等。這些都是造成貴州民間美術衰敗乃至消失的重要因素。如不重視和抓緊搶救保護,脆弱的文化生態環境會在現代工業文明中迅速地消失。保護民族美術文化要從教育人手,要使民族民間文化得以生存、傳承和發展,必須使民間美術進入課堂。
  
  二、貴州民間美術資源進課堂的實施策略
  
  首先,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地方學校不可能有現成的民間美術教師,一是通過短期培訓、邊學邊教或選派熱愛民間美術專業、事業心強的骨幹教師專門進修。鼓勵美術教師承擔民間美術研究的課題,專心鑽研備課,承擔基本的教學任務。另外,聘請當地民間藝人到學校兼課、舉辦講座或作技藝表演。早在上世紀初,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就曾經邀請民間藝人來校為師生授課,把民間美術引進課堂教學。積累了豐富經驗。
  第二、加強地方高校美術專業的和非美術專業的民間美術教學。美術專業學生民間美術課程可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內容可為:貴州民俗文化和民間美術概論、貴州民間美術作品賞析、民間美術工藝品的設計製作等。如蠟染、陶藝、剪紙等都可進入課堂教學。對民間美術有濃厚興趣的專業學生還可以進行選學,內容為:貴州民間美術採風考察、民間美術創作設計。對非美術專業的學習可列選修課程,主要教學內容為:貴州民俗文化和民間美術概論、貴州民間美術作品欣賞等。
 第三、加快貴州民間美術教材的編寫研究和完善教學裝置。各地方高校應組織編寫具有地方特色、高質量的教材。鼓勵教師認真編寫課堂講義,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修改和錘鍊。民間美術教學既是理論課、欣賞課,又是技能課,需安排大量的實踐環節,如參觀考察、手工製作等。因此,要有足夠的專業教室和校外實習基地,配置效能質量較高的教學裝置和專用工具。
  第四、舉辦民間美術講座,不定期的邀請當地一流的民間藝人來校園辦講座,以座談、現場表演及多媒體展示等方式讓同學們瞭解民間美術精湛的技藝過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特別是對一些難以實施課堂教學的民間美術種類,應多以講座、視訊等形式加以介紹,這樣既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又讓學生對家鄉民族文化有更廣泛的瞭解和認識,培養他們對家鄉民間美術的熱愛之情。
  第五、建立民間美術研究所,地方高校應成為民間美術的教育中心和研究中心。民間美術研究所由專業教師組成,並吸收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藝人蔘加,主要任務是組織和實施民間美術教學工作;蒐集、整理民間美術資料,進行民間美術的理論研究;借鑑民間美術的造型觀念和表現形式,開發設計現代民間美術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
  第六、建立民間美術陳列室,展示優秀民間美術作品,一方面為教學提供了觀摩欣賞作品的場所,讓學生有機會經常接受民間美術的薰陶;是對當地博物館收藏的補充。陳列室除收藏陳列社會上有價值的民間美術品及有關資料外,還可收藏陳列師生臨摹仿製或創作設計的作品,便於學生參觀學習。
  第七、建立民間美術的校外實訓並重視田野調查,民間美術資源進課堂不僅僅只侷限於課堂的教學,還應讓學生走出去,與當地民間藝人交流,虛心請教,深入民間體味當地民俗活動與民間美術之間的內在聯絡,並對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進行調查研究。
  將貴州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到學校美術教育中來,可以說是一項雙贏的決策:貴州民間美術因學校教育的延續能免遭斷裂與絕跡的命運,並能不斷向前發展;學校美術教育因為有民間美術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學內容得到豐富,有了最直觀的貼近生活的史料與教材,民間美術中蘊涵的人文思想、傳統藝術觀念給學校現代美術教育提供借鑑與啟示;同時,充分利用民間美術資源。使學生更好地瞭解美術與情感、美術與社會、美術與文化、美術與生活的關係,給現代美術教育帶來發展的新契機。

  參考文獻
  [1]楊曉輝《貴州民間美術的傳承與發展》貴州人民版社2006年10月
  [2]吳禾《地方高校民間美術教學體系的建構》泰山學院學報2005年3月
  [3]史寶莉《開設中國民間美術課的思考與對策》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