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幼兒藝術教育論文有哪些
學前教育階段不僅是個人發展歷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時期,更是影響一個家庭的幸福和一個國家的發展,而兒童的藝術教育正是學前教育中尤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論文篇1
淺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中的“人本性”
摘 要: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存在許多誤區如功利化的技能訓練,本文從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概述談起,分析了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中應有的“人本性”,並針對人本主義在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中的指導意義做出了闡釋。
關鍵詞: 人本主義 藝術教育 學前教育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反對心理學思潮中的兩股主流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應運而生的,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運動中提出的觀點並沒有體系化,但是人本主義理論仍然有其鮮明的特徵——以人為本。關注體驗本身和其對個人的意義,強調人類區別於動物的獨特品質,如創造性、自我實現,從根本上關心和重視個體的尊嚴、價值和內在潛能。人本主義心理學還強調人的心理是由知、情、意三種過程構成的功能統一體,主張以整體人作為出發點理解和解釋人的行為。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重視個人素養的提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也就成了一個熱點。藝術是讓兒童感受美、發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方式,在藝術教育活動中兒童還可以抒發情緒情感,產生人與人,人與物的良好互動,激發其想象力、創造力。2001年教育部頒佈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藝術教育作為幼兒教育五大領域的組成部分之一,連這些年的實踐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兒童在藝術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中的“人本性”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中的“人本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目的中蘊含著“人本性”。成人藝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知識和技能的獲取,而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目的則在於兒童的發展,注重藝術的教育功能,主張藝術能力是兒童自然發展的結果,強調通過藝術促進兒童的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1]而人本主義的主要觀點即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價值,注重人的發展,強調完整人的培養。可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目的中蘊含著人本主義的理念,有其“人本性”。
第二,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過程中蘊含著“人本性”。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過程是讓兒童參與到創造性的藝術活動中,並注重這個過程中兒童個人的體驗和感受。這個過程中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創造性”,另一個是“體驗”。人本主義主張重視人類的獨特性,例如選擇性,創造性等。而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也強調對兒童創造性的激發和保護。人本主義主張重視“體驗著”的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在研究人的時候首先要關注人的體驗,其次是理論解釋和對外顯行為的觀察。而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也強調兒童對美的感受和體驗。從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過程來說,它與人本主義又不謀而合。
二、人本主義對於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指導意義
***一***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創造性潛力的保護
人本主義重視人的創造性,認為創造性人皆有之,或者說創造性潛能人皆有之;創造性沒有等級、好壞之分,學生髮明一種新遊戲同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一樣都是創造性的活動。藝術是形象思維的過程,在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中,可以充分地調動兒童的創造動機,激發兒童的創造力。
首先,教師應該無條件地接受每個兒童的個人價值,相信每個兒童都有其獨特的創造性,只有兒童感受到了這種態度,他們才會成為他們自己,不偽裝粉飾,釋放真實的自己,不循規蹈矩,以新的、自我的方式發現自己,進而向創造性邁進。其次,教師應該提供一個沒有過多外部評價的環境。羅傑斯有一個基本觀點,即“當我們停止從我們自己的評價著眼點去對其他人作出評價時,我們就在發展創造性”。
他認為:“評價總是一種威脅,總是會使人產生—種提防,這就會拒絕某些經驗,就會迎合他人的要求,無疑這些東西對創造性是十分有害的。相反,如果沒有依賴於外部標準而作出的評價,那麼,我們自身就能對我們的經驗更加敞開,就能認識到我自己的好惡、活動材料的性質以及我對它們更加敏銳的反應。
我開始能認識到自身的評價點。因此我正在邁向創造性。”[2]但是羅傑斯又指出,停止評價別人並不是連對這個人作出反應都不允許了。事實上,任何人都可以毫無拘束地對他人“反應”***reaction***。保護兒童的創造性潛能是引導兒童表現出內心的想法,而不是放任兒童。因此,在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中應該淡化評價的意識,但並不意味不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可以通過一種平等地“反應”迴應兒童的藝術表現。如“我喜歡這邊這些顏色,但是我不喜歡那邊。”
***二***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完整人格的培養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教育理想”是培養完整的人,實際上是指“軀體、心智、情感、精神、心靈力量融匯一體的人”,情知合一的人,能從事自發的活動,並對這些活動負責的人,能理智地選擇和自定方向的人。因此,在學前兒童藝術教育中,應大力加強人文教育。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應該遵循學前兒童特有的生理,心理特點,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兒童完整的人格發展和培養。具體來說,首先教師應該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情操,做到身教重於言教。
其次,應在藝術教育活動實踐中要穿插人文教育,具體來說包括兒童對社會、兒童對自然、兒童對他人、兒童對自己的基本態度。同時,通過參與藝術教育活動,培養互助、合作及容忍,傾聽別人意見的態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如在一次以“人類的好夥伴——狗”為主題的藝術活動中,通過觀看以狗為主題的動畫片、電影,以及多種多樣狗的圖片,欣賞以狗為主題的繪本,聆聽狗叫等。讓兒童對狗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瞭解,讓兒童親身感受到狗是人類的好朋友。
隨後組織兒童用唱、舞、畫、表演等各種藝術形式進行交流,再現情境,在這個交流過程中,他們需要學會合作、互助。在這個活動中,充分給予了兒童人文精神的薰陶,不僅觸發了兒童愛護動物之心,而且促進了兒童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
***三***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鼓勵兒童內在天性的表達
在大多數人本主義理論的觀點中,人類的內在天性包括基本需要、情緒,以及中性或積極善良的能力。馬斯洛的理論認為兒童具有積極向上的、善良的內在天性,我們應該鼓勵它們的釋放和表達,而不是壓制它們。
因此,引導兒童發展的目標就是鼓勵兒童內在天性的表達,而藝術則是兒童釋放自我,表達自我的重要形式。藝術活動有利於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和自我的釋放。學前兒童的藝術活動,享有充分的自由空間,兒童的繪畫可以隨心所欲,自由塗鴉;兒童的跳舞可以聯聲起舞,邊唱邊跳;學前兒童的故事可以發揮想象,自編自講。因此,兒童在藝術活動中,能夠充分表現他們自然、真誠、積極、向上的原始情感和情緒。
具體來說,對於學前兒童,特別是早期的學前兒童要給予他們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提供給他們多樣的材料,讓他們在自由塗鴉中用無序的線條、繽紛的色彩滿足自己需要,在隨意哼唱中表達自己的天性,抒發自己的情緒。
人本主義以“真誠”、“接納”、“理解”為核心,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讓兒童學會自由和自我實現,要為兒童的發展提供空間,在一定範圍內給予兒童選擇的自由和權利,讓兒童學會自由是一個不斷體現潛能的過程,也是一個在和諧氛圍中不斷髮揮潛能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不斷變化和提高的。說明教育不僅要考查兒童現已具備並表現出來的能力,更要注重通過教育過程中的各種活動培養、開發處於萌芽狀態的能力。雖然人本主義的觀點存在某些侷限性,比如過分地強調自我實現和自我選擇,但是其中的精華部分對我們開展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活動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論文篇2
論學前兒童藝術教育
[摘 要]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兒童教育,必須有助於將來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的成長。本著這樣的認識,我們在“八五”期間進行了兒童實施藝術綜合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其目的在於探索從審美藝術教育入手,推進兒童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為審美創造型人格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學前兒童 藝術教育 審美心理 課程實施
一、審美及審美藝術的教育價值
我們引進相關學科的理論,對審美藝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審美藝術活動的價值、審美藝術教育的性質和功能與兒童心理髮展的關係進行了探討。我們認為,藝術教育對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價值表現在:
1.為完滿型人格的塑造打基礎。這是因為藝術審美連著情感是心靈的活動,而心靈是沒有時空限制的,它可以自由馳騁,可以把眼前和未來、有限和無限、理智和情感、物質和精神加以協調和溝通。
審美藝術中所培養的對外部世界的整體反映能力是造就完滿人格的基礎訓練。如果能在教育中堅持藝術與體、智、德教育相結合,使教育中的“社會性”、“科學性”和“審美性”相結合,使兒童的行為不但為了實用,而且可以拉開距離欣賞,使行為不但接受“善”和“真”的被動控制,而且獲得“美”的自動調節,就能為完美人格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2.有助於全腦功能的開發。據研究,任何一種藝術活動都是大腦兩半球協同作用的結果。在藝術教育中,堅持藝術形象佈局的審美特徵和具有細膩豐富的情感內容相結合,堅持直覺整體的資訊加工和理性領悟相結合,使左右腦不同的工作方式和藝術作品中不同的結構要素相互作用,將有助於促進以右腦功能為主的全腦功能的開發。
3.有助於一般智慧和創造力的發展。藝術活動中所發展起來的直覺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對邏輯思維起互補作用。
4.有助於發展兒童的藝術興趣和藝術天賦,使童年獲得更多的歡樂。同時,兒童知覺過程的整體性、直覺性、記憶的具體形象性、思維想象的獨特性、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彌散性等心理特點都使得他們特別喜歡藝術活動。
但是,藝術智慧的發展不同於一般智慧的發展,它並不一定隨年齡的增長而發展。缺乏恰當的教育,早期的藝術潛能會隨著兒童邏輯思維的發展、認識世界方式和學習任務的改變而削弱和消失,因此,成人在兒童2~12歲之間這一藝術潛能發展的黃金時期向兒童進行良好的藝術教育,是順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可以使腦的潛能不失時機地得到發展。
二、學前兒童審美心理的發展特點及其培育方法
本研究綜合了在美術心理、音樂心理和文學心理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並結合自己的實踐,發現1歲以內的嬰兒就能對外界事物的某些審美特徵產生知覺選擇,如鮮豔的色彩、動聽的旋律、有節奏的兒歌都會引起嬰兒的定向,這是審美心理髮展的基礎,也是進行審美藝術教育的基礎。
兒童審美心理與非審美心理一樣都包括知、情、意三個系統,它是審美及藝術欣賞和創造的心理基礎。有關審美和藝術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審美主體的知、情、意系統與審美藝術客體的相互作用中,起關鍵作用的心理功能有審美感知、審美情感、審美理解、審美想象和審美意志***創造行為***,它們貫穿於審美欣賞和審美創造的全過程。
然而,審美心理活動和非審美心理活動在目的、方式、結果等方面都是既有相似又有區別的,反應了兩種不同的反映世界的方式。在科學工作中,感知、想象、理解、發現、思考客體的目的是為了弄清客觀事物本來的面貌及其發展規律,為解釋、利用、改造、創新提供依據,應該是求實、求真的。
審美活動中對客觀的反映是情感的、想象的、變形的,甚至是虛幻的。以月亮這一實體為例,科學家告訴我們它是圍繞地球轉的不發光的星體,月亮光是太陽照在月球表面的反射光,夜晚月朗星稀是因為無雲等。而審美時,則把月亮當作審美物件,當作寄託感情和想象的物件,所以就會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的思鄉之情融入客體之中,就會有“嫦娥奔月”虛幻想象。這都是審美主體的感受、想象、移情所至。因此,審美過程是主體對客體的形象、色彩、音響、韻律、節奏、流動感、和諧、秩序等情感表現性感知,感受到生命的運動,產生激情和想象,情緒情感能在映象中得到體現。如果我們把審美的結果當作科學的認識,必然會陷入荒唐。我們參考有關資料和研究經驗,歸納出以下培育方法,成為指導我們實踐的依據。
1.積累非審美的認識經驗、實用經驗、社會交往經驗和情緒經驗,豐富現實性表象,為感知的定向***在物件中有熟悉的成分更能引起注意***、為理解和想象的進行、為情感的產生提供豐富的源泉。
2.師生共同創設審美藝術化的環境。可以選擇貼近生活的題材進行藝術創作,用創作成品佈置環境,也可以把生活常規提升為藝術的表達方式。
3.系統地開展以藝術品為媒介、以審美欣賞為核心的實現多元價值的藝術欣賞和藝術創造活動,將自外向內的藝術再加工和自內向外的藝術創作實踐有機結合,改變過去重內容輕形式、重模仿輕創造、重製作輕欣賞的傾向,使審美心理的各個方面從對立走向統一互補。為此,我們在組織藝術欣賞時,有兩點區別於現在的藝術教育:***1***把滲透在其他事物中或藝術中的形式審美特徵──對稱、均衡、重複變化、對立統一等加以突出,使其與兒童的意識層面相互作用,從而提高兒童對形式審美特徵的直覺敏感性和遷移應用的有意性。***2***把蘊含在藝術形象中的社會情感模式加以突出,使主客體的情感交流從潛意識層面發展到意識層面,將作品的情感基調或人物的內部情感作為兒童識別、觀賞、匹配、表現和重新建構的物件,並在觀賞、表現、重建中,使兒童的主體情感獲得更豐富的體驗。
4.教師的人格特徵和美學修養。在審美藝術教育中,首先,教師必須是一個人格完滿或追求人格完滿的人,在知、情、意心理系統和真、善、美的外部行為方面比較和諧或不斷追求和諧完善的人,是一個善於發現美、創造美或努力使自己成長具有豐富“美感的人”。其次,教師在音樂、美術、文學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素養。
她不必具有多方面的表現技能,但她應該具有一定的藝術鑑賞知識,有廣泛的藝術欣賞的興趣、欣賞能力、選擇能力和感情表現能力,有及時將美介紹給兒童的熱情。再次,教師必須熱愛兒童,瞭解兒童,樂觀開朗,勤奮工作;能夠樂此不疲地引導幼兒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在近似於玩耍的藝術活動中引導兒童健康、和諧、活潑、愉快地發展。